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做車輪的老人鄙視前賢的經典,卻大受皇帝讚賞

春秋五霸之一的齊桓公在堂上讀書, 木匠輪扁在堂下削制車輪。

輪扁問桓公:“請問您讀的是什麼書?”

齊桓公回答:“是聖人的經典。 ”

輪扁又問:“那作書的聖人還活著嗎?”

齊桓公:“早就死了!”

輪扁說:“那您所讀的書, 不過是古人的糟粕而已。 ”

齊桓公大怒:“你說什麼?你講個道理給我聽, 如果你胡說八道, 我就把你處死!”

輪扁跪倒在地, 說道:“大王暫請息怒。 我是做車輪的人, 就讓我用做車輪的事比喻吧!”

“做車輪的時候, 刀子下得快, 就省力氣, 但車輪不圓;刀子下得慢則費力氣, 但車輪圓。 ”

“做車輪的最好技術是, 下刀不快不慢, 得心應手。 ”

“但這不快不慢, 得心應手的功夫, 我卻沒辦法傳給我的兒子, 所以我現在70歲了, 還在做車輪。 ”

“這樣看來, 古代聖賢所得的大道不能傳下來, 不是很明顯嗎?所以您所讀的書, 不是古人的糟粕嗎?”

桓公聽了, 無語。 世上的很多道理, 都在輪扁的榫裡卯裡。

小編寄語:工匠只能教你方圓規矩, 不能把修習的造詣傳給你;教拳劍的師傅只能把招式傳給你, 不能把他的功夫傳給你。 讀書的人, 常以為書本上的文字很珍貴, 其實言外之意才可貴。 會背書的人不一定會讀書, 就是這個道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