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加坡放棄國家公共單車計畫,中國公共自行車離退出歷史還有多遠?

繼摩拜、ofo等國內共用單車開拓海外市場之後, 海外本土共用單車也開始加入競爭。 如36氪曾經介紹過的美國Lime Bike, 新加坡Obike等。 而值得關注的是, 早先宣佈推出國家共用自行車計畫的新加坡, 近期宣佈放棄這一計畫。 原因是市場上的共用單車已經讓政府公共自行車“不再那麼必要”。

據媒體消息, 新加坡陸路運輸局(LTA)原定在2017年底前投放1000輛公共自行車, 設置100個停靠網站, 使自行車和停靠站總量達到2300和300。 其中, 包括中國ofo、摩拜在內的13個國內外共用單車運營商參與競標。 而官方在近期宣佈取消推行國家共用自行車計畫。

“正在運行的私人無樁共用單車讓政府計畫不再那麼必要。 13名參與者提交的價格提案將被退回。 ”官方LTA聲明說。

對於人口不足600萬的新加坡, 單車需求並不大, 取消政府公共自行車的做法在意料之中。 在中國, 各城市公共自行的招標仍在進行。 但可以預計, 政府公共自行車離退出歷史或將不遠。

首先, 城市核心區域的共用單車要“飽和”了。 3月15日, 上海交委約談6家共用單車企業, 由於中心城區停放點容量趨於飽和, 要求中心區域暫停投放。

目前, 上海市共有超過30家共用單車企業, 投放量超過45萬輛, 註冊用戶超過450萬, 兩個資料均處全國首位。 而可以預見的是, 雖則投車的快速推進, 其他主要城市的共用單車也將即將進入飽和狀態,

政府公共自行車的新需求也將隨之弱化。 交委的角色從“規劃投公共自行車”, 到管理共用單車。

其次, 做公共自行車的, 大都也加入“單車大戰”了。 最典型的例子是永安行, 永安作為全國最大的公共自行車運營商之一, 參與運營過全國210個城市的公共自行車。 而從“有樁”的單車轉變為“無樁”的共用單車, 影響最大的是政府部門的公共財政預算。

除了永安之外, 騎唄單車也有杭州最大公共自行車運營商“金通”背景。 優拜單車的投資方之一——中路資本, 是永久的集團的子公司, 永久運營著上海閔行區等多個城區的公共自行車。 百拜單車團隊, 早先為山西太原等城市的公共自行車。 公共自行車運營商加入共用單車, 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和政府公共自行車管理部門的合作。 而這種合作, 也將以讓渡運營收入的成本, 換取共用單車城市的市場佔有。

最後, 存量的單車仍需被消化。 其中杭州的公共自行車達到78000輛, 第二名的太原也達到35000輛。 主要城市的共用單車數量已經不少,

受制於有樁的停車模式, 這些單車的使用率勢必將降低。 而政府部門的決策, 主要由“投新車”轉變為“運營車”上來。

目前, 從北京等地的財政局網站上看, 依然能看到2017年的公共自行車招標公告。 新加坡政府已經叫停了國家公共自行車推行計畫, 而中國的公共自行車, 或許離退出歷史也不遠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