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綠色引領 打造“醉美”南陽

晴空下的繁榮

白河國家城市濕地公園

好山好水好生態。 南陽森林資源總量穩居全省前列, 生態一直是其獨具特色、富有潛力的優勢資源。

南陽還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區, 又是千里淮河發源地, 保環境、保生態、保水質是責任、是擔當。

環境就是民生, 青山就是美麗, 藍天也是幸福,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擔負著一渠清水永續北送的重要使命, 肩負著百姓對綠色的殷切期盼, 南陽市聚焦生態建設, 繼成功創建全國綠化模範城市之後, 又啟動了國家森林城市建設, 開啟生態建設新征程, 書寫大美南陽新篇章。

厚植生態“創森”底氣十足

黨的十八大作出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的戰略部署後, 森林城市建設在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建設中的地位與作用愈加突出, “創森”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 2016年年初, 在研究森林生態安全問題時,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四個著力”, 其中一個著力就是開展森林城市建設。

“創森”要跨過一道道關卡, 有多達40項評價指標要求。 有三個是硬杠杠:全市三分之二以上的縣區森林覆蓋率達35%以上, 城區綠化覆蓋率達40%以上, 城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1平方米以上。

南陽正式啟動“創森”是在2016年, 力爭2018年達到建設標準並通過國家驗收。 兩年時間, 南陽的底氣從何而來?

南陽坐擁伏牛山、桐柏山山地森林綠色生態資源, 也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 是名副其實的生態富集區和敏感區。 2012年, 省政府提出支持南陽建設高效生態經濟示範市, 2014年, 國家又批准南陽建設首批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

是機遇, 是挑戰, 是擔當, 是民生。

近年來, 南陽市通過實施退耕還林工程、長河中砂島和左岸臺地亮化提升工程, 運用中國結、紅燈籠等傳統文化元素, 提升七一路、中州路、文化路、人民路等道路夜景亮化水準, 督促四區對城區高層建築、標誌性建築進行高標準亮化, 展示流光溢彩的城市夜景。

推進臨時占道停車管理, 挖掘城市道路停車潛力, 力爭年底前城區道牙旁新增免費停車泊位2000個。 嚴格落實收費停車場“五統一”要求, 嚴厲打擊私自圈地收費現象, 設立投訴舉報熱線, 完善績效考評制度, 推動中心城區道路臨時停車管理向智慧化發展。

推進數位城管建設 完善惠民便民APP服務

對於我市數位城管建設, 要對照標準抓緊創造條件, 儘快申請通過省級驗收。

同時, 要推進物聯網、大資料、雲計算等技術應用, 逐步向社區、背街小巷、城鄉接合部等薄弱區域延伸, 進一步拓展服務功能和覆蓋範圍, 穩步推進數位城管向智慧城管升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