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原來三國演義中這些情節都是虛構的,怪不得諸葛亮那麼神

“三國演義“對諸葛亮北伐有十分優秀的藝術描寫, 最為曲折最具傳奇的是第一次北伐。 其中的事前離間曹睿罷免, 後又重新啟用司馬懿, 孟達準備在新城配合北伐卻最終失敗, 馬謖拒諫失街亭…諸葛亮不得已的空城計, 天水關收服薑維, 等等堪稱精彩紛呈。 但同時這次出征也是曲筆運用和最具虛構情節的一段。 下面 先看對戰雙方描述: 第九十一回伐中原武侯上表---諸葛亮向劉禪上著名的出師表後, 選定建興五年(227) 春三月出師伐魏(歷史上實際是建興六年即228年)忽帳下一老將厲聲而進曰:“我雖年邁,

尚有廉頗之勇, 馬援之雄, 何故不用我矣?“眾視之, 乃趙雲也……孔明大喜, 即撥精兵五千, 副將十員隨趙雲鄧芝去訖。 對方魏國: 卻說夏侯楙在長安聚集諸路軍馬, 時有西涼大將韓德, 善使開山大斧, 有萬夫不當之勇, 引西羌諸路兵到來;見了夏侯楙, 楙重賞之, 就遣為先鋒。 德有四子, 皆精通武藝, 弓馬過人: 長子韓瑛, 次子韓瑤, 三子韓瓊, 四子韓琪。 韓德帶四子兵西羌兵八萬, 取路至鳳鳴山, 正遇蜀兵, 兩陣對圓。

接下來就是九十二回: 趙子龍力斬五將, 諸葛亮智取三城。 這個鳳鳴山查了一下, 在今陝西漢中境內。 按三國演義的故事, 趙雲先後陣斬三個兒子韓瑛韓瓊韓琪, 活捉韓瑤, 韓德引敗軍回見夏侯楙(注意:夏侯楙是在長安, 韓德會見夏侯楙肯定在長安或者至少在長安附近)哭告三子被殺一子被擒, 夏侯楙親自領兵來迎趙雲(注意:夏侯楙遇到趙雲也應該在關中一帶)趙雲又當著夏侯楙的面殺了韓德, 西涼兵一敗塗地, 也就是趙雲鄧芝的五千兵打敗了韓德八萬西涼兵, 這是兵力對比上的不可思議。

再看下面, 還有更加不可理解的乾坤大挪移。 前面說了鳳鳴山在陝西漢中, 按理說韓德率軍到長安領受先鋒之職後, 是向西迎戰蜀軍的。 而趙雲鄧芝奉命作先鋒伐魏至少是由漢中出兵的, 儘管三國時期的漢中和現在的漢中轄區不一定一致,

但大體地域位置不會差, 就是說趙雲與韓德的交戰地點不應該在漢中地域。 而當時的漢中太守應當是魏延, 何況趙雲鄧芝是進攻一方, 如果說在漢中展開戰鬥, 那說明韓德已經翻越秦嶺, 趙雲鄧芝作為先鋒的行動就太遲緩了。 不過這還勉強能說, 最奇異的在下麵。

夏侯楙看見趙雲英勇無敵, 心中害怕, 聽取參軍程武進言, 分派董禧, 薛則側後埋伏, 令潘遂和八員副將引誘趙雲, 結果趙雲中計被圍, 正在危急時刻, 關興, 張苞奉諸葛亮之令分別殺了董禧薛則, 匯合趙雲三路夾攻, 殺得魏兵血流成河, 屍橫遍野, 夏侯楙乃無謀之人, 更兼年幼, 不曾經戰, 見軍大亂, 遂引帳下驍將百余人, 往南安郡而走。 注意: 前面說了, 按照當時雙方態勢, 交戰地域不可能在漢中, 應該在關中西府地區即陳倉一帶。 但不論是漢中還是陳倉, 夏侯楙都不可能往南安郡方向逃跑。 因為南安郡是現在的甘肅隴西縣, 比天水距離更遠, 從地圖目測就是從陝西和甘肅邊界看, 至少也在四百五十公里以上, 而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陳倉仍然是魏國轄區,夏侯楙為啥不投近在咫尺的陳倉,反逃往遙遠的南安呢?退一步說,就算不合情理地逃往南安方向,為啥不進入稍近點的天水卻跑更遠的南安?原來,羅貫中老先生接下來要講諸葛亮收服薑維的故事了,如果此時讓夏侯楙進入天水,就不能寫天水太守馬遵開始中計而讓薑維亮相,所以必須利用人們不熟悉地理,又看到趙雲鄧芝大勝魏兵高興而疏忽之際,巧妙的轉換到南安,如果還圍著陳倉,就難展開那一段趙雲大戰少年將軍姜維的精彩故事了。

這一段乾坤大挪移還可從九十五回“馬謖拒諫失街亭“的描寫證實,在這一回,羅貫中安排讓諸葛亮派出高翔魏延策應街亭後,又叫諸葛亮喚趙雲鄧芝吩咐曰:“今司馬懿出兵與往日不同,汝二人各引一軍出箕穀,以為疑兵……,吾自統大軍由斜穀徑取郿城,若得郿城長安可破矣“。在已經攻佔隴右三郡後,隴右本來就是大路,諸葛亮曾經拒絕魏延子午谷之計說要從隴右大路進兵, 到了大路卻又安排趙雲鄧芝出箕穀,這等於返回漢中再出箕穀豈不是折騰人嗎?由此充分說明此一段就是人為的純文學作品而已。

而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陳倉仍然是魏國轄區,夏侯楙為啥不投近在咫尺的陳倉,反逃往遙遠的南安呢?退一步說,就算不合情理地逃往南安方向,為啥不進入稍近點的天水卻跑更遠的南安?原來,羅貫中老先生接下來要講諸葛亮收服薑維的故事了,如果此時讓夏侯楙進入天水,就不能寫天水太守馬遵開始中計而讓薑維亮相,所以必須利用人們不熟悉地理,又看到趙雲鄧芝大勝魏兵高興而疏忽之際,巧妙的轉換到南安,如果還圍著陳倉,就難展開那一段趙雲大戰少年將軍姜維的精彩故事了。

這一段乾坤大挪移還可從九十五回“馬謖拒諫失街亭“的描寫證實,在這一回,羅貫中安排讓諸葛亮派出高翔魏延策應街亭後,又叫諸葛亮喚趙雲鄧芝吩咐曰:“今司馬懿出兵與往日不同,汝二人各引一軍出箕穀,以為疑兵……,吾自統大軍由斜穀徑取郿城,若得郿城長安可破矣“。在已經攻佔隴右三郡後,隴右本來就是大路,諸葛亮曾經拒絕魏延子午谷之計說要從隴右大路進兵, 到了大路卻又安排趙雲鄧芝出箕穀,這等於返回漢中再出箕穀豈不是折騰人嗎?由此充分說明此一段就是人為的純文學作品而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