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武則天修建的“冒牌皇陵”,墓雕被譽為中華第一,埋的不是皇家人

武則天之母楊牡丹出身名門望族。 在楊牡丹病重期間, 武則天曾提出, 將父母一起安葬在山西文水老家, 但遭到母親拒絕。 咸亨元年(670年),

楊牡丹生命垂危, 武則天趕到洛陽也沒見到母親最後一面, 十分傷心。

武則天為她修建了一座陵墓, 位於咸陽城東北20公里處渭城區底張鎮韓家村。 順陵有一座陪葬墓, 是楊氏孫梁王武三思墓。

武則天稱帝后, 為了抬高地位, 追尊其父為“忠孝太皇”, 母楊氏也被尊為“忠孝太后”, 改其墓為“順陵”。 墓道呈斜坡形, 兩壁用石灰粉刷, 繪有壁畫。 陝西巡撫畢阮題碑:“順陵唐則天皇帝母楊氏之墓”。

武則天徵集天下的能工巧匠, 僭越先朝帝陵的制度, 超標準地為順陵雕造了多尊巨型石刻, 唐代的18座帝陵也難以與之相比。 其中石獅為首創, 體型巨大, 人稱天下第一獅。 省博大廳放的就是順陵石獅。

其中石雕獨角獸可謂獨一無二, 堪稱精品。 獨角獸本名“天祿”頭似鹿, 頭有獨角, 身似馬, 胸部兩側有雲翅, 四肢粗壯, 蹄子是獨瓣的, 尾似馬尾, 下垂與石座相連。

後來睿宗、玄宗兩代皇帝都廢陵為墓, 但順陵的名稱還是一直延續了下來。 可謂是一座地地道道的“冒牌皇陵”。

今天的順陵不僅承載了故人的故事, 更以新面貌承載著那段歷史和文化。 岳文科時常踏進順陵, 端詳著這裡的石刻石碑, 他說:“順陵走獅的雕刻寫實程度和藝術誇張的精湛技藝, 被譽為中華第一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