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乾隆禦制風景詩之“風泉清聽”鑒賞

出石泉惟冽, 因風響益清。

虹垂飲澗勢, 琴譜號鐘聲。

江海他時赴, 雲霞此處生。

當年川上意, 仰識在民情。

--乾隆《風泉清聽》

乾隆的《風泉清聽》,

是一首五言律詩, 作於乾隆十七年(1752年)。 “出石泉惟冽, 因風響益清。 ”先寫泉水清涼, 然後描繪其聲。 “冽”, 意為寒冷, 這裡指水之清涼。 剛剛從石崖間湧出的泉水, 澄澈而又清涼;泉水擊石的響聲, 隨風傳來使人感到更加清揚。 “虹垂飲澗勢, 琴譜號鐘聲。 ”形如彩虹一般的泉水, 似乎垂入山澗去飲水;山泉擊石叮咚悅耳, 如同在彈奏著動聽的樂曲聲。 “虹垂飲澗勢”用了一個典故。 據《窮怪錄》記載:後魏時期, 在首陽山下住著一位樵夫。 有一天他上山打柴, 忽然下起雨來。 天剛放晴, 西方出了太陽, 刹那間天空出現一道彩虹, 低低地垂入山澗。 樵夫好奇地前去觀看, 那彩虹卻變成美女飄然而去。 乾隆用彩虹比喻泉水, 既形象地描繪出泉水噴湧、飛懸、直瀉澗底的形態,
又為它增添了神奇色彩。 “號鐘”一種樂器的名稱。 詩人把山泉擊石成音, 比喻為彈奏樂曲, 意在讚美清脆的泉聲十分好聽。

“江海他時赴, 雲霞此處生。 ”詩人在前兩聯寫景的基礎上, 通過聯想與想像抒發思想感情。 面對眼前的景色, 詩人想像這晶瑩閃光的泉, 以後必將流入江海;仰望高高的天空, 他感到雲霞正是由此處的水蒸發而生成的。 泉水不停地流淌, 時光隨著泉流也在不間斷的逝去, 此時此刻的感受, 使詩人聯想起孔子站在岸邊的感歎:“逝者如斯夫, 不舍晝夜!”乾隆領會了孔子話中的含義, 深感時光是寶貴的, 不能讓它白白地流逝, 於是寫出最後一聯詩:“當年川上意, 仰識在民情。 ”孔子在川上所說的話,

意在珍惜時間, 這位聖人的見識實在令人敬佩;既然領會了孔子話中的含意, 就應該夜以繼日地考察民情, 把國家治理好。 在抒懷和言志方面, 乾隆的詩雖然不象康熙那麼委婉, 但因基調明朗, 再加上想像的作用, 使作品中的積極因素, 能夠得到充分發揮。

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

往期回顧

徵稿啟事

承德旅遊是一個開放的平臺, 無論你是承德土著還是外來遊客, 都可以把在承德生活、旅行的點滴記憶時刻分享給大家。 可以是美景故事、遊記心得、也可以是散文隨筆, 我們期待與您一起分享在承德的美好時光!

投稿一經採用, 會獲贈大清獵酒兩瓶哦~!~!!

投稿郵箱: cd2051858@163.co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