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唐太宗為何怒砸魏征墳墓?只因魏征是良臣而非忠臣!

唐太宗李世民隨父李淵反隋時是李淵的得力助手, 他為人頗有謀慮, 早在起兵之前就禮賢下士, 推財養客, 暗中積極招攬人才。 四方的群盜大俠紛紛投到他的麾下, 甘願為他盡忠, 起兵後, 李世民兵強將廣迅速成為李淵掃蕩四方, 平定天下的一支生力軍。

李世民率軍生擒竇建德, 逼降王世充。 李淵為表彰他這一特殊功勳, 又加封為天策上將, 他居於諸王公之上。

但李世民並非皇太子, 因此李淵百年之後的地位, 由誰來繼承尚未可知。 等海內漸趨穩定後, 李世民由武略轉向文治, 學習儒家的治國之道。 他在工程西邊修建一座文學館招攬接納四方的賢士, 號稱十八學士, 其中有杜如晦、房玄齡等。 這些人實際上成了他後來奪取帝位, 君臨天下的智囊團。 玄武門之變, 李世民在這個智囊團的密切協助下擊敗了李建成和李元吉, 終於登上了最高權力之風。

歷代帝王中, 李世民是個英明的人君。 他善於納諫, 沒有歷代帝王那種剛愎自用, 一意孤行的惡疾。 他剛繼位時就不計前賢, 把李建成的老師魏征屢次叫到自己臥室內, 虛心求教治國之道, 魏征得遇知己, 竭盡所能, 知無不言。 唐太宗曾因有人誣告魏征結黨營私而調查他,

查無實據, 唐太宗深感後悔。 魏征誠懇倒希望陛下使臣成為良臣, 不要使臣為忠臣。

李世民奇怪地問, 此話怎講?魏征答, 所謂良臣, 就是使自己獲得善名, 使君主得名, 子子孫孫永壽福祿。 所謂忠臣, 就是比干之類的人, 盡忠被殺,

使君主陷於不義, 只剩下個虛名。 唐太宗覺得有理, 後來在對待大臣的問題上實施, 以此為鑒。

李世民英名遠謀, 貞觀之治實屬必然。 大唐威名遠播海內, 趨之若鶩, 皆因唐初, 君臣相得益彰, 君視臣如手足, 臣視君如腹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