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襄陽周邊遊:時光的留白——走過白浪街

賈平凹先生(網路圖)

知道白浪街, 是緣于賈平凹的一篇散文《白浪街》。 賈先生用他的來神之筆把白浪描繪得出神入化, 令人產生無限遐思,

恨不得一睹為快。

友誼廣場

來到白浪街附近, 最先映入眼簾是一座高高的塔, 塔的位置叫“友誼廣場”, 但卻不有看見《白浪街》文中描寫的場景。 幾經周折, 才從一個極不顯眼的便道來到三省亭。 三省亭旁生長著一棵年代不長的小柳樹, 賈平凹先生的《白浪街》被鐫刻在三省石旁“三省客棧”的牆上,

顯現出白浪人對賈先生的敬意, 也包含著白浪人對《白浪街》“知恩圖報”的回饋。 時過境遷, 如今的白浪街早已失去當年的繁榮, 新建築也沒有顧及文化特色, 新房逐漸趨同, 地域風格正在消失。 我們只能站在三省石的亭子旁, 聽著當地人娓娓道來的故事, 仿佛又回到當年。

現在的三省亭

在鄂豫陝三省交界處, 這個看著並不起眼的小街, 卻有著這樣多的內涵。 如果不讀賈平凹的文字, 你絲毫不會為這裡的景致所吸引, 但瞭解了它的歷史, 你便對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催生了遐想:這條街是三省的分界。 我們站立的亭子, 罩住了地面上一塊三角石, 石上三面各刻一字:鄂、豫、秦。 這就是頗有些名氣的三省石, 石上那三個字分別面對的一面, 分屬湖北、河南、陝西管轄, 三省的地界, 就交匯在這塊三角石處。 因此在當地, 有一腳踏三省、雞鳴聞三省之說。 成語朝秦暮楚也出自這裡。

三省客棧

湖北方向的三省石

秦文化、楚文化、中原文化在這裡極自然地融合了, 有時分得清, 有時卻難以劃出界限。 雖然南方的馬頭牆(封火牆)、中原的平頂屋、三秦前長後短的掛瓦屋頂這些最能代表文化的建築都能找到。 但已經無法從建築風格上看到文化的傳承, 也許不久的將來, 老百姓明白傳統的才是最有生命力的, 他們重新從語言、飲食, 建築各個方面來豐富地域文化, 既保留自己的傳統, 又融合時代發展的變化, 建設一個更值得人們細細品味的新白浪。

過去的三省石

過去的三省亭(網路圖)

過去的三省亭(網路圖)

(網路圖)

過去的三省石

過去的三省亭(網路圖)

過去的三省亭(網路圖)

(網路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