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一個笨蛋成了晚清第一名將,梁啟超直呼他為五千年才出一個的奇人

一個笨蛋成了晚清第一名將, 梁啟超直呼他為五千年才出一個的奇人, 他更是受到近代很多名人尊崇, 他就是曾國藩, 然而曾國藩小時候沒有表現出任何才氣和天賦, 他是個不折不扣的笨蛋小孩, 有多笨呢?有一關於曾國藩小時候讀書的故事就可以看出來了。

曾國藩

有一年冬天裡, 湖南一戶人家, 半夜還亮著油燈, 房裡一個十三四歲的小孩正在背書, 半夜裡能點油燈, 肯定不是什麼窮人家。 有個小偷也是這麼想的, 小偷悄悄潛伏在這戶人家房梁上, 本來想著等小孩背完了書, 熄了燈就可以偷東西了。

誰知道他千算萬算就是沒算到, 這個小孩子實在是太笨了, 一篇不多難的文章折騰了一夜還是沒背下來。 那個小偷在梁上等得睡去醒來, 寒冬臘月裡凍得夠嗆, 眼見的天要大亮了, 小偷忍無可忍, 跳下房梁, 指著小孩大罵“你這麼笨還讀什麼書?”隨口將那文章背誦一遍,

揚長而去, 原來小偷聽了一夜都會背了而這小孩還不會, 氣得連東西都不偷了。 這個小笨蛋就是曾國藩。 然而就是這個笨小孩曾國藩卻在太平天國運動時, 組建湘軍, 力挽狂瀾, 經過多年鏖戰後攻滅了太平天國, 可謂是晚清第一名將。

曾國藩

太平天國運動

選擇什麼樣的將領也是曾國藩成為晚清第一名將的因素, 曾國藩治軍把選將作為第一要務, 他說, “行軍之道, 擇將為先。 ”他的選將標準是德才兼備, 智勇雙全, 而把德放在首位, 並把德的內涵概括為“忠義血性”。 他提出,

“帶勇之人, 該求我黨血性男子, 有忠義之氣而兼嫻韜鈐之秘者, 與之共謀。 ”又說“帶勇之人, 第一要才堪治民, 第二要不怕死, 第三要不計名利, 第四要耐受辛苦。 ”“大抵有忠義血性, 則相從以俱至, 無忠義血性, 則貌似四者, 終不可恃。 ”曾國藩認為, “忠義血性”的將領主要應從既受封建禮教薰陶又少官場惡習的儒生士子中去選擇。 羅爾綱在《湘軍兵制》中統計, 凡姓名、籍貫、出身、職務可查的湘軍將領179人中, 儒生出身的104人, 占58%。 以如此眾多的儒生為將, 這在歷代軍事史上都是罕見的。

湘軍幕府

而且曾國藩把清朝的世兵制改革為募兵制, 這也是曾國藩建立湘軍的首要一著。 他說, “數年來痛恨軍營習氣, 武弁自守備以上無一人不喪盡天良。 故決計不用營兵, 不用鎮將。 ”因此, 他組建湘軍時, 主張不在市民而在鄉農中招募兵員。 其用意就是鄉農中招募的兵員樸實壯健, 有利於灌輸封建的忠義倫理思想和便於適應艱苦殘酷的戰爭環境。 曾國藩還規定, “招募兵勇, 須取具保結, 造具府縣、裡居、父母、兄弟、妻子名姓、箕斗清冊。 各結附冊,以便清查。”凡無保者,概不招募。曾國藩的這一做法,其實完全是承襲了明末抗倭名將戚繼光的募兵思想。曾國藩對綠營的編制方面也進行了該走。

戚繼光

湘軍的編制以營為基本作戰單位,營以下設哨,哨以下陸師為隊,水師為船,馬隊為棚。湘軍之始,營以上不再設官,各營全轄于曾國藩一人。其後營數增多,才有統領和分統的稱謂。曾國藩要求以將必親選、兵必自找、層層節制的原則組建軍隊,自統領至兵勇都是逐級進行募選,改變了綠營中“兵與兵不相知,兵與將不相習”的弊病,但也明顯暴露了建立私家軍隊的用心,並從此就開創了近代中國“兵為將有”的先例,軍閥擁兵割據的局面也就初顯端倪了。

曾國藩家書

曾國藩在治軍方略上苦費心機,主張用儒家學說治軍,即用封建倫理綱常去教育官兵,以仁禮忠信作為治軍之本去陶冶官兵,他的目的就是要以此來維繫軍心,培植出一支完全絕對服從於自己的私家軍隊。所以他認為,“用兵者必先自治,而後制敵。”

曾國藩的軍事思想好影響了幾代人,且不說其同時代的湘、淮將領以曾國藩為楷模,就是其後的黃興、蔡鍔等資產階級軍事家對曾國藩治軍方略也推崇備至,張之洞、袁世凱等在甲午戰後採用西法編練新軍時,還採納了曾國藩治軍的許多做法。民國軍事家蔣方震蔣百里在他的《國防論》中讚賞曾國藩是近代史上“一個軍事天才家”,還說凡領軍者都應該效法曾國藩。

曾國藩手書

曾國藩就是晚清第一名將,中國的近代化和洋務運動由此開啟。當然曾國藩不光是軍事上的成就,其他方面的成就甚至更高,我們也可討論一番。

各結附冊,以便清查。”凡無保者,概不招募。曾國藩的這一做法,其實完全是承襲了明末抗倭名將戚繼光的募兵思想。曾國藩對綠營的編制方面也進行了該走。

戚繼光

湘軍的編制以營為基本作戰單位,營以下設哨,哨以下陸師為隊,水師為船,馬隊為棚。湘軍之始,營以上不再設官,各營全轄于曾國藩一人。其後營數增多,才有統領和分統的稱謂。曾國藩要求以將必親選、兵必自找、層層節制的原則組建軍隊,自統領至兵勇都是逐級進行募選,改變了綠營中“兵與兵不相知,兵與將不相習”的弊病,但也明顯暴露了建立私家軍隊的用心,並從此就開創了近代中國“兵為將有”的先例,軍閥擁兵割據的局面也就初顯端倪了。

曾國藩家書

曾國藩在治軍方略上苦費心機,主張用儒家學說治軍,即用封建倫理綱常去教育官兵,以仁禮忠信作為治軍之本去陶冶官兵,他的目的就是要以此來維繫軍心,培植出一支完全絕對服從於自己的私家軍隊。所以他認為,“用兵者必先自治,而後制敵。”

曾國藩的軍事思想好影響了幾代人,且不說其同時代的湘、淮將領以曾國藩為楷模,就是其後的黃興、蔡鍔等資產階級軍事家對曾國藩治軍方略也推崇備至,張之洞、袁世凱等在甲午戰後採用西法編練新軍時,還採納了曾國藩治軍的許多做法。民國軍事家蔣方震蔣百里在他的《國防論》中讚賞曾國藩是近代史上“一個軍事天才家”,還說凡領軍者都應該效法曾國藩。

曾國藩手書

曾國藩就是晚清第一名將,中國的近代化和洋務運動由此開啟。當然曾國藩不光是軍事上的成就,其他方面的成就甚至更高,我們也可討論一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