華文網

立足教育 不忘初心——第四屆華夏慈善教育論壇在洛陽成功舉辦

金秋十月,丹桂飄香。10月13日至15日,由河南省慈善總會指導,

河南省慈善總會慈善教育基金管委會、九三學社河南農業大學委員會、河北省孝行慈善基金會、洛陽市慈善總會主辦,洛陽慈善職業技術學校、河南省金鑫愛心教育基金會、溫州東甌大酒店有限公司、溫州瑞達洲際酒店有限公司、溫州市榮欣樓大酒店有限公司、美國書畫藝術研究院承辦,農工民主黨洛陽市委員會、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賈姓委員會、印象河南網特別支持的“第四屆華夏慈善教育論壇暨洛陽慈善職業技術學校教學成果開放日”活動在洛陽慈善職業技術學校成功舉辦。

河南省政協原副主席、河南省慈善總會會長鄧永儉;河南省人大原副主任賈連朝;國家行政學院機關黨委原常務副書記賈德臣;河南省機關事務管理局巡視員賈清吉;河南省慈善總會秘書長劉高貴;九三學社河南省委員會參政議政處處長王清彬;原洛陽市人大副主任、洛陽市慈善總會會長楊玉龍;中共焦作市委原常委、宣傳部長,

洛陽市慈善總會顧問甘茹華;洛陽市民政局原局長、洛陽市慈善總會常務副會長張建平;中共洛陽市委辦公室原副主任、著名書法家朱玉卿;洛陽慈善總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郝春苑;農工民主黨老城區主委董守義;洛陽市職業技能鑒定所所長張自彥;洛陽市人社局職業能力建設科科長萬增敏等領導和嘉賓出席。

河南農業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九三學社河南農業大學委員會副主委、秘書長張莉;河南職業技術學院資訊工程系教授、九三學社河南農業大學委員會副秘書長張志強;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教授、九三學社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支社主委郭選英;華北水利水電大學黃科院副院長、教授嚴軍;河北省孝行慈善基金會理事長賈樹軍;河北省孝行慈善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田傑清;廣西大化瑤族自治縣龍萬愛心家園副園長戚曉光;鄭州市金水區紅十字會孝慈志願者服務大隊大隊長張菊等學者、嘉賓、公益人士七十余人到會參加。

10月13日晚,“第四屆華夏慈善教育論壇開幕式”暨“洛陽慈善職業技術學校2017年教學成果展示及國學經典彙報演出”在學校多功能廳舉行。

開幕式上,論壇組委會執行主任、洛陽慈善職業技術學校理事長賈國瑞首先向大會作關於第四屆華夏慈善教育論壇籌備情況及會議安排的彙報。在報告中,賈國瑞講到,今年的論壇主題是“慈善教育與素質教育及德育教育”,從首屆的慈善教育與愛的教育、第二屆的慈善公益與教育公平、第三屆的慈善教育與精准扶貧,討論的主題由小到大,今年又重新回歸到了教育的本質,並且首次引進了對話與交流的方式,以便更深入地探討並碰撞素質教育及德育教育的實際內涵和發展方向,這也是慈善教育論壇的質樸回歸。

論壇組委會執行主任、洛陽慈善職業技術學校校長賈國彪致歡迎辭。他首先代表洛陽慈善職業技術學校全體師生向今天蒞臨的各位領導和嘉賓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最熱烈的歡迎!隨後,賈國彪在致辭中講到,洛陽慈善職業技術學校成立八年多來,始終堅持“以慈善為平臺、以教育為紐帶”這個指導思想,一手抓資金募集,一手抓教學管理。自2009年學校成立至今,已募集的各項善款、善物已達1500余萬元,直接資助和培養學生1000余名。他說到,在這些學生中,有的年收入已達20余萬元;有的被邀請到新加坡、泰國等地工作,收入豐厚;還有的自主創業。基本上實現了我校“培養一個學生、脫貧一個家庭”的辦學宗旨。賈國彪介紹到,慈善學校很早就全面導入國學教育,切實強化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的教育,培養了一批高素質的學生,因此,慈善學校在很多落後貧困地區和就業企業都有一定的美譽度和名氣。這些成績都是因為我們推行新的做人教育、素質教育、能力教育、實用教育結出的碩果,也是我們堅持下去和不斷前進的重要動力來源。房屋的狹小阻擋了許多求學的腳步,校園的局促限制了孩子們飛翔的翅膀,賈國彪為此揪心地說到:“面對眾多渴望學習而無法如願的眼神,我們心如刀絞,我有時候恨自己,為什麼我不是億萬富翁,因為那樣的話我就可以建一所大的學校,讓那些渴望讀書的孩子都能如願以償。”賈國彪說,可以給大家預告一個好消息,學校已經初步確定了新校址,下一步將募集資金建設自己的校園。懇切希望各位領導和企業家能繼續給予慈善學校親切的關懷,從政策和資金方面給予大力的支援。

“我們願意為慈善教育事業把血汗抛灑!”最後,賈國彪擲地有聲地話語,傳遞了慈善學校全體老師們對慈善教育事業無私奉獻的堅毅決心。

河南省政協原副主席、河南省慈善總會會長鄧永儉宣佈“第四屆華夏慈善教育論壇”開幕!

在隨後的“洛陽慈善職業技術學校2017年教學成果展示及國學經典彙報演出”環節中,由慈善學校師生自編自演的舞蹈《中華全家福》拉開此次演出的序幕。

本次彙報演出由“專業技能展示”“學前教育展示”“國學教育展示”“素質教育教育展示”“政治教育展示”五個版塊組成,以舞蹈、合唱、朗誦、情景劇等多種表演形式,讓現場嘉賓看到了一群充滿朝氣的學生和一位位熱心奉獻的老師,他們用真誠的笑容和動聽的歌聲打動著現場的每一個人。

在國學情景劇演出中,同學們演到動情之處,忍不住淚流滿面。

為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激發學生們的愛國熱情,今年慈善學校在彙報演出中,增加了“政治教育展示”的版塊。以回顧歷史的方式展現了國家和民族生死存亡的危難之際,中國共產黨人前仆後繼,探求救國救民之路的歷史畫卷和宏偉征程。一首首紅歌展現波瀾壯闊的革命歷史,一段段旋律激起盪氣迴腸的愛國情懷。學生們用激昂的嗓音合唱了《東方紅》《在希望的田野上》等經典紅色歌曲,來歌頌祖國、歌頌新生活,表達了慈善學校的學生對祖國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珍惜,展現了學生們蓬勃向上、樂觀自信的精神風貌。

14日上午,與會的領導、學者、嘉賓觀摩了洛陽慈善職業技術學校全校師生愛國主義教育環節及課間操展示環節。

洛陽慈善職業技術學校堅持每週舉行一次愛國教育及升旗儀式,來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同學們在莊嚴肅穆的升旗儀式中感受到深深地愛國主義情感,引導學生們樹立為祖國、為人民無私貢獻的理想信念,培養學生們遵紀守法的良好習慣,激發學生們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鼓舞學生們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學習、生活中去。

此外,洛陽慈善職業技術學校還獨創了國學手語課間操,慈善學校的課間操與其他學校不同,它以立足國學教育,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為基礎,來培養學生們的禮儀、孝道、節儉、友善等優良品質。

課間操結束後,在賈國彪校長的帶領下,與會嘉賓依次參觀了學校餐廳、學生宿舍、教室、閱讀室、電腦室、鋼琴室等,深入瞭解了學校的管理制度和學生的學習情況。洛陽慈善職業技術學校一直推行半軍事化管理模式,按照集體活動統一化、言行舉止文明化、穿戴著裝整齊化、環境衛生清新化等要求,將半軍事化管理融入到學生日常管理和教學管理的各項工作當中,使學生在日常的生活中自覺樹立起懂禮貌、有愛心、不浪費、講衛生的好習慣。

隨後,在學校多功能廳舉行了洛陽慈善職業技術學校2017年“慈善孝星暨孝道標兵”頒獎典禮。

在典禮開始前舉行了捐贈儀式。溫州東甌、溫州瑞達、溫州市榮欣樓三家酒店,為論壇捐贈辦公經費共15萬元;洛陽安徽商會會長葉寶林先生捐款2萬元;洛陽市慈善總會捐款1萬元;河南省慈善總會捐款5萬;河南省湖北商會副會長陶蕾女士捐款2萬元;華北水電大學教授郭選英女士捐款1千元。

據瞭解,慈善孝星評選活動是洛陽慈善職業技術學校長期堅持國學及孝道教育和學校思想育人、心靈育人、德育育人的集中體現。

洛陽慈善職業技術學校校長賈國彪首先宣讀了2017年“慈善孝星”暨“孝道標兵”嘉獎令。鄧永儉會長等領導和嘉賓為獲得“慈善孝星”和“孝道標兵”學生頒獎。

盡孝須當時,莫等親不待。孝是感恩父母,感恩是一種反哺,感恩是一種責任,感恩是一種義務。少時也曾學過“黃香溫席”“臥冰求鯉”“懷橘遺親”,這些古代孝道故事數不勝數,無不說明孝是中華民族延綿不絕的道統,孝是中華文化持久不衰的根脈,孝是更是中華傳統美德之精髓。

孝的方式有很多種,而如今,我們不必向古人那樣去“溫席”“臥冰”,給父母洗腳是盡孝,陪父母吃飯、嘮嗑也是盡孝,孝不在於我們盡孝行為的驚天動地,而在於我們盡孝時發自內心的感恩情懷。

在此次嘉獎活動中,獲得“慈善孝星”和“孝道標兵”的同學們端盆倒水,為遠道而來的父母脫鞋洗腳,輕輕地捧起父母滄桑的腳,用心地揉洗著。這雙腳為孩子們踏過一寸又一寸的土地,走過一道又一道的山溝,跨過一重又一重門檻,一步一步地丈量、一米一米地跋涉,嘗盡人間的苦辣酸甜,這就是父母的腳,滄桑而又裂痕縱橫,每一步都印滿辛勞的汗水。同學們撫摸著手中的腳,乾燥而老繭厚重,不禁失聲痛哭。父母是用這雙腳行走在天南地北,不管嚴寒酷暑,掙下血汗錢供自己讀書;父母也是用這雙腳爬過一座座大山,背著沉重的行囊送自己前往學校的路上,又在村頭守望自己的歸來。

“我不想長大,我長大爸爸媽媽就老了。”“爸爸不在了,所以,我要把全部的愛都給媽媽。”“這是爸爸第一次走出大山,我在這裡給爸爸洗腳很高興。”“父母生我們,養我們,給父母洗腳是最小的事,我們應該感恩。”孩子們這些發自內心的感恩,這溫情脈脈的場景,不僅讓遠道而來的父母流下了眼淚,也讓現場的每一位嘉賓都感動的熱淚盈眶。

孝道,就是孩子們的感恩和回報。

參會的嘉賓們被同學們的孝心和在困難中仍不斷積極面對生活的態度所感動。

參會嘉賓被同學們感動的熱淚盈眶。

同學們不僅表達了對父母的愛,也表達了對老師的愛。同學們把自己親手做的花送給老師,感謝老師的教導之恩。

這些“慈善孝星”和“孝道標兵”的家長們,分別是來自甘肅、陝西、廣西、四川等地的貧困山區,他們中有少數一部分為瑤族和彝族等少數民族。在接受印象河南網採訪時,他們表達了對洛陽慈善職業技術學校的感謝,讓他們的孩子有免費的書可以讀,免費的學可以上。在他們質樸的語言中,可以感覺到,因為貧困,孩子不得不輟學的無奈。很多家庭都比較貧困,有的還是第一次走出大山。

在採訪中印象河南網編輯得知,這些學生中有的是孤兒、還有單親家庭和殘疾家庭的孩子,他們沒有基本的生活來源,更沒有條件繼續上學。來自甘肅岷縣的後雪麗同學是今年的新生,剛來學校兩個月。這次陪她上臺領獎的是她的舅舅。據她的舅舅說,因為不想讓孩子當農民,孩子又渴望學習,在知道這個學校不收費的時候,就把孩子送來了。“家裡很困難,都住在山頂上,從來沒有走出來過,這是我第一次到這裡來。”說完,他就自己笑了。來自偃師的王雲飛,因父親臥病在床,不能前來,這次陪她上臺領獎的是他的嬸嬸。他的嬸嬸在談到來學校的感受時,一直在說學校很好,很關心他,很照顧他。反反復複的表達對學校的感謝。來自陝西安康的朱傳江,就是那個在頒獎典禮上哭著對他媽媽說“要把全部的愛給媽媽”的堅毅男孩。兩年前因為一場事故,他的父親永遠離開了他。在父親去世的那一刻,父親的手緊緊地握著他的小手,似乎是放不下他一般。從那以後,他就用瘦弱的肩膀扛起了整個家的責任,發誓要給媽媽全部的愛。他在外實習期間,把學校每月發放的實習補助,全部攢起來,拿給媽媽補貼家用。

下午,在學校多功能廳舉行了主題為“慈善教育與素質教育及德育教育”的“第四屆華夏慈善教育論壇”。論壇由賈國瑞理事長主持。

論壇第一階段由慈善學校師生及家長代表進行分享。慈善學校新生代表董佳偉分享了自己進入慈善學校後的蛻變經歷。原來,董佳偉是來自信陽市的一名孤兒,父母在三年前因故身亡,由於生活的需要便輟學出去工作,由於輟學三年和人際交往很少的緣故,剛來的學校時非常緊張和不安,在同學們的熱情關心和老師的淳淳教誨中,讓他感到了來自心裡的溫暖,如今,他已經融入了慈善學校這個大家庭中,改掉了不良的習慣,每天都能以最好的自己面對生活,在學校中,也開始有了歡聲笑語。他相信,在老師的關懷下,會有一個更好的自己。他借這次論壇,感恩學校的無私奉獻,給了像他這樣的孩子學習的機會,讓他們有了更好的未來。

隨後,慈善學校老生代表楊榕分享了自己在慈善學校的四年學習經歷和心路歷程,講述了學校對自己在生活和學習上的幫助。教師代表劉爭輝表達了慈善學校的老師們,力爭不拋棄,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言傳身教,用真情感動學生。喚醒學生內心深處本性善良的品質;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鼓勵學生自律、自信、自強;培養學生吃苦耐勞、樂於奉獻的精神;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組織能力的教學信念。學生家長代表楊榕媽媽分享了送孩子來慈善學校的初衷,並表達了慈善學校對孩子拳拳教導的感激。

愛心企業家聶家元分享了參加這次論壇的感受,通過這兩天的觀察,學校的這種家國情懷,教育情懷和奉獻情懷都讓他很敬佩。從學生的表現中,他也看到了學生們的訓練有素,樂觀進取的精神。表示在以後的學生實習中,要把學校“進得來,留得住,學得成,走得出”這十二個字貫徹到企業中,作為企業對慈善學校共同目標的大力支持。

在“對話與交流”環節,由田傑清、戚曉光、梁超、賈國彪圍繞“慈善公益、慈善教育”話題進行了討論。

在交流中,田傑清秘書長講到,慈善最低的層次是授人以物,第二個層次是授人以漁,最高的層次是教人思想。慈善學校開展的國學教育和孝道教育,就是教人以思想。從這次活動中,我看到這些孩子們的言行舉止,行住坐臥,我覺得他們做的很好。從慈善教育、素質教育和德育教育的關係來說,德育教育是教人做人的,它應該是根。為什麼我們要抓孝道那?因為孝道是德之本。我們要先教會孩子們做人,在教會教會孩子們做事,然後服務於社會,這就是慈善教育。

戚曉光副園長分享了龍萬愛心家園的創辦歷程,談到當家園的孩子初中畢業或高中畢業以後的去向問題,成了他們非常關心的事。在一次機緣巧合中他們知道在洛陽有一個慈善職業技術學校的時候,特意前來考察,當他們來到這個學校的時候,就決定把家園的孩子送到這裡來讀書。從2015年開始,家園已經送來了五批學生。戚曉光說到:“我非常感謝洛陽慈善職業技術學校,因為,它讓我們的孩子如果想讀書,家裡又貧困,而我們家園又無能為力的時候,能夠讓孩子們在去工作之前接受規範的職業技術教育,拿到文憑,學到東西。”

梁超,作為加拿大愛國華僑捐助機構的委託代表也分享了參加這次活動的感受,她講到,從精彩紛呈的彙報晚會,隆重的升旗儀式,和慈善學校獨具一格的廣播操,以及非常催人淚下的孝道標兵的嘉獎活動,這一切都是在其他學校看不到的。對於今年送過來的兩個孩子說,她們是非常幸運的,在我們沒辦法再去説明她們的情況下,把接力棒交給了非常合適的,非常可靠的一個機構,我非常感謝慈善學校對她們的教育。

賈國彪作為洛陽職業技術學校的校長,在分享中強調,教育就是一個良心工程,道德工程,責任工程,不單是教書育人,還牽扯著國家的百年大計,民族的興旺發展,教育強,國就強。並感謝家長和同學們對學校的信任和支持,才取得現在的成績。並囑咐同學們要健康成長,好好學習,都能成為一名合格的社會公民,為祖國和社會奉獻自己的能力。

隨後,由張莉、郭選英、張志強、嚴軍圍繞“慈善教育、素質教育、德育教育”話題進行了討論。

在分享中,張莉教授講到,每次來到這裡,都被這個學校深深地觸動著,它是一個不像學校的學校,卻是一個不像學校的家庭。只要是學校,就是育人的地方,我們深信的傳統理念是這樣說的“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首先我們先學會做人,其次再學會做事,然後再學會技術。如果我們把所學的能力,進一步的創新,運用於社會,那麼,我們就是了不起的人才。人才,首先是成人,其次是成才,這也是我們一直所秉承的教育理念。只要我們學會了做人,就有能力解決問題,就不會影響將來的做事。

郭選英教授在交流中,分享了怎麼培養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她提到,在學習的時候,同學們首先要先培養起來學習興趣,只要有了學習興趣才能培養起對學習的熱愛。只有熱愛學習了,才能樹立正確的目標,追逐自己的夢想。

張志強教授分享中談論三點感受,一是慈善學校改善了一個教育生態,實現了學生、老師、創辦人的理念,企業、愛心人士及其整個社會的良性互動。二是優化了教學環節,實現了以育人為本、專業為 本、學科為本、行業為本、感恩為本的良性互動。三是,慈善學校的創辦人非常有開拓精神、擔當精神和堅持精神。我覺得能夠做到這樣是非常了不起的,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嚴軍教授在交流中,分享了自己小學老師獨具一格的教育對他產生的影響。強調了老師在授課時,運用正確和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對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性。

論壇最後,由國家行政學院機關黨委原常務副書記賈德臣講話並宣佈“第四屆華夏慈善教育論壇”閉幕。在講話中,他從四個方面的意義作了總結。一是慈善學校培養了這麼多孩子,等於給他們插上了夢想的翅膀;二是精准扶貧,精准到每個人頭上,這樣的意義非同小可;三是把教育和慈善相結合是一種創新;四是弘揚了中華傳統文化。

最後,賈德臣書記向洛陽慈善職業技術學校送上了“不忘慈善教育初心,繼續攻堅克難前進”的期待。

善舉大愛永無疆,一片冰心在玉壺。在晚上的歡慶晚宴上,還舉行了“愛心奉獻獎頒獎儀式”,向本次論壇奉獻愛心、做出突出貢獻的愛心組織、愛心單位、愛心書畫家、愛心個人頒發了獎牌和榮譽證書,以表彰他們為慈善教育事業作出的積極貢獻。

學生家長參觀洛陽白馬寺,他們中有的是第一次走出大山,有的是第一次來到洛陽。對於學校特意給他們安排的遊覽,他們特別開心。

會後,論壇組委會為來自各地的代表及慈善孝星和孝道標兵的家長們安排遊覽了洛陽的名勝古跡。讓大家對洛陽這所歷史悠久的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有一個更深入的瞭解,從而對洛陽慈善職業技術學校為什麼能在這塊歷史文化積澱深厚的寶地生根發芽、不斷成長而有所頓悟!

嘉 賓 談 感 受:

張莉教授說到,感受太深了!尤其是這兩次來參加論壇的比較。這次能明顯的感覺到這個學校的成熟和壯大,把教學精華部分和較高層次的內容展示給嘉賓。我們也感覺到這個慈善學校是有很大的發展前途。今年,除了我們有辦一個“九三班”的想法之外,我們也將在今後,不遺餘力地幫助他們發展壯大,把我們的愛心,把我們的知識盡可能的展示貢獻給這些孩子們和這個學校的發展。洛陽慈善職業技術學校不僅是一所學校,還是一個家庭。他們承擔了家庭的角色又承擔了學校的角色,才辦成了這樣的一個學校。我覺得這是一個極與眾不同又有特色的學校。家庭是我們最溫暖的地方,是我們最有愛的地方。而這個學校就把最溫暖的和他們的最愛送給了這些孩子們,我們有什麼還擔心這個學校發展不起來呢,它一定能發展壯大。

聶家元總經理說到,學生在這裡得到了良好的教育,學校已經把這些學生培養具備了一些崗位基礎,這個基礎包括他們的思想境界,孝道精神和文化薰陶,而且都比較吃苦耐勞和遵守紀律。作為企業來講,用起來特別放心,特別順手,特別省心。這是我們最看好的一點。慈善學校的學生是來自最基層,最貧困地區的孩子,他們有幸加入到這個學校,受到了針對他們的良好教育,把他們打造成了對社會,對自己,對大家都有用的人,讓他們充滿自信。他們這種自信,在工作中,就會傳給其他還不具備這種品質的員工,對企業起到了一個良好的促進作用。聶家元講到,對慈善學校這些優秀的學生,他們個人的綜合素質已經具備比較好的潛質。我準備把這些優秀的學生作為快速培養的對象,能夠把他們培養出來,也是我作為企業家對慈善的一個心願。

梁超代表說到,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活動,感覺非常的不容易。我們送來的這兩個學生,高中三年是受到了我們的捐贈完成的學業,但是因為沒有辦法繼續進行大學的學業,我們就把她們送到了洛陽慈善職業技術學校,在這裡她們過得非常好,我們也非常的放心。洛陽慈善職業技術學校作為一個公益組織,能成為我們很好的一個接力棒。我希望將來有更多我們所捐助的鄉村貧困女生,能夠到這樣的學校來接受一個更好的教育。

活動中,愛心書畫家向慈善學校捐贈了書畫作品。

在報告中,賈國瑞講到,今年的論壇主題是“慈善教育與素質教育及德育教育”,從首屆的慈善教育與愛的教育、第二屆的慈善公益與教育公平、第三屆的慈善教育與精准扶貧,討論的主題由小到大,今年又重新回歸到了教育的本質,並且首次引進了對話與交流的方式,以便更深入地探討並碰撞素質教育及德育教育的實際內涵和發展方向,這也是慈善教育論壇的質樸回歸。

論壇組委會執行主任、洛陽慈善職業技術學校校長賈國彪致歡迎辭。他首先代表洛陽慈善職業技術學校全體師生向今天蒞臨的各位領導和嘉賓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最熱烈的歡迎!隨後,賈國彪在致辭中講到,洛陽慈善職業技術學校成立八年多來,始終堅持“以慈善為平臺、以教育為紐帶”這個指導思想,一手抓資金募集,一手抓教學管理。自2009年學校成立至今,已募集的各項善款、善物已達1500余萬元,直接資助和培養學生1000余名。他說到,在這些學生中,有的年收入已達20余萬元;有的被邀請到新加坡、泰國等地工作,收入豐厚;還有的自主創業。基本上實現了我校“培養一個學生、脫貧一個家庭”的辦學宗旨。賈國彪介紹到,慈善學校很早就全面導入國學教育,切實強化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的教育,培養了一批高素質的學生,因此,慈善學校在很多落後貧困地區和就業企業都有一定的美譽度和名氣。這些成績都是因為我們推行新的做人教育、素質教育、能力教育、實用教育結出的碩果,也是我們堅持下去和不斷前進的重要動力來源。房屋的狹小阻擋了許多求學的腳步,校園的局促限制了孩子們飛翔的翅膀,賈國彪為此揪心地說到:“面對眾多渴望學習而無法如願的眼神,我們心如刀絞,我有時候恨自己,為什麼我不是億萬富翁,因為那樣的話我就可以建一所大的學校,讓那些渴望讀書的孩子都能如願以償。”賈國彪說,可以給大家預告一個好消息,學校已經初步確定了新校址,下一步將募集資金建設自己的校園。懇切希望各位領導和企業家能繼續給予慈善學校親切的關懷,從政策和資金方面給予大力的支援。

“我們願意為慈善教育事業把血汗抛灑!”最後,賈國彪擲地有聲地話語,傳遞了慈善學校全體老師們對慈善教育事業無私奉獻的堅毅決心。

河南省政協原副主席、河南省慈善總會會長鄧永儉宣佈“第四屆華夏慈善教育論壇”開幕!

在隨後的“洛陽慈善職業技術學校2017年教學成果展示及國學經典彙報演出”環節中,由慈善學校師生自編自演的舞蹈《中華全家福》拉開此次演出的序幕。

本次彙報演出由“專業技能展示”“學前教育展示”“國學教育展示”“素質教育教育展示”“政治教育展示”五個版塊組成,以舞蹈、合唱、朗誦、情景劇等多種表演形式,讓現場嘉賓看到了一群充滿朝氣的學生和一位位熱心奉獻的老師,他們用真誠的笑容和動聽的歌聲打動著現場的每一個人。

在國學情景劇演出中,同學們演到動情之處,忍不住淚流滿面。

為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激發學生們的愛國熱情,今年慈善學校在彙報演出中,增加了“政治教育展示”的版塊。以回顧歷史的方式展現了國家和民族生死存亡的危難之際,中國共產黨人前仆後繼,探求救國救民之路的歷史畫卷和宏偉征程。一首首紅歌展現波瀾壯闊的革命歷史,一段段旋律激起盪氣迴腸的愛國情懷。學生們用激昂的嗓音合唱了《東方紅》《在希望的田野上》等經典紅色歌曲,來歌頌祖國、歌頌新生活,表達了慈善學校的學生對祖國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珍惜,展現了學生們蓬勃向上、樂觀自信的精神風貌。

14日上午,與會的領導、學者、嘉賓觀摩了洛陽慈善職業技術學校全校師生愛國主義教育環節及課間操展示環節。

洛陽慈善職業技術學校堅持每週舉行一次愛國教育及升旗儀式,來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同學們在莊嚴肅穆的升旗儀式中感受到深深地愛國主義情感,引導學生們樹立為祖國、為人民無私貢獻的理想信念,培養學生們遵紀守法的良好習慣,激發學生們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鼓舞學生們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學習、生活中去。

此外,洛陽慈善職業技術學校還獨創了國學手語課間操,慈善學校的課間操與其他學校不同,它以立足國學教育,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為基礎,來培養學生們的禮儀、孝道、節儉、友善等優良品質。

課間操結束後,在賈國彪校長的帶領下,與會嘉賓依次參觀了學校餐廳、學生宿舍、教室、閱讀室、電腦室、鋼琴室等,深入瞭解了學校的管理制度和學生的學習情況。洛陽慈善職業技術學校一直推行半軍事化管理模式,按照集體活動統一化、言行舉止文明化、穿戴著裝整齊化、環境衛生清新化等要求,將半軍事化管理融入到學生日常管理和教學管理的各項工作當中,使學生在日常的生活中自覺樹立起懂禮貌、有愛心、不浪費、講衛生的好習慣。

隨後,在學校多功能廳舉行了洛陽慈善職業技術學校2017年“慈善孝星暨孝道標兵”頒獎典禮。

在典禮開始前舉行了捐贈儀式。溫州東甌、溫州瑞達、溫州市榮欣樓三家酒店,為論壇捐贈辦公經費共15萬元;洛陽安徽商會會長葉寶林先生捐款2萬元;洛陽市慈善總會捐款1萬元;河南省慈善總會捐款5萬;河南省湖北商會副會長陶蕾女士捐款2萬元;華北水電大學教授郭選英女士捐款1千元。

據瞭解,慈善孝星評選活動是洛陽慈善職業技術學校長期堅持國學及孝道教育和學校思想育人、心靈育人、德育育人的集中體現。

洛陽慈善職業技術學校校長賈國彪首先宣讀了2017年“慈善孝星”暨“孝道標兵”嘉獎令。鄧永儉會長等領導和嘉賓為獲得“慈善孝星”和“孝道標兵”學生頒獎。

盡孝須當時,莫等親不待。孝是感恩父母,感恩是一種反哺,感恩是一種責任,感恩是一種義務。少時也曾學過“黃香溫席”“臥冰求鯉”“懷橘遺親”,這些古代孝道故事數不勝數,無不說明孝是中華民族延綿不絕的道統,孝是中華文化持久不衰的根脈,孝是更是中華傳統美德之精髓。

孝的方式有很多種,而如今,我們不必向古人那樣去“溫席”“臥冰”,給父母洗腳是盡孝,陪父母吃飯、嘮嗑也是盡孝,孝不在於我們盡孝行為的驚天動地,而在於我們盡孝時發自內心的感恩情懷。

在此次嘉獎活動中,獲得“慈善孝星”和“孝道標兵”的同學們端盆倒水,為遠道而來的父母脫鞋洗腳,輕輕地捧起父母滄桑的腳,用心地揉洗著。這雙腳為孩子們踏過一寸又一寸的土地,走過一道又一道的山溝,跨過一重又一重門檻,一步一步地丈量、一米一米地跋涉,嘗盡人間的苦辣酸甜,這就是父母的腳,滄桑而又裂痕縱橫,每一步都印滿辛勞的汗水。同學們撫摸著手中的腳,乾燥而老繭厚重,不禁失聲痛哭。父母是用這雙腳行走在天南地北,不管嚴寒酷暑,掙下血汗錢供自己讀書;父母也是用這雙腳爬過一座座大山,背著沉重的行囊送自己前往學校的路上,又在村頭守望自己的歸來。

“我不想長大,我長大爸爸媽媽就老了。”“爸爸不在了,所以,我要把全部的愛都給媽媽。”“這是爸爸第一次走出大山,我在這裡給爸爸洗腳很高興。”“父母生我們,養我們,給父母洗腳是最小的事,我們應該感恩。”孩子們這些發自內心的感恩,這溫情脈脈的場景,不僅讓遠道而來的父母流下了眼淚,也讓現場的每一位嘉賓都感動的熱淚盈眶。

孝道,就是孩子們的感恩和回報。

參會的嘉賓們被同學們的孝心和在困難中仍不斷積極面對生活的態度所感動。

參會嘉賓被同學們感動的熱淚盈眶。

同學們不僅表達了對父母的愛,也表達了對老師的愛。同學們把自己親手做的花送給老師,感謝老師的教導之恩。

這些“慈善孝星”和“孝道標兵”的家長們,分別是來自甘肅、陝西、廣西、四川等地的貧困山區,他們中有少數一部分為瑤族和彝族等少數民族。在接受印象河南網採訪時,他們表達了對洛陽慈善職業技術學校的感謝,讓他們的孩子有免費的書可以讀,免費的學可以上。在他們質樸的語言中,可以感覺到,因為貧困,孩子不得不輟學的無奈。很多家庭都比較貧困,有的還是第一次走出大山。

在採訪中印象河南網編輯得知,這些學生中有的是孤兒、還有單親家庭和殘疾家庭的孩子,他們沒有基本的生活來源,更沒有條件繼續上學。來自甘肅岷縣的後雪麗同學是今年的新生,剛來學校兩個月。這次陪她上臺領獎的是她的舅舅。據她的舅舅說,因為不想讓孩子當農民,孩子又渴望學習,在知道這個學校不收費的時候,就把孩子送來了。“家裡很困難,都住在山頂上,從來沒有走出來過,這是我第一次到這裡來。”說完,他就自己笑了。來自偃師的王雲飛,因父親臥病在床,不能前來,這次陪她上臺領獎的是他的嬸嬸。他的嬸嬸在談到來學校的感受時,一直在說學校很好,很關心他,很照顧他。反反復複的表達對學校的感謝。來自陝西安康的朱傳江,就是那個在頒獎典禮上哭著對他媽媽說“要把全部的愛給媽媽”的堅毅男孩。兩年前因為一場事故,他的父親永遠離開了他。在父親去世的那一刻,父親的手緊緊地握著他的小手,似乎是放不下他一般。從那以後,他就用瘦弱的肩膀扛起了整個家的責任,發誓要給媽媽全部的愛。他在外實習期間,把學校每月發放的實習補助,全部攢起來,拿給媽媽補貼家用。

下午,在學校多功能廳舉行了主題為“慈善教育與素質教育及德育教育”的“第四屆華夏慈善教育論壇”。論壇由賈國瑞理事長主持。

論壇第一階段由慈善學校師生及家長代表進行分享。慈善學校新生代表董佳偉分享了自己進入慈善學校後的蛻變經歷。原來,董佳偉是來自信陽市的一名孤兒,父母在三年前因故身亡,由於生活的需要便輟學出去工作,由於輟學三年和人際交往很少的緣故,剛來的學校時非常緊張和不安,在同學們的熱情關心和老師的淳淳教誨中,讓他感到了來自心裡的溫暖,如今,他已經融入了慈善學校這個大家庭中,改掉了不良的習慣,每天都能以最好的自己面對生活,在學校中,也開始有了歡聲笑語。他相信,在老師的關懷下,會有一個更好的自己。他借這次論壇,感恩學校的無私奉獻,給了像他這樣的孩子學習的機會,讓他們有了更好的未來。

隨後,慈善學校老生代表楊榕分享了自己在慈善學校的四年學習經歷和心路歷程,講述了學校對自己在生活和學習上的幫助。教師代表劉爭輝表達了慈善學校的老師們,力爭不拋棄,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言傳身教,用真情感動學生。喚醒學生內心深處本性善良的品質;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鼓勵學生自律、自信、自強;培養學生吃苦耐勞、樂於奉獻的精神;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組織能力的教學信念。學生家長代表楊榕媽媽分享了送孩子來慈善學校的初衷,並表達了慈善學校對孩子拳拳教導的感激。

愛心企業家聶家元分享了參加這次論壇的感受,通過這兩天的觀察,學校的這種家國情懷,教育情懷和奉獻情懷都讓他很敬佩。從學生的表現中,他也看到了學生們的訓練有素,樂觀進取的精神。表示在以後的學生實習中,要把學校“進得來,留得住,學得成,走得出”這十二個字貫徹到企業中,作為企業對慈善學校共同目標的大力支持。

在“對話與交流”環節,由田傑清、戚曉光、梁超、賈國彪圍繞“慈善公益、慈善教育”話題進行了討論。

在交流中,田傑清秘書長講到,慈善最低的層次是授人以物,第二個層次是授人以漁,最高的層次是教人思想。慈善學校開展的國學教育和孝道教育,就是教人以思想。從這次活動中,我看到這些孩子們的言行舉止,行住坐臥,我覺得他們做的很好。從慈善教育、素質教育和德育教育的關係來說,德育教育是教人做人的,它應該是根。為什麼我們要抓孝道那?因為孝道是德之本。我們要先教會孩子們做人,在教會教會孩子們做事,然後服務於社會,這就是慈善教育。

戚曉光副園長分享了龍萬愛心家園的創辦歷程,談到當家園的孩子初中畢業或高中畢業以後的去向問題,成了他們非常關心的事。在一次機緣巧合中他們知道在洛陽有一個慈善職業技術學校的時候,特意前來考察,當他們來到這個學校的時候,就決定把家園的孩子送到這裡來讀書。從2015年開始,家園已經送來了五批學生。戚曉光說到:“我非常感謝洛陽慈善職業技術學校,因為,它讓我們的孩子如果想讀書,家裡又貧困,而我們家園又無能為力的時候,能夠讓孩子們在去工作之前接受規範的職業技術教育,拿到文憑,學到東西。”

梁超,作為加拿大愛國華僑捐助機構的委託代表也分享了參加這次活動的感受,她講到,從精彩紛呈的彙報晚會,隆重的升旗儀式,和慈善學校獨具一格的廣播操,以及非常催人淚下的孝道標兵的嘉獎活動,這一切都是在其他學校看不到的。對於今年送過來的兩個孩子說,她們是非常幸運的,在我們沒辦法再去説明她們的情況下,把接力棒交給了非常合適的,非常可靠的一個機構,我非常感謝慈善學校對她們的教育。

賈國彪作為洛陽職業技術學校的校長,在分享中強調,教育就是一個良心工程,道德工程,責任工程,不單是教書育人,還牽扯著國家的百年大計,民族的興旺發展,教育強,國就強。並感謝家長和同學們對學校的信任和支持,才取得現在的成績。並囑咐同學們要健康成長,好好學習,都能成為一名合格的社會公民,為祖國和社會奉獻自己的能力。

隨後,由張莉、郭選英、張志強、嚴軍圍繞“慈善教育、素質教育、德育教育”話題進行了討論。

在分享中,張莉教授講到,每次來到這裡,都被這個學校深深地觸動著,它是一個不像學校的學校,卻是一個不像學校的家庭。只要是學校,就是育人的地方,我們深信的傳統理念是這樣說的“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首先我們先學會做人,其次再學會做事,然後再學會技術。如果我們把所學的能力,進一步的創新,運用於社會,那麼,我們就是了不起的人才。人才,首先是成人,其次是成才,這也是我們一直所秉承的教育理念。只要我們學會了做人,就有能力解決問題,就不會影響將來的做事。

郭選英教授在交流中,分享了怎麼培養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她提到,在學習的時候,同學們首先要先培養起來學習興趣,只要有了學習興趣才能培養起對學習的熱愛。只有熱愛學習了,才能樹立正確的目標,追逐自己的夢想。

張志強教授分享中談論三點感受,一是慈善學校改善了一個教育生態,實現了學生、老師、創辦人的理念,企業、愛心人士及其整個社會的良性互動。二是優化了教學環節,實現了以育人為本、專業為 本、學科為本、行業為本、感恩為本的良性互動。三是,慈善學校的創辦人非常有開拓精神、擔當精神和堅持精神。我覺得能夠做到這樣是非常了不起的,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嚴軍教授在交流中,分享了自己小學老師獨具一格的教育對他產生的影響。強調了老師在授課時,運用正確和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對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性。

論壇最後,由國家行政學院機關黨委原常務副書記賈德臣講話並宣佈“第四屆華夏慈善教育論壇”閉幕。在講話中,他從四個方面的意義作了總結。一是慈善學校培養了這麼多孩子,等於給他們插上了夢想的翅膀;二是精准扶貧,精准到每個人頭上,這樣的意義非同小可;三是把教育和慈善相結合是一種創新;四是弘揚了中華傳統文化。

最後,賈德臣書記向洛陽慈善職業技術學校送上了“不忘慈善教育初心,繼續攻堅克難前進”的期待。

善舉大愛永無疆,一片冰心在玉壺。在晚上的歡慶晚宴上,還舉行了“愛心奉獻獎頒獎儀式”,向本次論壇奉獻愛心、做出突出貢獻的愛心組織、愛心單位、愛心書畫家、愛心個人頒發了獎牌和榮譽證書,以表彰他們為慈善教育事業作出的積極貢獻。

學生家長參觀洛陽白馬寺,他們中有的是第一次走出大山,有的是第一次來到洛陽。對於學校特意給他們安排的遊覽,他們特別開心。

會後,論壇組委會為來自各地的代表及慈善孝星和孝道標兵的家長們安排遊覽了洛陽的名勝古跡。讓大家對洛陽這所歷史悠久的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有一個更深入的瞭解,從而對洛陽慈善職業技術學校為什麼能在這塊歷史文化積澱深厚的寶地生根發芽、不斷成長而有所頓悟!

嘉 賓 談 感 受:

張莉教授說到,感受太深了!尤其是這兩次來參加論壇的比較。這次能明顯的感覺到這個學校的成熟和壯大,把教學精華部分和較高層次的內容展示給嘉賓。我們也感覺到這個慈善學校是有很大的發展前途。今年,除了我們有辦一個“九三班”的想法之外,我們也將在今後,不遺餘力地幫助他們發展壯大,把我們的愛心,把我們的知識盡可能的展示貢獻給這些孩子們和這個學校的發展。洛陽慈善職業技術學校不僅是一所學校,還是一個家庭。他們承擔了家庭的角色又承擔了學校的角色,才辦成了這樣的一個學校。我覺得這是一個極與眾不同又有特色的學校。家庭是我們最溫暖的地方,是我們最有愛的地方。而這個學校就把最溫暖的和他們的最愛送給了這些孩子們,我們有什麼還擔心這個學校發展不起來呢,它一定能發展壯大。

聶家元總經理說到,學生在這裡得到了良好的教育,學校已經把這些學生培養具備了一些崗位基礎,這個基礎包括他們的思想境界,孝道精神和文化薰陶,而且都比較吃苦耐勞和遵守紀律。作為企業來講,用起來特別放心,特別順手,特別省心。這是我們最看好的一點。慈善學校的學生是來自最基層,最貧困地區的孩子,他們有幸加入到這個學校,受到了針對他們的良好教育,把他們打造成了對社會,對自己,對大家都有用的人,讓他們充滿自信。他們這種自信,在工作中,就會傳給其他還不具備這種品質的員工,對企業起到了一個良好的促進作用。聶家元講到,對慈善學校這些優秀的學生,他們個人的綜合素質已經具備比較好的潛質。我準備把這些優秀的學生作為快速培養的對象,能夠把他們培養出來,也是我作為企業家對慈善的一個心願。

梁超代表說到,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活動,感覺非常的不容易。我們送來的這兩個學生,高中三年是受到了我們的捐贈完成的學業,但是因為沒有辦法繼續進行大學的學業,我們就把她們送到了洛陽慈善職業技術學校,在這裡她們過得非常好,我們也非常的放心。洛陽慈善職業技術學校作為一個公益組織,能成為我們很好的一個接力棒。我希望將來有更多我們所捐助的鄉村貧困女生,能夠到這樣的學校來接受一個更好的教育。

活動中,愛心書畫家向慈善學校捐贈了書畫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