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大箱子好還是小箱子好,淺聊音箱箱體體積對音質的影響

關於音箱本身對聲音的影響大多數都是集中在揚聲器、分頻器、電路板之類的內部器件, 但是這不影響有些用戶對於音箱可擕式的熱愛, 比如說桌面音箱等等。

而且毫無疑問除了箱體材質、電源線、信號線, 箱體大小的的確確在影響著音質。

各位應該看到諸如JBL、聲擎甚至漫步者都在做越小越小的箱體, 燕七甚至武斷的說, 四寸或者五寸的小箱子在這幾年會很吃香。

老燒們就不樂意了, 家裡8寸的揚聲器帶來的低頻是你四寸能比的?

在寫了不少音響文章後, 我發現一個問題, 很多人在吐槽的時候會有兩種反應:第一, 我家的箱子比你說的栗子聲音好得多, 你吹牛逼我就不爽;但是很容易忽略並不是每個人都是坐在沙發上, 距離箱子兩米左右聽歌的, 就拿桌面音箱來說, 肯定是用戶坐在書桌前辦公聽的, 耳朵距離音箱二三十公分而已;

第二種反應是,

誰都知道揚聲器尺寸對聲音的音質影響係數是最大的, 你非要說小尺寸的揚聲器聲音是優秀的, 那不就是打廣告麼?

我總結一下其實最重要的是老燒雖然知道小箱子和藍牙耳機一樣會成為目前最主流的HIFI音箱, 但是多數人是不願接受不懂音質的人來評說這些小箱子。

就像我沒事跑去看小米耳機、Beats耳機的評論一樣, 誰都知道那是沒音質可談的, 但是評論說音質有模有樣。 當然, 我可以確定大多數是真實的, 你又能怎麼想了?

再說小箱子的音質, 我想先說大箱子, 大家所認為的大箱子也不過8—10寸的揚聲器單元,

可是你見過幾十寸的箱子麼?

我仿佛又聽到理智的聲音, 選購音箱考慮箱子的大小時, 先考慮個人的聽歌空間, 這跟小箱子放桌面聽的意義是一樣的吧。

而且, 小箱子也是有講究的, 是有成功案例的。

先拿真力這款8010A來說,

尺寸小的驚人, 195x121x116mm, 而且, 這並不是真力某一款監聽音箱, 而是一些列, 除了8010A, 還有8020C、8030C以及8040B、8050B。 其中8010A體積最小, 低音單元僅3英寸, 高音則為0.75寸金屬球頂單元, 內置2個25W的D類放大器, 頻響為74—20kHz, 售價3300元一支。

看到這一部分人會驚訝它的價格, 一部分驚訝它的尺寸, 而這兩種態度恰好代表了兩個對音響瞭解所在不同層次的人, 不說大家都懂得。

不知各位怎麼猜測它的音質,我想說的是,這是一款有設計感的音箱,無論是外觀去棱角化降低因為直角帶來的聲波衍射,還是小箱子無需受制於擺位的優點,都說明一個事,產品定位不同,設計就大為不同,對聲音的影響也就大不同。

無獨有偶,義大利品牌IK Multimedia也出了一款類似的監聽小箱子,不過它並不能單個賣,而是一對。

和真力8010A一樣,這款IK iLoud Micro Monitor由一個3寸低音單元和一個0.75寸高音單元構成,同樣內置兩個D類放大器,頻響範圍為45Hz—22K Hz,比起真力8010A的不同之處,IK iLoud內置時序一致的DSP管理,也就是為了彌補兩個揚聲器(時序一致的DSP管理可以讓人感覺是用一個聲源)的缺點,同時它還支援藍牙連接。

估計有不少老燒又忍不住要說這麼小的箱子有個鳥用。

事實上這本身視為玩音樂的玩家提供的便攜監聽小箱子,我們可以看一下官方的文案解釋,其實和真力8010A的設計相比,IK iLoud一樣在考慮怎樣用設計把小箱子的聲音表現到極致,後者多做的功課是加了DSP設置。因為後者本身是靠著給蘋果做吉他音色軟體起家,能夠在真力8010A的基礎之上對設計進行優化,從而改變產品定位,這就是設計的魅力,也是音箱可以讓無數燒友視為精神食糧的獨特之處。

說這麼多,其實無非想要說一個道理,不同產品有不同的定位。哪怕在決定聲音的揚聲器尺寸上,小箱子幾乎不佔優勢, 但肯定不是完敗,田忌賽馬的故事大家都聽過,更重要的是本身就是主打不同人群的人。如果說有人非要拿一款小箱子和一款大箱子作對比,說前者聲音好於後者,那才是值得質疑的。

最後總結一下本文的主題,為何我說小箱子會成為這幾年市場的主流,其實無非兩點。從用戶方面來說,玩HIFI箱子的用戶群基本都是35+了,聽藍牙音箱的大多數是30歲以下的年輕人,想要他們直接聽HIFI箱子是比較難的,不僅僅是用戶習慣,還是審美,為何手機、電視越做越薄,看小米的廣告就知道,年輕人喜歡的是精緻美學,小箱子可以充分迎合年輕人的喜好,而聲音,就像我說的,你可以看小米耳機和Beats耳機的買家評論。

不知各位怎麼猜測它的音質,我想說的是,這是一款有設計感的音箱,無論是外觀去棱角化降低因為直角帶來的聲波衍射,還是小箱子無需受制於擺位的優點,都說明一個事,產品定位不同,設計就大為不同,對聲音的影響也就大不同。

無獨有偶,義大利品牌IK Multimedia也出了一款類似的監聽小箱子,不過它並不能單個賣,而是一對。

和真力8010A一樣,這款IK iLoud Micro Monitor由一個3寸低音單元和一個0.75寸高音單元構成,同樣內置兩個D類放大器,頻響範圍為45Hz—22K Hz,比起真力8010A的不同之處,IK iLoud內置時序一致的DSP管理,也就是為了彌補兩個揚聲器(時序一致的DSP管理可以讓人感覺是用一個聲源)的缺點,同時它還支援藍牙連接。

估計有不少老燒又忍不住要說這麼小的箱子有個鳥用。

事實上這本身視為玩音樂的玩家提供的便攜監聽小箱子,我們可以看一下官方的文案解釋,其實和真力8010A的設計相比,IK iLoud一樣在考慮怎樣用設計把小箱子的聲音表現到極致,後者多做的功課是加了DSP設置。因為後者本身是靠著給蘋果做吉他音色軟體起家,能夠在真力8010A的基礎之上對設計進行優化,從而改變產品定位,這就是設計的魅力,也是音箱可以讓無數燒友視為精神食糧的獨特之處。

說這麼多,其實無非想要說一個道理,不同產品有不同的定位。哪怕在決定聲音的揚聲器尺寸上,小箱子幾乎不佔優勢, 但肯定不是完敗,田忌賽馬的故事大家都聽過,更重要的是本身就是主打不同人群的人。如果說有人非要拿一款小箱子和一款大箱子作對比,說前者聲音好於後者,那才是值得質疑的。

最後總結一下本文的主題,為何我說小箱子會成為這幾年市場的主流,其實無非兩點。從用戶方面來說,玩HIFI箱子的用戶群基本都是35+了,聽藍牙音箱的大多數是30歲以下的年輕人,想要他們直接聽HIFI箱子是比較難的,不僅僅是用戶習慣,還是審美,為何手機、電視越做越薄,看小米的廣告就知道,年輕人喜歡的是精緻美學,小箱子可以充分迎合年輕人的喜好,而聲音,就像我說的,你可以看小米耳機和Beats耳機的買家評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