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如果道光皇帝沒有被這個人的矯情所迷惑,清朝的歷史也許會改寫

道光是清朝人關後的第六位皇帝。 他共有9 個兒子: 大阿哥奕緯, 二阿哥奕綱, 三阿哥奕繼, 四阿哥奕詝(咸豐帝), 五阿哥奕誴, 六阿哥奕訢, 七哥奕譞, 八阿哥奕詥, 九阿哥奕譓。

道光皇帝

道光二十六年, 道光皇帝已經是65 歲的老人了, 他開始考慮應該立哪位阿哥為皇太子。 此時, 大阿哥、二阿哥、三阿哥已先後去世, 五阿哥被過繼給了醇親王綿愷, 而七阿哥、八阿哥和九阿哥都還年幼。 因此, 可以被立為皇太子的只有16 歲的四阿哥奕詝和巧歲的六阿哥奕訢。

與六阿哥奕訢相比, 奕詝除了比他年長一歲外, 不論是論文才, 還是論武功, 奕詝都遠不及奕訢。 而且奕詝長得也不如奕訢帥氣。 奕詝小時候騎馬摔斷過腿, 還得過天花, 所以腳稍微有一點跋, 並且臉上有一些麻子。

咸豐皇帝奕詝

在奕詝和奕訢兩人當中, 到底應該立哪一個為太子呢 如果按照長幼有序的老規矩 , 那麼應該立奕詝為太子; 可是如果論才幹, 則立奕訢為太子可能更合適。 道光皇帝考慮再三, 仍拿不定主意, 最後他決定對奕詝和奕訢進行一番考察。 於是, 道光命人通知奕詝和奕訢明天隨他一起到南苑去圍獵。

圍獵是清朝推崇尚武傳統的活動, 通常也是檢驗皇子騎射才幹的考試。

奕詝和奕訢接到通知後, 都知道這是父皇對他們的一次考察。 於是, 他們都各自找到自己的老師, 請教明天的應對之策。 奕詝的老師是杜受田,奕訢的老師則是卓秉恬, 他們都希望自己的學生能夠被立為太子。 於是, 他們都分別給自己的學生出了主意。

第二天, 在圍獵的過程中, 奕訢按照老師的教導, 充分發揮自己的騎射功夫, 打到了許多獵物。 而奕詝卻只是呆呆地站在一旁, 一箭不發。 圍獵結束後,奕訢提著自己的“ 戰利品” 去見父皇, 道光看後非常高興, 覺得這孩子很有才幹。 過了一會兒, 奕詝也過來了。 道光見他兩手空空, 一隻獵物也沒有, 感到很納悶, 於是問他到底是怎麼回事, 為什麼一隻獵物也沒打到?奕詝聽到父親發問, 便“ 撲通” 一聲跪在地上說: “ 父皇曾經多次教導我, 要有仁愛之心。

現在是春天, 正是母獸懷孕的時候, 如果我把它射死了,那麼就連它腹中尚未出生的幼獸也射死了。 我實在不忍心這麼做, 所以一箭未發。 ” 道光聽後十分感動, 讚歎道: 這真是具有帝主心胸的人說的話啊!

其實, 奕詝這套“ 藏拙示仁” 的說詞都是老師杜受田事先教給他的。 杜受田知道奕詝的騎射不如奕訢, 於是便告誡奕詝說: 阿哥到了圍場, 千萬別發一槍一箭, 而且要約束手下人不得捕捉一隻動物。 皇上如果問及原因, 你便說現在正值春天鳥獸萬物孕育的時候, 不忍心傷害它們, 也不願用這樣的方式與弟弟競爭。

在第一輪考察中, 奕詝和奕訢可以說是打了個平手。 道光仍然無法決定立誰為太子。 於是, 他決定再考察一次。 奕詝和奕訢得到消息後, 又分別找到各自的老師, 杜受田和卓秉恬也再次給自己的學生面授機宜。

六皇子奕訢

這天, 道光傳旨召奕詝和奕訢人對問策, 也就是要問問他們對國事政務的看法。 他先召見的是六阿哥奕訢。道光對他說: “ 我年紀大了,身體是一天不如一天。可能不久于人世了。現在我想聽一下, 你對治理國家有什麼看法。” 奕訢的口才很好, 聽到父親發問, 便滔滔不絕地講了一大堆治國方略。道光聽後很高興。奕訢退下後, 道光又召奕詝進來。道光把剛才的那番話又說了一遍, 並問奕詝有何治國良策。奕詝聽完後, 一句話也不說, 只是跪在地上一個勁地磕頭痛哭。道光很奇怪, 便催促他快點回答。於是, 奕詝流著眼淚說道: “ 兒臣希望父皇健康長壽, 永遠也不要離開我們。我要永遠留在父皇身邊, 好好侍奉父皇。” 道光聽後感動不已。認為奕詝這個孩子雖然長相醜點, 學識和武功差點, 但卻既仁愛, 又孝順, 很符合宣導以仁愛和孝道治理天下的儒家思想。於是, 他決定立奕詝為太子。

奕訢的老師卓秉恬有才華而且喜愛發表議論, 因此他告訴奕訢: 皇帝如果問你話, 你應當“ 知無不言, 言無不盡” ; 而杜受田則告誡奕詝: 談論國事政務, 你不及六阿哥奕訢因此,你必須,“藏拙示孝”,, 不管皇上問你什麼, 只要他說自己快死了, 你就只管趴在地上哭。

道光在選皇太子的時候, 犯下了一個嚴重的錯誤。他只注意了繼承人是否有“ 德” , 而沒有考慮繼承人是否有“ 才” 。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道光沒有按照德才兼備的標準來選人用人。以至於讓奕詝鑽了空子, 用“ 藏拙示仁” 和“ 藏拙示孝” 的計策, 登上了皇位。

他先召見的是六阿哥奕訢。道光對他說: “ 我年紀大了,身體是一天不如一天。可能不久于人世了。現在我想聽一下, 你對治理國家有什麼看法。” 奕訢的口才很好, 聽到父親發問, 便滔滔不絕地講了一大堆治國方略。道光聽後很高興。奕訢退下後, 道光又召奕詝進來。道光把剛才的那番話又說了一遍, 並問奕詝有何治國良策。奕詝聽完後, 一句話也不說, 只是跪在地上一個勁地磕頭痛哭。道光很奇怪, 便催促他快點回答。於是, 奕詝流著眼淚說道: “ 兒臣希望父皇健康長壽, 永遠也不要離開我們。我要永遠留在父皇身邊, 好好侍奉父皇。” 道光聽後感動不已。認為奕詝這個孩子雖然長相醜點, 學識和武功差點, 但卻既仁愛, 又孝順, 很符合宣導以仁愛和孝道治理天下的儒家思想。於是, 他決定立奕詝為太子。

奕訢的老師卓秉恬有才華而且喜愛發表議論, 因此他告訴奕訢: 皇帝如果問你話, 你應當“ 知無不言, 言無不盡” ; 而杜受田則告誡奕詝: 談論國事政務, 你不及六阿哥奕訢因此,你必須,“藏拙示孝”,, 不管皇上問你什麼, 只要他說自己快死了, 你就只管趴在地上哭。

道光在選皇太子的時候, 犯下了一個嚴重的錯誤。他只注意了繼承人是否有“ 德” , 而沒有考慮繼承人是否有“ 才” 。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道光沒有按照德才兼備的標準來選人用人。以至於讓奕詝鑽了空子, 用“ 藏拙示仁” 和“ 藏拙示孝” 的計策, 登上了皇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