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新生寶寶常見問題匯總:吐奶、腹瀉、紅臀、鼻塞、打嗝、黃疸……

芽芽媽說

後臺看到一位媽媽留言:“懷孕的時候拼命希望預產期快點到, 快點卸貨。 等生完了才發現這才是折磨的開始啊!寶寶打嗝、吐奶、黃疸、紅屁屁……問題一個接著一個,

尤其晚上睡覺, 我把他哄睡著了, 自己很難入睡, 好不容易迷迷糊糊剛睡著, 他又要喝奶了……無盡的椰奶快要把我折磨死了, 感覺每天都好累啊!芽芽媽幫幫我!!"

這樣的體會幾乎每一個新手媽媽都會有, 寶寶大便顏色不一樣, 次數增加或是減少了、(不)定時哭鬧、睡眠時間少、睡覺不安慰、頻繁打嗝、鼻塞、……等任何一點症狀都會讓新手媽媽緊張不已, 擔心自己的一點點疏忽傷害孩子的健康。

今天芽芽媽特地將新生寶寶的一些常見問題進行了歸納和總結, 供新手媽媽們瞭解學習。

吐奶

寶寶吐奶的情況很普遍, 醫學上稱為胃食道反流。 導致反流的原因主要是食道與胃的銜接處, 醫學上稱之為賁門的地方,

環狀肌肉的力量薄弱。 加上寶寶的胃在體內多處於橫位, 吃進胃中的奶汁在寶寶用力或打嗝的時候容易從胃中返回食道, 再通過口腔嘔出。

吐奶的情況一般發生在寶寶出生後半個月到1個月時, 出生後2個月左右最為嚴重。 隨著年齡的增長, 情況會逐漸好轉。 一般出生7個月時賁門處的環狀肌肉功能基本成熟, 吐奶情況也會明顯好轉, 甚至消失。 寶寶會走路後的3個月內, 即使之前非常嚴重的吐奶也會逐漸消失。

大多數情況下, 寶寶吐奶都無大礙。 但如果發現嘔吐物中帶有血絲, 或嘔吐後出現嗆咳等現象時, 應帶寶寶去就診。

如果吐奶控制較為滿意, 但寶寶體重增長緩慢或出現了其他問題也應該及時向醫生請教,

以免耽誤寶寶的診斷和治療。

寶寶睡覺不安穩

新生兒什麼時候睡, 讓他自己決定。 新生兒會按照身體的需要睡覺, 當身體需要休息時, 他就會呼呼睡去;當他的體力恢復了, 就會自然醒來。 新生兒的睡眠時間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的體重和哺乳需要, 新生兒體重越輕, 就越頻繁地需要哺乳, 那麼新生兒的睡眠時間也就越少。

如果按照大人的作息時間規定新生兒的睡眠, 新生兒就會不安和哭鬧, 而且會變得不愛吃奶。

要使新生兒睡得舒服, 每次睡前要喂飽, 吃完奶後, 抱起新生兒, 在其背上從下到上輕輕地拍, 幫助新生兒打嗝。 大小便後要把小屁股洗乾淨, 換上乾淨尿布。

在哄新生兒睡覺之前, 應該先把床鋪好。

臥室內要有適度的光線, 不能太亮, 也不能太暗, 放下新生兒時, 再輕輕地拍哄一會兒。 對於焦躁不安的新生兒, 某些具有安慰作用的吮吸, 往往可以使新生兒安靜下來, 比如橡皮奶嘴(在給新生兒之前要經過消毒)等。

打嗝

打嗝是新生兒常有的現象, 不會對新生兒有什麼影響, 一般不需要處理。 大多是因為新生兒吃奶過急, 或吞下空氣所致, 喝些溫熱水, 或過一會兒, 就會自行消失。

媽媽要在喂完奶後給寶寶拍嗝, 最好是抱起寶寶, 讓其趴在媽媽肩頭進行拍嗝。

1.用中指輕輕彈擊新生兒的足底, 讓新生兒大聲啼哭幾聲, 可有效地止住打嗝。

2.將新生兒抱起來, 媽媽用食指尖在新生兒的嘴邊或耳邊輕輕撓癢, 待新生兒發出哭聲,

打嗝也就停止了。

3.給新生兒餵奶(奶水充足才能管用), 也能抑制住打嗝。

4.避免新生兒過度饑餓或哭得很厲害的時候餵奶。

打噴嚏是感冒了嗎?

新生兒受點涼就會打噴嚏, 如洗澡、換衣服、換尿布時, 這是身體的應激反應, 不一定就是感冒。

新生兒對光線十分敏感, 出生後頭幾天張開眼睛時都會打噴嚏, 這是由於光線刺激鼻子和眼睛神經的緣故。 新生兒鼻腔黏膜是敏感的, 打噴嚏可以清除鼻通道, 不一定是患了感冒。

如果新生兒在打噴嚏的同時, 還出現了流清鼻涕、吃奶量下降等症狀, 就極有可能是患上了感冒。 新生兒感冒的原因大多是受到了爸爸媽媽以及與新生兒接觸的人的傳染。 由於新生兒的抵抗力差, 通常當患了感冒的媽媽、爸爸或家裡其他人在打噴嚏、鼻子不通氣、稍有發燒、頭痛等自己剛感覺到患感冒的時候,新生兒就已經被傳染了。

寶寶拉肚子啦!

引起寶寶腹瀉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細菌、腸道寄生蟲、飲食變化、抗生素反應、牛奶過敏或病毒。新生兒出現腹瀉的最常見原因是輪狀病毒,此病多發作於秋冬季,特點是新生兒的大便惡臭。母乳餵養的新生兒腹瀉時每天會排便12次以上。腹瀉一般還會伴有感冒、嗓子疼、胃腸道感染的症狀,若是新生兒在腹瀉時,還出現了嘔吐現象,就容易出現脫水,應將其送到醫院診治。

輕度腹瀉的新生兒:即一天排出水樣便6~8次,可以繼續保持原有的正常飲食。

微重腹瀉的新生兒:可以停止餵食配方奶,以24小時內為佳。但是停止餵食的過程中,要不斷地給新生兒補充少量的母乳或其他電解質口服液等液體,以減輕腸胃饑餓的感覺,並防止新生兒脫水。

寶寶嘴裡起了小白點是什麼?

鵝口瘡也稱為“雪口病”,是一種口腔黏膜黴菌病,主要由白色念珠菌感染造成。此病多見於新生兒,以及營養不良、使用了廣譜抗生素或激素的新生兒。新生兒多由產道感染,或者因哺乳時乳頭不潔及餵養器具受污染而感染。新生兒出現鵝口瘡要及時到醫院請醫生診治,一般採用制黴菌素進行冶療,治療相對容易,見效快。

注意:新生兒出現鵝口瘡後,口腔黏膜上可能出現白色斑塊,這些斑塊和口腔黏膜幾乎連在一起,很難剝離,若強行剝離,新生兒的口腔黏膜肯定會受損,使病情加重。

如何預防鵝口瘡呢?如果新生兒是母乳餵養,在每次餵奶前後,媽媽均應洗手、洗乳頭。

如果新生兒是人工餵養,應該對新生兒用過的奶嘴、奶瓶進行消毒。用4%的蘇打溶液浸泡這些用具,進行消毒半小時,然後清洗,煮沸消毒。

寶寶眼屎很多是不是生病了?

新生兒眼睛如有分泌物,可用乾淨的小毛巾或棉球蘸溫水從眼內角向眼外角擦拭。

有部分新生兒在出生後的3~7天會感染結膜炎,眼睛出現黃色分泌物。如果眼睛分泌物很多而且濃稠,就需要帶寶寶到醫院醫治了。

此外,寶寶還有可能因為鼻淚管阻塞而造成眼睛分泌物增多,分泌物呈淡黃色的水樣狀。此時,媽媽可以按摩寶寶鼻翼的兩側,讓寶寶的鼻淚管暢通。如果按摩依舊無法使鼻淚管暢通,也要請醫生醫治。

寶寶屁股紅紅的?

臀紅是新生兒護理中最常見的問題。新生兒尿便次數多,臀部長時間受尿液浸泡,便後清洗不及時,尿布透氣性能差,這些都會造成並加重臀紅。臀紅會造成局部皮膚破損,細菌侵入皮下,引起肛周膿腫,排便困難。

預防臀紅的辦法是,大便後,及時用清水沖洗臀部;使用透氣性能好的尿布;掌握寶寶排便規律,及時更換尿布。一旦發生臀紅,要在每次為寶寶沖洗臀部後,抹上鞣酸軟膏,不要使用嬰兒粉。

鼻尖上的“小丘疹”

在新生兒鼻尖及兩側鼻翼上可以見到針尖大小、密密麻麻的黃白色小結節,略高於皮膚表面,醫學上稱之為“粟粒疹”。這主要是由於新生兒皮脂腺瀦留所引起的。幾乎每個新生兒都可能出,一般在出生後一周就會消退,這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不需要任何處理。

寶寶胸部腫脹?

正常新生兒,無論男女,在出生後一周左右會出現雙側乳腺腫脹,大的如半個核桃,小的如蠶豆,有的還分泌乳汁。這是因為在胎兒時期,胎兒體內存在著來自母體的一定量的雌激素、孕激素和生乳素。出生後,來自母體的雌激素和孕激素被驟然切斷,使生乳素作用釋放,刺激乳腺增生,一般約2~3周便自行消退,不需要處理。不要擠壓乳頭,以免細菌侵入。

女寶“陰道流血”?

有些女嬰的家長可能會發現,剛出生的女嬰就出現了陰道流血,有時還有白色分泌物自陰道口流出。

這是由於胎兒在母體內受到雌激素的影響,使新生兒的陰道上皮增生,陰道分泌物增多。胎兒娩出後,雌激素水準下降,子宮內膜脫落,陰道就會流出少量血性分泌物和白色分泌物,一般發生在出生後3~7天,持續一周左右。無論是“假月經”還是“白帶”,都屬於正常生理現象,不需要任何治療。

寶寶睡眠時身體扭動?

有的寶寶有時在睡眠中扭動身體,並且發出“吭吭”聲,好像身體不舒服,可睡醒後又一切如常。

寶寶的情感世界很豐富,他也可能會做夢、對濕尿布感到不舒服或厭煩某種睡姿。扭動身體、發出“吭吭”聲,甚至哭泣都是他的表達方式,不必驚慌地搖醒寶寶,可以讓寶寶換個體位睡,如側臥或俯臥,同時撫摩寶寶的背部,使他感到安全和踏實。

如果寶寶總是莫名其妙地扭動、吭吭、不能入睡,而且易驚、好哭鬧,而又查不出疾病,則可能是行為問題,多見於剖宮產的寶寶,應當採取“手法按摩”,以調適情緒。

寶寶牙床凸起的黃白色小斑點?

有些新生兒出生後,在其牙床上會發現一些凸起的黃白色的小斑點,俗稱“馬牙”,醫學上稱之為“上皮細胞珠”。

這是胚胎發育過程中一種上皮細胞堆積而成的角化上皮珠,屬於正常現象,對吃奶及日後出牙皆無影響。隨著牙齦的生長發育,“馬牙”大多在數周內自行消退,不需要治療。

對於新生兒的“馬牙”千萬不能用布擦拭或用針挑破,因為寶寶的口腔黏膜十分嬌嫩,血管豐富,唾液腺的功能發育尚未成熟,口腔黏膜較乾燥,易受損傷,細菌很容易從破損的黏膜侵入而發生口腔炎,甚至引發敗血症。

奶癬

80%的寶寶都會有奶癬。不用擔心,一般奶癬在4個月左右會消退,晚的1歲左右會退。需要注意的是任何奶癬藥膏都有激素的成分,除非奶癬嚴重到影響寶寶睡眠才適當使用。如果嚴重到向身上擴散,建議就醫。

寶寶綠便

有些寶寶的大便呈黃綠色,甚至有奶瓣,但寶寶精神很好,體重正常增長,沒有嘔吐、發熱症狀,就屬於生理性腹瀉,父母不必擔心。

正常新生兒在出生後2~3天內,排泄墨綠色大便,即胎便,3~4天以後就應逐漸變為正常新生兒的黃色便。

純母乳餵養的寶寶大便是金黃色、稀糊糊的軟便,不臭,略帶酸味,每天5~6次。

奶粉餵養的寶寶大便呈淺黃色,稍硬如硬膏,略帶一些酸臭味,每天1~2次。

大便呈果醬樣或洗肉水樣,有腐敗腥臭味,一日十幾次,寶寶煩躁不安,應立即去醫院檢查是否有急性壞死性腸炎。

出現血性黏液樣大便,伴有嘔吐、面色蒼白和被動體位,表情痛苦,多為急性腸套疊。

大便黃色加深,應警惕寶寶黃疸加重或患急性肝炎。

大便顏色變白,應懷疑為寶寶膽總管阻塞所致。

寶寶出生後頭幾天尿量較少,次數也多。以後逐漸正常,每日排尿十餘次,為清亮淡黃色。

如出現血尿、尿色深黃、呈醬油色、尿量減少等異常,應引起父母的重視,最好請醫生診治。

黃疸

很多新生兒在剛剛出生時都可能會出現黃疸,若為生理性黃疸,兩周內便可消失,媽媽無需太過擔憂。

若是新生兒為母乳性黃疸,可以停喂母乳2~3天試試看,黃疸可能會減輕些,過了這幾天再喂母乳也沒關係了。

分清是哪種黃疸?

一般來說,生理性黃疸在出生後一星期或10天左右便能消退。

吃母乳的新生兒有時在生後一個月內也有黃疸,這是母乳性黃疸。為了識別是否是新生兒肝炎引起的黃疸,應接受醫生診斷。

如黃疸長期不退,並越來越重,有可能是患了先天性膽道閉鎖症。由於膽汁色素都跑到尿裡,尿變得很黃,大便呈白黏土色或白色。出現這種情況時要及早就醫。

奶痂

奶痂其實就是新生兒出生時頭皮上的脂肪,加上頭皮分泌的皮脂,再粘上灰塵形成的。若媽媽在新生兒出生後一直不給其清潔頭部,奶痂就會出現。雖然奶痂不會給新生兒帶來健康隱患,但可能會妨礙新生兒的頭皮健康。所以,媽媽應該定時為新生兒清潔頭部,出現奶痂後,可以適時適當進行清理。

由於奶痂很厚,並與頭皮粘得很緊,如果硬剝硬洗,很容易損傷頭皮,引起細菌感染。所以媽媽在給新生兒清洗奶痂時,要注意講究方法。可以用煮熟冷卻後的植物油輕輕擦在奶痂上,使奶痂軟化,再用肥皂和溫水洗淨,可重複洗幾次。若在洗淨後的不久又出現了,可能是新生兒患上了脂溢性皮炎,媽媽應儘快帶新生兒到醫院請醫生處理。

區分嬰兒腸絞痛和腹瀉

嬰兒腸絞痛是 6 個月內嬰兒常見的發育問題之一,不需過度擔憂,但常被誤診,被懷疑為肺炎、腸炎、腸套疊等。

腸絞痛指的是營養充足的健康嬰兒,每天哭鬧至少 3 小時,每週哭鬧至少 3 天,且發作超過 3 周。一般孩子出生後3 周開始,4~6 月後會逐漸改善。它表現為頻繁哭鬧、睡眠不安、排便費力、吐奶和排氣多、脹氣、大便偏稀等。

由於嬰兒定時或不定時哭鬧,有時還是非常嚴重的哭鬧,會使全家越來越擔憂。家長應盡可能保持嬰兒處於舒服的體位,並協助孩子順利排便。另外,益生菌、西甲矽油都可部分緩解症狀,每日服用三次西甲矽油,每次 10 滴,持續 2~3 周,餵奶前直接滴入口腔即可。這些僅能緩解嬰兒腸絞痛,唯有“等待”才是解決的良方!

免疫接種

在寶寶滿3個月時,要接種兩種疫苗:

1.服用脊髓灰質炎糖丸第二丸,方法和注意事項與服用第一丸時相同。

2.注射百白破疫苗第一針。百白破疫苗又稱三聯疫苗,可以預防百日咳、白喉、破傷風,寶寶在滿3個月、4個月、5個月時各打一針。1歲6個月至2歲之間加強一次,等寶寶上小學後就只需注射白破二聯疫苗。

寶寶3個月和4個月時可同時服用脊髓灰質炎糖丸和注射百白破疫苗。

注意事項:接種疫苗後24小時內不要給寶寶洗澡。

接種反應:寶寶注射疫苗後的接種反應多在48小時內可恢復正常。可能出現發熱,發熱期間可有倦怠、煩躁不安等表現,只要給寶寶多喝水,多休息即可,無須特殊處理。如高熱或發熱時間太長,則要去醫院檢查。接種24小時後注射局部可能會出現紅腫、疼痛、發癢,幾天後會自動消退,無須特殊處理。

何時斷母乳?

條件的話,母乳餵養可以到2歲。實際生活中,大部分的嬰兒會在出生後8~12個月斷掉母乳。

應當盡可能採用自然斷奶法,逐步減少喂母乳的時間和量,代之以配方奶和輔食,直到完全停止母乳餵養。

不要用藥物或辛辣品塗在乳頭上,迫使寶寶放棄母乳,以免給寶寶心理上造成不良影響。

斷奶最好選擇氣候適宜的春秋季節,避免在夏季炎熱時斷母乳。

另外,寶寶生病時也不要開始斷母乳。

嬰幼兒吃奶不僅是吸取營養的需要,有時還是一種尋求安全感和安慰的方式。斷奶後應給寶寶一些心理支援,從各方面給予鼓勵、關心,儘快讓寶寶擺脫對吮吸的需求。斷奶要採取漸進式,不可突然、強制施行。斷奶初期可能寶寶有些不適應,應當多與孩子親近、多抱抱、增加新玩具等。

如何為寶寶選擇玩具?

易於清洗,色彩鮮豔,無毒,做工精細、耐玩,無亂線頭。

玩具上的小扣子、眼睛、裝飾用的小串珠不會脫落等。

最好的玩具往往是最簡單、最普通、最便宜的,如七巧板、積木、皮球、布娃娃、長毛熊、白紙、蠟筆等。

寶寶玩具大都顏色鮮豔,但是顏色鮮豔的玩具往往存在安全隱患,因為耀眼的背後很可能是重金屬鉛和鉻等超標,這些有害物質一旦進入寶寶體內,就會慢慢地在體內積累,進而造成慢性中毒。因此,選擇玩具時要避免顏色過於鮮豔的,並查看玩具上所標示的生產廠家是否正規,使用材質是否安全合格。

寶寶多大曬太陽

12個月以下的嬰兒不建議曬太陽。

曬太陽最大的危險是紫外線中的UVA和UVB會造成曬傷。因為季節、一天中的時間段、日長、雲、煙霧、皮膚黑色素含量、防曬霜等等因素都會影響日光的強度,所以很難指導說嬰兒怎麼曬太陽才安全; 而嚴重的紫外線不僅會灼傷皮膚還會灼傷眼睛。

有人認為曬太陽可以促進身體合成維生素D。一般認為6個月以下嬰兒只要餵養正確,不會缺鈣;而且15天以上嬰兒應該口服補充維生素D,更安全也更準確。所以不需要冒險通過曬太陽的方式來進行這方面的補充。

曬太陽時,注意不要讓陽光直射眼睛,也不能讓裸露的皮膚在強烈的陽光下曬得太久,這樣會損害眼睛或使皮膚起皮疹。

曬太陽必須根據寶寶的健康和具體情況,當寶寶發燒、患病,遇有陰天、霧天、颳風天等均應暫停曬太陽。

多抱抱還是多躺躺?

新生寶寶的睡眠時間很長,大約在18~20個小時。所以,當寶寶睡著的時候,大人不必抱著。總是抱著不利於寶寶骨骼的生長。

3個月以內的寶寶最好多讓寶寶平躺著睡。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骨骼尚未發育完成,頸椎和脊椎都很柔軟,經常抱著,脊椎總是呈彎曲形狀,時間久了對孩子的骨骼生長不利。

而且3個月以內的寶寶頭部相對較大,頸椎與脊椎不足以去支撐整個頭部的重量,抱太多或者長時間豎抱都是不利於孩子生長的。當寶寶醒了可以適當地抱抱寶寶,多和寶寶說說話,以增進親子關係。

本文部分摘自《完美圖解0~3歲寶寶安全餵養(全彩)》 吳光馳編著 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 《新生兒護理大百科》 周忠蜀編著 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

通常當患了感冒的媽媽、爸爸或家裡其他人在打噴嚏、鼻子不通氣、稍有發燒、頭痛等自己剛感覺到患感冒的時候,新生兒就已經被傳染了。

寶寶拉肚子啦!

引起寶寶腹瀉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細菌、腸道寄生蟲、飲食變化、抗生素反應、牛奶過敏或病毒。新生兒出現腹瀉的最常見原因是輪狀病毒,此病多發作於秋冬季,特點是新生兒的大便惡臭。母乳餵養的新生兒腹瀉時每天會排便12次以上。腹瀉一般還會伴有感冒、嗓子疼、胃腸道感染的症狀,若是新生兒在腹瀉時,還出現了嘔吐現象,就容易出現脫水,應將其送到醫院診治。

輕度腹瀉的新生兒:即一天排出水樣便6~8次,可以繼續保持原有的正常飲食。

微重腹瀉的新生兒:可以停止餵食配方奶,以24小時內為佳。但是停止餵食的過程中,要不斷地給新生兒補充少量的母乳或其他電解質口服液等液體,以減輕腸胃饑餓的感覺,並防止新生兒脫水。

寶寶嘴裡起了小白點是什麼?

鵝口瘡也稱為“雪口病”,是一種口腔黏膜黴菌病,主要由白色念珠菌感染造成。此病多見於新生兒,以及營養不良、使用了廣譜抗生素或激素的新生兒。新生兒多由產道感染,或者因哺乳時乳頭不潔及餵養器具受污染而感染。新生兒出現鵝口瘡要及時到醫院請醫生診治,一般採用制黴菌素進行冶療,治療相對容易,見效快。

注意:新生兒出現鵝口瘡後,口腔黏膜上可能出現白色斑塊,這些斑塊和口腔黏膜幾乎連在一起,很難剝離,若強行剝離,新生兒的口腔黏膜肯定會受損,使病情加重。

如何預防鵝口瘡呢?如果新生兒是母乳餵養,在每次餵奶前後,媽媽均應洗手、洗乳頭。

如果新生兒是人工餵養,應該對新生兒用過的奶嘴、奶瓶進行消毒。用4%的蘇打溶液浸泡這些用具,進行消毒半小時,然後清洗,煮沸消毒。

寶寶眼屎很多是不是生病了?

新生兒眼睛如有分泌物,可用乾淨的小毛巾或棉球蘸溫水從眼內角向眼外角擦拭。

有部分新生兒在出生後的3~7天會感染結膜炎,眼睛出現黃色分泌物。如果眼睛分泌物很多而且濃稠,就需要帶寶寶到醫院醫治了。

此外,寶寶還有可能因為鼻淚管阻塞而造成眼睛分泌物增多,分泌物呈淡黃色的水樣狀。此時,媽媽可以按摩寶寶鼻翼的兩側,讓寶寶的鼻淚管暢通。如果按摩依舊無法使鼻淚管暢通,也要請醫生醫治。

寶寶屁股紅紅的?

臀紅是新生兒護理中最常見的問題。新生兒尿便次數多,臀部長時間受尿液浸泡,便後清洗不及時,尿布透氣性能差,這些都會造成並加重臀紅。臀紅會造成局部皮膚破損,細菌侵入皮下,引起肛周膿腫,排便困難。

預防臀紅的辦法是,大便後,及時用清水沖洗臀部;使用透氣性能好的尿布;掌握寶寶排便規律,及時更換尿布。一旦發生臀紅,要在每次為寶寶沖洗臀部後,抹上鞣酸軟膏,不要使用嬰兒粉。

鼻尖上的“小丘疹”

在新生兒鼻尖及兩側鼻翼上可以見到針尖大小、密密麻麻的黃白色小結節,略高於皮膚表面,醫學上稱之為“粟粒疹”。這主要是由於新生兒皮脂腺瀦留所引起的。幾乎每個新生兒都可能出,一般在出生後一周就會消退,這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不需要任何處理。

寶寶胸部腫脹?

正常新生兒,無論男女,在出生後一周左右會出現雙側乳腺腫脹,大的如半個核桃,小的如蠶豆,有的還分泌乳汁。這是因為在胎兒時期,胎兒體內存在著來自母體的一定量的雌激素、孕激素和生乳素。出生後,來自母體的雌激素和孕激素被驟然切斷,使生乳素作用釋放,刺激乳腺增生,一般約2~3周便自行消退,不需要處理。不要擠壓乳頭,以免細菌侵入。

女寶“陰道流血”?

有些女嬰的家長可能會發現,剛出生的女嬰就出現了陰道流血,有時還有白色分泌物自陰道口流出。

這是由於胎兒在母體內受到雌激素的影響,使新生兒的陰道上皮增生,陰道分泌物增多。胎兒娩出後,雌激素水準下降,子宮內膜脫落,陰道就會流出少量血性分泌物和白色分泌物,一般發生在出生後3~7天,持續一周左右。無論是“假月經”還是“白帶”,都屬於正常生理現象,不需要任何治療。

寶寶睡眠時身體扭動?

有的寶寶有時在睡眠中扭動身體,並且發出“吭吭”聲,好像身體不舒服,可睡醒後又一切如常。

寶寶的情感世界很豐富,他也可能會做夢、對濕尿布感到不舒服或厭煩某種睡姿。扭動身體、發出“吭吭”聲,甚至哭泣都是他的表達方式,不必驚慌地搖醒寶寶,可以讓寶寶換個體位睡,如側臥或俯臥,同時撫摩寶寶的背部,使他感到安全和踏實。

如果寶寶總是莫名其妙地扭動、吭吭、不能入睡,而且易驚、好哭鬧,而又查不出疾病,則可能是行為問題,多見於剖宮產的寶寶,應當採取“手法按摩”,以調適情緒。

寶寶牙床凸起的黃白色小斑點?

有些新生兒出生後,在其牙床上會發現一些凸起的黃白色的小斑點,俗稱“馬牙”,醫學上稱之為“上皮細胞珠”。

這是胚胎發育過程中一種上皮細胞堆積而成的角化上皮珠,屬於正常現象,對吃奶及日後出牙皆無影響。隨著牙齦的生長發育,“馬牙”大多在數周內自行消退,不需要治療。

對於新生兒的“馬牙”千萬不能用布擦拭或用針挑破,因為寶寶的口腔黏膜十分嬌嫩,血管豐富,唾液腺的功能發育尚未成熟,口腔黏膜較乾燥,易受損傷,細菌很容易從破損的黏膜侵入而發生口腔炎,甚至引發敗血症。

奶癬

80%的寶寶都會有奶癬。不用擔心,一般奶癬在4個月左右會消退,晚的1歲左右會退。需要注意的是任何奶癬藥膏都有激素的成分,除非奶癬嚴重到影響寶寶睡眠才適當使用。如果嚴重到向身上擴散,建議就醫。

寶寶綠便

有些寶寶的大便呈黃綠色,甚至有奶瓣,但寶寶精神很好,體重正常增長,沒有嘔吐、發熱症狀,就屬於生理性腹瀉,父母不必擔心。

正常新生兒在出生後2~3天內,排泄墨綠色大便,即胎便,3~4天以後就應逐漸變為正常新生兒的黃色便。

純母乳餵養的寶寶大便是金黃色、稀糊糊的軟便,不臭,略帶酸味,每天5~6次。

奶粉餵養的寶寶大便呈淺黃色,稍硬如硬膏,略帶一些酸臭味,每天1~2次。

大便呈果醬樣或洗肉水樣,有腐敗腥臭味,一日十幾次,寶寶煩躁不安,應立即去醫院檢查是否有急性壞死性腸炎。

出現血性黏液樣大便,伴有嘔吐、面色蒼白和被動體位,表情痛苦,多為急性腸套疊。

大便黃色加深,應警惕寶寶黃疸加重或患急性肝炎。

大便顏色變白,應懷疑為寶寶膽總管阻塞所致。

寶寶出生後頭幾天尿量較少,次數也多。以後逐漸正常,每日排尿十餘次,為清亮淡黃色。

如出現血尿、尿色深黃、呈醬油色、尿量減少等異常,應引起父母的重視,最好請醫生診治。

黃疸

很多新生兒在剛剛出生時都可能會出現黃疸,若為生理性黃疸,兩周內便可消失,媽媽無需太過擔憂。

若是新生兒為母乳性黃疸,可以停喂母乳2~3天試試看,黃疸可能會減輕些,過了這幾天再喂母乳也沒關係了。

分清是哪種黃疸?

一般來說,生理性黃疸在出生後一星期或10天左右便能消退。

吃母乳的新生兒有時在生後一個月內也有黃疸,這是母乳性黃疸。為了識別是否是新生兒肝炎引起的黃疸,應接受醫生診斷。

如黃疸長期不退,並越來越重,有可能是患了先天性膽道閉鎖症。由於膽汁色素都跑到尿裡,尿變得很黃,大便呈白黏土色或白色。出現這種情況時要及早就醫。

奶痂

奶痂其實就是新生兒出生時頭皮上的脂肪,加上頭皮分泌的皮脂,再粘上灰塵形成的。若媽媽在新生兒出生後一直不給其清潔頭部,奶痂就會出現。雖然奶痂不會給新生兒帶來健康隱患,但可能會妨礙新生兒的頭皮健康。所以,媽媽應該定時為新生兒清潔頭部,出現奶痂後,可以適時適當進行清理。

由於奶痂很厚,並與頭皮粘得很緊,如果硬剝硬洗,很容易損傷頭皮,引起細菌感染。所以媽媽在給新生兒清洗奶痂時,要注意講究方法。可以用煮熟冷卻後的植物油輕輕擦在奶痂上,使奶痂軟化,再用肥皂和溫水洗淨,可重複洗幾次。若在洗淨後的不久又出現了,可能是新生兒患上了脂溢性皮炎,媽媽應儘快帶新生兒到醫院請醫生處理。

區分嬰兒腸絞痛和腹瀉

嬰兒腸絞痛是 6 個月內嬰兒常見的發育問題之一,不需過度擔憂,但常被誤診,被懷疑為肺炎、腸炎、腸套疊等。

腸絞痛指的是營養充足的健康嬰兒,每天哭鬧至少 3 小時,每週哭鬧至少 3 天,且發作超過 3 周。一般孩子出生後3 周開始,4~6 月後會逐漸改善。它表現為頻繁哭鬧、睡眠不安、排便費力、吐奶和排氣多、脹氣、大便偏稀等。

由於嬰兒定時或不定時哭鬧,有時還是非常嚴重的哭鬧,會使全家越來越擔憂。家長應盡可能保持嬰兒處於舒服的體位,並協助孩子順利排便。另外,益生菌、西甲矽油都可部分緩解症狀,每日服用三次西甲矽油,每次 10 滴,持續 2~3 周,餵奶前直接滴入口腔即可。這些僅能緩解嬰兒腸絞痛,唯有“等待”才是解決的良方!

免疫接種

在寶寶滿3個月時,要接種兩種疫苗:

1.服用脊髓灰質炎糖丸第二丸,方法和注意事項與服用第一丸時相同。

2.注射百白破疫苗第一針。百白破疫苗又稱三聯疫苗,可以預防百日咳、白喉、破傷風,寶寶在滿3個月、4個月、5個月時各打一針。1歲6個月至2歲之間加強一次,等寶寶上小學後就只需注射白破二聯疫苗。

寶寶3個月和4個月時可同時服用脊髓灰質炎糖丸和注射百白破疫苗。

注意事項:接種疫苗後24小時內不要給寶寶洗澡。

接種反應:寶寶注射疫苗後的接種反應多在48小時內可恢復正常。可能出現發熱,發熱期間可有倦怠、煩躁不安等表現,只要給寶寶多喝水,多休息即可,無須特殊處理。如高熱或發熱時間太長,則要去醫院檢查。接種24小時後注射局部可能會出現紅腫、疼痛、發癢,幾天後會自動消退,無須特殊處理。

何時斷母乳?

條件的話,母乳餵養可以到2歲。實際生活中,大部分的嬰兒會在出生後8~12個月斷掉母乳。

應當盡可能採用自然斷奶法,逐步減少喂母乳的時間和量,代之以配方奶和輔食,直到完全停止母乳餵養。

不要用藥物或辛辣品塗在乳頭上,迫使寶寶放棄母乳,以免給寶寶心理上造成不良影響。

斷奶最好選擇氣候適宜的春秋季節,避免在夏季炎熱時斷母乳。

另外,寶寶生病時也不要開始斷母乳。

嬰幼兒吃奶不僅是吸取營養的需要,有時還是一種尋求安全感和安慰的方式。斷奶後應給寶寶一些心理支援,從各方面給予鼓勵、關心,儘快讓寶寶擺脫對吮吸的需求。斷奶要採取漸進式,不可突然、強制施行。斷奶初期可能寶寶有些不適應,應當多與孩子親近、多抱抱、增加新玩具等。

如何為寶寶選擇玩具?

易於清洗,色彩鮮豔,無毒,做工精細、耐玩,無亂線頭。

玩具上的小扣子、眼睛、裝飾用的小串珠不會脫落等。

最好的玩具往往是最簡單、最普通、最便宜的,如七巧板、積木、皮球、布娃娃、長毛熊、白紙、蠟筆等。

寶寶玩具大都顏色鮮豔,但是顏色鮮豔的玩具往往存在安全隱患,因為耀眼的背後很可能是重金屬鉛和鉻等超標,這些有害物質一旦進入寶寶體內,就會慢慢地在體內積累,進而造成慢性中毒。因此,選擇玩具時要避免顏色過於鮮豔的,並查看玩具上所標示的生產廠家是否正規,使用材質是否安全合格。

寶寶多大曬太陽

12個月以下的嬰兒不建議曬太陽。

曬太陽最大的危險是紫外線中的UVA和UVB會造成曬傷。因為季節、一天中的時間段、日長、雲、煙霧、皮膚黑色素含量、防曬霜等等因素都會影響日光的強度,所以很難指導說嬰兒怎麼曬太陽才安全; 而嚴重的紫外線不僅會灼傷皮膚還會灼傷眼睛。

有人認為曬太陽可以促進身體合成維生素D。一般認為6個月以下嬰兒只要餵養正確,不會缺鈣;而且15天以上嬰兒應該口服補充維生素D,更安全也更準確。所以不需要冒險通過曬太陽的方式來進行這方面的補充。

曬太陽時,注意不要讓陽光直射眼睛,也不能讓裸露的皮膚在強烈的陽光下曬得太久,這樣會損害眼睛或使皮膚起皮疹。

曬太陽必須根據寶寶的健康和具體情況,當寶寶發燒、患病,遇有陰天、霧天、颳風天等均應暫停曬太陽。

多抱抱還是多躺躺?

新生寶寶的睡眠時間很長,大約在18~20個小時。所以,當寶寶睡著的時候,大人不必抱著。總是抱著不利於寶寶骨骼的生長。

3個月以內的寶寶最好多讓寶寶平躺著睡。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骨骼尚未發育完成,頸椎和脊椎都很柔軟,經常抱著,脊椎總是呈彎曲形狀,時間久了對孩子的骨骼生長不利。

而且3個月以內的寶寶頭部相對較大,頸椎與脊椎不足以去支撐整個頭部的重量,抱太多或者長時間豎抱都是不利於孩子生長的。當寶寶醒了可以適當地抱抱寶寶,多和寶寶說說話,以增進親子關係。

本文部分摘自《完美圖解0~3歲寶寶安全餵養(全彩)》 吳光馳編著 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 《新生兒護理大百科》 周忠蜀編著 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