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安得倚天抽寶劍,把汝裁為三截” 厲害啦,我的國!

橫空出世, 莽昆侖, 閱盡人間春色。

飛起玉龍三百萬, 攪得周天寒徹。

夏日消溶, 江河橫溢, 人或為魚鱉。

千秋功罪, 誰人曾與評說?

而今我謂昆侖:不要這高, 不要這多雪。

安得倚天抽寶劍, 把汝裁為三截?

一截遺歐, 一截贈美, 一截還東國。

太平世界, 環球同此涼熱。

說實話, 每每讀到老人家這片《念奴嬌.昆侖》, 都血脈賁張, 熱血沸騰。 甚至有飛一樣的感覺。

1935年10月, 中央紅軍擺脫圍追堵截, 完成了曠古絕今的兩萬五千里長征, 勝利到達陝北。 革命的前途頓放光芒, 詩人的心情豁然開朗, 於是便成就了不朽之作。

這片詞作, 既有現實主義的真實描寫, 也有浪漫主義的抒情誇張, 還有象徵意味的議論表現, 水銀瀉地, 渾然一體。

“橫空出世, 莽昆侖, 閱盡人間春色”。 昆侖山, 是位於西藏, 新疆之間, 綿延青海, 甘肅的著名山脈。 一個“莽”字, 點活了昆侖山的崇山峻嶺, 道出了昆侖山的歷史滄桑。

化用古人形容飛雪的“戰罷玉龍三百萬, 敗鱗殘甲滿天飛”詩句, 用“玉龍飛起三百萬, 攪得周天寒徹”, 形容昆侖山冰雪之大, 之冷。

“夏日消溶, 江河橫溢, 人或為魚鱉”, 是詩人憂國憂民的體現, 也是對昆侖山積雪融化, 造成河水氾濫, 殃及黎民百姓的不滿。

如此龐然大物, 功過得失, 多少年來無人置評。 只有英雄的中國人民敢於評判。

就是要告訴你昆侖山, 不要這麼高, 不要這麼多寒冷的雪。

背倚高天, 抽出長劍, 把你裁斷成三截:一截送給歐洲, 一截給美洲, 一截留在東方各國。

這是何等氣魄, 這是何等胸懷, 這是何等膽略, 這是何等精神, 這是何等才情, 這是何等預言。 。 。

如今, 世界命運共同體的逐步確立;如今, 一帶一路的四通八達;如今, 搭載我泱泱中華“便車”的全球經濟, 不正是“太平世界, 環球同此涼熱”的真實寫照嗎!

(原創不易, 感謝閱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