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不要盲目地指責別人,因為……

孔子曰:“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 ”意思是, 假如你自己不想做某件事, 就不要強行讓別人去做。 在現實生活中, 我們經常能看到一些人, 他們以自我為中心, 只顧及個人利益和自身的感受, 卻不顧及他人的感受。

只有站在他人的立場看問題, 設身處地去瞭解他人的觀點, 才能在交際方面獲得成功。 每個人都應該經常問自己一句:“假如我是他, 我會怎麼做呢?”如果能這樣想, 就能讓自己節省很多時間, 少去很多煩惱。 愚蠢的人經常會千方百計地尋找他人的錯誤, 聰明的人則會站在對方的角度, 努力去瞭解對方, 因為只有理解他的行為, 才能諒解他。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人和人之間之所以發生衝突, 彼此鬧不愉快, 是因為沒有站在他人的立場上。 假如你能站在他人的立場上, 多替他人考慮, 就不會有這麼多的煩惱了。 能容納異己的存在, 才可以成就偉大的自己。

一般情況下, 許多人都無法容忍別人, 習慣把那些有不同意見的人看成自己的敵人。

古以色列的所羅門王是一位令人敬仰的明主, 聽說他還是一位有些神力的傳奇君主。 在民間, 有一個關於他的故事廣為人知。

有一次, 所羅門王正在工作, 突然闖進來一對老夫婦。 老翁提出准許他們離婚的請求, 所羅門王問:“請告訴我你為什麼堅持離婚?”老翁說出的理由很充足, 好像讓人無法反駁。 於是, 所羅門王點頭同意了, 對他說:“沒錯, 你的話很對, 你們的確應該離婚。 ”

所羅門王的話剛說完, 老婦人就不滿意地說:“不行, 我絕對不會允許他離婚的。 ”所羅門王問她為什麼, 她的理由也很充足, 甚至比老翁的理由更多。 所羅門王點了點頭,

對她說:“沒錯, 你說得很對, 你們的確不該離婚。 ”

此時, 所羅門王身邊的大臣聽不下去了, 對所羅門王說:“您不能這樣斷案, 這樣斷案怎麼能讓他們心服口服呢?該離婚就是該離婚, 不該離婚就是不該離婚, 不能兩個人說得都對。 ”所羅門王回答說:“沒錯, 你說得也很對, 我的確不應該這樣斷案。 ”

後來, 所羅門王成為西方世界智慧的象徵, 每次在斷案時, 所羅門王都仔細傾聽, 然後把自己想像成對方。 因此, 他能夠從他人的角度去思考, 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換位思考。

這個案例讓我們明白了站在他人的立場上考慮問題是多麼重要。 換位思考, 也就是把自己想像成別人, 以他們的角度考慮問題。 這就需要我們拋開自身利益, 盡可能滿足別人的利益。

實際上, 在大多數情況下, 利益是相互關聯的, 你考慮他人的利益, 他人也會考慮你的利益。

哈佛大學商學院院長陶海姆曾經說:“每當我和別人會面前, 我都不會在意在他門外走廊裡來回走上幾個小時。 在這段時間內, 我更願意想一下他會怎樣回答我的問題。 有了這種準備後, 我會十分自信地走進他的辦公室。 ”

想要站在他人的立場上考慮問題, 就要跳出自己的圈子, 從別人的視角觀察事物。 這就像優秀的籃球運動員, 與隊友合作時, 他們往往有全場意識, 知道隊友都在什麼地方, 也知道每個人需要做什麼。

戴爾·卡耐基講過一個故事, 內容是他和自己侄女的一些經歷。 幾年前, 他的侄女約瑟芬·卡耐基離開老家, 開始擔任卡耐基的秘書。 當時, 她只有19歲, 嚴重缺乏做事情的經驗。 可是不久後, 她卻成了一名出色的秘書。

剛開始工作時, 卡耐基發現她身上存在很多不足之處, 很想當面批評她。 可是, 他很快冷靜下來, 在心裡對自己說:“卡耐基, 等一下, 你的經驗比她豐富得多, 那是因為你的年齡比她大得多。她才19歲,怎麼可能有你這樣的判斷力?怎麼可能有你這樣的衝勁?你19歲時在做什麼呢?像她一樣犯各種低級錯誤,愚蠢得可笑。”

站在約瑟芬的立場上考慮後,卡耐基得出一個結論:19歲的約瑟芬比自己19歲時好多了,甚至有些地方讓他自愧不如。

自此以後,每當約瑟芬犯了錯誤,卡耐基都會對她說:“約瑟芬,你犯了一個錯誤,不過我犯的錯誤比你嚴重得多。你沒有天生就精通一切的本領,只有通過歷練才能獲得成功。我年輕時做過很多傻事,相比我年輕的時候,你已經好很多了。”

卡耐基覺得,我們不能盲目地指責他人,而是要站在他人的立場上,多想一想他們是怎麼考慮問題的。和人相處,要學會站在他人的立場上考慮問題,這是對他人的尊重。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有幫助他人的想法,可是幫助他人不能只靠好心,還要有一定的生活閱歷,以及體諒他人的能力。就算是最基本的安慰,也不能離開技巧。很多時候,我們往往因為急著幫助他人,把自己的觀念和判斷強加給他人,卻忽略了他人的感受,這樣做不僅沒有幫助對方,反而令人生厭,錯就錯在你不懂換位思考。而有些人卻可以在很小的時候就懂得為別人考慮,生活中處處站在別人的立場上,因此處處受人歡迎。

那是因為你的年齡比她大得多。她才19歲,怎麼可能有你這樣的判斷力?怎麼可能有你這樣的衝勁?你19歲時在做什麼呢?像她一樣犯各種低級錯誤,愚蠢得可笑。”

站在約瑟芬的立場上考慮後,卡耐基得出一個結論:19歲的約瑟芬比自己19歲時好多了,甚至有些地方讓他自愧不如。

自此以後,每當約瑟芬犯了錯誤,卡耐基都會對她說:“約瑟芬,你犯了一個錯誤,不過我犯的錯誤比你嚴重得多。你沒有天生就精通一切的本領,只有通過歷練才能獲得成功。我年輕時做過很多傻事,相比我年輕的時候,你已經好很多了。”

卡耐基覺得,我們不能盲目地指責他人,而是要站在他人的立場上,多想一想他們是怎麼考慮問題的。和人相處,要學會站在他人的立場上考慮問題,這是對他人的尊重。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有幫助他人的想法,可是幫助他人不能只靠好心,還要有一定的生活閱歷,以及體諒他人的能力。就算是最基本的安慰,也不能離開技巧。很多時候,我們往往因為急著幫助他人,把自己的觀念和判斷強加給他人,卻忽略了他人的感受,這樣做不僅沒有幫助對方,反而令人生厭,錯就錯在你不懂換位思考。而有些人卻可以在很小的時候就懂得為別人考慮,生活中處處站在別人的立場上,因此處處受人歡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