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外媒批蘋果:iPhone 越賣越貴,快充也不給配

當你捂著隱隱作痛的腎買了個六七千塊的 iPhone 8, 回到家打開包裝盒, 發現還是那個5W充電頭, 多多少少還是有些失落。 “支持快充卻不配高功率充電頭?支援無線充電也不給無線充電器?不知道蘋果怎麼想的”

標配無快充, 配件需另購。

iPhone 8 和 iPhone X 系列並不附送支援快充的資料線和充電頭, 標配依然是祖傳的5V/1A充電頭。 當然無線充電器就更別想了, 想用?另購。

官方的29W快充充電器(388元)、USB-C至Lightning資料線(188元)、無線充電底座(498元)如果你想解鎖新款iPhone的全部充電功能, 總共還需1074塊。

即使有快充、無線充電, 效率不理想。

安卓陣營中, 拿主流的QC3.0來說, 充電功率大概在18W上下, 更快的甚至可以達到24W以上。 而在其他媒體對 iPhone 8 Plus 的快速充電的測試中, 充電功率只達到了14W, 雖然也達到了官網半小時充一半的宣傳。

與安卓手機的快充對比

眾所周知, 蘋果一直喜歡悶聲做事, 搞技自己的一套技術和標準。 那麼蘋果的快充與安卓陣營相比如何呢?

安卓目前現有:高壓低電流、低壓高電流和高壓高電流三種快充方案。

高壓低電流是最常見的快充方案,

電流小對充電器、資料線的要求低, 通用性強且成本低, 如高通的QC3.0。 低壓高電流是OPPO、VIVO等廠商提出的低電壓高電流快充方案, 充電時手機發熱輕微, 熱量主要在充電器上, 能量轉換效率高。 高壓高電流算是黑科技了, 是魅族在今年MWC上展示的 Super mCharge方案, 在手機內部IC上用了黑科技, 名為“電荷泵”, 使11V電壓下的能量轉換效率達到了驚人的98%!意味著即使是11V電壓, Super mCharge充電時發熱量依然非常小。

對比之下蘋果的快充方案顯得有點羸弱。 高壓快充, 能量轉換效率非常低, 容易發熱, 這就會帶來安全問題。 而且實測充電功率大概在15W左右, 如果要達到官方充電器29W的功率, 恐怕電壓還會繼續上升, 發熱量也不敢想像。

蘋果投入了大量的心血和金錢, 把產品和服務打造成令人驚歎的用戶體驗。 在蘋果的硬體和軟體生態系統中, 我們可以從很多方面看到這一點。 然而, 這次的快充方案無論是從充電效率還是體驗上, 都與蘋果的理念背道而馳。 至於沒有標配快充充電器這個事兒, 也不是一次兩次了,慢慢會習慣的。

也不是一次兩次了,慢慢會習慣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