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寶寶長大駝背、高低肩,罪魁禍首竟是母親溫暖的懷抱?

在孩子成長發育過程中, 大多數家長只關注了身高、體重等發育指標, 卻疏忽了對寶寶脊柱的護理。 但你知道嗎?

嬰幼兒時期是寶寶脊柱發育的黃金時期,

如果在這個階段做了一些傷害寶寶脊柱的行為, 導致脊柱發育不良, 不僅會為脊椎疾病埋下禍患, 還可造成寶寶駝背、高低肩等問題, 影響寶寶日後的個人形象和氣質。 今天, 啾啾就為大家指出那些傷害寶寶脊柱的那些不良行為。

嬰幼兒時期是脊柱發展的黃金時期

嬰幼兒時期是脊柱發育的黃金時期, 因為人體脊柱的三個生理彎曲都在這一階段形成。

1、第一個生理彎曲:3個月左右出現

剛出生的寶寶, 他的脊柱非常柔軟, 幾乎沒有彎曲, 完全是直的。 直到出生3個月左右時, 才開始有抬頭等動作, 從而使頸部及背部肌肉得到強化, 脊柱也開始形成第一個彎曲——頸椎前凸。

2、第二個生理彎曲:6個月左右出現

當寶寶6個月左右時, 大多都可以不用任何支撐就能單獨坐著, 這時脊柱就會形成第2個彎曲——胸椎後凸。

3、第三個生理彎曲:1歲左右出現

到寶寶1歲前後, 開始蹣跚學步時, 脊柱才會形成第3個彎曲——腰椎前凸, 表現為腰部的脊柱向前凸。 雖說寶寶1歲左右就會形成這三個彎曲,

但是只有到了6、7歲時, 脊柱彎曲才會徹底固定下來, 若這期間做了一些傷害寶寶脊柱的行為, 對寶寶的傷害那將是一輩子的。

家長5大行為傷害寶寶脊柱

過早豎抱寶寶

為什麼不建議過早豎抱寶寶呢?因為3個月以內的寶寶脊柱非常柔軟, 豎抱的姿勢會增加寶寶脊柱的壓力, 長期過重的壓力可能會使脊柱出現不正常彎曲, 最終導致脊柱發育畸形。

同時, 當我們豎抱寶寶時, 寶寶頭部的重量基本全部壓在頸椎上, 容易造成頸椎的損傷, 而這些傷害當時不易發現, 可能影響孩子將來的生長發育。 因此, 我們說抱小孩也是有“技術”含量的。

等滿月後, 我們就可以豎著抱寶寶了:可以讓寶寶趴在大人肩膀上,

大人托住寶寶的頸背, 以減少對脊柱的壓迫。 千萬不要一隻手托住寶寶屁股, 這樣的坐姿抱法, 會增加寶寶脊柱的壓力, 對頸部和軀幹肌肉發育都不好。

待寶寶滿6個月以後, 寶寶就可以自由運動了, 家長抱他時, 只要稍微托住點就可以了, 就不用刻意托住他的頭和頸了。

抱不離手

一些家長為了讓寶寶少哭鬧或睡得更好, 習慣將孩子抱在懷裡, 時間長了, 不僅會讓寶寶產生依賴心理, 變成只有大人抱著才肯睡、一放下就醒的習慣, 也不利於寶寶的呼吸換氣, 並使脊柱長期處於彎曲的狀態, 如果這一狀態得不到及時糾正, 會增加寶寶駝背的幾率, 影響寶寶的正常發育。

過早讓寶寶坐立

寶寶的生長發育是遵循一定規律的:“三翻、六坐、八爬......”, 家長不要過早讓寶寶坐立, 應讓寶寶自由發展, 否則反而不利脊柱的發育。 為什麼這麼說呢?坐姿對脊柱要求非常高, 寶寶在6個月以前脊柱未發育到相應的狀態, 無法承擔身體的重量, 脊柱就會變得脆弱並影響發育, 甚至彎曲變形。 也有家長表示,孩子6個月以後還不會坐怎麼辦呢?其實每個孩子的發育情況不太一樣,如果寶寶的生長發育指標都正常,家長也無需過於擔心。

此外,也不應讓寶寶過早地站立。因為正常情況下,寶寶在7個月左右時,才能伸直自己的膝,過早站立會對寶寶的腿部骨骼發育產生負面影響,容易形成X形腿或O型腿。

啾啾有話說

0-3歲是寶寶骨骼發育的關鍵時期,因此,除了要摒棄文中說的不良行為之外,家長在平時帶寶寶多曬曬太陽,給寶寶補充充足的維生素D,這能夠有效促進鈣的吸收,有利於寶寶的脊柱發育。

也有家長表示,孩子6個月以後還不會坐怎麼辦呢?其實每個孩子的發育情況不太一樣,如果寶寶的生長發育指標都正常,家長也無需過於擔心。

此外,也不應讓寶寶過早地站立。因為正常情況下,寶寶在7個月左右時,才能伸直自己的膝,過早站立會對寶寶的腿部骨骼發育產生負面影響,容易形成X形腿或O型腿。

啾啾有話說

0-3歲是寶寶骨骼發育的關鍵時期,因此,除了要摒棄文中說的不良行為之外,家長在平時帶寶寶多曬曬太陽,給寶寶補充充足的維生素D,這能夠有效促進鈣的吸收,有利於寶寶的脊柱發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