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遇到挫折、失敗時,會把痛苦深深地藏在內心裡

古人雲:“三十而立, 四十不惑”。 不惑, 不疑惑, 明白也。 不言而喻, 人進入四十歲, 才走向成熟。

也許, 正值這個年齡和度過這個年齡的人感受更深吧!

四十歲了, 你曾經擁有什麼?六七歲學齡前, 十幾年讀書, 十幾年工作。 四十歲就是這樣如此簡單地被分割掉了, 留在心中的竟是一則永恆的不等式。

四十歲, 年復一年, 任風霜雪雨遮住了俊俏的面容, 偶爾發現有白髮長了出來, 照著鏡子把它拔掉, 內心總是不免生出幾分無奈與酸楚, 這是四十歲換來的代價, 也是四十歲走向成熟的標誌。

四十歲, 已經走出了青年的行列,

擺脫了多情多夢狂躁不安的青春, 跨過而立之年的癡迷與困惑。 如果說二十歲是正午陽光, 三十歲是夏花燦爛, 四十歲似乎是金秋的“公私倉稟俱豐實”的人生盛季——家成業熟, 年富力強。 然而, 當你暮然回首, 四十歲似乎又留下了許多敗筆和深深的遺憾……四十歲前, 每個人都爭先恐後趕集似的擠進“圍城”。 奏過鍋碗瓢盆交響曲, 曬過滿園的“萬國旗”, 穿梭於商店菜市場。 當一切又恢復以往的平靜, 漸漸邁進四十歲時, 卻又惦記起城外的“秀麗風光”, 於是, 追尋到手的卻不好好珍惜, 得不到的卻又去苦苦追求……

四十歲以前, 每個人都義無反顧, 頑強執著, 一往情深地獻身于“宏偉的事業”, 自以為神聖無比, 至高無上。 到了四十歲,

回過頭去細細品味, 才知道, 一部個人的奮鬥史似乎就像小孩子玩的“家家”遊戲;二十多歲時曾被愛的死去活來, 矢志不渝, 追求至真至純的愛情, 到了四十歲, 又不太相信愛情能夠維持到多久, 於是乎, 便演繹出“人若想學壞, 四十開外”的民間諺語。

四十歲前, 曾經都有過一絲不苟地塑造自我的過程:上班西裝革履、亭亭玉立;走到街上爭當俊男靚女;回到家裡做個模範丈夫、相夫教子。 信誓旦旦, 會混出個人模狗樣來, 要讓世界都知道還有個“我”。 而當幾度春秋, 幾度風雨, 碰的頭破血流時, 才發現理想與現實相距遙遠。

四十歲, 懂得了歲月的珍貴。 年少時盼著快點長大, 一到四十歲就想把地球支住。 他們已經沒有年青人的無憂無慮與放蕩不羈,

唯有那舉在身後窮追不捨的歲月長鞭, 抽打著他們步履匆匆, 穿梭於事業與家庭之間。

四十歲, 生命之旅的重要驛站, 人生的“不惑之年”。 他們對人生、對社會、對自我都有了相當深刻的認識和見解, 他們既無年青人伶牙俐齒之氣, 又無老年人的龍鍾之態, 眉宇間透出世事洞明的豁達。 四十歲, 為人處事時刻牢記著要對自己言行負責的諾言, 不再對任何事情輕易承諾。 取得佳績、獲得成功時, 會平靜的把榮譽證書悄悄地鎖進抽屜裡, 遇到挫折、失敗時, 會把痛苦深深地藏在內心裡。

四十歲, “責任”意識明顯增強。 他們的雙肩滿負荷, 一肩擔著家庭, 一肩擔著事業。 家庭這頭上有老下有小, 都需要安撫和説明, 他們猶如被線牽著的木偶,

每一個親人的手裡都攥著一根線, 只要牽動一下, 都得在台前幕後舞動一番;事業這頭更不敢怠慢, 不論是談想法還是提意見, 總得要瞻前顧後, 深思熟慮, 特別是遇到坎坷時總是迫使自己表現的不動聲色, 閉門獨自思過, 並暗暗祈禱和祝福自己過後會有好的光景和收穫。

三十加的我們, 四十歲就這樣形色匆匆的到來, 又以怎樣的形式匆匆的走過!

沉重的四十歲, 堅韌的四十歲, 執著的四十歲, 不惑的四十歲。 其實, 人生的真正起步應該是四十歲, 那是因為:四十歲, 才走向成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