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河南一個農民家庭收養一侵華日軍傷兵47年,結局讓人意外

如果要問小編對日本侵華戰爭的理解, 除了憤怒, 似乎再也找不到更合適的詞來形容了。 十四年抗戰, 面對日軍兇狠殘暴、毫無人性的屠殺, 無數同胞慘死, 中國百姓對其是恨之入骨。 甚至於今日, 即使是在“勿忘國恥, 面向未來”的號召之下, 可只要談及日軍侵華的種種罪行, 我們內心的憤怒感依舊能夠噴薄而出。

然而, 你可能不會相信, 在所有的憤怒者之間, 卻有這麼一戶普通人家, 將一名受傷的日本兵養在家中長達47年, 期間更是想盡各種途徑幫這名傷兵回國, 讓人十分費解。

當然, 這樣的舉動惹起了眾怒, 可隨著中日邦交正常化後, 他們的舉動卻一度感動了日本民眾, 倒是成了抗戰史上一段難得的傳奇佳話。

這件事發生在1946年, 日本早已宣佈無條件投降, 但是一位叫做石田東四郎的日本傷兵卻被同伴放棄, 遺留了下來, 後被河南省西南伏牛山麓南召縣太廟鄉高莊村的農民孫邦俊意外救回。

對於孫家救養日本兵的舉動, 一時間引起了周邊村民的熱議, 同時遭到了鄉親們的極力反對, 甚至有村民不止一次提出要殺了這名日本兵, 以泄心頭之恨!可善良的孫家人卻說:“他也是一個孩子,

總歸是一條命, 眼睜睜看他死我實在不忍心”。 於是, 便忍受著大家的非議, 堅持把他的命留下來了。 這一過程中, 大家都開始對孫家漸漸疏遠和冷落, 可以說是過得十分的慘了。

其實剛救回時的石田東四郎已經半死不活, 又聾又啞, 神情瘋癲的狀態,

經常半夜一絲不掛地跑到院子裡撒尿並亂罵一通, 罵完後就開始往自己的臉上抽打, 一直打到臉部發青為止。 但對於日本兵的瘋癲狂亂, 孫家並沒有打罵過他, 而是慢慢地引導日本兵走上正常人的生活。 為了給他治病, 孫家人甚至把家中的牲口賣了。

在孫家的照下, 石田東四郎身體漸漸好轉, 不多見就可以正常走路了。 村民們也開始慢慢接納這個‘外來人’, 還給他取了一個中國名字‘李同’。

1962年, 孫邦俊辭世, 彌留之際都還在交代自己的兒女孫子照顧好他, 為他找尋日本的親人送他回國。 直到1990年, 日本訪問團來華訪問將日本兵的照片拍下, 回到日本進行尋人啟事。 終於在1992年, 日本人津田康道認出了照片上的石田東四郎。 他原本出生於日本秋田縣, 是日本東京農業學院的一名學生。 1937年, 全面侵華戰爭爆發後, 他被迫踏上中國參加戰爭。 日軍的殘忍罪行讓他精神遭到極大刺激, 於是當了逃兵, 成為一名傷殘的乞討者, 直到遇到了孫家。

孫家人

送他走回國時,孫家還特地為石田買了新衣服,給他收拾打扮整整齊齊、乾乾淨淨。而當時,從石田被孫家收養的那時起,整整47年過去了,石田也成為了81歲的老人,孫家早已經將石田當成了一家人。

石田東四郎家鄉

一家三代照顧石田東四郎47年的事蹟傳到日本,一時間引起了日本民眾的熱烈討論。為報答收養之恩,石田回國後發起募捐活動,募得的款項在南召縣修建了植物園、小學校等。石田家的人還多次資助孫家後人到日本留學,資助了小山村的建設,時間似乎給了這一切一個圓滿的結局。

孫家人

送他走回國時,孫家還特地為石田買了新衣服,給他收拾打扮整整齊齊、乾乾淨淨。而當時,從石田被孫家收養的那時起,整整47年過去了,石田也成為了81歲的老人,孫家早已經將石田當成了一家人。

石田東四郎家鄉

一家三代照顧石田東四郎47年的事蹟傳到日本,一時間引起了日本民眾的熱烈討論。為報答收養之恩,石田回國後發起募捐活動,募得的款項在南召縣修建了植物園、小學校等。石田家的人還多次資助孫家後人到日本留學,資助了小山村的建設,時間似乎給了這一切一個圓滿的結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