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砥礪脫貧攻堅 書寫輝煌篇章

雙牌縣城掠影

雙牌縣委書記蘇小康(左四), 縣委副書記、縣長肖質彬(左五)調研扶貧產業。

馬鈴薯產業基地。

高山虎爪薑。

雙牌森林土雞, 這種土雞吃的是玉米, 白天放養, 晚上回籠。

(本版圖片由雙牌縣委宣傳部提供)

唐耀東 張居龍 蔣國慶 張濤

深秋時節, 走進雙牌縣的山山水水, 全縣上下砥礪奮進脫貧攻堅的滾滾熱潮撲面而來:數千名黨員幹部深入基層進村入戶扶貧幫困、易地扶貧搬遷、農村綜合服務平臺等扶貧專案加緊建設, 67個貧困村的光伏發電站全線運營……為迎接脫貧“摘帽”驗收大考的各項準備工作緊張有序積極推進。

位於湖南省南部、永州市中部的雙牌縣, 是一個集山區、林區、水淹區於一體的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 貧困程度深, 脫貧難度大, 全縣114個行政村, 貧困村達67個, 14.8萬農村人口, 建檔立卡貧困戶達6873戶27117人。

近年來, 按照中央、省、市關於精准扶貧的部署要求, 雙牌縣把精准扶貧作為最大的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 舉全縣之力、集全民之智, 全面打響了脫貧攻堅戰役, 精准發力, 攻城拔寨。 2016年底, 全縣共實現14316人脫貧, 17個脫貧村出列, 貧困發生率從2013年18.2%下降到2016年的8.6%, 獲得了2015年度全省扶貧實績綜合優秀縣、2016年度全省全面小康推進工作十快進縣等殊榮。 2017年, 雙牌聚焦整縣脫貧“摘帽”的宏偉目標, 全縣鼓足幹勁正全力以赴備戰年底脫貧“摘帽”驗收大考,

力爭在脫貧攻堅的崢嶸歲月中書寫波瀾壯闊的輝煌篇章。

統籌組織篇 責任如山勇擔當

責任如山, 責任如令, 早在2014年, 雙牌縣委就將精准扶貧定為全縣五大重點工作之首, 列入重要工作日程。 2015年11月, 縣委九屆五次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雙牌縣委關於加快精准扶貧開發工作的決議》, 全面拉開了精准扶貧攻堅戰役的序幕。 今年2月18日, 圍繞10665人脫貧、貧困發生率下降至1.43%、 50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實現整縣脫貧“摘帽”的目標, 雙牌召開了決戰脫貧攻堅誓師大會, 向脫貧“摘帽”目標展開了最後的加速衝刺。

思想上高點定位, 工作中實處佈局。 為建立最有效的工作機制, 形成最強大的推進力度, 雙牌縣組建了高規格的扶貧開發工作領導小組, 所有縣委常委和人大、政協主要領導全部充實到領導小組裡面。9月,針對脫貧“摘帽”考核的10項指標,又整合成立了全縣貧困退出村組道路、安全飲水、電力保障、教育保障、醫療保障、住房保障、農村低保、城鄉特困人員供養、村級公共服務、產業發展、村“兩委”班子及黨員隊伍建設等“十大工程”指揮部,由分管縣級領導分頭負責。今年以來,縣委常委會、縣政府常委會專題研究扶貧工作16次,召開縣級層面的各種調度會、推進會達50餘次。

將軍奮勇,三軍爭先。在脫貧攻堅中,雙牌縣各級領導以身作則,率先垂範。縣委書記蘇小康作為該縣脫貧攻堅第一責任人,狠抓頂層設計、統籌組織和重點工作突破,幾年來為扶貧工作殫精竭慮。為使森林土雞這一扶貧產業發展壯大,今年春節後剛一上班,蘇小康白天到各單位走訪檢查工作,晚上還主持森林土雞發展調度會和森林土雞產業發展座談會,向大戶問計,向群眾請教。經過不懈努力,目前森林土雞成為了雙牌惠及面最廣的扶貧產業。縣委副書記、縣長肖質彬帶頭啃硬骨頭,在春節前後深入一線密集調度易地扶貧搬遷工作,使這一工作在短期內由後進變成先進。其他縣委、縣政府分管扶貧工作的領導,也都全身心投入到脫貧攻堅工作中,利用節假日下鄉入村成為工作常態。在縣級領導的示範帶動下,各級各部門黨員幹部真正把扶貧當作第一責任,第一要務,不少幹部笑稱自己不是在扶貧工作的現場,就是在去扶貧的路上,全縣上下形成了眾志成城攻堅扶貧的良好態勢。

聚力幫扶篇 春風送暖入萬家

精准幫扶,首先要把駐村幫扶和結對幫扶這篇文章做好。今年以來,雙牌縣把針對脫貧攻堅工作格局的變化,對駐村幫扶工作隊進行調整,全縣共派出駐村工作隊62個,每個工作隊3人以上,按照“一托一”方式(每個工作隊駐一個貧困村、託管一個非貧困村)駐點村109個,加上省市駐點的5個村,實現了全縣114個行政村駐村幫扶全覆蓋。同時,大力組織幹部職工與貧困戶廣泛結對,全縣已有3485名公職人員與6873戶貧困家庭結為“親戚”,定向聯繫,定點幫扶。

雙牌縣還專門出臺了針對駐村幫扶工作隊的考核管理辦法,明確工作隊管理考核以鄉鎮為主,按照考核結果,嚴格獎罰兌現,並與幹部的提拔任用密切掛鉤,今年以來,對在駐村幫扶中表現優秀的28名幹部予以提拔重用,對工作不力的11名幹部做了組織調整。通過系列舉措,全縣工作隊作風更加務實,工作更加深入,精准識別、精准施策、精准幫扶也落到了實處,“噓寒問暖籬笆院,訪戶談心左右鄰”,已成為全縣工作隊日常工作寫照。如今在雙牌,結對幫扶成為幹部職工日常聊天的重要話題,“幹部心憂貧戶事,歸來汗水透衣冠”,這樣的現象屢見不鮮,不少幫扶責任人與貧困戶在工作中結下了深厚的感情,呈現了不少黨群幹群魚水情深的動人場景。

為進一步拓展幫扶力量,雙牌還積極推動社會扶貧,重點推進“中國社會扶貧網”雙牌上線工作,截至目前, 1.6萬多名愛心人士、202名資訊管理員上線註冊,貧困戶網上註冊全覆蓋,對接幫扶貧困戶需求11912起,捐贈愛心物資達200萬元。同時充分發揮扶貧網的粘合作用,組建了7支扶貧志願隊,動員12家社會組織、16 家企業加入到社會扶貧隊伍,實現了黨委、政府與民間同心、線上與線下互動,最廣泛的集聚了資源,凝聚了合力。

發展增收篇 富澤百姓治窮根

要徹底實現脫貧解困,發展才是硬道理,增收才是根本點。為此,雙牌縣大力發展扶貧產業,增強貧困戶的 “造血”功能。2016年,雙牌縣委、縣政府從縣情實際出發,經過反復論證,因地制宜,在已全面推開的全域旅遊產業外,還確立了光伏發電、森林土雞養殖、茶葉種植、藥材種植、反季馬鈴薯種植、牛羊養殖等六大重點扶貧產業,通過政府主導、市場主體、群眾參與的方式,掀起了一場“產業增收治窮根”的大會戰。

以前,雙牌80%以上的貧困村是集體經濟空白村,要增強貧困村發展活力,必須要建立村集體經濟的穩定來源。2016年6月起,縣委、縣政府整合資金2200萬元在每個貧困村建設了裝機40—65千瓦的光伏電站,僅此一項可確保每個貧困村年均增收4萬元以上。到今年6月底,全縣67個貧困村的光伏電站全部並網發電。最早竣工發電的瀧泊鎮卿家巷村光伏電站,月均售電可達8000度,建成至今已經為村集體經濟增收了5萬元,真正成為該村集體經濟的產業支柱。

雙牌森林覆蓋率超過80%,縣委、縣政府立足優越的生態條件,規劃了茶葉種植、藥材種植、牛羊養殖、森林土雞養殖等林下經濟產業。為發展森林土雞,該縣引進了雲浩公司,2016年來通過“統一防疫、統一供苗、統一技術指導、統一品質標準、統一保低價收購”的模式陸續向貧困戶免費發放雞苗40萬羽,帶動6000余戶貧困戶發展森林土雞養殖,戶均增收1000元以上。同時,雲臺山萬畝茶園、永嵐現代農業示範園等規模產業基地紛紛湧現,正成為帶動貧困戶增收的生力軍。

雙牌旅遊資源得天獨厚,是全省第三批特色縣域經濟文化旅遊產業重點縣。雙牌結合重點縣專案建設,積極推進“旅遊+扶貧”發展戰略,重點打造了茶林桐子坳村為代表的鄉村旅遊項目,取得了明顯的成效。桐子坳村全村群眾吃上了旅遊飯,走上了脫貧致富快車道,桐子坳、坦田、白水嶺等7個村也被列為全國鄉村旅遊扶貧重點村,桐子坳村還被評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湖南省特色旅遊名村、湖南省宜居村莊,獲得了2016年湖南省美麗鄉村建設示範村榮譽。

安居解困篇 安居樂業俱歡顏

要幫助高寒邊遠地區的群眾脫貧,易地扶貧搬遷是關鍵之舉。雙牌縣85%的地區是山地,全縣有不少人口居住在山區。近年來,該縣積極推動不適宜居住地區群眾搬遷到鄉鎮集中居住區和縣城安置點,山區人民的居住條件有了極大的改善,但仍有上萬名貧困群眾的安居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

2016年,雙牌縣委、縣政府將解決貧困群眾住房問題提上重要工作日程,將易地扶貧搬遷列為脫貧攻堅的“頭號工程”,既嚴格落實政策要求,又充分尊重群眾意願,因地制宜,因情施策。在具體工作中,雙牌縣主要採取了三種模式,一是鄉鎮安置點集中安置,二是貧困戶分散自建,三是貧困戶自購房安置,由符合易地扶貧搬遷條件的貧困物件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安置方式,得到廣大貧困群眾的擁護和支持。2016年底,當年新建的6個集中安置點竣工,安置建檔立卡貧困群眾195戶766人。2017年,全縣將易地搬遷目標定為5814人,其中集中安置412戶1565人,分散自建620戶2249人,購房安置457戶2000人,基本實現應搬盡搬。近日,瀧泊鎮雅苑安置點主體已經竣工,前來看房的群眾絡繹不絕,部分群眾開始規劃著對新房進行內部裝修,有的還設想著在農曆年前搬進新居,過一個紅紅火火的新年。五星嶺鄉朝陽村的盧永榮是一個無房漁民,今年得益於扶貧政策,在縣城購置了新房,他激動地說:“我家有3名貧困人口,政府補貼了我10余萬元,並減免了大部分辦證費用,全靠黨的好政策,我終於可以摘掉無房戶的帽子了。”

在全力推進易地扶貧搬遷的同時,雙牌縣持續實施農村危房改造工程,極大地改善了農村群眾的居住條件。今年,該縣對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的住房情況再次進行細緻核查,對核查出存在不同程度危房問題的1660餘戶貧困物件啟動危房改造和維修,危房改造新建戶落實每戶3-4萬元的補貼,危房維修戶視情況落實6000—20000元不等的維修資金,確保年底前所有貧困戶的住房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要實現安居,除了保障住房安全外,還要突出改善貧困村人居環境。雙牌今年整合涉農資金2億餘元,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大力實施貧困基礎設施提升工程,對今年50個預脫貧村的交通出行、五小水利、安全飲水、電力保障、通信網路等基礎設施全面提質。同時,實施文化、教育、科技、醫療衛生、環境整治等民生微實事專案270餘個,全面提升了村級公共服務能力。

政策保障篇 一枝一葉總關情

“要把各項惠民利民政策落實落地,用足用好,讓廣大貧困群體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雙牌縣委、縣政府在工作中始終堅持著這一工作理念。

——大力推進教育扶貧。針對貧困家庭,除全面落實國家學生資助政策的“規定動作”外,雙牌還精心打出了“兩個補齊”、免教輔材料費、免作業本費、“一家一”助學就業工程等“組合拳”,構建完善了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從普惠性到非普惠性全覆蓋的貧困學生資助體系。2016年以來,全縣共資助貧困學生2.3萬人次,發放資助金2000多萬元、助學貸款1800萬元。 同時,實行縣鄉村“三級聯動”,村幹部、老師、監護人“三幫一”的勸學保學督學工作機制,確保不讓一個孩子因貧輟學。

——大力推進健康扶貧。該縣不斷健全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醫療扶助配套銜接的醫療保障制度。全縣貧困人口參保率100%,個人征繳部分給予全額補貼,同時醫療費整合報帳率提高到90%以上、醫療費報帳比例提高10%、大病醫療保險起付降低50%、“先診療後付款”、醫療保險補助“一站式”結算等系列政策陸續得到落實。每一個貧困人口有病看得起、看得上的目標初步實現,全縣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現象得到有效遏制。

雙牌縣委、縣政府帶領20萬雙牌人民,正朝著脫貧“摘帽”的偉大目標,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幹勁、“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韌勁,披荊斬棘,大步向前,在脫貧攻堅的征程中譜寫更加華美的樂章。

所有縣委常委和人大、政協主要領導全部充實到領導小組裡面。9月,針對脫貧“摘帽”考核的10項指標,又整合成立了全縣貧困退出村組道路、安全飲水、電力保障、教育保障、醫療保障、住房保障、農村低保、城鄉特困人員供養、村級公共服務、產業發展、村“兩委”班子及黨員隊伍建設等“十大工程”指揮部,由分管縣級領導分頭負責。今年以來,縣委常委會、縣政府常委會專題研究扶貧工作16次,召開縣級層面的各種調度會、推進會達50餘次。

將軍奮勇,三軍爭先。在脫貧攻堅中,雙牌縣各級領導以身作則,率先垂範。縣委書記蘇小康作為該縣脫貧攻堅第一責任人,狠抓頂層設計、統籌組織和重點工作突破,幾年來為扶貧工作殫精竭慮。為使森林土雞這一扶貧產業發展壯大,今年春節後剛一上班,蘇小康白天到各單位走訪檢查工作,晚上還主持森林土雞發展調度會和森林土雞產業發展座談會,向大戶問計,向群眾請教。經過不懈努力,目前森林土雞成為了雙牌惠及面最廣的扶貧產業。縣委副書記、縣長肖質彬帶頭啃硬骨頭,在春節前後深入一線密集調度易地扶貧搬遷工作,使這一工作在短期內由後進變成先進。其他縣委、縣政府分管扶貧工作的領導,也都全身心投入到脫貧攻堅工作中,利用節假日下鄉入村成為工作常態。在縣級領導的示範帶動下,各級各部門黨員幹部真正把扶貧當作第一責任,第一要務,不少幹部笑稱自己不是在扶貧工作的現場,就是在去扶貧的路上,全縣上下形成了眾志成城攻堅扶貧的良好態勢。

聚力幫扶篇 春風送暖入萬家

精准幫扶,首先要把駐村幫扶和結對幫扶這篇文章做好。今年以來,雙牌縣把針對脫貧攻堅工作格局的變化,對駐村幫扶工作隊進行調整,全縣共派出駐村工作隊62個,每個工作隊3人以上,按照“一托一”方式(每個工作隊駐一個貧困村、託管一個非貧困村)駐點村109個,加上省市駐點的5個村,實現了全縣114個行政村駐村幫扶全覆蓋。同時,大力組織幹部職工與貧困戶廣泛結對,全縣已有3485名公職人員與6873戶貧困家庭結為“親戚”,定向聯繫,定點幫扶。

雙牌縣還專門出臺了針對駐村幫扶工作隊的考核管理辦法,明確工作隊管理考核以鄉鎮為主,按照考核結果,嚴格獎罰兌現,並與幹部的提拔任用密切掛鉤,今年以來,對在駐村幫扶中表現優秀的28名幹部予以提拔重用,對工作不力的11名幹部做了組織調整。通過系列舉措,全縣工作隊作風更加務實,工作更加深入,精准識別、精准施策、精准幫扶也落到了實處,“噓寒問暖籬笆院,訪戶談心左右鄰”,已成為全縣工作隊日常工作寫照。如今在雙牌,結對幫扶成為幹部職工日常聊天的重要話題,“幹部心憂貧戶事,歸來汗水透衣冠”,這樣的現象屢見不鮮,不少幫扶責任人與貧困戶在工作中結下了深厚的感情,呈現了不少黨群幹群魚水情深的動人場景。

為進一步拓展幫扶力量,雙牌還積極推動社會扶貧,重點推進“中國社會扶貧網”雙牌上線工作,截至目前, 1.6萬多名愛心人士、202名資訊管理員上線註冊,貧困戶網上註冊全覆蓋,對接幫扶貧困戶需求11912起,捐贈愛心物資達200萬元。同時充分發揮扶貧網的粘合作用,組建了7支扶貧志願隊,動員12家社會組織、16 家企業加入到社會扶貧隊伍,實現了黨委、政府與民間同心、線上與線下互動,最廣泛的集聚了資源,凝聚了合力。

發展增收篇 富澤百姓治窮根

要徹底實現脫貧解困,發展才是硬道理,增收才是根本點。為此,雙牌縣大力發展扶貧產業,增強貧困戶的 “造血”功能。2016年,雙牌縣委、縣政府從縣情實際出發,經過反復論證,因地制宜,在已全面推開的全域旅遊產業外,還確立了光伏發電、森林土雞養殖、茶葉種植、藥材種植、反季馬鈴薯種植、牛羊養殖等六大重點扶貧產業,通過政府主導、市場主體、群眾參與的方式,掀起了一場“產業增收治窮根”的大會戰。

以前,雙牌80%以上的貧困村是集體經濟空白村,要增強貧困村發展活力,必須要建立村集體經濟的穩定來源。2016年6月起,縣委、縣政府整合資金2200萬元在每個貧困村建設了裝機40—65千瓦的光伏電站,僅此一項可確保每個貧困村年均增收4萬元以上。到今年6月底,全縣67個貧困村的光伏電站全部並網發電。最早竣工發電的瀧泊鎮卿家巷村光伏電站,月均售電可達8000度,建成至今已經為村集體經濟增收了5萬元,真正成為該村集體經濟的產業支柱。

雙牌森林覆蓋率超過80%,縣委、縣政府立足優越的生態條件,規劃了茶葉種植、藥材種植、牛羊養殖、森林土雞養殖等林下經濟產業。為發展森林土雞,該縣引進了雲浩公司,2016年來通過“統一防疫、統一供苗、統一技術指導、統一品質標準、統一保低價收購”的模式陸續向貧困戶免費發放雞苗40萬羽,帶動6000余戶貧困戶發展森林土雞養殖,戶均增收1000元以上。同時,雲臺山萬畝茶園、永嵐現代農業示範園等規模產業基地紛紛湧現,正成為帶動貧困戶增收的生力軍。

雙牌旅遊資源得天獨厚,是全省第三批特色縣域經濟文化旅遊產業重點縣。雙牌結合重點縣專案建設,積極推進“旅遊+扶貧”發展戰略,重點打造了茶林桐子坳村為代表的鄉村旅遊項目,取得了明顯的成效。桐子坳村全村群眾吃上了旅遊飯,走上了脫貧致富快車道,桐子坳、坦田、白水嶺等7個村也被列為全國鄉村旅遊扶貧重點村,桐子坳村還被評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湖南省特色旅遊名村、湖南省宜居村莊,獲得了2016年湖南省美麗鄉村建設示範村榮譽。

安居解困篇 安居樂業俱歡顏

要幫助高寒邊遠地區的群眾脫貧,易地扶貧搬遷是關鍵之舉。雙牌縣85%的地區是山地,全縣有不少人口居住在山區。近年來,該縣積極推動不適宜居住地區群眾搬遷到鄉鎮集中居住區和縣城安置點,山區人民的居住條件有了極大的改善,但仍有上萬名貧困群眾的安居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

2016年,雙牌縣委、縣政府將解決貧困群眾住房問題提上重要工作日程,將易地扶貧搬遷列為脫貧攻堅的“頭號工程”,既嚴格落實政策要求,又充分尊重群眾意願,因地制宜,因情施策。在具體工作中,雙牌縣主要採取了三種模式,一是鄉鎮安置點集中安置,二是貧困戶分散自建,三是貧困戶自購房安置,由符合易地扶貧搬遷條件的貧困物件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安置方式,得到廣大貧困群眾的擁護和支持。2016年底,當年新建的6個集中安置點竣工,安置建檔立卡貧困群眾195戶766人。2017年,全縣將易地搬遷目標定為5814人,其中集中安置412戶1565人,分散自建620戶2249人,購房安置457戶2000人,基本實現應搬盡搬。近日,瀧泊鎮雅苑安置點主體已經竣工,前來看房的群眾絡繹不絕,部分群眾開始規劃著對新房進行內部裝修,有的還設想著在農曆年前搬進新居,過一個紅紅火火的新年。五星嶺鄉朝陽村的盧永榮是一個無房漁民,今年得益於扶貧政策,在縣城購置了新房,他激動地說:“我家有3名貧困人口,政府補貼了我10余萬元,並減免了大部分辦證費用,全靠黨的好政策,我終於可以摘掉無房戶的帽子了。”

在全力推進易地扶貧搬遷的同時,雙牌縣持續實施農村危房改造工程,極大地改善了農村群眾的居住條件。今年,該縣對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的住房情況再次進行細緻核查,對核查出存在不同程度危房問題的1660餘戶貧困物件啟動危房改造和維修,危房改造新建戶落實每戶3-4萬元的補貼,危房維修戶視情況落實6000—20000元不等的維修資金,確保年底前所有貧困戶的住房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要實現安居,除了保障住房安全外,還要突出改善貧困村人居環境。雙牌今年整合涉農資金2億餘元,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大力實施貧困基礎設施提升工程,對今年50個預脫貧村的交通出行、五小水利、安全飲水、電力保障、通信網路等基礎設施全面提質。同時,實施文化、教育、科技、醫療衛生、環境整治等民生微實事專案270餘個,全面提升了村級公共服務能力。

政策保障篇 一枝一葉總關情

“要把各項惠民利民政策落實落地,用足用好,讓廣大貧困群體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雙牌縣委、縣政府在工作中始終堅持著這一工作理念。

——大力推進教育扶貧。針對貧困家庭,除全面落實國家學生資助政策的“規定動作”外,雙牌還精心打出了“兩個補齊”、免教輔材料費、免作業本費、“一家一”助學就業工程等“組合拳”,構建完善了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從普惠性到非普惠性全覆蓋的貧困學生資助體系。2016年以來,全縣共資助貧困學生2.3萬人次,發放資助金2000多萬元、助學貸款1800萬元。 同時,實行縣鄉村“三級聯動”,村幹部、老師、監護人“三幫一”的勸學保學督學工作機制,確保不讓一個孩子因貧輟學。

——大力推進健康扶貧。該縣不斷健全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醫療扶助配套銜接的醫療保障制度。全縣貧困人口參保率100%,個人征繳部分給予全額補貼,同時醫療費整合報帳率提高到90%以上、醫療費報帳比例提高10%、大病醫療保險起付降低50%、“先診療後付款”、醫療保險補助“一站式”結算等系列政策陸續得到落實。每一個貧困人口有病看得起、看得上的目標初步實現,全縣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現象得到有效遏制。

雙牌縣委、縣政府帶領20萬雙牌人民,正朝著脫貧“摘帽”的偉大目標,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幹勁、“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韌勁,披荊斬棘,大步向前,在脫貧攻堅的征程中譜寫更加華美的樂章。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