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在人際交往時,我最怕兩類人,但我提醒自己:主動與他們交往

點擊標題下「藍色微信名」可快速關注

《傾聽著的教育》

李政濤著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在我的人際交往世界裡, 最怕的是兩類人:一是年齡比我大很多的人;二是地位比我高很多的人。

他們常常讓我“望而生畏”。 前者是因為他們身上的歲月積澱, 及其背後的經驗與資歷積累帶來的“沉重感”, 後者則是因為各種身份、頭銜、權力帶來的“壓迫感”……不善於與這兩類人打交道, 常常被視為我的“交往無力症”或“交往缺失症”的主要症候, 也因此構成了我的“書生氣”的一部分。

我需要有所改變嗎?在與自我的對話與傾聽中, 一個聲音逐漸清晰:主動與他們交往, 不一定是為了某種外在利益的索取和獲得, 而是拓展自己的交往視野, 打開更大的思想與生活的疆界, 在與他們的交往中汲取和轉化更多的生命能量。 我不是在反復提醒自己, 不要畫地為牢, 不要自我封閉、自我固化、自我板結嗎?

這樣的自我期許和自我調整, 並不是輕而易舉的, 時常會觸碰到堅硬的現實。

曾遇到一位老者, 在某一領域裡長年耕耘、成果豐碩, 特別是培育了大批弟子, 遍及基礎教育學科界, 因而德高望重、備受尊崇。 我有幸與其同桌吃飯、同台亮相,

並且很快為他的氣場所震懾。 凡是他出場的地方, 一定會有大批“粉絲”圍觀與合影, 並且對他的每一個觀點均“頻頻點頭”或者“飛快記錄”, 激動與欣喜之情溢於言表……這種常態無須多言, 我觀察的重心則是這位老先生對年輕人的態度, 發現他幾乎只對贊同之言、讚美之聲和恭維之語有所反應或呼應, 除此之外, 就是“靜默中的莊嚴”和“不屑中的漠然”了。

我十分尊重這位老先生的學術造詣, 並且心嚮往之, 但與他的隔膜與疏離感也油然而生。 我的老毛病又犯了, 開始在內心悄悄撤退、駐足遠望、躊躇不前……由此我恍然了自己的標準:對於老者、長者和高者, 是否有發自內心的尊重, 不僅在於其年齡、地位, 也不僅在於他的職業成就,

還在於他在高齡和高位之際, 是否還有主動傾聽後輩的意識、能力和習慣, 是否還能容納與自己長年累月形成的根深蒂固的視角和眼光不同的聲音。

這或許也是衡量一個人是否具有終身教育和終身學習能力的重要尺規。 這裡的終身教育不是面向他人的教育, 而是面向自我的教育。 阻礙人的自我終身教育的障礙, 常常在於自我堵塞、自我關閉了傾聽的通道。

西方古代有一位武士, 能征善戰、屢立戰功, 國王賞賜他一副盔甲, 是金子打造的, 武士十分喜歡, 常常穿著這副金燦燦的盔甲四處炫耀, 從早到晚都穿著, 甚至晚上睡覺都捨不得摘下……幾年以後, 兒子不答應了, 忍不住提了一個要求:“爸爸, 你總是穿著盔甲, 我都有好長時間沒有看到你的真容了, 能不能把盔甲卸下來, 讓我看一看啊?”愛子心切的武士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但卻發現這副盔甲怎麼卸都卸不下來了, 就趕緊去找鐵匠、金匠, 他們也無能為力。 此後的漫長歲月裡, 武士遍尋高人, 終於得一法師指點, 讓他經歷三個城堡:沉默之堡、知識之堡和勇氣之堡。

沉默之堡,象徵著:要靜下來聆聽自己,在安定中聆聽內心的智慧。知識之堡,意味著:學會放下過去,突破既定的框框,去經歷,但要放下已有的經驗。勇氣之堡,代表著:喚醒真正的力量,突破生命中的各種恐懼。經歷三大城堡之後的武士,盔甲終於卸了下來……包括我在內,人人都可能成為穿戴盔甲的武士,經驗是盔甲、資歷是盔甲、職稱是盔甲、身份是盔甲、榮譽是盔甲、地位是盔甲、財富是盔甲,甚至年齡也是盔甲。年齡慢慢會風化為硬殼,一層層地包裹日漸衰邁的身軀,進而成為束縛生命的盔甲,阻礙自身朝向新的世界……這種種盔甲不僅會遮蓋真身、真容,更會封閉我們的耳朵,將一個更廣大的世界與我們隔離開來,進而使人誤以為盔甲包裹的世界,就是全部世界。

在我看來,卸下盔甲的鑰匙,就是傾聽,三個城堡的實質都是傾聽之堡:在沉默之堡中,傾聽自我的聲音,尋找最真實的聲音;在知識之堡中,傾聽與己不同的聲音,包括非議的聲音、質疑的聲音,甚至斥責的聲音,讓他者的聲音豐富和充實自己的聲音;在勇氣之堡中,直面自己的生命,傾聽生命中的憂慮與恐懼之聲,包括年長者常有的被後輩超越和忽略的恐懼,位高權重者、榮譽等身者常見的對權力旁落、名譽喪失,以致被冷落、被排斥、被打入冷宮的恐懼……用傾聽,發現它們,捕捉它們,進而壓倒它們……這樣以傾聽為底蘊和根基的生命,能夠不斷除卻盔甲的生命,因而就是在終生自我教育中持續蛻變和發展的生命。

歸根到底,終身教育,就是終生傾聽。

(本文摘自《傾聽著的教育》)

原載:教育時報

作者:李政濤

微信ID:jiaoyushibao

長按二維碼進行關

覺得不錯,請點贊↓↓↓

讓他經歷三個城堡:沉默之堡、知識之堡和勇氣之堡。

沉默之堡,象徵著:要靜下來聆聽自己,在安定中聆聽內心的智慧。知識之堡,意味著:學會放下過去,突破既定的框框,去經歷,但要放下已有的經驗。勇氣之堡,代表著:喚醒真正的力量,突破生命中的各種恐懼。經歷三大城堡之後的武士,盔甲終於卸了下來……包括我在內,人人都可能成為穿戴盔甲的武士,經驗是盔甲、資歷是盔甲、職稱是盔甲、身份是盔甲、榮譽是盔甲、地位是盔甲、財富是盔甲,甚至年齡也是盔甲。年齡慢慢會風化為硬殼,一層層地包裹日漸衰邁的身軀,進而成為束縛生命的盔甲,阻礙自身朝向新的世界……這種種盔甲不僅會遮蓋真身、真容,更會封閉我們的耳朵,將一個更廣大的世界與我們隔離開來,進而使人誤以為盔甲包裹的世界,就是全部世界。

在我看來,卸下盔甲的鑰匙,就是傾聽,三個城堡的實質都是傾聽之堡:在沉默之堡中,傾聽自我的聲音,尋找最真實的聲音;在知識之堡中,傾聽與己不同的聲音,包括非議的聲音、質疑的聲音,甚至斥責的聲音,讓他者的聲音豐富和充實自己的聲音;在勇氣之堡中,直面自己的生命,傾聽生命中的憂慮與恐懼之聲,包括年長者常有的被後輩超越和忽略的恐懼,位高權重者、榮譽等身者常見的對權力旁落、名譽喪失,以致被冷落、被排斥、被打入冷宮的恐懼……用傾聽,發現它們,捕捉它們,進而壓倒它們……這樣以傾聽為底蘊和根基的生命,能夠不斷除卻盔甲的生命,因而就是在終生自我教育中持續蛻變和發展的生命。

歸根到底,終身教育,就是終生傾聽。

(本文摘自《傾聽著的教育》)

原載:教育時報

作者:李政濤

微信ID:jiaoyushibao

長按二維碼進行關

覺得不錯,請點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