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找到好工具,輕鬆和孩子學漢字

朋友孩子讀幼稚園大班, 明年即將幼升小, 不願意學認字。 朋友有些著急, 問我原來是怎麼教宸寶認字的, 她在家教過幾次, 沒次沒教幾個字孩子就不耐煩了。 對於學習認字, 很多人都覺得比較枯燥無聊, 也不知道要怎樣教孩子認字。

那要怎樣才能將單調的認字變得有趣呢?

其實漢字主要以形為主, 很多漢字都由甲骨文演變而來, 它們背後都有著獨立的故事。 只要掌握了方法, 我們可以將看似枯燥的認字過程變得非常有趣。 我來說說我和孩子認字的一些方法, 希望能給需要的人一些啟發和參考。

大約5000年前, 人類就開始用圖畫文字來記事, 這些圖畫文後來大多轉為象形字。 在漫長的演變過程中, 很多漢字都失去了最早的畫面感, 但經過專家解說後, 我們還是可以非常形象的看到原先代表的畫面意思。

東漢時期文學家許慎有編著過《說文解字》,

是公認的唯一一部以分析漢字的字形、字意、讀音為主的經典著作。 而《畫說漢字》以《說文解字》為依託, 精選了1000個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漢字, 一字一畫地講述了這些漢字的演化過程。 可以讓孩子很直觀的感受漢字的美。

選自《畫說漢字》

比如“問”字,

更是非常形象。 表示有人到了門口, 張嘴向門裡的人問話。 後來再引申為問候、慰問的意思。

選自《畫說漢字》

再比如“井”字, 本義為水井。 古時候的水井就是四方的圍邊, 中間一口井。 作者還告訴我們古時候一般八戶人家共用一口水井, 因此井字又可以引申為“鄉里”的意思,

成語中“背井離鄉”就與這個有關。

選自《畫說漢字》

再比如“苗”字, 本義是禾苗, 上面是“艸”字頭, 下面是“田”, 意思是說田裡很像草的植物就是禾苗。 後來泛指剛出土的植物、動物(魚苗), 甚至形狀像苗的東西(火苗)和繼續某種事業的人才(苗子)。

選自《畫說漢字》

根據大腦的功能特點, 我們的記憶順序從易到難以此是圖像、文字、字母、數位。 圖像是最容易被記住的部分, 因此當我們把圖像與文字結合在一起的時候, 孩子就能一目了然地知道這個字代表的含義, 非常容易理解, 也就容易記住了。

知其然並且知其所以然,將形與意結合在一起,當孩子再看到這個字的時候,就很容易聯想到字後面代表的畫面和含義,因此也就好認了。

而作為父母來說,瞭解這些漢字後面的含義也是一件非常好玩的事。比如,你知道“囧”是什麼意思嗎?這個字原意是光明的意思,並不是我們以為鬱悶、悲傷、無奈和無語的意思。那麼這個看著就歡樂又無奈的字怎麼會和光明扯上關係呢?

《畫說漢字》告訴我們囧字變成現在的含義,它自己也很無奈,只是因為長了一張形似人臉的外表。這個字其實也是一個象形文字,但它的本來是像古代簡易的窗戶,後來還根據這個字造出炯炯有神的“炯”字。

選自《畫說漢字》

一般來說,孩子的認字敏感期在4-5歲,我們家也差不多是在孩子4歲左右開始進行繪本指讀。不要求孩子刻意去認我指出來的字,我按照自己的節奏讀,孩子理解多少是他的事情。有時發現一個漢字很有畫面感,在讀完這一句的時候,會跳出來單獨跟孩子講這個字。

慢慢的,孩子認識的漢字多了起來,讓他自己去瞭解漢字背後的故事也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而且比別人能多知道那一點點的故事,孩子也會覺得很有成就感。上次和小夥伴在社區玩,他就像別人展示水字的各種寫法,從甲骨文到金文,再到篆文和楷書,讓小夥伴的家長都大呼厲害,自信心爆棚。

選自《畫說漢字》

好的教育當如春雨,潤物無聲,讓孩子感覺不到你是在教他,但他又確實受益。你可以是孩子的父母,也可以是很好的玩伴。

放低姿態,不要輕易將自己看成是孩子的老師,當你和他都覺得你們是在做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時,學習就可以在玩當中慢慢積累。不要讓學習與遊戲成為涇渭分明的兩個區域,遊戲和規則實際上就會把孩子引向學習。讓孩子在遊戲之中自主地去學,會比家長單方面想讓他們學更輕鬆、更容易。文後是該書在京東的連結,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P.S 這裡是頭條號/宸寶的雜貨鋪,宸寶今年6歲,男生,雜貨鋪主要記載與他相關的成長故事。宸寶媽媽也只是一個關心孩子成長,關心家庭教育的普通媽媽,在孩子成長路上與千萬媽媽一起共同成長中。

希望以上文章能幫助到大家,喜歡請關注或轉發,如有不同意見也歡迎在留言區告訴我,謝謝。

知其然並且知其所以然,將形與意結合在一起,當孩子再看到這個字的時候,就很容易聯想到字後面代表的畫面和含義,因此也就好認了。

而作為父母來說,瞭解這些漢字後面的含義也是一件非常好玩的事。比如,你知道“囧”是什麼意思嗎?這個字原意是光明的意思,並不是我們以為鬱悶、悲傷、無奈和無語的意思。那麼這個看著就歡樂又無奈的字怎麼會和光明扯上關係呢?

《畫說漢字》告訴我們囧字變成現在的含義,它自己也很無奈,只是因為長了一張形似人臉的外表。這個字其實也是一個象形文字,但它的本來是像古代簡易的窗戶,後來還根據這個字造出炯炯有神的“炯”字。

選自《畫說漢字》

一般來說,孩子的認字敏感期在4-5歲,我們家也差不多是在孩子4歲左右開始進行繪本指讀。不要求孩子刻意去認我指出來的字,我按照自己的節奏讀,孩子理解多少是他的事情。有時發現一個漢字很有畫面感,在讀完這一句的時候,會跳出來單獨跟孩子講這個字。

慢慢的,孩子認識的漢字多了起來,讓他自己去瞭解漢字背後的故事也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而且比別人能多知道那一點點的故事,孩子也會覺得很有成就感。上次和小夥伴在社區玩,他就像別人展示水字的各種寫法,從甲骨文到金文,再到篆文和楷書,讓小夥伴的家長都大呼厲害,自信心爆棚。

選自《畫說漢字》

好的教育當如春雨,潤物無聲,讓孩子感覺不到你是在教他,但他又確實受益。你可以是孩子的父母,也可以是很好的玩伴。

放低姿態,不要輕易將自己看成是孩子的老師,當你和他都覺得你們是在做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時,學習就可以在玩當中慢慢積累。不要讓學習與遊戲成為涇渭分明的兩個區域,遊戲和規則實際上就會把孩子引向學習。讓孩子在遊戲之中自主地去學,會比家長單方面想讓他們學更輕鬆、更容易。文後是該書在京東的連結,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P.S 這裡是頭條號/宸寶的雜貨鋪,宸寶今年6歲,男生,雜貨鋪主要記載與他相關的成長故事。宸寶媽媽也只是一個關心孩子成長,關心家庭教育的普通媽媽,在孩子成長路上與千萬媽媽一起共同成長中。

希望以上文章能幫助到大家,喜歡請關注或轉發,如有不同意見也歡迎在留言區告訴我,謝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