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秦國吞併六國中起著重要作用的四位雄主,四位雄主都有哪些貢獻

秦國的四雄主分別是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昭襄王、秦始皇。 他們都對秦國統一六國起著重要作用, 我們看看這四位雄主都做了哪些貢獻。

秦孝公

秦孝公接受秦國的時候, 秦國因為連年征戰早就成了空殼子。 所以秦孝公上位之後第一件事就是發佈《求賢令》, 當時商鞅就來到秦國。 秦孝公在商鞅的建議下開始了變法, 設定了郡縣制, 和戶口制度, 並且統一度量衡。 廢除了世卿世祿制, 設定了二十軍公爵制度。 據戰國時一個謀士描述戰場上的秦軍:他們胳膊下夾著俘虜、身上掛著人頭, 追殺逃跑的對手。

想想就覺得不寒而慄。 秦孝公進行的變法, 讓秦國開始迅速崛起。 之後打敗了當時強國魏國, 收服了河西之地。

秦惠文王

秦惠文王即位初期就車裂了商鞅, 並且大大打壓貴族勢力, 鞏固了王權。 並且在之後大舉攻魏把魏國黃河以西的地盤全部吞併, 在黃河的東岸建立了東進的前進陣地。 之後採取司馬錯的計策吞併了巴蜀, 並且在丹陽打敗楚軍, 佔領漢中。 就這樣, 秦國的關中、漢中、巴蜀連成一片, 秦國對六國形成了居高臨下的壓迫形勢。

在位時期大破五國聯軍, 重用張儀連橫破合縱, 粉碎了六國聯合抵抗秦國的目的。 並且在李冰的建議下修建都江堰。 讓巴蜀成為天府之國。

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一生秦國都在征戰, 並且在白起的帶領下, 曾在伊闋之戰大破魏韓聯軍, 攻陷楚國國都郢城, 長平之戰重創趙國主力。 而且曾經和齊國並稱東西二帝。 秦昭襄王的貢獻主要就是遠交近攻, 謀取實在的利益。 鞏固了對巴蜀的統治。 消滅了義渠, 此舉讓秦國有源源不斷的馬匹來源。

並且消滅東周。 但是秦國長期征戰, 在秦昭襄王後期民生凋敝, 並且遭到了諸侯國的聯合打壓, 把戰果一一丟棄。 但是六國也就無力抵抗秦國的東出了。

秦始皇

秦始皇親政的時期, 平定嫪毐的叛亂, 免去呂不韋的相職, 任用李斯、尉繚等人, 制定統一戰爭的戰略和策略。

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 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 中央集權的國家—秦朝。 並且自稱始皇帝, 並且推行郡縣制廢除了分封制。 建立三公九卿制, 統一度量衡, 統一全國貨幣, 修建馳道, 開鑿靈渠, 統一文字, 修築長城。 他還北擊匈奴, 南定百越。 把中國推向大一統時代, 奠定中國兩千餘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