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日本盔甲的象徵、可以作為國禮相送的武士高檔裝備:大鎧

以古代日本的生產力來說, 生產一副鎧甲相當不容易, 不僅對技術要求嚴格, 也不能大量生產, 因而很多有名的武將所用的鎧甲基本上是價值連城, 說是藝術品也不過分。 且不要拿實戰能力和歐洲“罐頭”鎧甲對比說事, 完全不考慮日本本土國情, 基於日本本土國情, 這樣的鎧甲不僅足夠滿足實戰需求, 其藝術性更可以當作國禮相送。 在英日的交往史中, 德川秀忠就曾送給英王詹姆士一世兩套日本胴丸鎧甲, 以示友好。 其中一套鎧甲被作為國禮收藏在英國倫敦塔中, 並保存至今。

作為日本盔甲“胴丸”的前身——大鎧, 以鐵片和皮革為主要材料, 屬於高檔的武士裝備。 最早于西元十世紀日本平安時代中期至晚期間出現。

十二世紀晚期, 伴隨著源氏和平氏兩大武士集團之間的戰爭, 大鎧開始流行。 現存的許多大鎧都曾屬於中上層武士, 有的作為祭品捐贈給神社, 另外的則是在後人手中傳承至今。

大鎧主要由騎在馬上的高級武士穿戴, 雖然較低級的武士使用了類似的裝甲, 但元件較少, 較輕, 並且在較高等級的武士裝甲上顯示出不少裝飾標記。 大鎧的生產時間很長, 製造一套裝甲可能需要265天才能組裝完成。 因此,大鎧被認為是所有日本盔甲中最正式和美麗的,被廣泛認可為日本盔甲的真實形式。

喜歡閱讀可關注bingjian118

因此,大鎧被認為是所有日本盔甲中最正式和美麗的,被廣泛認可為日本盔甲的真實形式。

喜歡閱讀可關注bingjian118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