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中日美德刺刀大比拼,其他三國在德國面前基本都是送人頭

日本(三八式步槍)

咱們都清楚, 日本在進行白刃戰前都會先把子彈退出, 這種怪異的戰術, 你別以為是日本的“武士道精神”, 也絕不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根據日軍自己的統計, 在白刃戰開始以後, 保留子彈造成的損失比收穫更大, 日軍將領明令禁止白刃戰開始後子彈退膛。

白刃戰中日本使用最多的武器是三八式步槍, 其特點就是彈丸初速高, 瞄準基線長以及射程遠、打的准, 也非常適合白刃戰。

再有一點就是日軍對白刃戰的認識, 日軍標準的刺殺準備姿勢為:一手握前護木, 一手握槍托前段彎曲部, 半斜向面對對手, 這樣槍從斜上方到斜下方, 正好護住頸、胸和腹等要害, 刺刀一甩就可以突刺。

中國軍隊(大刀隊)

從繳獲的日本三八式步槍的白刃戰實戰中, 中國軍隊同樣發現了拼刺刀帶子彈的利害, 雖沒有明令禁止白刃戰必須退掉子彈, 但中國軍隊卻廣泛應用砍刀, 實際上也是變相的放棄了這一戰術。

在抗戰時期, 即便多數部隊都有大刀隊, 但真正能占到上風的, 也僅有西北軍出身的大刀隊, 其他部隊, 包括八路軍, 刺殺技術與訓練在二戰前期都遠不如日軍。

因為訓練和裝備的優勢,

日軍人員損失與中國軍隊相比, 往往能達到1:4甚至1:6的水準。

美國(手槍)

二戰期間的美國, 裝備精良, 衝鋒槍是部隊使用較多的武器, 由於槍身較短, 白刃戰中經常吃虧, 最初在近戰中往往用點射彌補其不足。

日軍在吃了幾次虧後, 開始施行突襲和夜襲的方式,

常打的美軍措手不及, 很是頭疼, 一旦兩軍混戰在一起, 如果士兵用衝鋒槍掃射, 往往會造成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局面。

美軍在失利幾次後, 也吃一塹長一智了, 通過總結, 他們認為最好的白刃戰是用手槍對抗日軍的刺刀。

手槍在白刃戰中, 它的長度短, 可以輕易向任何一方射擊, 且近距離射擊也不會貫穿擊傷後面的自己人, 不好的一點, 就是子彈打光了, 那就只能聽天由命了。

德國(裝甲車)

白刃戰對於德軍來說, 戰術上是藐視的, 裝備上是碾壓的。

德軍部隊多少以閃電戰為戰術, 進攻時往往都是裝甲車、坦克開道, 非常重視和依賴裝甲部隊, 因此, 近戰的機會也就不多。

不多並不是說沒有, 如斯大林格勒會戰, 發生在狹窄的工事或建築裡, 這時, 德軍多使用爆破, 來清除敵人, 相比拼刺刀就要少很多, 這樣, 德軍就總結除了一條真理“衝鋒槍加手榴彈打近戰無往不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