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孕媽尿路感染?不光要注意個人衛生,還要注意這幾點!

不少准媽媽在孕中晚期出現尿頻、尿急、排尿疼痛等症狀, 去醫院檢查後被告知患上尿路感染。 准媽媽可能會非常不解, 自己一向注意個人衛生,

又沒有去過其它地方, 怎麼會發生尿路感染呢。

因為懷孕期間, 准媽媽激素水準升高, 會使輸尿管的肌肉鬆弛拉長, 而日益增大的子宮可能會壓迫輸尿管, 所以, 尿液就很難像平常那樣迅速、暢快地從輸尿管裡流過。 而在孕晚期, 胎寶寶會嚴重壓迫你的膀胱, 使你在排尿時很難充分地將它排空。 這樣就導致本來應該被沖出體外的細菌有更多的時間在你體內繁殖、寄存, 造成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的3大症狀

尿頻:排尿次數增多, 每次尿量減少, 24小時尿量正常者, 稱為尿頻。

尿急:有尿意時迫不及待需要立即排尿, 常伴有尿頻。

尿痛:排尿時膀胱區及尿道內有疼痛感覺, 多為攣縮樣疼痛或燒灼痛。

尿頻、尿急、尿痛均屬尿路刺激症狀, 常合併出現。

正確應對孕期尿路感染

1.如果有條件, 每一個月左右去醫院做一次尿液檢查, 如果確診患了尿路感染, 務必做到早期徹底治癒, 即使在還沒有出現尿頻、尿急、尿痛的症狀的時候。 如果不加重視, 任病情繼續發展、惡化或反復發作, 對媽咪和寶貝都是極為不利的。

2.不要有太多藥物對胎兒有影響的顧慮, 該用藥時還是得用, 重要的是跟醫生說明正在孕期, 醫生則會儘量選擇對胎兒無害的藥物。

3.選擇對胎兒無害的抗生素。 首先考慮使用氨苄毒黴素、頭孢菌素類藥物。

若能根據尿液細菌培養和藥物敏感試驗結果選用抗生素則最好, 但不可選用那些對尿路感染很有效而對胎兒不利的藥物(如喹諾酮類藥物、慶大黴素、卡那黴素、氯黴素等)。 西藥如果找不到合適的藥物或者反復發作, 可以同時輔助用中藥治療, 或者輔以藥膳食療, 以提高和鞏固療效。

4.一定要去醫院診治, 切勿拖延以待自愈, 或者自己給自己看病, 憑感覺像是患了尿路感染, 擅自對症下藥, 以圖省事。 結果往往是貽誤了治療的最佳時機。

預防孕期尿路感染4要素

1.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況、講衛生

孕期避免勞累、睡眠不足、營養不良、精神壓抑等不利因素, 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況。 內衣褲要勤更換, 保持局部乾爽。 養成便後由前往後擦的習慣, 避免將肛門附近的污漬帶入前陰, 並堅持每日清洗一次外陰。

2.科學飲食、多喝水

選擇有營養並且易於消化的食物, 多吃蔬菜, 尤其需要多喝水, 因為孕期的生理變化, 易使尿液流動不暢。 保持足夠的飲水量, 從而增加尿流量, “沖洗”尿道, 使細菌不容易滯留在泌尿道內。

3.注意睡眠姿勢

妊娠中晚期,增大的子宮在仰臥位時壓迫雙側輸尿管,使尿液停留而易於感染。取側臥位,特別是左側臥位時,可解除子宮對輸尿管的壓迫,不僅利於尿液通暢、預防尿路感染,而且對增加胎兒血液供應量也有益。

4.節制性生活

孕早期和預產期前1個月不宜有性生活。前者易引起流產,而後者易誘發胎膜早破和早產。妊娠的其他階段也要大大減少性生活的次數。性交容易將原來潛伏在尿道內或尿道外口的細菌擠入膀胱而發生膀胱炎,特別是原有尿路感染病史的媽咪,孕期最好避免性生活。

3.注意睡眠姿勢

妊娠中晚期,增大的子宮在仰臥位時壓迫雙側輸尿管,使尿液停留而易於感染。取側臥位,特別是左側臥位時,可解除子宮對輸尿管的壓迫,不僅利於尿液通暢、預防尿路感染,而且對增加胎兒血液供應量也有益。

4.節制性生活

孕早期和預產期前1個月不宜有性生活。前者易引起流產,而後者易誘發胎膜早破和早產。妊娠的其他階段也要大大減少性生活的次數。性交容易將原來潛伏在尿道內或尿道外口的細菌擠入膀胱而發生膀胱炎,特別是原有尿路感染病史的媽咪,孕期最好避免性生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