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白鹿原》選讀:風雲變幻千堆雪 乾坤朗朗一白鹿

朱先生

那天清晨, 朱失生正在書房裡誦讀。 誦讀已經不是習慣而是他生命的需要。 世間一切佳果珍饈都經不得牙齒的反覆咀嚼, 咀嚼到後來就連什麼味兒也沒有了:只有聖賢的書是最耐得咀嚼的, 同樣一句話, 咀嚼一次就有一回新的體味和新的領悟, 不僅不覺得味嘗己盡反而覺得味道深遠:好飯耐不得三頓吃, 好衣架不住半月穿, 好書卻經得住一輩子誦讀。

朱先生誦讀聖賢書時, 全神貫注如癡如醉如同進入仙界。 門房老者張秀才來報告, 說省府衙門有兩位差人求見。

朱先生頭也不抬:“就說我正在晨誦。

張老秀才回到門口如實報告:“先生正在晨誦。 ”

兩位差官大為驚訝, 晨誦算什麼?不就是背書念書嗎?念書背書算什麼擱不下的緊事呢?隨之就對門房張秀才上了火:“我這裡有十萬火急命令, 是張總督的手諭, 你問先生他接也不接?”

張秀才再來傳話, 朱先生說:“我正在晨讀。 願等就等, 不願等了請他們自便。 ”

差官聽了更火了, 再三申明:“這是張總督的手諭, 先生知道不知道張總督?”

張秀才說:“皇帝來也不頂啥!張總督比皇帝還高貴?等著!先生正在晨誦。 ”

兩位差官只好等著, 張秀才不失禮儀為他們沏了茶。

人物簡介

朱先生是傳統知識份子的代表, 不求名利, 心憂天下。 辛亥革命時期, 他為了使關中百姓免遭戰亂之苦, 隻身赴清兵大營,

對曾經的老師方巡撫一番利害陳說, 使他打消了進攻西安城的念頭。 他品德學問高尚, 不願為官, 甘於清貧, 盡心盡力于編修一部客觀翔實的縣誌。 但他又不是一個兩耳不聞窗外事的書生, 白鹿原發生饑荒時, 他受命賑濟災民, 清廉正直, 絕不給自己撈一絲油水。 抗日戰爭時期, 他領銜關中儒士發表抗戰宣言, 準備投筆從戎, 取義成仁, 雖最終未果, 卻彰顯出一位知識份子的擔當與責任。

朱先生的死帶有一股傳奇色彩, 他預知了自己的死期, 甚至預見了多年之後自己會被掘墓。 數十年後, 一群紅衛兵挖開了白鹿原上最大的孔老二的活靶子朱先生的墓, 除了泛著磷光的骨架和一堆已化為泥漿的書籍, 只發現了一塊經過燒制打磨的磚頭,

磚頭兩面各刻有六字:一面是天作孽猶可違, 一面是自作孽不可活。 更奇的是, 當有人將磚頭摔到地上時, 磚頭分為兩層, 裡面刻著一行字:折騰到何日為止......

白嘉軒

平常的日月就像牛拉的鐵箍木輪大車一樣悠悠運行。

災荒瘟疫和驟然掀起的動亂, 如同車輪陷進泥坑的牛車, 或是窩死了輪子, 或是顛斷了車軸而被迫停滯不前;經過或長或短的一番折騰, 或是換上一新車軸, 牛車又轍印深凹的土路上吱嘎吱嘎緩慢地滾動起來了。

白嘉軒坐在父親以及父親的父親坐過的生漆木椅上, 握著父親以及父親的父親握過的白銅水煙壺呼嚕呼嚕吸著煙的時候, 這樣想:他站在院裡望著煙崗籠罩的巍峨南山這樣想:夜晚, 當他過足了煙癮跑夠了茶水, 躺上空寂的上坑上時尤其忍不住這樣想, 他已經從具體的諸如年饉、瘟疫、農協這些單一事件上超脫出來, 進入一種對生活和人的規律性的思考了。

死去的人不管因為怎樣的災禍死去, 其實都如同跌入坑窪顛斷了的車軸:活著的人不能總是惋惜那斷軸的好處,

因為再也沒有用了, 必須換上新的車軸, 讓牛車爬上坑窪繼續上路。

他拄著拐仗。 佝僂著腰, 從村巷走過去, 聽見從某個屋院傳出女人哭兒子, 或丈夫的悲戚的聲音, 不僅不同情她們, 反而在心裡罵她混帳!因為無論父親母親兒子女兒和丈夫, 在任何人來說都不能保證絕對的完美, 不可能一家人永遠在一起;因為好的父親母親兒子女兒和丈夫, 一旦遭到死劫就不會重新聚合了, 即使你不吃不喝想死想活哭斷腸也不頂啥喀!一根斷折的車軸!再好再結實的車軸總有磨細和顛斷的時候, 所以死人並不應該表現特別的悲哀。

白嘉軒對仙草的死亡也深感悲哀, 以至很長一段日子裡總感覺缺了點什麼;缺的肯定不單是她每晚小心地順著他的腳腿伸溜下來的濕熱的肉體,也有她在屋院裡走路的那種沙沙的聲音,散發到庭院炕頭上的一種氣息,或者是有別於影像聲音氣息的另一種無以名狀的感覺,所有這些也都確鑿不存在了。他的超人,在於他能得出仙草也是一根斷襲的車軸這樣非凡的結論。

白嘉軒在思索人生奧秘的時候,總是想起自古流傳著的一句咒語:白鹿村的人口總是冒不過一千,啥時候冒過了肯定就要發生災難,人口一下子又得縮回到千人以下。他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裡,第一次經歷了這個人口大回縮的過程而得以驗證那句咒語,便從懷疑到認定:白鹿村上空的冥冥蒼穹之中,有一雙監視著的眼睛,掌握著白鹿村乃至整個白鹿原上各個村莊人口的繁衍和稀稠…

人物簡介

白嘉軒是白鹿村的族長,一生娶過七個妻子,前六個過門後不久都死去,第七個仙草才陪他到老,並育有三兒一女(白孝文、白孝武、白孝義、白靈)。白嘉軒是中國傳統宗族社會的代表,作為族長,他在那個動亂的年代裡盡力維護家風族風。

他宅心仁厚,正直剛強,不計私人恩怨,當曾派手下土匪洗劫他家並打斷其腰杆的黑娃兩次入獄時,他都伸出援手試圖救助。但對於吸毒、出軌的族人,包括自己的親生兒子,他會毫不留情的進行懲罰。

不過新時代已經來臨,白嘉軒所想維護的宗族秩序,在時代掄起的巨錘面前顯得不堪一擊,有時便也不得不採取冷眼旁觀的態度,佝僂著他的腰,漸漸老去。

白孝文

在土壕裡被野狗當作死屍幾乎吃掉的那一刻,他幾乎完全料定自己已經走到人生盡頭,再也鼓不起一絲力氣,燃不起一縷熱情跨出那個土壕,土壕成為他生命里程的最後一個驛站。

啊!鹿三一句嘲諷調侃的話——“你去舍飯吃吧”,把他推向那口沸騰著生命液汁的大鐵鍋前!走過了土壕到舍飯場那一段死亡之旅,隨之而來的不是一碗輝煌的稀粥,而是生命一個輝煌的開端……

好好活著!活著就要記住,人生最痛苦最絕望的那一刻是最難熬的一刻,但不是生命結束的最後一刻;熬過去掙過去就會開體驗呼喚未來的生活,有一種對生活的無限熱情和渴望。

他又一次對他的太太說:“好好活著!活著就有希望!”

妻子抿嘴笑笑:“你回到老家心情很好!”

白孝文依然覺得太太不能理解人的心情。

人物簡介

白嘉軒的大兒子白孝文本來繼承為族長,因被黑娃媳婦田小娥引誘出軌,而被父親剝奪了族長之位,在祠堂當眾被鞭笞後又被分家,後因吸毒敗光家產,老婆也在饑荒年裡被餓死,自己也一度淪為乞丐,落魄得差點死去。

後因人引薦,入了縣保安團,漸坐到營長之位。在朱先生的調和下,父親白嘉軒也終於再度承認了他這個曾經的不肖子。省城西安解放後,白孝文順應時勢回應起義,殺死了並不阻擋起義、想要解甲歸田的保安團團長,成為滋水縣縣長。

白 靈

白嘉軒沉默了大約半月光景,絕口不提及白靈的事,也不許家裡人再談論被搜家的事。

這一晚,他對守候在白趙氏炕前的兩個兒子說:“你倆還沒經多少世事。世事你不經它,你就摸不准它,世事就是倆字:福禍。倆字半邊一樣,半邊不一樣,就是說,倆字相互牽連著,就好比羅面的籮櫃,咣當搖過去是福,咣當搖過來就是禍。所以說你們得明白,凡遇好事的時光甭張狂,張狂過頭了後邊就有禍事;凡遇到禍事的時光也甭亂套,忍著受著,哪怕咬著牙也得忍著受著,忍過了受過了好事跟著就來了,你們日後經的世事多了就明白了。”

白孝武點頭領會:“古書上‘福兮禍所倚禍兮禍所伏’就說的這道理。”

白嘉軒說:“咱沒多少文墨,沒有古人說得圓潤,理兒一樣。”

人物簡介

白嘉軒小女兒白靈的命運是一個悲劇,她在革命最危急的時候加入了共產黨,滿腔熱血投身到革命之中,哪怕父親白嘉軒因此不認她這個女兒,也義無反顧。但最後,卻被所投奔的部隊誤認為是國民黨特務而被活埋。所幸這一冤案最終得到沉冤昭雪,新中國成立後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鹿子霖

第一次審訊十分簡單:“你把你的共匪兒子的行蹤供出來,就放你回去。你啥時候想通了,就隨時說話。我們有充份的證據,證明你知道你兒子的底細。”

鹿子霖聽明白了,也說不再慌亂,不再生氣,更不會摔碗擲箸與飯食為仇了。他當即做好了死在這張硬板床上的準備。

他在審訊室只問了一句話:“要是我說不出兆鵬的影蹤,大概就得在這不颳風不淋雨的屋子裡蹲到死吧?”審判官抿了抿嘴,沒有回答他的挑釁。

鹿子霖吃完以後,就仰躺在床板上,高高蹺起一條腿,心裡想:修下監獄就是裝人哩喀!能享福也能受罪,能人前也能人後,能站起來也能蹴得下,才活得坦然,要不就只有碰死到牆上一條路可行了。

人物簡介

鹿子霖的人生經歷了幾起幾落。他在辛亥革命後被任命為鄉約,在農民協會鬧革命時被批鬥還差點被砍頭。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後,國民黨大肆追捕屠殺共產黨,鹿子霖官復原職。解放戰爭時期民國政府施行保甲制度,又改任保長。

後因牽扯到大兒子鹿兆鵬是共產黨的緣故,被捕入獄兩年。出獄後落魄了段時間,後到聯保所供職,幹著無異于欽差大臣的工作,又活得滋潤起來。不過好景不長,白鹿原解放後,鹿子霖被押上死刑場陪鬥,心理不堪重負被嚇瘋,屎尿亂流,最終在一個冬夜裡僵硬地死去。

黑 娃

黑娃進門再進入庭院,看見一把籐椅上坐著一位頭髮銀白的老者,恰如一座斜立著的山峰,緊走幾步就撲通一聲跪倒了:“鹿兆謙求見先生。”

“你是何人?求我有啥事體?”

“鄙人鹿兆謙,先前為匪,現在是保安團炮營營長。想拜先生為師念書。”

“我都不念書了,你還想念書?”

“兆謙闖蕩半生,混帳半生,糊塗半生,現在想念書求知活得明白,做個好人。”

“你坐下說。”

黑娃站起來坐到凳上。朱先生自嘲地說:“我的弟子有經商的,有居官的,有鬧紅的,有務農的,獨獨沒有當土匪的。我收下你,我的弟子就行行俱全了。”

說著回屋取來紙筆,撥下筆帽;筆頭兒已經乾涸,經水泡開了又磨了墨汁,給黑娃寫了“學為好人”四字,說:“你是我最後一個弟子。這是我最後一幅題字。”

黑娃每日早起借著濛濛的晨曦舞劍,然後坐下誦讀《論語》,自然常常求問于高氏玉鳳;每隔十天半月去一趟白鹿書院,向朱先生誦背之後再說自己體味的道理。

朱先生深為驚訝,開始認真地和他交談,而且感慨不已:“別人是先躉下學問再出去闖世事,你是闖過了世事才來求學問;別人躉下學問為發財升官,你才是真個求學問為修身為做人的。”

黑娃謙然地說:“我學一點就做到一點,為的再不做混帳事。”

朱先生仰起脖子慨歎道:“想不道我的弟子中真求學問的竟是個土匪胚子!”

人物簡介

黑娃的人生經歷也是跌宕起伏。他的生涯始于長工,後來在鹿兆鵬的引導下成長為農民協會的一名革命鬥士,在白鹿原上刮起了一場風攪雪。國共合作破裂後農協被剿殺,黑娃逃走投奔至一支共產黨建立的部隊,因機警和膽識成為旅長的貼身衛兵。部隊暴動失敗後,黑娃從死人堆裡爬出來,上山做了一名土匪,很快混到了二當家的地位。

後來,被白孝文率保安團抓到過一次。在被處決前,大當家抓了白孝文老婆,並以殺死全家相威脅,迫使白孝文協助黑娃越獄逃出。後大當家離奇死亡,黑娃率部接受招安,成為保安團炮兵營營長,並拜朱先生為師,成為朱先生的關門弟子,學為好人。

省城西安解放後,帶頭回應起義,成為滋水縣副縣長。最終,卻在副縣長任內被捕,以土匪匪首殘害群眾、圍剿紅軍、殺害共產黨員三條罪名被處決。

以至很長一段日子裡總感覺缺了點什麼;缺的肯定不單是她每晚小心地順著他的腳腿伸溜下來的濕熱的肉體,也有她在屋院裡走路的那種沙沙的聲音,散發到庭院炕頭上的一種氣息,或者是有別於影像聲音氣息的另一種無以名狀的感覺,所有這些也都確鑿不存在了。他的超人,在於他能得出仙草也是一根斷襲的車軸這樣非凡的結論。

白嘉軒在思索人生奧秘的時候,總是想起自古流傳著的一句咒語:白鹿村的人口總是冒不過一千,啥時候冒過了肯定就要發生災難,人口一下子又得縮回到千人以下。他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裡,第一次經歷了這個人口大回縮的過程而得以驗證那句咒語,便從懷疑到認定:白鹿村上空的冥冥蒼穹之中,有一雙監視著的眼睛,掌握著白鹿村乃至整個白鹿原上各個村莊人口的繁衍和稀稠…

人物簡介

白嘉軒是白鹿村的族長,一生娶過七個妻子,前六個過門後不久都死去,第七個仙草才陪他到老,並育有三兒一女(白孝文、白孝武、白孝義、白靈)。白嘉軒是中國傳統宗族社會的代表,作為族長,他在那個動亂的年代裡盡力維護家風族風。

他宅心仁厚,正直剛強,不計私人恩怨,當曾派手下土匪洗劫他家並打斷其腰杆的黑娃兩次入獄時,他都伸出援手試圖救助。但對於吸毒、出軌的族人,包括自己的親生兒子,他會毫不留情的進行懲罰。

不過新時代已經來臨,白嘉軒所想維護的宗族秩序,在時代掄起的巨錘面前顯得不堪一擊,有時便也不得不採取冷眼旁觀的態度,佝僂著他的腰,漸漸老去。

白孝文

在土壕裡被野狗當作死屍幾乎吃掉的那一刻,他幾乎完全料定自己已經走到人生盡頭,再也鼓不起一絲力氣,燃不起一縷熱情跨出那個土壕,土壕成為他生命里程的最後一個驛站。

啊!鹿三一句嘲諷調侃的話——“你去舍飯吃吧”,把他推向那口沸騰著生命液汁的大鐵鍋前!走過了土壕到舍飯場那一段死亡之旅,隨之而來的不是一碗輝煌的稀粥,而是生命一個輝煌的開端……

好好活著!活著就要記住,人生最痛苦最絕望的那一刻是最難熬的一刻,但不是生命結束的最後一刻;熬過去掙過去就會開體驗呼喚未來的生活,有一種對生活的無限熱情和渴望。

他又一次對他的太太說:“好好活著!活著就有希望!”

妻子抿嘴笑笑:“你回到老家心情很好!”

白孝文依然覺得太太不能理解人的心情。

人物簡介

白嘉軒的大兒子白孝文本來繼承為族長,因被黑娃媳婦田小娥引誘出軌,而被父親剝奪了族長之位,在祠堂當眾被鞭笞後又被分家,後因吸毒敗光家產,老婆也在饑荒年裡被餓死,自己也一度淪為乞丐,落魄得差點死去。

後因人引薦,入了縣保安團,漸坐到營長之位。在朱先生的調和下,父親白嘉軒也終於再度承認了他這個曾經的不肖子。省城西安解放後,白孝文順應時勢回應起義,殺死了並不阻擋起義、想要解甲歸田的保安團團長,成為滋水縣縣長。

白 靈

白嘉軒沉默了大約半月光景,絕口不提及白靈的事,也不許家裡人再談論被搜家的事。

這一晚,他對守候在白趙氏炕前的兩個兒子說:“你倆還沒經多少世事。世事你不經它,你就摸不准它,世事就是倆字:福禍。倆字半邊一樣,半邊不一樣,就是說,倆字相互牽連著,就好比羅面的籮櫃,咣當搖過去是福,咣當搖過來就是禍。所以說你們得明白,凡遇好事的時光甭張狂,張狂過頭了後邊就有禍事;凡遇到禍事的時光也甭亂套,忍著受著,哪怕咬著牙也得忍著受著,忍過了受過了好事跟著就來了,你們日後經的世事多了就明白了。”

白孝武點頭領會:“古書上‘福兮禍所倚禍兮禍所伏’就說的這道理。”

白嘉軒說:“咱沒多少文墨,沒有古人說得圓潤,理兒一樣。”

人物簡介

白嘉軒小女兒白靈的命運是一個悲劇,她在革命最危急的時候加入了共產黨,滿腔熱血投身到革命之中,哪怕父親白嘉軒因此不認她這個女兒,也義無反顧。但最後,卻被所投奔的部隊誤認為是國民黨特務而被活埋。所幸這一冤案最終得到沉冤昭雪,新中國成立後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鹿子霖

第一次審訊十分簡單:“你把你的共匪兒子的行蹤供出來,就放你回去。你啥時候想通了,就隨時說話。我們有充份的證據,證明你知道你兒子的底細。”

鹿子霖聽明白了,也說不再慌亂,不再生氣,更不會摔碗擲箸與飯食為仇了。他當即做好了死在這張硬板床上的準備。

他在審訊室只問了一句話:“要是我說不出兆鵬的影蹤,大概就得在這不颳風不淋雨的屋子裡蹲到死吧?”審判官抿了抿嘴,沒有回答他的挑釁。

鹿子霖吃完以後,就仰躺在床板上,高高蹺起一條腿,心裡想:修下監獄就是裝人哩喀!能享福也能受罪,能人前也能人後,能站起來也能蹴得下,才活得坦然,要不就只有碰死到牆上一條路可行了。

人物簡介

鹿子霖的人生經歷了幾起幾落。他在辛亥革命後被任命為鄉約,在農民協會鬧革命時被批鬥還差點被砍頭。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後,國民黨大肆追捕屠殺共產黨,鹿子霖官復原職。解放戰爭時期民國政府施行保甲制度,又改任保長。

後因牽扯到大兒子鹿兆鵬是共產黨的緣故,被捕入獄兩年。出獄後落魄了段時間,後到聯保所供職,幹著無異于欽差大臣的工作,又活得滋潤起來。不過好景不長,白鹿原解放後,鹿子霖被押上死刑場陪鬥,心理不堪重負被嚇瘋,屎尿亂流,最終在一個冬夜裡僵硬地死去。

黑 娃

黑娃進門再進入庭院,看見一把籐椅上坐著一位頭髮銀白的老者,恰如一座斜立著的山峰,緊走幾步就撲通一聲跪倒了:“鹿兆謙求見先生。”

“你是何人?求我有啥事體?”

“鄙人鹿兆謙,先前為匪,現在是保安團炮營營長。想拜先生為師念書。”

“我都不念書了,你還想念書?”

“兆謙闖蕩半生,混帳半生,糊塗半生,現在想念書求知活得明白,做個好人。”

“你坐下說。”

黑娃站起來坐到凳上。朱先生自嘲地說:“我的弟子有經商的,有居官的,有鬧紅的,有務農的,獨獨沒有當土匪的。我收下你,我的弟子就行行俱全了。”

說著回屋取來紙筆,撥下筆帽;筆頭兒已經乾涸,經水泡開了又磨了墨汁,給黑娃寫了“學為好人”四字,說:“你是我最後一個弟子。這是我最後一幅題字。”

黑娃每日早起借著濛濛的晨曦舞劍,然後坐下誦讀《論語》,自然常常求問于高氏玉鳳;每隔十天半月去一趟白鹿書院,向朱先生誦背之後再說自己體味的道理。

朱先生深為驚訝,開始認真地和他交談,而且感慨不已:“別人是先躉下學問再出去闖世事,你是闖過了世事才來求學問;別人躉下學問為發財升官,你才是真個求學問為修身為做人的。”

黑娃謙然地說:“我學一點就做到一點,為的再不做混帳事。”

朱先生仰起脖子慨歎道:“想不道我的弟子中真求學問的竟是個土匪胚子!”

人物簡介

黑娃的人生經歷也是跌宕起伏。他的生涯始于長工,後來在鹿兆鵬的引導下成長為農民協會的一名革命鬥士,在白鹿原上刮起了一場風攪雪。國共合作破裂後農協被剿殺,黑娃逃走投奔至一支共產黨建立的部隊,因機警和膽識成為旅長的貼身衛兵。部隊暴動失敗後,黑娃從死人堆裡爬出來,上山做了一名土匪,很快混到了二當家的地位。

後來,被白孝文率保安團抓到過一次。在被處決前,大當家抓了白孝文老婆,並以殺死全家相威脅,迫使白孝文協助黑娃越獄逃出。後大當家離奇死亡,黑娃率部接受招安,成為保安團炮兵營營長,並拜朱先生為師,成為朱先生的關門弟子,學為好人。

省城西安解放後,帶頭回應起義,成為滋水縣副縣長。最終,卻在副縣長任內被捕,以土匪匪首殘害群眾、圍剿紅軍、殺害共產黨員三條罪名被處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