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張作霖一家與黑山的特殊情緣

張作霖, 字雨亭, 按史書所載應為遼寧海城人。 前段有的文章說他的祖籍是山東, 這一點在以往的史料中也提及過, 但據此而引伸說張作霖本身就是闖關東的山東漢子, 這就十分謬誤了。

張作霖

張作霖的父親叫張德才, 字有祿, 以字行世, 在海城以獸醫為業。 因其去世較早, 年幼的張作霖和母親難以度日, 只好投奔黑山縣趙家廟村其外祖家, 並曾在一戶姓趙的人家當過半拉子(小長工)。 因張小時候很勤快, 並受其父親薰陶, 懂點“牛馬經”之類的知識, 經常為村裡人家看騾子看馬, 被趙慶祥看中, 由半拉子轉而成為趙家的東床(張娶的是趙的次女), 至今趙家廟的人還能如數家珍似地追溯起張作霖家的往事, 說他是兄弟兩個, 張作霖的乳名叫連枝, 他的弟弟叫理枝。 張作霖年輕時, 雖說也曾有過一段遊手好閒的歷史, 但其間還是從過正業的, 曾在離趙家廟不遠的的北鎮縣中安堡一帶開過獸藥鋪,

並因治好了清朝京官的馬而得賞賜。 因其日子越過越好, 引起土匪糾纏, 在無法平靜生活的情況之下, 他才橫下一條心拉了杆子, 活動範圍亦在黑山一帶。

張作霖一生功過暫且不論, 但他一直把黑山縣視為第二故鄉卻是地地道道的事實。 他有兩處家廟, 一處在海城, 而另一處就在趙家廟。 張作霖被日寇炸死在皇姑屯, 其憑弔儀式在海城, 而黑山也存有張作霖的照片, 也有張作霖的生前手跡。

張作霖被日寇炸死于皇姑屯現場

興許是因為張作霖與黑山縣的這種特殊關係, 張學良執政時, 亦對黑山特別關照。 那裡至今還存有他致黑山縣長王如山、教育所長王日宣的關於興辦新民小學的信件。 他的第一封信是1929年4月29日寫的, 信中說:“學良近鑒於奉省人民知識淺陋, 而其原因, 端在教育之不普及。 茲擬在各縣酌設新民小學若干處, 籍使失學兒童, 均有受教育機緣。 惟是需款過多, 決非一人財力所克負擔, 故擬將該小學等開辦經費,

如覓定校舍, 購置桌凳等項, 統請各縣自行籌備, 至經常費用一節, 則由學良處按月發給之。 ”張學良念及外祖家趙家廟尚無學校, 曾致函黑山縣長和教育所長, 希望再于趙家廟安排一處。

張學良

黑山雖不是張作霖的生身之地, 但由於其自年幼就居於斯,

長於斯, 且在此成家立業, 他及其後人自是對黑山有著一份特殊感情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