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今日霜降:秋將逝,冬將至!霜降前後,水產養殖以下疾病不得不防!

春雨驚春清穀天,

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霜降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 也是秋季到冬季的一個過渡時期。 自霜降始, 白晝秋雲散漫遠, 霜月蕭蕭霜飛寒, 冬日漸近。

霜降後各地氣溫逐漸下降, 晝夜溫差明顯加大, 池塘水質漸趨老化, 容易誘發水生動物真菌性和寄生蟲疾病。 水產養殖也進入收穫季節, 魚蝦蟹陸續起捕上市。 北方地區進入越冬前的準備階段, 要注意對越冬苗種的強化培育;南方大部地區依然是養殖品種的良好生長期, 起捕拉網時要注意對養殖物件的影響, 避免因機械損傷導致疾病發生。

霜降:露天養殖注意防凍, 但冬棚要注意白天通風散熱。

1

1)池水渾濁

預防措施:檢查有無寄生蟲, 寄生蟲引起的水質渾濁, 可採取先殺蟲、後消毒;檢測水質亞鹽和氨氮是否超標, 超標的按第二點處理;若無寄生蟲、氨氮和亞鹽也不高,

可晴天先用有機酸類水質改良劑遍灑, 隔天用肥水膏培育池塘優良藻相, 視情況用1-2次。

2)氨氮和亞鹽高

預防措施:視池塘水藻類豐富情況可先排老水、補新水, 然後改底。

3)魚吃料不佳

預防措施:剖樣檢查腸道有無寄生蟲、有無腸炎;若因溶氧偏低引起的, 可在淩晨增氧機提前打開到太陽出來解毒;若有腸炎, 可用乳酸菌拌飼料, 保健腸道, 嚴重的可拌飼抗生素。

4)重點關注疾病

①水黴病:淡水養殖魚類均可發生, 流行水溫10℃~20℃, 各養殖地區均需做好預防。

②傳染性造血器官壞死病:主要發生對象為虹鱒, 發病水溫為8℃~15℃, 魚齡越小對該病越敏感。 北京、河北、遼寧、山東、甘肅、青海等集中流水養殖區需重點關注。

③“鰓出血”病(病原是鯉皰疹病毒2型):主要發生對象為鯽魚,

發病水溫為15℃~25℃。 近兩年在江蘇省異育銀鯽主養區發病情況較為嚴重, 在河北、湖北、安徽等養殖區也有發生, 呈現出多地蔓延的趨勢, 江蘇、河北、江西、安徽、湖北、湖南等鯽魚主養區需重點防控。

④錦鯉皰疹病毒病:主要發生對象為鯉魚和錦鯉, 發病水溫為18℃~30℃, 尤其在22℃~28℃易發生。 廣西、江蘇、河南、河北、山東、四川等地需重點防控。

⑤鮰類腸敗血症:主要發生對象為斑點叉尾鮰, 流行水溫24℃~28℃。 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四川等鮰魚集中養殖區需重點防控。

⑥指環蟲病:主要危害草魚、鰱、鱅、鯉、鰻鱺等魚類, 尤以魚種最易感染。 多數種類的指環蟲繁殖適宜水溫為20℃~25℃。 各淡水魚主養區均需做好預防。

⑦小瓜蟲病:小瓜蟲繁殖適宜水溫15℃~25℃,

各種淡水魚類、洄游性魚類及觀賞魚類均可感染, 尤其以魚種易感。

⑧淡水魚細菌性敗血症:主要發生對象為鯉、鯽、魴等多種淡水養殖魚類。 特點是發病魚種類多, 流行範圍廣, 尤其多呈急性流行, 發病後死亡率高, 特別是水溫持續在28℃以上、高溫季節過後水溫仍在25℃以上時最為嚴重, 各淡水魚主要養殖地區需重點防控。

2

1)餐前排汙, 餐後換水

養殖後期投喂量大, 殘餌和糞便等有機物多, 排汙換水是最有效的解決方法。 一次性可以排換池水量的1/3甚至2/3, 後期蝦的規格大, 不擔心排汙時將蝦排出, 快速排水, 有利於將有機碎屑排出, 加水速度要慢, 加入的水和養殖池水溫差小於2度, 減少對蝦應激。 (這一點是相對工廠化或有條件的高位池養殖而言)

2)勤撈底檢查, 調整投喂量, 預防底滑

投喂後1小時撈池底,檢查是否有剩料或粘便,判斷對蝦吃料和消化吸收情況,及時調整投喂量,防止投喂不足或投喂過量。蝦便過長和粘便不容易排出,污染水質,應及時處理。經常檢查排污口,防止被蝦殼堵塞,影響排汙效果。檢查池底是否滑膩,及時處理。

3)保肝護腸,預防病害

養殖後期投喂量大,對蝦的肝臟和腸道負擔重,定期拌喂發酵飼料、乳酸菌和免疫多糖等產品,改善腸道菌群,促進飼料轉化吸收,達到保健和促生長的效果。

4)強殼增重,提升品質

養殖後期對蝦存塘量大,生長和蛻殼對鈣、鎂和微量元素需求量大,天然水體中的礦物質含量不能滿足工廠化高密度養殖對蝦的需要。建議在大蛻殼期前2天開始每天晚上補充礦物質,使對蝦順利蛻殼、硬殼,降低蛻殼期間感染病害或被同類殘食的風險。大量排換水會引起對蝦蛻殼,也要適當補充礦物質。

5)重點關注疾病

①細菌性腸炎病:主要發生對象為草魚、青魚、鯉、鱅等多種淡水養殖魚類。在水溫高於18℃時流行,25℃~30℃為流行高峰。從魚種到成魚都可發病,且死亡率較高。各淡水魚主要養殖地區需重點防控。

②白斑綜合征:主要發生對象為南美白對蝦、中國對蝦、日本對蝦,發病水溫20℃~28℃。

③傳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壞死病:主要發生對象為南美白對蝦,沿海對蝦主養區需重點防控。

④紅腿病:主要危害對象為南美白對蝦、中國對蝦、斑節對蝦等,該病發生多與養殖環境池底污染和水質不良有關。沿海對蝦主養區需重點防控。

3

防控措施

⑴注意水質調控。魚蝦蟹已進入養成後期,自身污染將加重,密切注意水質變化,定期使用生石灰或含氯消毒劑消毒養殖水體,定期使用底質改良劑或微生態製劑改良生長環境,使養殖水體始終保持“肥、活、嫩、爽”。

⑵科學合理投喂。根據天氣、水溫、存塘量及吃食情況合理投喂優質飼料,可在飼料中添加複合維生素和免疫多糖等,增強養殖物件的抗病力。

⑶加強生產管理。密切注意天氣變化,及時巡塘,適時開啟增氧機,預防浮頭。達到商品規格的品種,應及時捕撈上市,保持養殖池內合理放養密度。

END

水產門戶網根據中國新聞網、水產E線、通威集團、水產熱點等資訊綜合整理,轉載請注明出處!

投稿

中國水產門戶網,志創漁業資訊第一品牌;運營十餘載,用心感悟行業發展的點滴;水產人,就上中國水產門戶網。

官方微信公眾帳號“bbwfish”現誠征原創文章,歡迎廣大行業人士踴躍投稿,積極爆料。一經採用,必有稿酬!

投喂後1小時撈池底,檢查是否有剩料或粘便,判斷對蝦吃料和消化吸收情況,及時調整投喂量,防止投喂不足或投喂過量。蝦便過長和粘便不容易排出,污染水質,應及時處理。經常檢查排污口,防止被蝦殼堵塞,影響排汙效果。檢查池底是否滑膩,及時處理。

3)保肝護腸,預防病害

養殖後期投喂量大,對蝦的肝臟和腸道負擔重,定期拌喂發酵飼料、乳酸菌和免疫多糖等產品,改善腸道菌群,促進飼料轉化吸收,達到保健和促生長的效果。

4)強殼增重,提升品質

養殖後期對蝦存塘量大,生長和蛻殼對鈣、鎂和微量元素需求量大,天然水體中的礦物質含量不能滿足工廠化高密度養殖對蝦的需要。建議在大蛻殼期前2天開始每天晚上補充礦物質,使對蝦順利蛻殼、硬殼,降低蛻殼期間感染病害或被同類殘食的風險。大量排換水會引起對蝦蛻殼,也要適當補充礦物質。

5)重點關注疾病

①細菌性腸炎病:主要發生對象為草魚、青魚、鯉、鱅等多種淡水養殖魚類。在水溫高於18℃時流行,25℃~30℃為流行高峰。從魚種到成魚都可發病,且死亡率較高。各淡水魚主要養殖地區需重點防控。

②白斑綜合征:主要發生對象為南美白對蝦、中國對蝦、日本對蝦,發病水溫20℃~28℃。

③傳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壞死病:主要發生對象為南美白對蝦,沿海對蝦主養區需重點防控。

④紅腿病:主要危害對象為南美白對蝦、中國對蝦、斑節對蝦等,該病發生多與養殖環境池底污染和水質不良有關。沿海對蝦主養區需重點防控。

3

防控措施

⑴注意水質調控。魚蝦蟹已進入養成後期,自身污染將加重,密切注意水質變化,定期使用生石灰或含氯消毒劑消毒養殖水體,定期使用底質改良劑或微生態製劑改良生長環境,使養殖水體始終保持“肥、活、嫩、爽”。

⑵科學合理投喂。根據天氣、水溫、存塘量及吃食情況合理投喂優質飼料,可在飼料中添加複合維生素和免疫多糖等,增強養殖物件的抗病力。

⑶加強生產管理。密切注意天氣變化,及時巡塘,適時開啟增氧機,預防浮頭。達到商品規格的品種,應及時捕撈上市,保持養殖池內合理放養密度。

END

水產門戶網根據中國新聞網、水產E線、通威集團、水產熱點等資訊綜合整理,轉載請注明出處!

投稿

中國水產門戶網,志創漁業資訊第一品牌;運營十餘載,用心感悟行業發展的點滴;水產人,就上中國水產門戶網。

官方微信公眾帳號“bbwfish”現誠征原創文章,歡迎廣大行業人士踴躍投稿,積極爆料。一經採用,必有稿酬!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