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對抗了140多年的西北部落,清朝歷經三代皇帝最終征服

說起准葛爾盆地, 自然是大家都清楚的。 但是說起准葛爾部, 那就有很多人不知道的。 其實在准葛爾盆地地區上, 曾經生活著一個強大的部落, 那就是准葛爾部落。 准葛爾部曾經與清朝對抗了140多年, 清朝歷經三代皇帝才最終征服了這個部落。 那麼, 一個西北部落為何這麼難打呢?

一、清軍戰鬥力下降, 西北地方實際上打的是錢糧

熟悉明史的朋友肯定知道瓦剌部, 其實准葛爾的前身就是瓦剌的一部分。 作為草原部落, 准葛爾部人口雖然不是很多, 但是准葛爾騎兵十分彪悍。 按照道理來說, 清朝的滿洲八旗當年也十分英勇。 有能力與准葛爾騎兵較量, 但是由於時間的逝去, 清朝軍隊的戰鬥力正在下降。 尤其是滿洲八旗墮落的速度很快, 早在平定吳三桂叛亂時, 滿洲八旗的戰鬥力就已經大大下降。 面對強悍的准葛爾騎兵, 清朝方面只能採用以少勝多的辦法。

在交戰的過程中, 清軍的兵力始終是對手的兩倍以上。 清朝所掌握的人口比准葛爾部多得多, 即使是拼消耗, 清朝也能消滅准葛爾。 問題是在經過長期的戰爭以後, 清朝根本沒有力量維持長期的戰爭。

清朝通過一系列的戰鬥才統一了天下,

戰爭對經濟的影響非常大。 打仗自然需要花錢, 更是需要軍需物資。 但是在康熙和雍正時期, 當時清朝的情況是國庫虧空。 清朝根本沒有維持長期戰爭的財力, 還有就是後勤補給。 由於是在草原、荒漠作戰, 清軍的後勤物資消耗非常大。 僅僅在準備後勤物資方面, 清朝就無力長期供應。 因此在康熙和雍正時期, 這兩代皇帝的原則都是擊敗准葛爾部就可以了, 並沒有想徹底消滅准葛爾部, 因為清朝沒有這個能力。 與之相反, 准葛爾部是遊牧民族, 對後勤的依賴程度不大。 即使自己被清朝軍隊擊敗, 經過幾年的休養也可以恢復元氣。 准葛爾部利用廣闊的草原與清朝周旋, 在沒有足夠國力的情況下, 清朝選擇了隱忍。

二、北方沙俄長期的援助, 乾隆最終平定了西北

很多人以為遊牧部落也就是快馬彎刀而已, 其實不然, 准葛爾部擁有很多火炮和火槍。 這個遊牧部落當然沒有這個能力生產, 這些武器全部來自於北方的沙俄。 北方的沙俄長期援助准葛爾部, 利用准葛爾部牽制清朝是沙俄的基本戰略。

這一套手段從康熙朝一直玩到了乾隆朝, 准葛爾騎兵彪悍, 由於火器的幫助, 與清軍較量並不落下風。 在康熙在位的晚年, 曾經殲滅了6萬多清軍。 這一情況造成了雍正皇帝的被動局面, 直到雍正中期, 清朝才掌握了戰略主動權。 在那些中亞部落看來, 世界上一共有三位大帝, 首先是沙俄的彼得大帝, 其次是清朝康熙皇帝, 最後一位是准葛爾大汗噶爾丹。 在噶爾丹時期, 准葛爾部達到了鼎盛時期。

到了乾隆時期,情況終於開始改觀。康熙皇帝去世時,國庫裡只有700多萬兩儲銀,根本沒有能力打仗。但是到了雍正皇帝去世時,國庫儲銀已經超過了5000萬兩。依靠祖輩長期的積攢,乾隆有底氣與准葛爾長期對耗。而且此時准葛爾內部發生了動亂,兩大集團正在打內戰。乾隆皇帝利用這個機會逐步縮小包圍圈,最後派遣大將兆惠率領軍隊西征。清軍最終征服了準噶爾部,准葛爾部就此成為了歷史。此時沙俄由於正在與土耳其開戰,因此無力支援准葛爾部。就這樣,乾隆平定了西北地方。後來乾隆吹噓自己擁有十全武功,平定準噶爾部就是其中之一。

到了乾隆時期,情況終於開始改觀。康熙皇帝去世時,國庫裡只有700多萬兩儲銀,根本沒有能力打仗。但是到了雍正皇帝去世時,國庫儲銀已經超過了5000萬兩。依靠祖輩長期的積攢,乾隆有底氣與准葛爾長期對耗。而且此時准葛爾內部發生了動亂,兩大集團正在打內戰。乾隆皇帝利用這個機會逐步縮小包圍圈,最後派遣大將兆惠率領軍隊西征。清軍最終征服了準噶爾部,准葛爾部就此成為了歷史。此時沙俄由於正在與土耳其開戰,因此無力支援准葛爾部。就這樣,乾隆平定了西北地方。後來乾隆吹噓自己擁有十全武功,平定準噶爾部就是其中之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