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蓮湖法院:團隊化“分段集約執行”破解執行難

清洗管道時不幸從高處墜落摔傷, 西安某上市公司一名維修工因此喪失部分勞動能力, 但卻遲遲未能拿到判決確定的工傷補助金。 8月18日, 西安市蓮湖區法院執行局強制執行, 當場支付現金給受傷工人。 之所以能快捷高效執行, 得益於蓮湖法院建立的團隊化“分段集約執行”方式。

2016年以來, 蓮湖區法院黨組將“基本解決執行難”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 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堅決予以貫徹落實。 聚焦協力廠商評估指標, 大膽進行執行改革, 建立執行案件“分段集約執行”工作機制, 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

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執行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成立10個執行團隊實現執行案件辦理專業化

蓮湖法院黨組深刻把握“基本解決執行難”內涵, 遵循執行工作的客觀規律, 提出“重視實際執結率, 控制終本結案率, 努力實現案件三升四降”的整體工作思路。

一是改變傳統執行方式, 建立分組執行機制、案件繁簡分流機制、集約查控機制, 有效利用團隊人力資源。 二是以“三升四降”為綱, 嚴格終本結案標準。 今年8月25日, 該院正式下發《執行案件程式終結流程管理規定》, 決定在執行局內設執行監督組, 專門負責終本案件品質把關, 不達標準絕不能以終本方式結案, 目的就是倒逼執行法官提升案件實際執結率。 三是輔以執行聯動機制和執行威懾機制,

擠壓“老賴”生存空間, 同時對潛在被執行人形成心理威懾。

蓮湖法院經過深入調研, 充分論證, 科學定位, 制定了以團隊化分段集約執行為主導的執行工作機制改革方案。 設置集約查詢組, 防止人為查詢被執行人財產隨意性;設置快執組, 實現執行案件繁簡分流;設置執行實施組, 窮盡執行措施, 以集約送達、網拍為輔助手段推進查控財產處置的及時性;設置執行監督組, 規範終本案件的督導管理。 有效實現了執行流程的閉環運行。

成立10個執行團隊, 按照執行案件流程, 分別負責執行案件財產統查、案件實施、應急處置、評估拍賣、集約送達、結案審查等相關環節。 通過執行團隊各負其責,

相互合作, 實現執行案件辦理專業化、集約化、資訊化、規範化, 進一步提高執行案件質效, 緩解了執行工作案多人少的突出矛盾。

推行案件執行分段實施, 完成嚴格管控與內部監督。 目前分段執行主要有兩項管控措施, 首先在執行案件立案受理後, 由集約查詢組對涉案財產進行“總對總”統查, 有效解決了以往執行工作中“一查就跑、一控就沒”的傳統弊端。

由執行監督組負責對執行實施團隊依據嚴格的結案標準, 進行結案審查, 保證法院受理的執行案件能夠窮盡措施查控財產, 不消極, 不拖延, 確保案件結案標準不打折扣, 保證執行案件品質。

對標協力廠商評估, 夯實工作責任。 法院協力廠商評估指標下達後, 蓮湖法院對指標進行全面分解細化,

明確責任部門, 突出具體節點, 保證指標任務順利完成。 目前協力廠商評估指標體系中, 除了執行轉破產、一案一帳戶等7個三級指標正在落實當中, 其他二級指標31項、三級指標59項基本部署到位。

升級資訊技術, 促進執行工作提速、規範。 2016年初, 蓮湖法院建成審判執行指揮中心, 負責處理本院執行指揮管理平臺中各項工作、執行案件集約查控、執行遠端指揮、執行聯動和應急執行實施等工作。 2017年初, 執行局通過集約查控組, 授權辦理網路執行查控業務, 財產查控以集約查控組集約查詢為原則, 以執行實施組自行提起查控申請為補充。 2017年1月至9月, 利用查控系統, 提起“總對總”查詢14000餘次, 涉及案件5200件,

涉案金額25.31億元。

重構保全機制, 以保全促執行。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辦理財產保全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出臺後, 蓮湖法院立即成立了保全執行組, 專門承辦執行保全類案件。 今年1至9月, 執行保全234件, 全部保全到位結案207件, 標的到位率85%。 保全機制的有效運行提高了保全效率和財產到位率, 從源頭上解決了相關案件執行難, 節約了審判資源。

從“一人包案到底”到團隊化作戰

今年3月8日晚, 蓮湖法院執行幹警機場擒“老賴”, 次日案件全部執結, 並對被執行人罰款3萬元。 該案在各大媒體引起讀者和網友熱議, 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該案能順利執結, 源於團隊化作戰的結果。

蓮湖法院密織執行網路, 形成強制執行與執行聯動威懾並舉的執行工作新格局。 在創新完善內部執行工作模式的同時,蓮湖法院主動借力社會資源,按照省市法院的統一部署,與邊防、交警等部門建立邊控、車控等長效聯動機制,有效實現了強制執行與聯動威懾並舉的執行工作新格局。

蓮湖法院在執行局綜合辦專門設立了應急組,由專人負責內外協調,保障聯動機制良性運行,發揮聯動機制實效。與交警蓮湖大隊聯合發佈《關於查控被執行人機動車輛的實施意見(試行)》,全力查扣被執行人涉案機動車輛。由交警蓮湖大隊將涉案車輛資訊錄入緝查布控系統,在辦理定期檢驗、審驗、交通執勤執法過程中,一旦發現涉案車輛,立即扣押並通知蓮湖法院,執行法官第一時間趕赴現場,辦理涉案車輛扣押移交手續。

制定《關於請求陝西公安邊防總隊協助對被執行人採取邊控措施限制出境的實施細則(試行)》,將納入法院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的資訊經篩選層報省法院,移交省公安邊防總隊,在全國範圍內邊檢總站、邊防總隊布控,限制“老賴”出境。聯動措施實施以來,蓮湖法院已對多名“老賴”實施了邊控措施。

聯動機制的建立,極大地增強了威懾效果,使得許多執行中的“死案”因為執行聯動取得了突破。去年底,執行法官遠赴陝北神木、富縣“千里奔襲扣豪車”,今年3月,執行幹警“淩晨機場擒老賴”都是聯動機制的成功案例,被央視及其他全國省市各大媒體廣泛報導。

據瞭解,傳統執行模式是執行人員“一人包案到底”,這種模式有承辦人員熟悉案情、各個執行階段銜接流暢等優點,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帶來了執行法官工作量大、隨意性強的問題,缺乏監督制約力度,容易導致執行權力濫用、形成積案和腐敗現象的發生。

如果把一起案件的執行看作一件產品的生產過程,那麼過去那種“一人包案到底”的執行模式就相當於一個人將一件產品做到底,“分段集約執行”就相當於建立起了“流水線”。顯而易見,將一件產品做到底是落後的手工作坊式生產所採取的模式,而“流水線”才是現代工業所採取的模式。

據介紹,“分段集約執行”能把法院執行工作納入“流水線”作業,前一個環節不及時、不到位,下一個環節就無法做到及時、到位,從而“倒逼”前一個環節的人員抓緊時間、抓緊工作。各個環節上的執行人員分工協作、相互制約,既能提高執行工作效率,又有助於增強執行工作的“透明度”,避免形成執行積案,強化監督制約,防止司法腐敗。

據瞭解,經過團隊化和分段監督兩輪執行改革,蓮湖法院形成執行合力,執行工作的群眾滿意度大幅提升,當事人感謝的多了,告狀的少了;自覺履行的案件多了,程式性的結案少了。

實結率大大提高平均結案時間縮短27天

這個夏季,西安連續幾周高溫,蓮湖法院執行幹警戰高溫鬥酷暑,奮力開展“42度出擊”行動。7月7日晚,冒著高溫天氣夜晚突擊執行4起案件,攻堅克難保障當事人權益,亮劍“執行難”。

本次行動4起案件均為拖欠借款被起訴,有被執行人具有償還能力但拒絕清償的;有躲避妄圖逃避執行的;有住豪宅開豪車卻欠款600萬元的,這些案件都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取得較好執行效果和社會效果。中央電視臺東方時空、朝聞天下欄目及時予以報導,不僅震懾了被執行人,也營造了良好的攻克執行難輿論氛圍。

執行案件實結率大幅提高。今年上半年,蓮湖法院受理案件實結率為92.05%,同比上升86.22%。已結案件的平均結案時間縮短。今年上半年蓮湖法院執結案件1031件,平均結案時間較上年縮短27天。執行案件已查控財產總金額大幅增加。近半年來,在實際執行工作中,纏訪鬧訪的當事人少了,送錦旗表揚信的案件多了。

分段集約執行之所以戰果累累,是因為把執行工作由單打獨鬥變為協同作戰。通過分組團隊化執行模式,蓮湖法院執行局全域上下責權明確,工作互促互補,執行工作由單兵辦案轉為團隊作戰,一人執行到底轉為組內協同作戰,執行工作的戰鬥力和公信力不斷提升。

聚焦特殊群體,開展執行專項行動。建立涉民生案件執行的常態化、隨時性、優先性工作機制。今年以來,蓮湖法院定期開展追索勞動報酬,贍養費,撫養費,撫恤金,醫療、交通事故損害賠償,工傷賠償等涉民生類案件專項集中執行行動。

拓寬執行途徑,促進執行公開。自今年4月1日起,蓮湖法院全面實施網路司法拍賣,拍品為房產與車輛,拍賣成功率為87%,其中大部分拍品溢價成交,最高溢價70萬元,拍賣總金額突破2億元。司法網拍平臺的拓展,從源頭上預防了暗箱操作、串通壓價、惡意競買現象。向律師發放執行調查令、發佈執行懸賞公告,為破解查找被執行人財產的難題,提供了有力支撐。

全媒體威懾,凝聚社會共識。注重執行工作的宣傳效果,構建新媒體和傳統媒體相呼應,多層次、全方位的立體化宣傳大格局。主動出擊,精心策劃,搶佔輿論先機,與各大媒體合作,利用官方微信等平臺曝光“老賴”,形成全媒體威懾,凝聚最大社會共識,為執行工作“造勢”。去年以來,蓮湖法院執行行動7次被央視報導。2016年至今年8月共刊發執行宣傳稿件654篇次,有效震懾了被執行人,營造了攻克執行難的良好輿論氛圍。(魏來)

在創新完善內部執行工作模式的同時,蓮湖法院主動借力社會資源,按照省市法院的統一部署,與邊防、交警等部門建立邊控、車控等長效聯動機制,有效實現了強制執行與聯動威懾並舉的執行工作新格局。

蓮湖法院在執行局綜合辦專門設立了應急組,由專人負責內外協調,保障聯動機制良性運行,發揮聯動機制實效。與交警蓮湖大隊聯合發佈《關於查控被執行人機動車輛的實施意見(試行)》,全力查扣被執行人涉案機動車輛。由交警蓮湖大隊將涉案車輛資訊錄入緝查布控系統,在辦理定期檢驗、審驗、交通執勤執法過程中,一旦發現涉案車輛,立即扣押並通知蓮湖法院,執行法官第一時間趕赴現場,辦理涉案車輛扣押移交手續。

制定《關於請求陝西公安邊防總隊協助對被執行人採取邊控措施限制出境的實施細則(試行)》,將納入法院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的資訊經篩選層報省法院,移交省公安邊防總隊,在全國範圍內邊檢總站、邊防總隊布控,限制“老賴”出境。聯動措施實施以來,蓮湖法院已對多名“老賴”實施了邊控措施。

聯動機制的建立,極大地增強了威懾效果,使得許多執行中的“死案”因為執行聯動取得了突破。去年底,執行法官遠赴陝北神木、富縣“千里奔襲扣豪車”,今年3月,執行幹警“淩晨機場擒老賴”都是聯動機制的成功案例,被央視及其他全國省市各大媒體廣泛報導。

據瞭解,傳統執行模式是執行人員“一人包案到底”,這種模式有承辦人員熟悉案情、各個執行階段銜接流暢等優點,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帶來了執行法官工作量大、隨意性強的問題,缺乏監督制約力度,容易導致執行權力濫用、形成積案和腐敗現象的發生。

如果把一起案件的執行看作一件產品的生產過程,那麼過去那種“一人包案到底”的執行模式就相當於一個人將一件產品做到底,“分段集約執行”就相當於建立起了“流水線”。顯而易見,將一件產品做到底是落後的手工作坊式生產所採取的模式,而“流水線”才是現代工業所採取的模式。

據介紹,“分段集約執行”能把法院執行工作納入“流水線”作業,前一個環節不及時、不到位,下一個環節就無法做到及時、到位,從而“倒逼”前一個環節的人員抓緊時間、抓緊工作。各個環節上的執行人員分工協作、相互制約,既能提高執行工作效率,又有助於增強執行工作的“透明度”,避免形成執行積案,強化監督制約,防止司法腐敗。

據瞭解,經過團隊化和分段監督兩輪執行改革,蓮湖法院形成執行合力,執行工作的群眾滿意度大幅提升,當事人感謝的多了,告狀的少了;自覺履行的案件多了,程式性的結案少了。

實結率大大提高平均結案時間縮短27天

這個夏季,西安連續幾周高溫,蓮湖法院執行幹警戰高溫鬥酷暑,奮力開展“42度出擊”行動。7月7日晚,冒著高溫天氣夜晚突擊執行4起案件,攻堅克難保障當事人權益,亮劍“執行難”。

本次行動4起案件均為拖欠借款被起訴,有被執行人具有償還能力但拒絕清償的;有躲避妄圖逃避執行的;有住豪宅開豪車卻欠款600萬元的,這些案件都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取得較好執行效果和社會效果。中央電視臺東方時空、朝聞天下欄目及時予以報導,不僅震懾了被執行人,也營造了良好的攻克執行難輿論氛圍。

執行案件實結率大幅提高。今年上半年,蓮湖法院受理案件實結率為92.05%,同比上升86.22%。已結案件的平均結案時間縮短。今年上半年蓮湖法院執結案件1031件,平均結案時間較上年縮短27天。執行案件已查控財產總金額大幅增加。近半年來,在實際執行工作中,纏訪鬧訪的當事人少了,送錦旗表揚信的案件多了。

分段集約執行之所以戰果累累,是因為把執行工作由單打獨鬥變為協同作戰。通過分組團隊化執行模式,蓮湖法院執行局全域上下責權明確,工作互促互補,執行工作由單兵辦案轉為團隊作戰,一人執行到底轉為組內協同作戰,執行工作的戰鬥力和公信力不斷提升。

聚焦特殊群體,開展執行專項行動。建立涉民生案件執行的常態化、隨時性、優先性工作機制。今年以來,蓮湖法院定期開展追索勞動報酬,贍養費,撫養費,撫恤金,醫療、交通事故損害賠償,工傷賠償等涉民生類案件專項集中執行行動。

拓寬執行途徑,促進執行公開。自今年4月1日起,蓮湖法院全面實施網路司法拍賣,拍品為房產與車輛,拍賣成功率為87%,其中大部分拍品溢價成交,最高溢價70萬元,拍賣總金額突破2億元。司法網拍平臺的拓展,從源頭上預防了暗箱操作、串通壓價、惡意競買現象。向律師發放執行調查令、發佈執行懸賞公告,為破解查找被執行人財產的難題,提供了有力支撐。

全媒體威懾,凝聚社會共識。注重執行工作的宣傳效果,構建新媒體和傳統媒體相呼應,多層次、全方位的立體化宣傳大格局。主動出擊,精心策劃,搶佔輿論先機,與各大媒體合作,利用官方微信等平臺曝光“老賴”,形成全媒體威懾,凝聚最大社會共識,為執行工作“造勢”。去年以來,蓮湖法院執行行動7次被央視報導。2016年至今年8月共刊發執行宣傳稿件654篇次,有效震懾了被執行人,營造了攻克執行難的良好輿論氛圍。(魏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