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歷史上趙匡胤在陳橋兵變是怎麼對待後周皇帝的?

要穩固江山, 兵變之後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除掉後周的皇族實力, 那麼趙匡胤有沒有對自己最大的政治敵人進行殘酷的政治屠殺?沒有。 為什麼沒有?

網路配圖

我們看看這樣幾年事情。 趙匡胤帶兵攻入都城, 經過一番激戰之後打入皇宮。 這時候符太后和周恭帝, 也就是七歲的柴宗訓已經知道大勢已去, 於是相擁而泣, 之後都換上白色的衣服乘轎子離開王宮, 避居天清寺。 趙匡胤和眾將湧入皇宮, 四處搜掠, 宮女紛紛閃避、跪拜。 這時候趙匡胤看到有位宮女帶著兩個小男孩, 衣飾不同, 於是盤問, 宮女說, 這是世宗的兩位王子。 面對這種情況有兩種版本, 一種版本是趙匡胤問眾人:“這怎麼辦呢?”趙普回答說:“帶走吧。 ”一種版本是趙匡胤自己回頭對眾人說:“還等什麼呢?”於是左右把孩子抓走了。 兩種版本雖然不同, 但都表現出趙匡胤的真實內心,

想殺盡周世宗後人, 斬草除根。 只是第一則含蓄一點, 想必是後人為尊者諱, 不好說的太直接, 把惡人讓給趙普去做了。 第二種就直接多了。 從趙匡胤的生平、性格看, 第二種更符合武將出身的趙匡胤的風格。

兩種版本的故事後來都提到一個人物, 叫潘美。 潘美在楊家將裡, 也叫做潘仁美, 是一個大奸大惡之輩, 是朝廷裡反派人物的代表。

而在歷史上的潘美則是北宋初期一位驍勇善戰的名將, 在北宋平定南漢、北漢的時候建立了赫赫功勳。 而面對急於清楚後周皇族勢力的趙匡胤, 眾將皆附和, 唯獨潘美默不作聲。 趙匡胤就問為什麼。 潘美答道:“臣和陛下都北面服侍世宗, 勸陛下殺掉世宗之子, 則有負世宗;勸陛下不殺世宗之子, 就有負陛下。 ”還有一個版本, 潘美回答:“臣豈敢以為不可, 只是于理未安。 ”兩種版本都表現出潘美是一個有自己獨立主見的人。 第一種直言進諫, 並且點明殺世宗之子有負世宗, 這是作為臣子的不忠。

一開始我很懷疑這種回答的真實性, 以為第二種更貼近真實,

因為表意更加含蓄, 對趙匡胤的進諫也更加委婉, 只是于理未安, 按理當然是不能殺的, 而理是什麼, 就是趙匡胤曾經是後周的臣子, 至少是周世宗提拔、信任的臣子。

不過仔細想想, 或許第一種才是真實。 潘美此人出名極早, 在高平一戰之中就立下功勳,

之後雖然名位不如趙匡胤, 卻是趙匡胤不可忽視的重要助手, 和趙關係不錯。 而此時還是趙匡胤進入都城的時刻, 說話當還有幾分兄弟語氣, 且大家都感念周世宗的恩情, 因此直言不諱。 趙匡胤當然會越來越反感兄弟們的這種語氣, 於是之後就有了“杯酒釋兵權”, 確立君臣之分了。

無論怎樣, 趙匡胤在兵變之初, 曾經想過殺掉甚至殺盡後周皇室, 以確保自己皇位的穩固, 但是他也明白的意識到, 所有自己的親信, 都曾經是周世宗柴榮重用、信任的將領, 對周世宗都懷有刻骨銘心的感恩之心, 如果進行屠殺, 明顯會危及自己的地位。 於是趙匡胤命人追還一個男孩, 交給潘美, 讓潘美收為養子, 為世宗留下另一支血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