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賞析

唐 •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詩人簡介:

王維(701年-761年), 字摩詰, 漢族, 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

祖籍山西祁縣, 唐朝詩人, 有“詩佛”之稱。 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 任太樂丞。 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 今存詩400餘首, 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王維精通佛學, 受禪宗影響很大。 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 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 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 非常多才多藝, 音樂也很精通。

創作背景:

王維當時獨自一人漂泊在洛陽與長安之間, 他是蒲州(今山西永濟)人, 蒲州在華山東面, 所以稱故鄉的兄弟為山東兄弟。 九月九日是重陽節, 中國有些地方有登高的習俗。 《太平御覽》卷三十二引《風土記》雲:“俗於此日, 以茱萸氣烈成熟, 尚此日, 折萸房以插頭, 言辟熱氣而禦初寒。 ”

注釋:

(1)九月九日:即重陽節。 古以九為陽數, 故曰重陽。

(2)憶:想念。

(3)山東:王維遷居于蒲縣(今山西永濟縣), 在函谷關與華山以東, 所以稱山東。

(4)異鄉:他鄉、外鄉。 為異客:作他鄉的客人。

(5)佳節:美好的節日。

(6)登高:古有重陽節登高的風俗。

(7)茱萸(zhūyú):一種香草, 即草決明。 古時人們認為重陽節插戴茱萸可以避災克邪。

譯文:

獨自遠離家鄉難免總有一點淒涼,

每到重陽佳節倍加思念遠方的親人。

遠遠想到兄弟們身佩茱萸登上高處, 也會因為少我一人而生遺憾之情。

賞析: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離開生於斯長於斯的故土, 去到陌生的異地, 總會讓人感到不習慣。 何況在古代社會, 不同地域間的風土、人情、語言、生活習慣相差巨大, 交通又極不發達, 這種環境的變換會更令人難以適應, 思鄉之情自然也就更為濃重。

王維十五歲即離鄉赴兩都遊學, 謀求進取。 對這位熱衷仕進的少年而言, 繁華的帝都雖然有著很大的吸引力, 但畢竟是舉目無親的“異鄉”。 而且越是繁華熱鬧, 在茫茫人海中的遊子就越顯得孤孑無親。 詩人正是深解其中滋味, 所以連用兩個“異”字,

分量下得很足。 一個“獨”字, 又準確地概括了詩人此時的生活狀態:孤獨寂寞。 平日裡, 因為有事可為, 這種感情被淹沒在來來往往的熱鬧中。 而一到節日, 眾人都回家團聚, 只剩下詩人無處可去, 這種思鄉之情就爆發出來, 一發而不可抑止。

“每逢佳節倍思親”的體驗, 可以說每個飄零的遊子都曾有過。 但在王維之前, 卻沒有任何人用這樣樸素無華而又高度概括的詩句成功地表現過。 一經詩人道出, 它就成了最能表現思親感情的經典格言, 傳誦千古。 王維是一位敏感、深情的詩人。 在直抒胸臆後, 他開始猜想此時此刻的親人們在做什麼。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茱萸”, 一種有香氣的植物。 古代有重陽登高的風俗, 登高時將茱萸插於頭上,

據說可以避災。 詩人遙想著家中的兄弟們佩插茱萸, 登上了山的高處, 環顧四周, 卻發現少了一個人, 那就是正獨處異鄉的自己。 如果只是一般化地描寫自己身處異鄉, 無法和兄弟們一起在重陽日登高, 無法和親人團聚, 雖然也能寫出思親之情, 卻會顯得平直, 缺乏新意與深情。 高明的詩人另闢蹊徑, 在結尾兩句一下將視野從長安拉向家鄉, 將焦點從自己轉向親人。

登高的兄弟們正興致勃勃, 突然發現他們的大哥並不在身邊, 大家的歡樂情緒頓時低落下來。 而讓“缺席”的詩人遺憾的, 好像不是自己未能和故鄉的兄弟共度佳節, 反倒是兄弟們的佳節因少了自己未能圓滿快樂;似乎自己“獨在異鄉為異客”的處境並不值得訴說, 反倒是兄弟們的缺憾更需要體貼。從中可見,詩人的思親之情是何等的深切!清人張謙宜評曰:“不說我想他,卻說他想我,加一倍淒涼。”

評價:

古人或久宦在外,或久戍邊關,或長期流離漂泊,思鄉懷人之情往往極濃極重,這類詩歌因而也特別多。王維的這首小詩,與他後來那些精緻優美的山水詩篇不同,寫得十分直白樸素,卻成為傳誦千古的名篇。從這首詩誕生後,每到佳節,客居他鄉的遊子都會不由自主地吟誦它,用它排解心中的思鄉之情。

反倒是兄弟們的缺憾更需要體貼。從中可見,詩人的思親之情是何等的深切!清人張謙宜評曰:“不說我想他,卻說他想我,加一倍淒涼。”

評價:

古人或久宦在外,或久戍邊關,或長期流離漂泊,思鄉懷人之情往往極濃極重,這類詩歌因而也特別多。王維的這首小詩,與他後來那些精緻優美的山水詩篇不同,寫得十分直白樸素,卻成為傳誦千古的名篇。從這首詩誕生後,每到佳節,客居他鄉的遊子都會不由自主地吟誦它,用它排解心中的思鄉之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