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豐田也玩小型SUV,本田繽智你怕了嗎?

[資訊-牛車網]

直到今年, 國內SUV已經算不清是第幾個紅火年頭了, 在緊湊型SUV市場中, 無論是自主還是合資都大放光彩, 撈足了錢。 倒是在小型SUV的領域裡, 合資品牌幾經跌墮, 以福特翼搏為首的合資SUV都敗給了自主SUV, 直到本田繽智、XR-V的出現才勉強挽回合資的顏面。 不過這也導致了在合資小型SUV市場裡, 本田幾乎成了壟斷者, 想在這個級別裡買合資車型, 除了繽智、XR-V就沒啥選擇了, 作為本田最大的競爭品牌——豐田, 不樂意了。

2016年3月, 豐田在日內瓦車展中亮相了一款全新小型SUV, 名為C-HR。 截至目前, 這款車已經在土耳其、洛杉磯等工廠投產,

而根據此前的消息, C-HR將在2018年由一汽豐田引入並投產, 同時還將效仿本田繽智、XR-V的雙車策略, 由廣汽豐田推出姊妹車型投產銷售。 那以這個套路來看, 這款車的出現毫無疑問將狙擊本田。

緊隨豐田最新的“浮誇”設計手法

第一眼看到C-HR有些RAV4榮放的感覺,

但實則C-HR的設計趨向可複雜多了, 與全新一代凱美瑞是一個套路, 就是設計線條怎麼浮誇怎麼來。

C-HR的前臉部分真要細數起來, 可以數出四五個層次, 所以它看上去很有立體感, 給人感覺也很複雜。 不過配合著蜂窩狀的前進氣格柵以及兩邊很犀利的進氣口, 讓C-HR顯得很激進, 這也是全新一代凱美瑞的設計風格。

側面線條就更是誇張了, 兩個巨大的輪拱線條把腰線的視覺效果都快掩蓋掉了, 看上去活脫了像一台概念車, 不過C-HR確實基於概念車的設計並未做出多大的改動。 全黑懸浮式車頂和後視鏡算得上是一個亮點, 此外後門把手也很有意思, 設計在了接近車頂的上方, 這種另類門把手的設計也出現在了繽智身上。 至於看上去非常時尚的雙色輪轂, 可能只會出現在國產的高配版本身上, 根據曝出的申報圖來看, 國產中低配車型可能只會配備樸素的五幅式輪轂。

尾部的設計也非常立體, 尤其是這兩尺寸極大的迴旋標式的尾燈組, 這玩意要是磕碰壞了, 換一個估摸著不少錢。 尾部的黑色保險杠看上去很是寬厚, 排氣管隱藏了起來, 兩邊的倒三角倒是有點跑車出氣口的味道, 很有運動感。

進入到內飾裡, 首先視覺效果最強的就是包圍車廂的藍色飾條, 看上去很浮誇, 不過搭配著中控面板上的鋼琴烤漆和鍍鉻飾條, 營造出來的精緻感倒是挺不錯的。 整體內飾設計偏向整潔, 複雜的設計線條將內飾趨向于駕駛座席, 這同樣與全新一代凱美瑞相呼應。 內飾共有三套配色, 分別為深灰色、黑+藍以及黑棕。

車廂用料厚道做工一般 配置極為豐富

C-HR最為厲害的地方就是中控區域能摸到的幾乎都是軟的,在中控臺上方以及中控面板的覆蓋填充料都是軟質材料,這相比繽智可就要厚道多了。門板內側C-HR則採用了凹凸點的設計,這既節省成本,手臂觸碰上去也不會覺得不舒服。此外在高頂配車型上還會出現Nappa真皮材質座椅。稍有遺憾的就是細節做工部分了,像按鍵的行程就很短,按下去的回饋質感不是很好,包括雨刮撥杆、方向盤按鍵等做工相比起德系車型,真是挺一般的。

根據海外C-HR的配置來看,它真是非常豐富了:前後倒車雷達、座椅加熱、雙區自動空調、車道偏離預警、定速巡航、四門一鍵升降、電動腰托調節等等都有具備,這在同級別的日系車中甚是少見。唯一讓人感到不解的是C-HR全系沒有天窗,雖說天窗使用頻率不高,但對於南方多雨城市、煙民而言,天窗的負壓換氣功能簡直是神器。

尺寸有優勢 乘坐空間正常水準

C-HR在車身長度上的優勢估摸著主要來自於浮誇的外觀套件,因為視覺看上去它並不比繽智寬大。軸距上的優勢也沒能體現在乘坐空間上,身高175釐米的小哥坐進去前後排頭部空間都還尚可,但後排腿部空間僅剩1拳3指。

熟悉的動力系統 後獨立懸架優勢巨大

海外在售的C-HR在動力方面搭載的是1.2T+6MT/CVT和1.8L雙擎版本,在北美市場中還有望推出2.0L車型。以國內目前戰況激烈的緊湊型SUV來看,引入2.0L的C-HR只會遭到圍剿。而1.2T和雙擎版本早已是老熟人,早就搭載在了卡羅拉/雷淩身上。相比起本田繽智姊妹車而言,C-HR在動力上最大的優勢就是安靜,要知道本田那隔音,擱誰身上都難受。

繽智的底盤也是常年遭到吐槽,雖然本田底盤調校很優異,但繽智畢竟是扭力梁後懸架,在中國這複雜的道路狀況上,經常會讓人感到底盤脆,碾過井蓋和碎石路面的精緻感差,顛簸感強。而C-HR在底盤上就花費上了重金,後懸架採用了多連杆式獨立懸架,這在同級別SUV中非常少見,以目前海外媒體的測評來看,C-HR的底盤絕對是優秀的,同時豐田這樣的大廠在底盤上的調校能力,也無需過多質疑。除此之外C-HR的底盤還用了樹脂覆蓋,不僅起到了保護底盤避免磕碰,同時對線束老化、靜音隔噪上也有提升。

C-HR最為厲害的地方就是中控區域能摸到的幾乎都是軟的,在中控臺上方以及中控面板的覆蓋填充料都是軟質材料,這相比繽智可就要厚道多了。門板內側C-HR則採用了凹凸點的設計,這既節省成本,手臂觸碰上去也不會覺得不舒服。此外在高頂配車型上還會出現Nappa真皮材質座椅。稍有遺憾的就是細節做工部分了,像按鍵的行程就很短,按下去的回饋質感不是很好,包括雨刮撥杆、方向盤按鍵等做工相比起德系車型,真是挺一般的。

根據海外C-HR的配置來看,它真是非常豐富了:前後倒車雷達、座椅加熱、雙區自動空調、車道偏離預警、定速巡航、四門一鍵升降、電動腰托調節等等都有具備,這在同級別的日系車中甚是少見。唯一讓人感到不解的是C-HR全系沒有天窗,雖說天窗使用頻率不高,但對於南方多雨城市、煙民而言,天窗的負壓換氣功能簡直是神器。

尺寸有優勢 乘坐空間正常水準

C-HR在車身長度上的優勢估摸著主要來自於浮誇的外觀套件,因為視覺看上去它並不比繽智寬大。軸距上的優勢也沒能體現在乘坐空間上,身高175釐米的小哥坐進去前後排頭部空間都還尚可,但後排腿部空間僅剩1拳3指。

熟悉的動力系統 後獨立懸架優勢巨大

海外在售的C-HR在動力方面搭載的是1.2T+6MT/CVT和1.8L雙擎版本,在北美市場中還有望推出2.0L車型。以國內目前戰況激烈的緊湊型SUV來看,引入2.0L的C-HR只會遭到圍剿。而1.2T和雙擎版本早已是老熟人,早就搭載在了卡羅拉/雷淩身上。相比起本田繽智姊妹車而言,C-HR在動力上最大的優勢就是安靜,要知道本田那隔音,擱誰身上都難受。

繽智的底盤也是常年遭到吐槽,雖然本田底盤調校很優異,但繽智畢竟是扭力梁後懸架,在中國這複雜的道路狀況上,經常會讓人感到底盤脆,碾過井蓋和碎石路面的精緻感差,顛簸感強。而C-HR在底盤上就花費上了重金,後懸架採用了多連杆式獨立懸架,這在同級別SUV中非常少見,以目前海外媒體的測評來看,C-HR的底盤絕對是優秀的,同時豐田這樣的大廠在底盤上的調校能力,也無需過多質疑。除此之外C-HR的底盤還用了樹脂覆蓋,不僅起到了保護底盤避免磕碰,同時對線束老化、靜音隔噪上也有提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