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李傕郭汜是如何攻破長安城的?

漢獻帝初平三年(192年), 王允與呂布聯手刺殺董卓之後, 掌控了長安朝廷, 並派人去關東安撫諸侯, 按照王允的構想, 亂世即將結束。

呂布刺董

之前被董卓派出去攻打關東的李傕等人慌了神, 派人前往朝廷請求赦免, 可是王允卻找藉口拒絕了。 董卓女婿牛輔也遭遇兵變身死, 李傕等人沒了方向, 甚至一度決定單身逃亡, 但是這時候, 智囊賈詡站出來, 勸住了涼州諸將。

賈詡鼓動李傕等涼州將領聯合起來, 要向長安朝廷討個說法, 為董卓復仇, 爭取活路, 他說哪怕戰敗, 屆時再逃也不遲。

賈詡遊戲形象

李傕聯合諸將, 將軍隊中的並州人殺死洩憤(因為王允和呂布是並州人), 然後沿途糾集了十多萬人向長安進發, 王允則派出徐榮、胡軫帶領的朝廷軍隊迎戰, 不料胡軫就是個涼州人, 早就與王允不相容, 他乾脆臨陣倒戈, 也投奔了李傕, 只可憐徐榮在戰場上稀裡糊塗的送了性命。

本年五月下旬, 李傕、郭汜、樊稠、李蒙等人將長安城包圍得嚴嚴實實。 按說長安城乃東漢帝國西都, 城牆又高又厚, 城內儲備豐富, 按理來說, 長安守軍堅持個一年半載都不成問題, 可是偏偏在第八天, 一隊蜀兵打開城門, 將涼州兵放入城中。

呂布等人倉皇迎戰, 卻不敵蜂擁而入的涼州軍, 太常種拂、太僕魯旭、大鴻臚周奐、城門校尉崔烈、越騎校尉王頎等人臨陣戰死, 呂布帶著董卓的人頭逃出長安, 王允則被李傕等人圍住, 興師問罪。 從此, 李傕成了掌控漢廷的權臣, 亂世仍在繼續。

李傕郭汜攻破長安

既然長安城不是被正面攻破的, 而是被一隊蜀兵放進來的, 那這一隊蜀兵到底是什麼來頭呢?下面我就來分析一下。

已知1:開門的“內鬼”是蜀兵。

已知2:李郭掌政清算時, 司徒王允被處死, 而來自蜀地(益州蜀郡成都人)的趙謙接任司徒。

范書獻帝紀:

(六月)甲子(7日), 殺司徒王允, 皆滅其族。

(六月)丙子(19日), 前將軍趙謙為司徒。

我覺得形式已經很明朗了。

再往前追述, 看看來自益州世家的趙氏兄弟(兄趙謙、弟趙溫)在董卓秉政時期, 乃至李傕秉政時期的地位吧。

趙謙, 董卓時期。

初平元年(190年), 楊彪、黃琬反對遷都長安, 董卓將此二人罷免, 趙謙、王允接替他們的三公職位。

——由此可見:此時, 董卓對趙謙的信賴, 等同于對王允?

在長安期間(190-192年), 趙謙歷任車騎將軍、司隸校尉、前將軍。

司隸校尉趙謙殺犯法的車師國侍子, 董卓“敬憚”趙謙, 而不加罪。

司隸校尉趙謙殺故中常侍曹節從子曹紹, 為黨錮時罹難的謝弼復仇。

前將軍趙謙率軍擊退白波軍, 獲封縣侯。

董卓派趙謙率軍聯合益州賈龍, 一同討伐益州牧劉焉。 (事見陳志《劉焉傳》裴注引《英雄記》, 董卓或為李傕, 司徒或為前將軍。 )

趙謙, 李傕時期。

初平三年(192年)六月, 司徒王允死, 趙謙任司徒。

八月, 趙謙因病辭職。

本年末, 趙謙又出任尚書令, 本年卒。

趙溫, 董卓時期

初平元年(190年)三月, 趙溫以侍中隨入長安。 後, 拜太常。

趙溫, 李傕時期

初平四年(193年)十月, 趙溫拜司空。

興平元年(194年)十月, 趙溫拜司徒, 錄尚書事。

興平二年(195年)三月, 李郭之亂始。李傕將趙溫留為己用(楊彪、皇甫嵩、朱儁等人因參與勸和而被郭汜扣留)。

趙溫寫信勸阻李傕,李傕怒欲殺之,李傕從弟李應是趙溫的故公府掾,數諫而免。

後,趙溫隨獻帝東歸,入許,成了曹操的招牌之一。這是後話。

我覺得,由上述史料可見,在董卓、李傕秉政時期,趙氏兄弟在朝廷的地位算是比較重要的,畢竟能先後位及三公。

最後看看王允秉政時期(兩個月不到,4月23日呂布殺董卓,6月1日李傕破城)。

王允的史料,看本傳就行,除了團結自家人和親信(左馮翊宋翼,右扶風王宏,兒子侍中王蓋),對其他人都不咋地。

1.對中原士族(兗州陳留)的蔡邕舉起了屠刀,

2.對關中士族的馬日磾開啟拒絕模式(拒絕赦免蔡邕),

3.對關中士族的士孫瑞開啟無視模式(士孫瑞參與刺董有功,卻未封侯。另一主謀楊瓚籍貫不明,亦無封賞記載)。

4.甚至對同謀、同州的呂布開啟鄙視模式。

而(王允)素輕(呂)布,以劍客遇之。

好吧,確實我也找不到王允對趙氏兄弟怠慢的記載,只能以上述史料推出,王允也不會對趙氏兄弟有所恩澤。

所以,開城門的蜀兵會不會是前將軍趙謙的人呢?

李郭之亂始。李傕將趙溫留為己用(楊彪、皇甫嵩、朱儁等人因參與勸和而被郭汜扣留)。

趙溫寫信勸阻李傕,李傕怒欲殺之,李傕從弟李應是趙溫的故公府掾,數諫而免。

後,趙溫隨獻帝東歸,入許,成了曹操的招牌之一。這是後話。

我覺得,由上述史料可見,在董卓、李傕秉政時期,趙氏兄弟在朝廷的地位算是比較重要的,畢竟能先後位及三公。

最後看看王允秉政時期(兩個月不到,4月23日呂布殺董卓,6月1日李傕破城)。

王允的史料,看本傳就行,除了團結自家人和親信(左馮翊宋翼,右扶風王宏,兒子侍中王蓋),對其他人都不咋地。

1.對中原士族(兗州陳留)的蔡邕舉起了屠刀,

2.對關中士族的馬日磾開啟拒絕模式(拒絕赦免蔡邕),

3.對關中士族的士孫瑞開啟無視模式(士孫瑞參與刺董有功,卻未封侯。另一主謀楊瓚籍貫不明,亦無封賞記載)。

4.甚至對同謀、同州的呂布開啟鄙視模式。

而(王允)素輕(呂)布,以劍客遇之。

好吧,確實我也找不到王允對趙氏兄弟怠慢的記載,只能以上述史料推出,王允也不會對趙氏兄弟有所恩澤。

所以,開城門的蜀兵會不會是前將軍趙謙的人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