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兒媳和女兒同時坐月子,婆婆做法讓人稱讚,自己自責深感故意不去

李姨生育一男一女, 女兒嫁到外省, 離家很遠, 女兒的婆婆在他們結婚後兩個月就去世了, 兒媳婦在她三歲的時候, 媽媽也生病去世了。

女兒和兒子年頭和年尾結的婚, 巧的是, 女兒和媳婦都懷孕了, 預產期相差1個半月。

李姨見女兒和兒媳都懷了身孕非常高興, 但也有點擔心, 照顧女兒和媳婦忙不過來。 好在他們的預產期相差一個多月, 她和女兒、兒媳商量誰先坐月子就先伺侯誰。 預產期是女兒的早, 兒媳的遲一個多月。

女兒預產期到了, 婆婆收拾衣物先去了女兒家, 可女兒預產期超過一周才剖腹一男嬰, 還沒出院, 兒子打電話說媳婦半夜腹痛送到醫院, 醫生說早產, 兒子讓李姨速趕回來。

李姨頭大了, 女兒和兒媳坐月子只相差一周, 她要來回跑, 自己年齡大了, 招架不住, 人也累。 兒媳在醫院待產, 李姨決定回去先照顧兒媳生產。 臨走前, 她給女兒選擇了一家最好的月子中心, 李姨付了月子中心的費用。 她說把媳婦月子安頓好後, 再專車接女兒和寶寶一起回娘家坐月子。 李姨一人伺候兩個產婦, 再請一個保姆做家務。

李姨這樣的安排, 醫院的醫生都說挺合理, 想的周全。 女兒和兒媳都比較通情達理, 考慮到家中實際困難, 也沒有什麼怨言。 姑嫂間彼此能理解, 她們最擔心就是李姨照顧兩個產婦和兩個寶寶, 身體吃不消。 可李姨每天總是樂呵呵的, 她說人逢喜事精神爽, 家裡多了兩個孫子, 女兒和兒媳都能相互體諒, 她說一點兒也不累。

李姨和別人談論時經常自責, 她說虧欠女兒和兒媳婦, 月子沒能好好的照顧她們, 總感覺心裡過意不去。 這樣的一個大家庭, 姑嫂相互理解, 互相體諒, 婆媳關係相處融洽, 是不是讓人很羡慕呢?

你坐月子時, 你婆婆有沒有照顧你呢, 歡迎大家交流評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