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我愛家鄉金色的秋天

我的家鄉位處壩上草原深處, 雖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普通村莊, 卻也風景旖旎, 常令我等漂泊在外的遊子們能不憶家鄉?

家鄉一年四時之景無不可愛。 然則予獨愛其金色之秋, 蓋因家鄉春來姹紫嫣紅開遍委實太過短暫;夏日雖碧浪接長天而蕩於眼底, 但總有些缺乏變化之憾;冬天呢, 落雪皚皚美則美矣, 又確乎略嫌單調;唯有金秋, 大地似錦, 田疇織繡, 聲妙如歌, 稼蔬飄香。

家鄉的金秋是一幅絢麗的畫, 一幅高低濃淡遠近疏密、天然去雕飾的風景畫。 天空湛藍如洗, 山坳、崗坡、道畔、平疇、層林未染, 猶滿眼蔥蘢:成網成片的楊樹林濃綠如潑;一道道環村檸條林掛滿了一嘟嚕一嘟嚕小刀樣的莢子, 胭紅欲燃, 蔚為壯觀;一排排旱柳, 枝葉婆娑, 翠蔭匝地;樹樹青黛的雲杉, 秀挺成優雅的剪影;越見墨綠的老榆樹, 欣然地接受著暖陽的愛撫。

家鄉金秋的莊稼仿若被染過一樣, 金黃色的小麥, 翻湧起滾滾波浪;青中泛白的蓧麥鈴輕輕搖曳;漸漸飽滿的胡麻桃穿上了粟色衣裝;油菜花依然燦黃灼灼;細碎的蕎麥花潔白如雪, 疑似片片雲朵落田間;紫白色的土豆花熙熙攘攘, 星星般耀眼;高大的向日葵, 盤餅上鑲嵌滿黑色的瓜籽;綠汪汪的青玉米棵棵舒展著肥厚的葉片;錯落其間的蔬菜也不負金秋之約, 有的數畦鵝黃, 有的幾壟靛藍、有的一爿嫩綠, 只惹得彩蝶頻頻起舞, 美不可逮。

與其他地方不同, 家鄉的金秋反而是花事荼蘼的時候。 這些花們, 不擇地形, 隨處就那麼姿肆地綻放, 穗狀、點狀、星狀、瓣狀、鬥豔炫彩, 各美其美, 把個金秋妝扮得分外繽紛妖嬈。

繁盛了一夏的牧草漸次蒼綠起來, 茫茫圍欄裡, 牧草葳蕤, 或亮劍高舉, 或細穗飄拂, 草海汪洋, 不時有灰色野兔、赤褐色鵪鶉進出竄飛, 別具野趣。

青少年時代讀當代著名作家峻青的《秋色賦》,

很為其筆下的秋色心嚮往之。 現在來看, 家鄉金秋之色何其美也。 林木青碧, 莊稼金黃, 牧草蒼綠, 蔬菜繽紛, 野花斑斕, 無論遠望、還是近觀、細瞧, 都是一幅原汁原味的美麗圖畫。 何歆羨峻青筆下秋色之有?

家鄉的金秋是一曲動人的歌, 一曲音調曼妙、聲聲悅耳的組合歌。“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不過,家鄉金秋詩情碧霄的是南歸的大雁,它們排成不斷變換的一字型、人字型,在高迥的藍天下,留下迴旋彌耳的的引頸長唳。蟈蟈是這個季節裡最活躍的歌手,端的是長歌短歌,此起彼應。毫不給人以聒噪。鳥兒們按捺不住激情,高亢嘹亮的、悠揚啼囀的、啁啾嚦嚦的、競賽著各自美秒的歌喉。向晚時分,更是羊咩牛哞雞鳴馬嘶,好不熱鬧!

月夜下,家鄉的金秋簡直就是一場精美絕倫的音樂會。斯時也,蟲聲唧唧、蛙聲咯咯、溪流涓涓,林濤颯颯,莊稼簌簌,草葉唰唰……這樣的萬籟合奏去哪裡尋覓呢?

我一直不甚理解,宋代大詞人歐陽修在其《秋聲賦》裡,為什麼把秋聲描繪的如此肅殺:“初淅瀝以蕭颯”,“故其為聲也,淒淒切切,呼號憤發”,可能是他借秋聲以抒發暮年之感慨吧。

家鄉的金秋是一首豐獲的詩,一首垂實累累,農人置身穰穰滿家的抒情詩。秋風沉醉的天野裡,沉甸甸的麥穗,鼓脹的蓧麥鈴,埋在泥土中胖胖的土豆,一掛一掛的黍穗笑彎了腰。豐獲了的蔬菜分外誘人:攀架的黃瓜,抱地的葫蘆,長得粗粗壯壯的白菜,脆生生的蘿蔔,水靈靈的大蔥,紅豔豔的番茄,豌豆、蠶豆、芸豆長得正歡,散發出沁人的馨香。這些累累果實將隨著收割機挖掘機次第顆粒歸倉,或銷向四方。就連牧草也會成為長蛇陣般的堆垛。秋夢熟,秋夢醉。沉浸在喜悅之中的父老鄉親們,怎能不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呢!

著名楚辭作家宋玉曾歎曰:“悲哉秋之為氣也” !對此,我似難苟同。同是古代文章大家,唐大詩人劉禹錫對秋可謂鍾情有加,留下了“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潮”的千古絕唱。作為一介庸常文人,我無意臧否古代騷人墨客,之所以揚劉抑宋,只緣於我對家鄉金秋的偏愛與癡情。其實,我還是很喜歡宋玉的辭賦的,一如酷愛我家鄉的金色之秋。

一曲音調曼妙、聲聲悅耳的組合歌。“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不過,家鄉金秋詩情碧霄的是南歸的大雁,它們排成不斷變換的一字型、人字型,在高迥的藍天下,留下迴旋彌耳的的引頸長唳。蟈蟈是這個季節裡最活躍的歌手,端的是長歌短歌,此起彼應。毫不給人以聒噪。鳥兒們按捺不住激情,高亢嘹亮的、悠揚啼囀的、啁啾嚦嚦的、競賽著各自美秒的歌喉。向晚時分,更是羊咩牛哞雞鳴馬嘶,好不熱鬧!

月夜下,家鄉的金秋簡直就是一場精美絕倫的音樂會。斯時也,蟲聲唧唧、蛙聲咯咯、溪流涓涓,林濤颯颯,莊稼簌簌,草葉唰唰……這樣的萬籟合奏去哪裡尋覓呢?

我一直不甚理解,宋代大詞人歐陽修在其《秋聲賦》裡,為什麼把秋聲描繪的如此肅殺:“初淅瀝以蕭颯”,“故其為聲也,淒淒切切,呼號憤發”,可能是他借秋聲以抒發暮年之感慨吧。

家鄉的金秋是一首豐獲的詩,一首垂實累累,農人置身穰穰滿家的抒情詩。秋風沉醉的天野裡,沉甸甸的麥穗,鼓脹的蓧麥鈴,埋在泥土中胖胖的土豆,一掛一掛的黍穗笑彎了腰。豐獲了的蔬菜分外誘人:攀架的黃瓜,抱地的葫蘆,長得粗粗壯壯的白菜,脆生生的蘿蔔,水靈靈的大蔥,紅豔豔的番茄,豌豆、蠶豆、芸豆長得正歡,散發出沁人的馨香。這些累累果實將隨著收割機挖掘機次第顆粒歸倉,或銷向四方。就連牧草也會成為長蛇陣般的堆垛。秋夢熟,秋夢醉。沉浸在喜悅之中的父老鄉親們,怎能不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呢!

著名楚辭作家宋玉曾歎曰:“悲哉秋之為氣也” !對此,我似難苟同。同是古代文章大家,唐大詩人劉禹錫對秋可謂鍾情有加,留下了“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潮”的千古絕唱。作為一介庸常文人,我無意臧否古代騷人墨客,之所以揚劉抑宋,只緣於我對家鄉金秋的偏愛與癡情。其實,我還是很喜歡宋玉的辭賦的,一如酷愛我家鄉的金色之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