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三國時期的三大戰役

一、官渡之戰

曹操VS袁紹

兵力對比

袁紹:10.5萬, 加上未直接參戰的後軍和運輸部隊12萬。

曹操:3.3萬, 加上未直接參戰的後軍和運輸部隊3.4萬。

戰爭結果:

官渡之戰, 經過一年多的對峙, 以曹操的全面勝利而告結束。 曹操以兩萬左右的兵力, 出奇制勝, 擊破袁軍十萬。 這個戰例成為中國歷史上以弱勝強, 以少勝多的典型戰例。 曹操以其非凡的才智和勇氣, 寫下了他軍事生涯最輝煌的一頁。 建安七年(202年), 袁紹因兵敗憂鬱而死, 曹操乘機徹底擊滅了袁氏軍事集團, 建安十二年(207年), 曹操又征服烏桓, 至此, 戰亂多時的北方實現了統一。

二、赤壁之戰

曹操VS孫劉聯軍

戰役地點

長江赤壁

兵力對比

曹操:號稱80萬, 實際兵力沒有明確記載, 約10-20萬

孫劉聯軍:5萬

戰爭結果:

黃蓋先派人送信給曹操詐降。 當時東南風正急, 黃蓋將士艘戰船排在最前面, 到江心時升起船帆, 其餘的船在後依次前進。 曹操軍中的官兵都走出營來站著觀看, 指著船, 說黃蓋來投降了。 離曹軍還有二裡多遠, 那十艘船同時點火, 火烈風猛, 船象箭一樣向前飛駛, 把曹軍戰船全部燒光, 火勢還蔓延到曹軍設在陸地上的營寨。 頃刻間, 濃煙烈火, 遮天蔽日, 曹軍人馬燒死和淹死的不計其數。

周瑜等率領輕裝的精銳戰士緊隨在後, 鼓聲震天, 奮勇向前, 曹軍大敗。

三、夷陵之戰

孫權VS劉備

戰役地點

夷陵

兵力對比

劉備:5萬 孫權:5萬

戰爭結果

東吳守住了荊州, 而蜀漢受到重創, 元氣大傷。 此戰兩國實力都受到影響, 為雙方日後消除矛盾、共同抗魏奠定基礎。

戰役中失利的蜀漢昭烈帝劉備向西敗逃, 但是到了益州東部的永安便不再西進。 孫權方面雖然獲勝, 但是聽到劉備駐紮在離邊境如此之近的地方仍然感到畏懼, 遣使議和。 因長期征戰和兵敗而心力交瘁的劉備同意停戰, 次年四月逝世, 蜀漢軍政大權全部託付于丞相諸葛亮, 後者立即遣使與東吳恢復同盟, 共同對抗曹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