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浙大姑娘“跨專業”把自己玩上了央視舞臺:這絕對是學霸中最會玩的

“第五套人民幣20元紙幣背面主景是什麼?”

“‘名山大川’常用來描繪美麗中國, ‘川’在這裡指的是什麼?”

“《小兵張嘎》讓我們認識了白洋澱, 它是河北省最大的淡水湖, 湖泊主體位於雄安新區的哪個縣?”

······

千奇百怪, 無所不有, 用這些詞語來形容最近在央視一台熱播的《綠水青山看中國》欄目真是一點都不為過。 面對著這些嚴(diao)肅(zuan)莊(ke)重(bo)的題目, 相信不少小夥伴的腦已經被燒到短路了吧。

然而, 這些在我們眼中“冥思終日, 不得其解”的問題, 在選手李燦看來卻是囊中之物。 作為幾乎從來沒有接受過系統地理學習的浙大傳播學在讀碩士,

李燦完美地向大家闡釋了要麼書本上學來, 要麼身體去經歷的學習人生。

偶然變身小網紅, 樂趣多多收穫滿滿

“我常被我的導師調侃說是小網紅!”李燦驚呼。 的確, 在錄製完《收藏馬未都》《最愛是中華》等欄目後, 李燦便給導演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所以當央視《綠水青山看中國》節目組面向全國徵集選手時, 李燦便被曾經合作過的導演推薦了。

“就算不是地理專業, 但只要好好準備, 應該也不用太害怕。 ”一向自信的李燦在收到節目邀請時, 並沒有想到這個節目原名叫做《中國地理大會》, 是一個專業答題節目, 更沒有想到同台競爭的都是地理達人, 從地質測繪師到地理教師, “每個人都會背省級輪廓圖, 尤其是同屋的小姑娘, 剛剛參加完高考, 熟得不得了”。 於是她“痛定思痛”, 潛心學習著地理知識, 憑著自己速成的輪廓記憶法, 就記下了所有省級行政區劃的輪廓。 在10月8日的那一期, 李燦成功地辨認出了吉林省的輪廓, 成為所有選手中答題最快的一位。

與其他選手、工作人員之間暖心的、搞笑的故事, 節目錄製時的花式小插曲, 答題過程中獲得的知識, 與撒貝南、蒙曼、酈波等偶像的近距離接觸與交流,

都讓李燦對這次來得意外的錄製大呼有趣。 當談到主持人小撒時, 李燦的迷妹屬性更是暴露無疑。 10月8日的那期節目, 在一場驚心動魄的車輪戰後, 李燦榮登舞臺, 心中的感受既不是小有成就的得意自豪, 更不是站在舞臺上的緊張忐忑, 成為“現場離撒貝南最近的選手”, 簡直激動到不能自已, 她就一直盯著撒貝南樂呵呵地笑。

背起行囊,翻山越嶺

江西的廬山、梅嶺,湖南的張家界、黃龍洞, 杭州的寶石山、玉皇山,想當一個住在黃龍洞裡的千年妖精,想做一隻飛上大雁塔去看有飛簷的肯德基的小鳥…...熱愛旅行、熱愛攝影,李燦有著屬於自己的旅行世界。

即使是忙碌的學習過程中,李燦也不會忘了給自己帶來一些旅行作為獎賞。在臺灣交換的四個月內,李燦去遍了臺灣大大小小的地方,感受了屬於臺灣的風土人情。享受著風景,欣賞著故事,李燦積累著屬於自己的財富,不知不覺中,那份異彩便能讓眾人訝異。

茶卡鹽湖,開平碉樓,雖然沒有親身經歷過,但愛拍照的李燦在欣賞照片時早已將這些風土人情深刻於心。提起車輪戰中脫穎而出的原因,李燦總是謙虛地認為是因為自己幸運值爆棚。然而正如她所說,知識不僅僅是書中的內容,經歷更是一種寶貴的財富。與其說是幸運的偶然,不如說是積累的必然。

我有一百種特長,你想聽嗎

李燦說,她天生愛玩。於是,她的人生便被各種各樣的新嘗試填滿。

演微電影,錄製電視節目,當公眾號博主,做街拍攝影師,在臺灣當交換生......這些,是遠遠不夠的。

想要給妹妹準備一份獨特的禮物,就看著視頻現學織毛衣,織出一件小巧精緻的背心(手殘黨的小編表示真心羡慕);

想要鍛煉鼓技就加入了浙大非洲鼓社,剛加入沒多久就參加了好幾場表演,簡直英氣逼人;

覺得劍道社的展演特別帥,就報名了劍道社,穿上了一身帥氣的劍道服,get變帥新技能;

喜歡主持便登上了竺可楨學院的畢業晚會,成為了美美的主持人;

畫畫,手工,攝影,啦啦操……“只要是我咬定的,就一定不會放過!”這位同學,你確定你的人生沒有開掛嗎?

要做好一個會玩的學霸

直升高中、保送大學、推免讀研,本科階段在浙江大學竺可楨學院就讀,研究生階段去到臺灣進行交換,emmmm,真是羡慕不來的學習經歷呢。作為一隻非典型學霸,李燦悄咪咪地說出了保送後的故事:直升高中後跟著樂隊的老師練習架子鼓,保送大學之後跑到琴行接觸一直嚮往的鋼琴,推免讀研後又體驗了電視節目的錄製。

因此,對於李燦來說,平衡好學習與玩的關係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回憶起畢業季的那段時光,李燦留下的就只有一串笑聲了,前一秒交完本科畢業論文二稿,後一秒就登上了奔向杭州東站的計程車,之後便去了揚州,從揚州回來的第二天就又前往北京錄製節目。

在臺灣政大交換期間,繁重的學習課業壓力自然是分走時間的一大部分,因此,泡圖書館是李燦不可分割的日常;然而,她卻也沒耽誤遊山玩水,在經歷整天的滿課後,她一定會安排一天去放鬆身心,犒勞自己。拍照旅行曬朋友圈,一個都不少,仿佛不是去交換學習,而是前往臺灣度了一個超長的假。

人生之路千萬種,科研是唯一能讓我廢寢忘食的

偶然參與錄製節目帶給了李燦許多前所未有的驚喜。作為一個學習新聞傳播學的學生,李燦對於節目製作十分感興趣,她希望可以通過錄製節目的經歷去更好地瞭解電視臺這樣一個平臺,將自己的所學付諸實踐。而錄製節目的過程,給了李燦一個放鬆的機會,一個可以與來自全國各地的不同的人相互瞭解的機會,一個能夠讓她更好地思考自己專業的機會。李燦特別享受那十幾天封閉的環境,只需要想怎樣好好準備地理知識,怎樣答題,怎樣去享受與新的有趣的人打交道的過程,簡單,純粹。

然而,這樣的生活並不是李燦最想要的,“在合適的條件下我還會參加這樣節目的錄製,因為它確實很有趣。但我知道自己並不會走上這一條道路。”她說,做著自己最熱愛的事情,廢寢忘食也是常有的事。

科研就是那一份能夠讓她甘心廢寢忘食的事業。在臺灣政治大學交換期間,李燦與另外兩位博士生學長學姐一起正在合作一篇論文,原本的課程論文隨著研究的深入和涉及材料的增多,加上與博士合作的高難度起點,論文的工程量也越來越大,這篇論文便從李燦在臺灣時一直寫到了今天。

剛過去的暑假,除了前往北京錄製節目外,李燦就宅在家裡忙著那篇工程量浩大的論文。從沒有寫過這樣浩大的論文,想過放棄,想過退出,但李燦最終卻堅持了下來,並為之投入了大量的精力,雖然結果如何她並不清楚,但對於她來說,這樣一種曾經努力過的歷程,便是一種收穫。對於未來,李燦打算繼續申請PhD,想要嘗試一種潛心於科研的生活,在科研的道路上留下自己的腳印。

能靜能動,亦張亦弛,希望李燦永遠是那個一笑傾城的女孩,在人生之路上走得更遠。

文字作者:張佳楠

本文編輯:張佳楠

背起行囊,翻山越嶺

江西的廬山、梅嶺,湖南的張家界、黃龍洞, 杭州的寶石山、玉皇山,想當一個住在黃龍洞裡的千年妖精,想做一隻飛上大雁塔去看有飛簷的肯德基的小鳥…...熱愛旅行、熱愛攝影,李燦有著屬於自己的旅行世界。

即使是忙碌的學習過程中,李燦也不會忘了給自己帶來一些旅行作為獎賞。在臺灣交換的四個月內,李燦去遍了臺灣大大小小的地方,感受了屬於臺灣的風土人情。享受著風景,欣賞著故事,李燦積累著屬於自己的財富,不知不覺中,那份異彩便能讓眾人訝異。

茶卡鹽湖,開平碉樓,雖然沒有親身經歷過,但愛拍照的李燦在欣賞照片時早已將這些風土人情深刻於心。提起車輪戰中脫穎而出的原因,李燦總是謙虛地認為是因為自己幸運值爆棚。然而正如她所說,知識不僅僅是書中的內容,經歷更是一種寶貴的財富。與其說是幸運的偶然,不如說是積累的必然。

我有一百種特長,你想聽嗎

李燦說,她天生愛玩。於是,她的人生便被各種各樣的新嘗試填滿。

演微電影,錄製電視節目,當公眾號博主,做街拍攝影師,在臺灣當交換生......這些,是遠遠不夠的。

想要給妹妹準備一份獨特的禮物,就看著視頻現學織毛衣,織出一件小巧精緻的背心(手殘黨的小編表示真心羡慕);

想要鍛煉鼓技就加入了浙大非洲鼓社,剛加入沒多久就參加了好幾場表演,簡直英氣逼人;

覺得劍道社的展演特別帥,就報名了劍道社,穿上了一身帥氣的劍道服,get變帥新技能;

喜歡主持便登上了竺可楨學院的畢業晚會,成為了美美的主持人;

畫畫,手工,攝影,啦啦操……“只要是我咬定的,就一定不會放過!”這位同學,你確定你的人生沒有開掛嗎?

要做好一個會玩的學霸

直升高中、保送大學、推免讀研,本科階段在浙江大學竺可楨學院就讀,研究生階段去到臺灣進行交換,emmmm,真是羡慕不來的學習經歷呢。作為一隻非典型學霸,李燦悄咪咪地說出了保送後的故事:直升高中後跟著樂隊的老師練習架子鼓,保送大學之後跑到琴行接觸一直嚮往的鋼琴,推免讀研後又體驗了電視節目的錄製。

因此,對於李燦來說,平衡好學習與玩的關係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回憶起畢業季的那段時光,李燦留下的就只有一串笑聲了,前一秒交完本科畢業論文二稿,後一秒就登上了奔向杭州東站的計程車,之後便去了揚州,從揚州回來的第二天就又前往北京錄製節目。

在臺灣政大交換期間,繁重的學習課業壓力自然是分走時間的一大部分,因此,泡圖書館是李燦不可分割的日常;然而,她卻也沒耽誤遊山玩水,在經歷整天的滿課後,她一定會安排一天去放鬆身心,犒勞自己。拍照旅行曬朋友圈,一個都不少,仿佛不是去交換學習,而是前往臺灣度了一個超長的假。

人生之路千萬種,科研是唯一能讓我廢寢忘食的

偶然參與錄製節目帶給了李燦許多前所未有的驚喜。作為一個學習新聞傳播學的學生,李燦對於節目製作十分感興趣,她希望可以通過錄製節目的經歷去更好地瞭解電視臺這樣一個平臺,將自己的所學付諸實踐。而錄製節目的過程,給了李燦一個放鬆的機會,一個可以與來自全國各地的不同的人相互瞭解的機會,一個能夠讓她更好地思考自己專業的機會。李燦特別享受那十幾天封閉的環境,只需要想怎樣好好準備地理知識,怎樣答題,怎樣去享受與新的有趣的人打交道的過程,簡單,純粹。

然而,這樣的生活並不是李燦最想要的,“在合適的條件下我還會參加這樣節目的錄製,因為它確實很有趣。但我知道自己並不會走上這一條道路。”她說,做著自己最熱愛的事情,廢寢忘食也是常有的事。

科研就是那一份能夠讓她甘心廢寢忘食的事業。在臺灣政治大學交換期間,李燦與另外兩位博士生學長學姐一起正在合作一篇論文,原本的課程論文隨著研究的深入和涉及材料的增多,加上與博士合作的高難度起點,論文的工程量也越來越大,這篇論文便從李燦在臺灣時一直寫到了今天。

剛過去的暑假,除了前往北京錄製節目外,李燦就宅在家裡忙著那篇工程量浩大的論文。從沒有寫過這樣浩大的論文,想過放棄,想過退出,但李燦最終卻堅持了下來,並為之投入了大量的精力,雖然結果如何她並不清楚,但對於她來說,這樣一種曾經努力過的歷程,便是一種收穫。對於未來,李燦打算繼續申請PhD,想要嘗試一種潛心於科研的生活,在科研的道路上留下自己的腳印。

能靜能動,亦張亦弛,希望李燦永遠是那個一笑傾城的女孩,在人生之路上走得更遠。

文字作者:張佳楠

本文編輯:張佳楠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