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關注」砥礪奮進的五年,中心商務區,以實力點亮夢想之城

10年前的中心商務區還是一片鹽鹼荒灘, 如今已成為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的一顆明珠, 成為企業爭相進駐、生態宜居的夢想之城。 黨的十八大以來, 中心商務區砥礪前行, 不斷奮進, 成為天津市發展速度最快的區域之一, 2016年底, 地區生產總值已較2012年翻了21.7倍。

中心商務區是濱海新區地理位置和發展戰略的核心區。 近年來, 中心商務區圍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 以總書記對天津工作“三個著力”重要要求為元為綱為宗, 全面落實市及新區各項決策部署, 統籌推進改革創新各項工作, 取得了一系列新進展、新成效。

目前, 中心商務區正在加速走向成熟, 堅持以黨建工作為引領、為首要工作, 經濟運行堅持擴大增量和調優存量並舉, 著力引進高端專案、加大企業培育力度, 全面落實市及新區支援企業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

深入開展“雙萬雙服”活動, 推動區域經濟實現了又好又快發展。

堅持黨建引領 開創事業新局面

5年來, 中心商務區管委會黨組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特別是對天津工作“三個著力”重要要求, 認真落實市十一次黨代會精神、濱海新區第三次黨代會部署, 切實增強“四個意識”, 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為主線, 以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和強化黨內監督為重點, 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 聚焦主責主業、強化擔當作為, 全面提升新形勢下組織工作水準, 為商務區各項任務的完成提供堅強保障。

抓好思想政治建設, 牢固樹立“四個意識”;

堅持政治整改, 扎實完成市區巡視巡察整改任務;

堅持好幹部標準, 抓好幹部隊伍建設;

堅持從嚴治黨, 夯實基層黨建工作基礎;

堅持人才優先發展戰略, 為商務區發展提供堅實人才智力保障, 通過政策創新和服務升級, 吸引聚集各類人才入區創業發展;

抓好組織部門自身建設, 打造模範部門和過硬隊伍。

正是這樣強有力的黨建工作, 造就了中心商務區過硬的幹部隊伍, 成為推動商務區改革發展的中堅力量。

地區經濟“火箭”式發展

2015年和2016年, 中心商務區地區生產總值連續兩年翻番。 今年上半年, 中心商務區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均實現了平穩較快增長,

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4%, 位於全市前列, 高於全市7.1個百分點, 高於新區6.4個百分點。 財政總收入近70億元, 相較去年同期翻了一番以上。 多項指標完成進度情況排名新區第一。

2015年GDP完成135.2億元相較2014年翻一番2016年GDP完成272.8億元相較2015年翻一番2017年上半年GDP完成142.1億元同比增長14%

近年來, 中心商務區招商引資保持強勁勢頭, 龍頭專案加速聚集, 三年來已註冊市場主體2萬餘家。 今年截至9月底, 商務區累計新增市場主體5612家, 數量同比增長26.7%, 合計註冊資本金超過1400億元。

同時, 駐區企業加速成長壯大, 經營效益穩步提升。 今年前8個月, 商務區內註冊企業合計實現全口徑稅收41.52億元, 同比增長65.3%。

此外, 中心商務區創新業態日益繁榮, 新經濟發展動能不斷增強, 已形成基金、租賃、保理等創新型金融業態以及國際貿易和跨境電商、科技互聯網、泛文化娛樂產業為主的產業聚集態勢。 今年上半年, 上述創新業態合計增加值同比增長35%, 總量占到了全區GDP的50%以上, 相較去年底提高了8.5個百分點, 合計稅收同比增長88.1%,總量占到了全區稅收的58.9%, 相較去年底提升了10.3個百分點,初步呈現大企業頂天立地,小企業鋪天蓋地的局面。

另外,京津冀企業總部集聚區建設初見成效。中心商務區提出了打造京津冀企業總部集聚區的構想,為實現這一目標,中心商務區面向駐京央企、知名民企和跨國公司,著力引進總部項目和各類優質企業。2015年至今,已累計引進北京企業1043家,合計註冊金2784億元。

努力建設繁榮、宜居、智慧新城

百姓安居樂業

中心商務區規劃充分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五大發展理念。借鑒世界各金融中心規劃經驗,在眾多國內外頂級規劃團隊的全力配合下,目前,中心商務區世界一流商務區的版圖己經初現輪廓。

位於中心商務區核心地區的于家堡高鐵站已於2015年9月20日正式通車,標誌著北京-天津-濱海新區快速通道的打通,從北京南站、天津站到達於家堡的時間分別縮短至53分鐘、21分鐘;

中心商務區內規劃的7條軌道交通線,構成“四橫兩縱半環”的軌道網結構,覆蓋濱海新區全境,其中B1線、Z4線建設工作已經全線啟動,未來將在於家堡高鐵站實現交匯,預計到“十三五”末,濱海新區將全面步入軌道交通時代。

同時,中心商務區城市功能和區域人氣明顯提升。

中心商務區區域規劃先進,樓宇載體豐富。近兩年內,於家堡、響螺灣達到進駐條件的樓宇項目共有21個,可租售總面積192.21萬平方米,已租售總面積106.39萬平方米,租售率達到55%。

近幾年,中心商務區通過統籌推進區內商務樓宇及交通、教育、醫療、商業、文化等配套設施建設,推動城市載體功能有了顯著提升。今年上半年,又先後建成一批新的路網、景觀、市政公用等配套基礎設施。目前,海河兩岸已有26棟高端商務樓宇投入使用,恢弘大氣的城市天際線已經初步成型。

2010年6月,于家堡金融區被列為APEC首例低碳示範城鎮。

經過幾年的努力,區域內能源、交通、地下空間、建築、景觀、施工管理等各方面的統籌低碳設計已成為現實。地下空間連接于家堡高鐵站和13座主要樓宇,實現低碳交通零換乘,區內綠色樓宇達到全覆蓋,能源中心集中供冷、屋頂菜園立體綠化等舉措,成為區域獨特的競爭力。一座綠色低碳之城拔地而起。

載體豐富、配套完善、低碳綠色的中心商務區,

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創業者在這裡落戶工作、生活

中心商務區在城市功能提升、產業發展、金融改革創新、打造宜居宜業環境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依託海河兩岸風光,城區景觀、商業設施,歷史文化遺產,中心商務區正在成為獨具特色的旅遊目的地。

於家堡商業街區、寶龍城市廣場、百仕匯、海昌商業街等一批重點商業設施在2015年陸續投用,吸引時尚購物、休閒娛樂、商務餐飲等多元業態入駐;萬達商業廣場目前已完成外部建築的大部分工程,計畫於2017年底開張納客。

其中,於家堡商業街區以堡子裡文化創意社區和環球購商業街區為主要載體,借助自貿區政策優勢和資源平臺,依託保稅商品展示交易和文創產業,打造國際化綜合商業載體,已成為吸引京津兩地人群的進口商品保稅展示交易的特色商區。

需求導向 持續發力 爭當改革前沿排頭兵

改革開放創新是濱海新區的“根”和“魂”,更是中心商務區的立區之本。近年來,中心商務區圍繞建設自貿區、自創區和全國雙創示範基地,持續深化行政、金融、貿易等重點領域改革,取得了一系列積極進展。

需求導向,改革創新持續發力

首先,深化“放管服”改革成效顯著。

自從自貿試驗區掛牌成立以來,中心商務區圍繞下好轉變政府職能這步“先手棋”,著力深入“放管服”改革,取得了一批示範成果。先後創新推出隨時隨地辦事的“雙創通”企業網路服務平臺、辦事不分國地稅的“稅務綜合一窗”、已在全區複製推廣的“網審系統”、跨城政務服務、“套餐式”主題業務審批模式等舉措,其中多項舉措為全國首創。在濱海新區各功能區投資環境滿意度測評中,中心商務區行政審批效率和一站式服務便利性居全區首位,也是唯一一個得分超過90分的功能區。

其次,推動金融開放創新成果突出。

中心商務區深化金融改革創新,充分利用京津冀、自貿區等機遇與政策優勢,在央企創新型金融業務、私募基金與大資管、跨境投融資、供應鏈金融、持牌類機構業務創新等領域,正在形成產業特色與集聚效應,積累了一批創新型操作案例。已有超過40家央企在中心商務區落地了120余個創新型金融專案,投資規模超過600億元,在談項目超過50個,與中船、中車、中信、保利、中電科、中電投等央企集團建立了戰略合作關係,並且正在與國務院國資委推動央企產融結合創新試點。

再次,促進貿易轉型升級取得積極進展。

圍繞促進國際貿易和跨境電商產業發展,中心商務區今年著力推進“一平臺一聯盟”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跨境電商公共服務平臺已聚集新區跨境電商協會和首信易支付、威時沛運、闊世保達等一批高端服務機構入駐,在供應鏈、孵化、金融、商務等方面形成了完整的服務鏈條。

創新創業,活力凸顯

最後,優化創新創業生態頻現亮點。

在發展眾創空間方面,截至目前商務區已落戶各類眾創空間17家,其中12家投入運營,累計註冊各類雙創企業788家,包括一批廣受資本青睞的“准獨角獸”企業。在打造雙創服務平臺方面,京津冀眾創聯盟、于家堡創業培訓平臺、人才招聘服務平臺、科技成果轉化交易市場等特色服務平臺的功能進一步完善,促進區域雙創才智、資源、資訊共用的作用日益突出;在營造雙創氛圍方面,京津冀雙創高峰論壇等一系列大型雙創主題活動,收到良好效果;在完善雙創政策方面,中心商務區圍繞聚集高端產業和雙創人才,相繼出臺了一批新的政策措施,進一步鞏固和提升了政策吸引力。

相較去年底提升了10.3個百分點,初步呈現大企業頂天立地,小企業鋪天蓋地的局面。

另外,京津冀企業總部集聚區建設初見成效。中心商務區提出了打造京津冀企業總部集聚區的構想,為實現這一目標,中心商務區面向駐京央企、知名民企和跨國公司,著力引進總部項目和各類優質企業。2015年至今,已累計引進北京企業1043家,合計註冊金2784億元。

努力建設繁榮、宜居、智慧新城

百姓安居樂業

中心商務區規劃充分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五大發展理念。借鑒世界各金融中心規劃經驗,在眾多國內外頂級規劃團隊的全力配合下,目前,中心商務區世界一流商務區的版圖己經初現輪廓。

位於中心商務區核心地區的于家堡高鐵站已於2015年9月20日正式通車,標誌著北京-天津-濱海新區快速通道的打通,從北京南站、天津站到達於家堡的時間分別縮短至53分鐘、21分鐘;

中心商務區內規劃的7條軌道交通線,構成“四橫兩縱半環”的軌道網結構,覆蓋濱海新區全境,其中B1線、Z4線建設工作已經全線啟動,未來將在於家堡高鐵站實現交匯,預計到“十三五”末,濱海新區將全面步入軌道交通時代。

同時,中心商務區城市功能和區域人氣明顯提升。

中心商務區區域規劃先進,樓宇載體豐富。近兩年內,於家堡、響螺灣達到進駐條件的樓宇項目共有21個,可租售總面積192.21萬平方米,已租售總面積106.39萬平方米,租售率達到55%。

近幾年,中心商務區通過統籌推進區內商務樓宇及交通、教育、醫療、商業、文化等配套設施建設,推動城市載體功能有了顯著提升。今年上半年,又先後建成一批新的路網、景觀、市政公用等配套基礎設施。目前,海河兩岸已有26棟高端商務樓宇投入使用,恢弘大氣的城市天際線已經初步成型。

2010年6月,于家堡金融區被列為APEC首例低碳示範城鎮。

經過幾年的努力,區域內能源、交通、地下空間、建築、景觀、施工管理等各方面的統籌低碳設計已成為現實。地下空間連接于家堡高鐵站和13座主要樓宇,實現低碳交通零換乘,區內綠色樓宇達到全覆蓋,能源中心集中供冷、屋頂菜園立體綠化等舉措,成為區域獨特的競爭力。一座綠色低碳之城拔地而起。

載體豐富、配套完善、低碳綠色的中心商務區,

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創業者在這裡落戶工作、生活

中心商務區在城市功能提升、產業發展、金融改革創新、打造宜居宜業環境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依託海河兩岸風光,城區景觀、商業設施,歷史文化遺產,中心商務區正在成為獨具特色的旅遊目的地。

於家堡商業街區、寶龍城市廣場、百仕匯、海昌商業街等一批重點商業設施在2015年陸續投用,吸引時尚購物、休閒娛樂、商務餐飲等多元業態入駐;萬達商業廣場目前已完成外部建築的大部分工程,計畫於2017年底開張納客。

其中,於家堡商業街區以堡子裡文化創意社區和環球購商業街區為主要載體,借助自貿區政策優勢和資源平臺,依託保稅商品展示交易和文創產業,打造國際化綜合商業載體,已成為吸引京津兩地人群的進口商品保稅展示交易的特色商區。

需求導向 持續發力 爭當改革前沿排頭兵

改革開放創新是濱海新區的“根”和“魂”,更是中心商務區的立區之本。近年來,中心商務區圍繞建設自貿區、自創區和全國雙創示範基地,持續深化行政、金融、貿易等重點領域改革,取得了一系列積極進展。

需求導向,改革創新持續發力

首先,深化“放管服”改革成效顯著。

自從自貿試驗區掛牌成立以來,中心商務區圍繞下好轉變政府職能這步“先手棋”,著力深入“放管服”改革,取得了一批示範成果。先後創新推出隨時隨地辦事的“雙創通”企業網路服務平臺、辦事不分國地稅的“稅務綜合一窗”、已在全區複製推廣的“網審系統”、跨城政務服務、“套餐式”主題業務審批模式等舉措,其中多項舉措為全國首創。在濱海新區各功能區投資環境滿意度測評中,中心商務區行政審批效率和一站式服務便利性居全區首位,也是唯一一個得分超過90分的功能區。

其次,推動金融開放創新成果突出。

中心商務區深化金融改革創新,充分利用京津冀、自貿區等機遇與政策優勢,在央企創新型金融業務、私募基金與大資管、跨境投融資、供應鏈金融、持牌類機構業務創新等領域,正在形成產業特色與集聚效應,積累了一批創新型操作案例。已有超過40家央企在中心商務區落地了120余個創新型金融專案,投資規模超過600億元,在談項目超過50個,與中船、中車、中信、保利、中電科、中電投等央企集團建立了戰略合作關係,並且正在與國務院國資委推動央企產融結合創新試點。

再次,促進貿易轉型升級取得積極進展。

圍繞促進國際貿易和跨境電商產業發展,中心商務區今年著力推進“一平臺一聯盟”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跨境電商公共服務平臺已聚集新區跨境電商協會和首信易支付、威時沛運、闊世保達等一批高端服務機構入駐,在供應鏈、孵化、金融、商務等方面形成了完整的服務鏈條。

創新創業,活力凸顯

最後,優化創新創業生態頻現亮點。

在發展眾創空間方面,截至目前商務區已落戶各類眾創空間17家,其中12家投入運營,累計註冊各類雙創企業788家,包括一批廣受資本青睞的“准獨角獸”企業。在打造雙創服務平臺方面,京津冀眾創聯盟、于家堡創業培訓平臺、人才招聘服務平臺、科技成果轉化交易市場等特色服務平臺的功能進一步完善,促進區域雙創才智、資源、資訊共用的作用日益突出;在營造雙創氛圍方面,京津冀雙創高峰論壇等一系列大型雙創主題活動,收到良好效果;在完善雙創政策方面,中心商務區圍繞聚集高端產業和雙創人才,相繼出臺了一批新的政策措施,進一步鞏固和提升了政策吸引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