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天鵝獎|揭秘APP創新評審:今年城頭變幻哪家旗

10月19日, 2017中國手機創新周暨第五屆中國手機設計與應用創新大賽專家評審會舉行。 其中, APP組由7位業界權威專家組成, 評審會的眾多行業專家、企業領袖對從149款APP產品初選出的90款產品進行評選。

手機應用類作品, 種類繁多並且相互交融, 這給評審工作帶來極大的難度, 本次大賽APP作品大體分為8類, 分別為旅遊出行(23件)、新聞閱讀(9件)、生活類(39件)、企業服務(11件)、通信社交(13件)、視頻音訊(37件)、物聯網(4件)和運動健康(13件)。

當下主流產品如共用單車、高德地圖、螞蟻金服均入圍, 電信運營商系的電信翼支付、移動咪咕也通過初選, 同時, 廣大的創客創業者提交了大量創新作品, 如悅動圈、記加班等。

在聽取了組委會對產品逐一介紹後, 各位專家進行了探討並評分。

對於今年的手機大賽應用類的評選, 專家認為能夠體現本年度特色的無疑是ofo小黃車莫屬。 小米投資MIUI生態負責人、創新工廠前投資總監孫志超認為, ofo改變了人們的出行方式, 將智慧應用融合在單車當中, 為用戶提供了便捷、綠色低碳的高效服務。 此外, 孫志超同時提名了喜馬拉雅, 認為喜馬拉雅今年也有不錯的成績, 開始了音訊付費, 實現了經營的扭轉。

專家們普遍認為,

企業級應用是移動互聯領域下一個金礦。 當我們越來越多的通過移動設備處理工作時, 企業級應用成為新的關注點。 在企業通信類應用中, 釘釘、企業微信和紅圈通格外受到關注。

中國通信企業協會服務運營專委會秘書長、中國電信原副總工程師靳東濱認為, 釘釘從阿裡電信生態圈出發, 為中小企業提供完整方案, 更多聚焦中小企業。 而在企業服務中中小企業可能這種需求更多。 而企業微信定位的是大企業, 二者的企業經營理念不完全一樣。 企業微信更像是從微信得延展和複製。 中國移動研究院資深研究員陳志剛也認為, 釘釘解決的是老闆的痛點, 阿裡在釘釘上投入的更為專注。 在企業通信領域,

釘釘遠超對手。

通信運營商在本次大賽中繼續保持了參與的熱情, 例如, 隸屬中國電信易信、隸屬中國移動的咪咕動漫、咪咕影院等。 專家認為, 運營商發展移動應用起步較早, 但不能與BAT等互聯網企業等量齊觀, 運營商在移動應用領域不見得會是最好的, 但一定有他存在的基礎和價值, 有時也不可或缺。 本次的參賽作品也彰顯了在互聯網大背景下, 運營商力求創新和轉型的趨勢。

目前, APP產品越來越向大而全發展, 更趨於平臺, 許多規模較大的APP全面打通, 推出很多融合服務, 例如本次參評的支付寶小程式(開發)平臺。 博立信科技總裁吳雲橋認為, APP創業越來越難, 因為大的平臺都有所覆蓋。 它們大多是從細分領域做強,

得到大資料後橫向發展, 打造生態, 豐富融合。 因此, 應用類產品或應更多向智慧硬體結合, 向物聯網發展能得到更多空間。

靳東濱指出, 好的應用產品是實用、好用, 並且更為重要的是它是一種技術型的APP, 能夠引發更多應用的創新, 比如高德地圖, 從出行向工業延伸。 喜馬拉雅FM, 內容豐富, 音樂量大、使用者多, 入口、出口都比較成功。 悅動圈結合電子地圖, 推出走路拿紅包, 並擴展了相關產業, 比如專業的運動鞋, 等商業模式。

此外, 新華網移動互聯網事業群總經理助理, 雙創孵化總監孫琦重點提名了“貴健康”。 認為, 目前針對移動應用的投資, 多集中在北上廣, 而對地方上的創新應用應尤為鼓勵。

賽迪智庫資訊化研究中心專家李格重點推薦了安心記加班。 對於數位化應用產品,藍領是相對來說的弱勢群體。而安心記加班是市場首個藍領工時工資計算工具,頁面設計不是追求新穎複雜,而是更加簡潔易於使用,説明藍領跨域數位鴻溝。可謂是細分領域中獨具創新的應用。

總之,對於創新的追求是移動應用領域不竭的追求,而這種創新越聚焦在細分領域,能夠找到未被開發的領域就越可能勝出。而隨著互聯網全面滲透,未開墾的領域越來越少,風口日漸消失。也許今後,移動應用與智慧硬體的結合將成為新風口。

圖看專家評審會手機應用開發(APP)組

陳志剛 中國移動研究院資深研究員

靳東濱 中國通信企業協會服務運營專委會秘書長、中國電信原副總工程師

孫 琦 新華網移動互聯網事業群總經理助理,雙創孵化總監

吳雲橋 博立信科技總裁

李 格 賽迪智庫資訊化研究中心專家

王曉芹 中國軟體評測中心(國家智慧終端機軟體產品品質監督檢驗中心)智慧終端機軟體評測部副主任

文 / 通信產業報(網)趙妍 涼涼

編輯 / 高超

對於數位化應用產品,藍領是相對來說的弱勢群體。而安心記加班是市場首個藍領工時工資計算工具,頁面設計不是追求新穎複雜,而是更加簡潔易於使用,説明藍領跨域數位鴻溝。可謂是細分領域中獨具創新的應用。

總之,對於創新的追求是移動應用領域不竭的追求,而這種創新越聚焦在細分領域,能夠找到未被開發的領域就越可能勝出。而隨著互聯網全面滲透,未開墾的領域越來越少,風口日漸消失。也許今後,移動應用與智慧硬體的結合將成為新風口。

圖看專家評審會手機應用開發(APP)組

陳志剛 中國移動研究院資深研究員

靳東濱 中國通信企業協會服務運營專委會秘書長、中國電信原副總工程師

孫 琦 新華網移動互聯網事業群總經理助理,雙創孵化總監

吳雲橋 博立信科技總裁

李 格 賽迪智庫資訊化研究中心專家

王曉芹 中國軟體評測中心(國家智慧終端機軟體產品品質監督檢驗中心)智慧終端機軟體評測部副主任

文 / 通信產業報(網)趙妍 涼涼

編輯 / 高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