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拙政園一日遊

拙政園, 位於江蘇省蘇州市, 始建于明正德初年(16世紀初), 是江南古典園林的代表作品。 與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蘇州留園一起被譽為中國四大名園。 拙政園位於蘇州城東北隅(東北街178號), 截至2014年, 仍是蘇州存在的最大的古典園林, 占地78畝(約合5.2公頃)。 全園以水為中心, 山水縈繞, 廳榭精美, 花木繁茂, 具有濃郁的江南漢族水鄉特色。 花園分為東、中、西三部分, 東花園開闊疏朗, 中花園是全園精華所在, 西花園建築精美, 各具特色。 園南為住宅區, 體現典型江南地區漢族民居多進的格局。 園南還建有蘇州園林博物館,

是國內唯一的園林專題博物館。

拙政園全園占地78畝(約52000平方米), 分為東、中、西和住宅四個部分。 住宅是典型的蘇州民居, 佈置為園林博物館展廳。 拙政園中現有的建築, 大多是清咸豐九年(西元1850年)拙政園成為太平天國忠王府花園時重建, 至清末形成東、中、西三個相對獨立的小園。

東部原稱"歸田園居", 是因為明崇禎四年(西元1631年)園東部歸侍郎王心一而得名。 約31畝, 因歸園早已荒蕪, 全部為新建, 佈局以平岡遠山、松林草坪、竹塢曲水為主。 配以山池亭榭, 仍保持疏朗明快的風格, 主要建築有蘭雪堂、芙蓉榭、天泉亭、綴雲峰等, 均為移建。 拙政園的建築還有澄觀樓、浮翠閣、玲瓏館和十八曼陀羅花館等。

中部是拙政園的主景區, 為精華所在。 面積約18.5畝。 其總體佈局以水池為中心, 亭台樓榭皆臨水而建, 有的亭榭則直出水中, 具有江南水鄉的特色。 池水面積占全園面積的3/5(另一資料:1/3)。 池廣樹茂, 景色自然, 臨水佈置了形體不一、高低錯落的建築, 主次分明。 總的格局仍保持明代園林渾厚、質樸、疏朗的藝術風格。 以荷香喻人品的"遠香堂"為中部拙政園主景區的主體建築, 位於水池南岸, 隔池與東西兩山島相望, 池水清澈廣闊, 遍植荷花, 山島上林蔭匝地, 水岸藤蘿粉披, 兩山溪穀間架有小橋, 山島上各建一亭, 西為"雪香雲蔚亭", 東為"待霜亭",

四季景色因時而異。 遠香堂之西的"倚玉軒"與其西船舫形的"香洲" ("香洲"名取以香草喻性情高傲之意)遙遙相對, 兩者與其北面的"荷風四面亭"成三足鼎立之勢, 都可隨勢賞荷。 倚玉軒之西有一曲水灣深入南部居宅, 這裡有三間水閣"小滄浪", 它以北面的廊橋"小飛虹"分隔空間, 構成一個幽靜的水院。 從拙政園中園的建築物名來看, 大都與荷花有關。 王獻臣之所以要如此大力宣揚荷花, 主要是為了表達他孤高不群的清高品格。 中部景區還有微觀樓、玉蘭堂、見山樓等建築以及精巧的園中之園--枇杷園。

西部原為"補園", 面積約12.5畝, 其水面迂回, 佈局緊湊, 依山傍水建以亭閣。 因被大加改建, 所以乾隆後形成的工巧、造作的藝術的風格占了上風,

但水石部分同中部景區仍較接近, 而起伏、曲折、淩波而過的水廊、溪澗則是蘇州園林造園藝術的佳作。 西部主要建築為靠近住宅一側的三十六鴛鴦館, 是當時園主人宴請賓客和聽曲的場所, 廳內陳設考究。 晴天由室內透過藍色玻璃窗觀看室外景色猶如一片雪景。 三十六鴛鴦館的水池呈曲尺形, 其特點為台館分峙, 裝飾華麗精美。 回廊起伏, 水波倒影, 別有情趣。 西部另一主要建築"與誰同坐軒"乃為扇亭, 扇面兩側實牆上開著兩個扇形空窗, 一個對著"倒影樓", 另一個對著"三十六鴛鴦館", 而後面的窗中又正好映入山上的笠亭, 而笠亭的頂蓋又恰好配成一個完整的扇子。 "與誰同坐"取自蘇東坡的詞句"與誰同坐, 明月,清風,我"。故一見匾額,就會想起蘇東坡,並立時頓感到這裡可欣賞水中之月,可受清風之爽。西部其它建築還有留聽閣、宜兩亭、倒影樓、水廊等。

早期拙政園,林木蔥郁,水色迷茫,景色自然。園林中的建築十分稀疏,僅"堂一、樓一、為亭六"而已,建築數量很少,大大低於今日園林中的建築密度。竹籬、茅亭、草堂與自然山水溶為一體,簡樸素雅,一派自然風光。拙政園中部現有山水景觀部分,約佔據園林面積的五分之三。池中有兩座島嶼,山頂池畔僅點綴幾座亭榭小築,景區顯得疏朗、雅致、天然。

拙政園向以"林木絕勝"著稱。數百年來一脈相承,沿襲不衰。早期王氏拙政園三十一景中,三分之二景觀取自植物題材,如桃花片,"夾岸植桃,花時望若紅霞";竹澗,"夾澗美竹千挺","境特幽回";瑤圃百本,花時燦若瑤華。"歸田園居也是叢桂參差,垂柳拂地,"林木茂密,石蘚然"。每至春日,山茶如火,玉蘭如雪。杏花盛開,"遮映落霞迷澗壑"。夏日之荷。秋日之木芙蓉,如錦帳重疊。冬日老梅偃仰屈曲,獨傲冰霜。有泛紅軒、至梅亭、竹香廊、竹郵、紫藤塢、奪花漳澗等景觀。截至2014年,拙政園仍然保持了以植物景觀取勝的傳統,荷花、山茶、杜鵑為著名的三大特色花卉。僅中部二十三處景觀,百分之八十是以植物為主景的景觀。如遠香堂、荷風四面亭的荷("香遠益清","荷風來四面");倚玉軒、玲瓏館的竹("倚楹碧玉萬竿長","月光穿竹翠玲瓏");待霜亭的桔("洞庭須待滿林霜");聽雨軒的竹、荷、芭蕉("聽雨入秋竹","蕉葉半黃荷葉碧,兩家秋雨一家聲");玉蘭堂的玉蘭("此生當如玉蘭潔");雪香雲蔚亭的梅("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聽松風處的松("風入寒松聲自古"),以及海棠春塢的海棠,柳蔭路曲的柳,枇杷園、嘉實亭的枇杷,得真亭的松、竹、柏等等。

蘇州園林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座園林專題博物館,園林博物館始建於1992年。2007年12月4日,園林博物館新館建成並對外開放。新館緊鄰拙政園,占地面積3205平方米,建築面積3390平方米,園林博物館設有序廳、園林歷史、園林藝術、園林文化、園林傳承等五大展廳,以蘇州歷代名園為例,向遊人展示蘇州古典園林的豐厚內涵和藝術魅力。博物館以造園工具、陳設傢俱、建築構建等實物為主要載體展示園林的傳統造園工藝,並運用了現代科技手段展示古典園林的藝術魅力。

明月,清風,我"。故一見匾額,就會想起蘇東坡,並立時頓感到這裡可欣賞水中之月,可受清風之爽。西部其它建築還有留聽閣、宜兩亭、倒影樓、水廊等。

早期拙政園,林木蔥郁,水色迷茫,景色自然。園林中的建築十分稀疏,僅"堂一、樓一、為亭六"而已,建築數量很少,大大低於今日園林中的建築密度。竹籬、茅亭、草堂與自然山水溶為一體,簡樸素雅,一派自然風光。拙政園中部現有山水景觀部分,約佔據園林面積的五分之三。池中有兩座島嶼,山頂池畔僅點綴幾座亭榭小築,景區顯得疏朗、雅致、天然。

拙政園向以"林木絕勝"著稱。數百年來一脈相承,沿襲不衰。早期王氏拙政園三十一景中,三分之二景觀取自植物題材,如桃花片,"夾岸植桃,花時望若紅霞";竹澗,"夾澗美竹千挺","境特幽回";瑤圃百本,花時燦若瑤華。"歸田園居也是叢桂參差,垂柳拂地,"林木茂密,石蘚然"。每至春日,山茶如火,玉蘭如雪。杏花盛開,"遮映落霞迷澗壑"。夏日之荷。秋日之木芙蓉,如錦帳重疊。冬日老梅偃仰屈曲,獨傲冰霜。有泛紅軒、至梅亭、竹香廊、竹郵、紫藤塢、奪花漳澗等景觀。截至2014年,拙政園仍然保持了以植物景觀取勝的傳統,荷花、山茶、杜鵑為著名的三大特色花卉。僅中部二十三處景觀,百分之八十是以植物為主景的景觀。如遠香堂、荷風四面亭的荷("香遠益清","荷風來四面");倚玉軒、玲瓏館的竹("倚楹碧玉萬竿長","月光穿竹翠玲瓏");待霜亭的桔("洞庭須待滿林霜");聽雨軒的竹、荷、芭蕉("聽雨入秋竹","蕉葉半黃荷葉碧,兩家秋雨一家聲");玉蘭堂的玉蘭("此生當如玉蘭潔");雪香雲蔚亭的梅("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聽松風處的松("風入寒松聲自古"),以及海棠春塢的海棠,柳蔭路曲的柳,枇杷園、嘉實亭的枇杷,得真亭的松、竹、柏等等。

蘇州園林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座園林專題博物館,園林博物館始建於1992年。2007年12月4日,園林博物館新館建成並對外開放。新館緊鄰拙政園,占地面積3205平方米,建築面積3390平方米,園林博物館設有序廳、園林歷史、園林藝術、園林文化、園林傳承等五大展廳,以蘇州歷代名園為例,向遊人展示蘇州古典園林的豐厚內涵和藝術魅力。博物館以造園工具、陳設傢俱、建築構建等實物為主要載體展示園林的傳統造園工藝,並運用了現代科技手段展示古典園林的藝術魅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