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百團大戰兩軍搏殺,八路軍將領為何救助收養兩名日本小姑娘

作者:白小原

圖注:1940年8月, 聶榮臻與4歲的日本小姑娘美穗子在一起

(一)中國《人民日報》日本《讀賣新聞》同時刊文尋找“日本小姑娘”

1980年春, 《人民日報》發表了一篇題為《日本小姑娘, 你在哪裡?》的文章, 並配圖《將軍與孤女》組照, 深情講述了晉察冀司令員聶榮臻在1940年百團大戰中, 救出兩個日本小女孩, 並安排專人悉心照料, 冒險將她們送往井陘城內日軍據點的故事。

此文在《人民日報海外版》一出, 立即引起中日兩國的關注和反響, 由此掀起中日兩國尋找這個被聶帥救助小姑娘美穗子的熱潮。 其時, 日本著名的《讀賣新聞》, 在頭版頭條刊登了大標題新聞《美穗子姐妹, 中國元帥聶榮臻想念你》。

圖注:聶帥安排老鄉護送美惠子姐妹回日軍據點, 但這個老鄉後來被日軍殺害

《讀賣新聞》這篇文章在日本成為熱點。 通過日本媒體持續的跟蹤, 終於找到了住在日本九州宮崎縣都城市的美穗子姐妹。 不過, 當年的小姑娘美穗子已是3個孩子的媽媽了。 得知救命恩人在找她們, 她們十分激動。 幾經輾轉聯繫, 她們決定到中國去, 面謝救命恩人。

1980年7月14日, 美穗子帶著三個女兒, 在日本大使吉田健三也的陪同下來到北京,

見到了闊別40多年的聶榮臻。 1986年5月, 美穗子再次來到北京拜望聶榮臻。 1999年11月, 美穗子又來到中國, 出席聶榮臻陳列館落成儀式。 此後, 她多次作為中日友好代表來華參與活動。 “聶帥救孤”成為的歷史佳話。

圖注:1980年7月14日, 聶榮臻會見美穗子

(二)“聶帥救孤”彰顯我軍人道主義精神

“聶帥救孤”還得從1940年8月的百團大戰說起。

百團大戰於8月20日發起。 21日, 戰役指揮所電話不斷, 其中接到這樣一個報告:

昨晚, 三團一營攻進井陘礦區, 在東王舍車站激烈的炮火中, 兩名戰士救出兩個日本小姑娘(大的叫加藤美穗子, 六七歲;小的叫加藤琉美子, 正在吃奶)。 她們的母親死于炮火, 父親負重傷, 後死亡。 如果是中國女孩, 好辦, 交給老鄉就行。 可這是兩個日本小姑娘, 部隊沒有碰到過這種情況, 怎麼辦?

圖注:聶榮臻和八路軍戰士悉心照料被救助的日本小姑娘美穗子

原來, 20日夜, 日寇為阻止我軍前進, 不顧自己的僑民, 用迫擊炮朝著東王舍村猛轟, 正太鐵路礦區頃刻間變成火海。 美穗子全家躲在緊靠車站的一座日式房子裡, 日軍炮彈從天而降。 其母親當場被炸死, 父親胸部和大腿受重傷。

美穗子姐妹撲在死去的媽媽身上, 看著奄奄一息的父親絕望哭喊。 八路軍2名機槍手, 冒著硝煙將美穗子姐妹和她們的父親背出烈火, 用緊缺的急救包進行搶救。 由於美穗子的父親加藤清利傷勢太重,死在八路軍包紮所。

接到這一報告,聶榮臻指示:“部隊的同志做得好,我們實行革命人道主義,對放下武器的俘虜,八路軍還以禮相待,何況是孩子,叫他們立即把小孩送到指揮所來。”

圖注:1980年7月,美穗子第一次來華感謝聶榮臻

(三)戰事緊張,聶榮臻依然悉心照料日本小姑娘

兩個日本小姑娘很快被送到指揮所。百忙之中,聶榮臻抱起只有幾個月的小姑娘(就是後來的美穗子,其妹在送石家莊治療不久病故),安排人在附近找奶媽餵奶。他俯身問美穗子叫什麼名字,美穗子聽不懂中國話,面有驚恐,說“興子、興子”。這個回答,深深地印在了聶榮臻腦中。他沒有再問,找了幾個當地的梨遞給美穗子。此後,美穗子對他不再害怕,願意讓他牽手了。

圖注:晚年美穗子作為友好使者多次來華

在指揮部,美穗子一直和聶榮臻在一起。幾乎是聶榮臻走到哪裡,她就跟到哪裡。1940年深秋的一個下午,美穗子拽著聶榮臻的褲腿,來到指揮部東邊操場,工作人員拍下了幾張“將軍與孤兒”的鏡頭。

後來戰事愈發緊張,聶榮臻找來可靠老鄉將美穗子姐妹送往石家莊井陘城日軍據點,並附信一封,斥責日軍侵華造成深重災難,宣揚八路軍人道主義精神。這封信沒有封口,為的是讓經手的日軍都能看到。

圖注:美穗子(左)與聶榮臻女兒聶力在一起

晚年,聶榮臻回憶“救孤”之事時說:“孩子是無罪的,應該很好地安置她們。我考慮或是由我把她們養起來,或是把她們送回去。我想,如果養起來,激烈的戰事不知何時結束,邊區的環境不僅艱苦,而且敵人‘掃蕩’頻繁,部隊經常轉移,照顧兩個小孩子,將有不少困難。再說,兩個孤苦伶仃的孩子,留在異國他鄉,大的五六歲了,已經開始懂事,留下來她很可能會傷感的。她們失去了父母,只剩姐妹二人,不在本國的土地上,將來也會給她們造成痛苦。送回去,爸爸媽媽雖然死了,她們家裡總還會有親戚朋友可以照顧罷,想來想去,我決定還是把她們送回去。”

圖注:美穗子

(四)昔日被聶帥救助的小姑娘,成為友好使者

如今,得到聶榮臻救助的美穗子成為友好事業的熱心人士。2005年,美穗子第六次訪華,出席和平友好交流大會,時年近70歲的她深情地說:“沒有聶元帥,就沒有我的今天。”

2007年,一位領導人在日本國會演說時深情提到:“在戰火紛飛的年代,聶榮臻元帥在戰場上救助日本孤兒美穗子,親自精心照料,並設法把她送回到親人身邊。1980年,美穗子攜家人專程看望聶帥,這個故事感動了許多人。”

圖注:美穗子時隔多年回到曾被聶榮臻救助的抗日根據地

由於美穗子的父親加藤清利傷勢太重,死在八路軍包紮所。

接到這一報告,聶榮臻指示:“部隊的同志做得好,我們實行革命人道主義,對放下武器的俘虜,八路軍還以禮相待,何況是孩子,叫他們立即把小孩送到指揮所來。”

圖注:1980年7月,美穗子第一次來華感謝聶榮臻

(三)戰事緊張,聶榮臻依然悉心照料日本小姑娘

兩個日本小姑娘很快被送到指揮所。百忙之中,聶榮臻抱起只有幾個月的小姑娘(就是後來的美穗子,其妹在送石家莊治療不久病故),安排人在附近找奶媽餵奶。他俯身問美穗子叫什麼名字,美穗子聽不懂中國話,面有驚恐,說“興子、興子”。這個回答,深深地印在了聶榮臻腦中。他沒有再問,找了幾個當地的梨遞給美穗子。此後,美穗子對他不再害怕,願意讓他牽手了。

圖注:晚年美穗子作為友好使者多次來華

在指揮部,美穗子一直和聶榮臻在一起。幾乎是聶榮臻走到哪裡,她就跟到哪裡。1940年深秋的一個下午,美穗子拽著聶榮臻的褲腿,來到指揮部東邊操場,工作人員拍下了幾張“將軍與孤兒”的鏡頭。

後來戰事愈發緊張,聶榮臻找來可靠老鄉將美穗子姐妹送往石家莊井陘城日軍據點,並附信一封,斥責日軍侵華造成深重災難,宣揚八路軍人道主義精神。這封信沒有封口,為的是讓經手的日軍都能看到。

圖注:美穗子(左)與聶榮臻女兒聶力在一起

晚年,聶榮臻回憶“救孤”之事時說:“孩子是無罪的,應該很好地安置她們。我考慮或是由我把她們養起來,或是把她們送回去。我想,如果養起來,激烈的戰事不知何時結束,邊區的環境不僅艱苦,而且敵人‘掃蕩’頻繁,部隊經常轉移,照顧兩個小孩子,將有不少困難。再說,兩個孤苦伶仃的孩子,留在異國他鄉,大的五六歲了,已經開始懂事,留下來她很可能會傷感的。她們失去了父母,只剩姐妹二人,不在本國的土地上,將來也會給她們造成痛苦。送回去,爸爸媽媽雖然死了,她們家裡總還會有親戚朋友可以照顧罷,想來想去,我決定還是把她們送回去。”

圖注:美穗子

(四)昔日被聶帥救助的小姑娘,成為友好使者

如今,得到聶榮臻救助的美穗子成為友好事業的熱心人士。2005年,美穗子第六次訪華,出席和平友好交流大會,時年近70歲的她深情地說:“沒有聶元帥,就沒有我的今天。”

2007年,一位領導人在日本國會演說時深情提到:“在戰火紛飛的年代,聶榮臻元帥在戰場上救助日本孤兒美穗子,親自精心照料,並設法把她送回到親人身邊。1980年,美穗子攜家人專程看望聶帥,這個故事感動了許多人。”

圖注:美穗子時隔多年回到曾被聶榮臻救助的抗日根據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