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此人是安倍晉三的先祖,是近代第一個向中國挑起戰爭的日本將領!

1894年9月15日淩晨四點, 日軍混成第九旅團, 在平壤城外大同江南岸船橋裡堡壘附近, 打響了平壤戰役的第一槍。 大島義昌信心十足, 絲毫沒把守衛的清軍放在眼中, 他在14日安排作戰部署時曾經許諾:“本旅團將以明日午前8時前後攻陷平壤, 共握手於城中, 以祝萬歲”。 大島義昌之所以這麼狂妄, 那是因為在兩個月之前, 他就已經打敗過清軍。

7月29日, 正在清朝與日本正在交涉期間, 大島義昌突然帶兵襲擊牙山, 擊敗了牙山守軍葉志超、聶士成部。 牙山戰役是甲午戰爭中中日陸軍第一戰, 被視為甲午戰爭的開端。 大島義昌也因此成為了, 近代向中國挑起戰爭的第一位日軍將領。 正是因為有了擊潰葉志超部的經驗, 再加上大同江一線只有2000余名守軍, 大島義昌絲毫對於這場戰鬥信心滿滿。

戰鬥開始不久, 土器店和水灣橋的兩處堡壘, 就在日軍的猛烈炮火下被攻破了, 駐守的清兵全部車道船橋裡的三處橋頭堡。 大島義昌兵分兩路, 3600餘人分別從正面和右側對橋頭堡進行夾擊, 本來以為清軍會很快被擊潰, 卻沒想到遭到了橋頭堡守軍馬玉昆部的猛烈反擊。 清軍堡壘與大同江北岸守軍一起開炮, 使得暴露在空地中的步兵死傷無數,

始終不能向前突破。 早上八點左右, 大島義昌不但沒有拿下橋頭堡, 反而日軍開始處於劣勢。

大島義昌下令, 寧可戰死也不能後退一步, 步兵在猛烈的炮火掩護之下, 一步一步的向前推進陣地。 可是每當日軍前進一步,

守衛的清軍也跟著向前推進, 最後雙方的前部進行了激烈的白刃戰。 清軍將領馬玉昆、衛汝貴親自帶兵衝鋒, 一次一次的將日軍擊潰。 日軍在敵人的猛攻之下開始產生退意, 清軍就趁勢反攻, 將戰線向前推進。 午後一點左右, 日軍的炮彈基本上都打光了, 再加上將士們一天沒有進食, 大島義昌不得不下令撤退。

平壤城陷落以後, 大島義昌又參加過鴨綠江江防之戰、牛莊之戰等, 一直將清軍打出朝鮮。 後來日軍攻陷大連, 大島義昌因戰功擔任關東總督, 于1895年10月18日晉升為陸軍大將。 值得一提的是, 大島義昌的外孫女是現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外祖母。

更多內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