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日本3D列印里程碑|低調奢華迷你橋——日本首座3D列印曲線橋落成

3D列印的發展對各行各業的影響都不容小覷。 對於3D列印在醫療和航空方面的應用, 我們已經耳熟能詳, 而建築3D列印也正在崛起, 科技進步的好消息不斷從世界各地傳來。 近日, Obayashi(日本公司)設計出日本首例3D列印混凝土曲線橋, 該成果可謂是日本建築和土木工程所取得的重大突破。

Obayashi 是日本建築業五強之一, 這次他們採用的3D列印材料相容性好, 可以滿足不同建築結構的需求。 該拱橋採用的3D列印“墨水”與普通混凝土用料相同, 借助機器人的手臂確定位置然後用噴嘴擠出。 之後擠出的成品會凝固成型。 這種3D列印材料堅固耐用, 適合用作建築和土木工程材料, 而其快速成型的特性也能及時保證結構的穩定性。 建築3D列印結構的主要優勢就在於, 它不需要結構的支撐, 因此時間和勞動力都可以大大縮短。

對日本建築業來說, 該拱橋可謂日本3D列印界的里程碑, 它的面世標誌著日本3D列印邁入快速發展的軌道。 混凝土被3D印表機擠出後, 將會以疊層的形式層層疊加。 機器人手臂的運行軌道是提前用電腦設計好的, 因此“墨水”會根據機器人移動的位置不間斷地擠出。

除了節約成本和人力之外, 3D列印的建築相比傳統建築來說還有一個巨大的優勢, 就是它可以高速製造複雜的建築結構。 有了3D列印, 建築物的曲面和空心的位置的建造就要容易得多。 這也是Obayashi引入3D列印技術的原因之一, 他們想通過3D列印技術設計出更為複雜的建築結構, 提升建築物的機械性能。

此外, 他們還希望3D列印能夠完成仿生結構的設計, 也就是仿造生物器官比如骨骼, 這樣生產出的骨骼具有輕型、耐用的特點。

該拱橋採用3D列印的空心曲狀泥磚搭建而成, 泥磚的規格選用500mm x 250mm x 500mm, 增材製造的大約耗時15分鐘。 之後該小組將這些泥磚壘成一座拱橋, 研究人員表示, 他們將繼續對拱橋的各方面性能和生產過程進行優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