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三月三,薺菜煮雞蛋

農曆三月三, 武漢, 雨天。

今年的天氣經歷了幾次倒春寒, 初春的日子乍暖還寒, 前幾日還是晴空萬里, 今天就春雷陣陣, 春雨綿綿了。

我們實在找不到一個理由不喜歡春天, 即使是雨天, 也別有一番韻味。

空氣顯得格外清新和乾淨, 春風拂面, 只有一點點清涼但是並不冷, 門前的柿子樹已經開始吐芽, 早一些迎春的柳枝已經爆青了, 花壇裡的桃花開得正旺盛, 不過在風吹雨打下落了一地, 藏在花朵下麵的即將冒頭的嫩芽也若隱若現了, 嘰嘰喳喳的麻雀顯然並不討厭這雨天, 在樹枝和屋簷下來回歡呼跳躍。

我的故鄉在丹江口市武當山腳下, 我們那裡三月三是有廟會的, 這個在很多電視裡都有這樣的場景。 記得小時候, 有一次外公帶我去“趕廟會”, 在武當山下的老街的廣場上, 有很多很多吃的玩的東西。 當時各個村裡都有表演團隊, 專門在廟會這天義務表演各種節目,

記得印象深刻的是扭秧歌、劃旱船、踩高蹺、唱京劇, 還有很多表演雜技的。 小時候, 我聽不懂京劇(雖然現在也聽不懂), 只是跟著外公, 上面唱, 他就給我講, 我記得那天聽了兩場, 一場是外公最熟悉的《狸貓換太子》, 另一場是講包公斷案的。 那個時候沒有錢, 就吃了一串糖人兒, 後來還看了雜技, 一直到晚上才回去。

現在想想, 童年的我們真的太容易滿足了, 那時候的快樂是純粹的, 不快樂也是簡單的, 只是時光易逝, 外公也已經離開我們快十三年了。

在地理位置上, 故鄉是離河南很近的, 所以我們的很多方言都和河南話很像, 習俗也都差的不算太多, 特別是南陽信陽。

在武漢, 三月三是要吃薺(地)菜煮雞蛋的,

我也是到了武漢讀書的時候才知道的。 這個習俗可能就湖北有, 因為幾個和吃雞蛋有關的典故基本上都是發生在古代的楚地, 而逛廟會之類的習俗應該是全國都有的, 只是有些地方漸漸淡化了。

於是, 早早地, 我媽就去挖了很多薺菜回來。 挖薺菜其實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張潔曾有一片《挖薺菜》, 讀書的時候學過, 當時覺得沒什麼, 後來再去讀, 才覺得確實很有意思。 現在的野生薺菜都已經開花了, 一根細杆上長出很多白色的小花, 還有一粒粒沉甸甸小葉子一樣的東西, 在我們小時候, 很多女孩子喜歡把采很多薺菜花, 然後把小葉子都輕輕扯開, 剝離細杆但是不斷, 然後輕輕一搖, 就會像風鈴一樣清脆地響著。

薺菜和雞蛋洗乾淨後, 把薺菜平鋪在鍋底, 然後把雞蛋放在上面, 然後在雞蛋上再蓋上一層薺菜, 有一種雞蛋藏在草叢裡的感覺, 火不用太大, 慢慢煮, 水慢慢就變成了淺綠色, 空氣中開始氤氳著薺菜的清苦味兒。

薺菜是有藥用價值的, 據說以三月三這天藥用價值最高,

所以要輕火慢慢煮, 等到水開始翻滾, 雞蛋也會隨著上下晃動, 不斷冒出白白的蛋殼來。

雖然雞蛋熟了, 但是也不要急於關火, 就像煮茶葉蛋一樣, 要入味兒才行。 白水煮雞蛋是很難入味兒的, 只能把雞蛋都敲破, 拿一個勺子, 舀起一個雞蛋, 然後用另一個勺子輕輕敲一個裂縫就好了, 味道就可以進去了。 就這樣, 把鍋裡的雞蛋都敲破, 然後繼續小火煮著。

這樣做著, 你不知不覺會慢下來, 因為薺菜的水必須一點點進入雞蛋, 就好像那些老字型大小的骨頭湯店裡的鍋底, 骨頭都已經熬化了, 全進到湯裡了。

民間的習俗, 我們傳承的越來越少了, 現在的社會, 多的是互不相識的鄰居, 隨著年齡的增長, 老一輩親戚間的走動也變得少了很多, 所以漸漸地,很多節日很多風俗習慣,也都被遺忘了。我在朋友圈發了一條薺菜煮雞蛋的照片,好多朋友都過來圍觀,都說很是想念家鄉的味道,只是身在異鄉,即使有雞蛋有薺菜,也煮不出家鄉的味道,倒不如什麼都不要做,以免徒添傷感。

家鄉,對於很多人來說,已經只是一個符號,屬於過去了。隨著工作的日益繁忙,隨著生活的奔波,我們可能早已在異鄉紮根,離故鄉越來越遠了,也只有在為數不多的節日習俗裡,我們仍然可以感受一下,家鄉的風土和人情,短暫的感懷之後,還是要回到自己的現實生活中去,繼續努力。

人生,從某一個階段起,就已經開啟了運作模式,連偶爾停下來都會是奢望。我也經常會想,什麼時候,我會再像這樣,安安靜靜地,守著一鍋薺菜雞蛋,耐心地等待,什麼時候,能夠安心地看一篇散文,讓自己的心更靜一些,什麼時候,可以什麼都不用想,睡上一個美美的覺。

煮了兩個小時,雞蛋也已經有些變色了,我打開一個,蛋白上有蛋殼的裂紋導致的綠色的紋路,聞著有薺菜的清香,於是一邊吃雞蛋,一邊寫下了這篇文章。

鍋裡,薺菜煮著的雞蛋,仍在輕微翻滾,外面,雨一直在下。

所以漸漸地,很多節日很多風俗習慣,也都被遺忘了。我在朋友圈發了一條薺菜煮雞蛋的照片,好多朋友都過來圍觀,都說很是想念家鄉的味道,只是身在異鄉,即使有雞蛋有薺菜,也煮不出家鄉的味道,倒不如什麼都不要做,以免徒添傷感。

家鄉,對於很多人來說,已經只是一個符號,屬於過去了。隨著工作的日益繁忙,隨著生活的奔波,我們可能早已在異鄉紮根,離故鄉越來越遠了,也只有在為數不多的節日習俗裡,我們仍然可以感受一下,家鄉的風土和人情,短暫的感懷之後,還是要回到自己的現實生活中去,繼續努力。

人生,從某一個階段起,就已經開啟了運作模式,連偶爾停下來都會是奢望。我也經常會想,什麼時候,我會再像這樣,安安靜靜地,守著一鍋薺菜雞蛋,耐心地等待,什麼時候,能夠安心地看一篇散文,讓自己的心更靜一些,什麼時候,可以什麼都不用想,睡上一個美美的覺。

煮了兩個小時,雞蛋也已經有些變色了,我打開一個,蛋白上有蛋殼的裂紋導致的綠色的紋路,聞著有薺菜的清香,於是一邊吃雞蛋,一邊寫下了這篇文章。

鍋裡,薺菜煮著的雞蛋,仍在輕微翻滾,外面,雨一直在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