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這個浙大工科老教授不一般!畫過袁隆平畫過錢學森,畫作還要進藝術館?

人生七十古來稀, 在浙大卻有這樣一位教授堅決“不服老”, 退休六年後重拾繪畫興趣, 畫學者畫老師畫藝術家, 畫作還要進藝術館呢~

夏來慶和他畫的宋慶齡(左)、袁隆平(右)

夏教授, 全名夏來慶, 84歲, 浙江大學能源系退休教授, 博士生導師, 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1953年考入浙江大學機械系, 畢業留校, 1999年退休。

兒時的興趣, 成就退休後五年的堅持

說到繪畫, 夏教授與它還有這樣一段緣分:夏教授老家在江蘇泰州, 小時候上學路過文化館, 經常看到有人在牆上紙上畫電影海報或宣傳插畫, 讓他覺得畫畫非常了不起。 “那時候所有宣傳畫都是畫的, 不像現在都是印的, 我只要看到有人畫畫就很入迷, 經常忘了回家吃飯。 ”但後來上大學、攻科研、畢業留校、學習新專業, 夏教授很少能再像兒時一樣那麼專注地看人畫畫, 而即使是退休後, 夏教授依舊為學術貢獻力量,

既被學校返聘過幾次, 也幫助過企業搞過科研。

然而夏教授的腦海中, 卻一直珍藏著一份對繪畫的愛。

直到2005年初, 夏教授重拾小時候的興趣, 報名參加了老年大學繪畫班, 而這一次, 繪畫沒有再缺席夏教授的生活, 每週一次課, 夏教授堅持了五年。

談及自己的繪畫生涯, 夏教授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看不出來吧?我是工科出生, 一輩子跟火箭、內燃機打交道, 當年教畫畫的老師說, 我在這方面還蠻有天賦。 ”

夏教授畫了很多人物, 從科學家、藝術家到社區清潔工, “我學的是寫意人物畫, 那時已經71歲了, 心想著能畫出什麼樣子都可以, 畢竟是自己的興趣嘛。 ”他認真總結說, 寫意畫重在表現人物的臉部特徵, 尤其是眼睛。

“五年學畫,

時間不算長, 但對我這個年紀來說, 也不算短了。 總聽到人家誇我, 我認為還有進步空間, 興趣是我的老師, 每次畫別人或送別人畫, 不圖名不收錢, 只為讓人家提點意見。 ”

音容笑貌, 師恩難忘

最近有人去採訪夏教授, 夏老師拿出的作品分別是錢學森、袁隆平和秦怡的畫像。 他說, 這三個人都是令人尊敬的學者和藝術家, 也是他學習的榜樣。

夏來慶畫的人物國畫——錢學森

1955年, 夏來慶還是浙江大學機械系大二學生, 一次在學校操場上, 第一次見到了錢學森。 “當時還有他夫人和一個小孩, 只是匆匆路過, 那時我膽小得像個小孩, 不敢跟錢老打招呼。 ”

1957年, 夏來慶大學畢業留校, 在浙江大學力學教研室當助教, 那時學校在研究如何把力學搞上去, 於是選派他到北京中科院力學研究所找錢學森。

“在北京待了一年, 主要是搞火箭設計, 錢老曾5次對我們業務指導, 所以我也算得上是錢老的學生。 後來又去了上海搞加工、試驗, 最後一次見錢老是浙大請他來做報告。 ”夏教授說。

2009年, 夏教授準備老年大學畢業畫展,

老師建議他畫知識份子形象, 夏教授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錢學森。

“有生之年能見到錢老, 雖然僅僅7次, 但深深記得他的音容笑貌, 花兩個月時間完成了這幅畢業作品, 之後又有幸把這幅畫收藏在他的紀念館裡(杭州小營巷的錢學森紀念館), 我覺得非常自豪。 ”

畫師畫友, 亦畫先生

前幾天夏教授看報紙, 看到一篇關於袁隆平的報導:10月15日, 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及其團隊選育的超級雜交稻經過測產驗收, 平均畝產1149.02公斤, 創造了世界水稻單產新紀錄。

“看到這個真的讓人高興, 袁老一輩子扎扎實實搞科研, 是我們這些後輩永遠學習的榜樣。 ”

這幅畫是夏教授幾年前畫的, 他希望能有機會親自送給袁隆平。

“進藝術館的畫作”

袁隆平的畫像在夏教授手上還未送出去,秦怡的畫像卻早已見到了“真人”。

早在去年4月10日,為紀念浙江大學建校119周年,夏教授與浙江大學上海校友會機能分會就將這幅畫作捐贈給了秦怡女士。

秦怡女士曾當選“中國十大女傑”、當代中國“非凡女人”,曾獲第十八屆金雞百花電影節“終身成就獎”,被周恩來總理稱為中國最美女性。看到畫像,秦怡女士非常高興,感謝夏來慶教授的贈畫之舉,並表示將把畫像放到“秦怡藝術館”珍藏。

夏教授仍記得,那天秦怡穿了件針織衫,兩人見面後在客廳聊了20分鐘。

“她是德高望重的藝術家,舉止非常優雅,看到我的畫,她問我,能不能把這幅畫放在她的藝術館裡,我很驚訝,我的畫談不上很好,她能這樣做,真的讓我非常感動。”

那次見面前,夏教授從沒見過秦怡,從網上下載照片,畫了一個多月。

“她誇我說,一個工科教授退休後,對藝術還有這麼高的追求,非常好!臨走還堅持親自送我到門口。”

海記憶體校友,千里送畫作

捐贈給校友本人的,還有施平先生、金國章先生的畫像。

施平先生是浙大著名校友,曾是浙大學生會主席,“一二•九”運動中,施平帶領浙大以及杭州其他高校的學生舉行示威遊行、聲討反動勢力、保衛學校家園。據隨行的浙大校史研究會特聘研究員熊家鈺先生介紹,施平先生曾為趕走反動勢力,迎來竺可楨校長做出過重大貢獻。在施平先生住處,夏教授親自將肖像畫交到施老先生手中,106歲高齡的施老對夏教授捐贈的畫作愛不釋手,表示感謝。

金國章院士1952年畢業于浙江大學,是我國著名的神經藥理學家,藥理學界稱他的研究工作是“世界研究中國傳統醫藥的範本”。雖已90歲高齡,金國章院士依然精神炯爍。“謝謝!畫的很像!”金國章院士感謝夏教授所贈的畫作,並對校友會和母校的關心表示感謝。

夏教授在退休後以畫會友,熱愛繪畫藝術,熱心校友活動,曾多次為浙江大學校友、社會知名人士作畫,畫作也算是走遍了大江南北,我浙的教授棒棒噠!

編輯:倪瑜懌

“進藝術館的畫作”

袁隆平的畫像在夏教授手上還未送出去,秦怡的畫像卻早已見到了“真人”。

早在去年4月10日,為紀念浙江大學建校119周年,夏教授與浙江大學上海校友會機能分會就將這幅畫作捐贈給了秦怡女士。

秦怡女士曾當選“中國十大女傑”、當代中國“非凡女人”,曾獲第十八屆金雞百花電影節“終身成就獎”,被周恩來總理稱為中國最美女性。看到畫像,秦怡女士非常高興,感謝夏來慶教授的贈畫之舉,並表示將把畫像放到“秦怡藝術館”珍藏。

夏教授仍記得,那天秦怡穿了件針織衫,兩人見面後在客廳聊了20分鐘。

“她是德高望重的藝術家,舉止非常優雅,看到我的畫,她問我,能不能把這幅畫放在她的藝術館裡,我很驚訝,我的畫談不上很好,她能這樣做,真的讓我非常感動。”

那次見面前,夏教授從沒見過秦怡,從網上下載照片,畫了一個多月。

“她誇我說,一個工科教授退休後,對藝術還有這麼高的追求,非常好!臨走還堅持親自送我到門口。”

海記憶體校友,千里送畫作

捐贈給校友本人的,還有施平先生、金國章先生的畫像。

施平先生是浙大著名校友,曾是浙大學生會主席,“一二•九”運動中,施平帶領浙大以及杭州其他高校的學生舉行示威遊行、聲討反動勢力、保衛學校家園。據隨行的浙大校史研究會特聘研究員熊家鈺先生介紹,施平先生曾為趕走反動勢力,迎來竺可楨校長做出過重大貢獻。在施平先生住處,夏教授親自將肖像畫交到施老先生手中,106歲高齡的施老對夏教授捐贈的畫作愛不釋手,表示感謝。

金國章院士1952年畢業于浙江大學,是我國著名的神經藥理學家,藥理學界稱他的研究工作是“世界研究中國傳統醫藥的範本”。雖已90歲高齡,金國章院士依然精神炯爍。“謝謝!畫的很像!”金國章院士感謝夏教授所贈的畫作,並對校友會和母校的關心表示感謝。

夏教授在退休後以畫會友,熱愛繪畫藝術,熱心校友活動,曾多次為浙江大學校友、社會知名人士作畫,畫作也算是走遍了大江南北,我浙的教授棒棒噠!

編輯:倪瑜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