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洪湖人,清明別忘了到這些地方,獻上一束鮮花,祭給故人……

清明節是紀念祖先的節日,

其主要形式是祭祖掃墓,

這一習俗相沿已久。

據史書記載, 秦漢時代,

墓祭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禮俗活動。

洪湖是著名革命老區,

除了祭奠祖先,

清明節的來臨,

我們也要記得那些為共和國的成立,

拋頭顱、灑熱血,

英勇獻身的烈士們。

在國家面臨屈辱和危難的時刻,

他們毅然決然,

化信仰為實際行動,

“砍頭只當風吹帽,

灑盡鮮血心歡暢, ”

推動這個一度山河破碎的國家,

走向獨立、富強和偉大復興。

在洪湖,

有幾處祭奠烈士們的紀念碑,

如果你經過這些地方,

請一定要停下腳步,

獻上一束鮮花,

告訴這些長眠的親人,

你們的豐功偉績,

我們永遠不會忘記!

讓我們永遠銘記!

① 湘鄂西蘇區革命烈士陵園

湘鄂西蘇區革命烈士陵園, 簡稱烈士陵園, 亦稱湘鄂西蘇區革命烈土紀念館, 座落在城區南郊, 離市中心約1.5公里。

全館面積主體建築包括紀念碑、烈士祠、陳列館等。 迎門而立的四柱橫列碑坊上, 鐫刻著原國家主席李先念題寫的“湘鄂西蘇區革命烈士紀念館”館名。

27.6米高的巍巍豐碑, 矗立在紀念館的中央。 碑的正面鑲嵌著“湘鄂西蘇區革命烈士紀念碑”12個醒目的大字, 背面刻有賀龍元帥生前的題詞:“革命烈士們的業績鼓舞著我們永遠向前”。

碑座上銘刻著署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的碑文。

新中國成立後, 以國務院名義為地方性烈士紀念碑撰寫碑文, 這是第一次, 也是最後一次。

碑文中寫道:

在幾次偉大的革命戰爭中, 湘鄂西的人民有成千上萬的優秀兒女英勇地犧牲了, 其中如周逸群、魯易、柳克明、萬濤、彭之玉、崔琪、劉紹南、彭國才、段德昌、段玉林、周小康、賀錦齋、王炳南、黃大鵬、吳先洲、李兆龍、劉革非、李福、戴補天、蔚遲均、陳相波、屈陽春、朱立文、雷天明、許猛等先烈人物。

為紀念湘鄂西人民的偉大功績和悼念英勇犧牲的烈士, 以此立碑。

湘鄂西蘇區革命鬥爭, 自1927年秋收暴動起, 到1934年秋止, 歷時7年。 以賀龍、周逸群、段德昌為代表的革命先驅,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 堅持武裝割據, 浴血奮戰, 創建了以洪湖蘇區為中心的湘鄂西革命根據地。

鼎盛時期, 湘鄂西革命根據地曾覆蓋58個縣市, 擁有2萬正規軍和近5萬地方武裝。 蘇區的形成和發展為中國革命戰爭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它為積蓄和發展革命力量, 並最終奪取全國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

1986年烈士陵園被國務院首批公佈為全國革命歷史紀念建築物重點保護單位, 是全國十大烈士陵園之一。 1998年被省政府列為“湖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005年被國家發改委等十個部委劃定為全國百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之一。 2011年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② 湘鄂西蘇區瞿家灣革命烈士紀念碑

“湘鄂西蘇區瞿家灣革命烈士紀念碑”位於瞿家灣鎮列寧小學旁,興建於1977年。1984年實施改擴建,同時重建了烈士紀念碑,碑身正面的“湘鄂西蘇區瞿家灣革命烈士紀念碑”由王震同志親筆題寫。2014年9月,洪湖市人民政府劃撥專款對該紀念碑進行了維修改造。

瞿家灣是湘鄂西蘇區革命根據地首府,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三大革命根據地之一。

二次國內革命期間,賀龍、周逸群、段德昌等為代表的共產黨人,充分利用洪湖河湖港汊優勢和深厚的群眾基礎與國民黨反動派及地方反動武裝力量開展遊擊戰爭。

當年,瞿家灣的英雄兒女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拿著火銃、魚叉、大刀、梭鏢、長矛參加洪湖赤衛隊,浴血洪湖,血戰沙戰。通過艱苦卓絕的武裝鬥爭,在這裡開闢了湘鄂西革命根據地,建立了紅二軍。

數以萬計的革命先烈為建立和保衛紅色政權在此獻出了寶貴生命,無數革命先輩為革命葬身於此,他們鑄造了共和國的輝煌,建立了不朽功勳。

③ 瞿家灣蘇區青龍坑烈士殉難處

瞿家灣鎮東南方向,有一寺廟,名為青龍禪寺,寺後有一竹林,竹林深處,可見一涼亭和數個紀念碑。

這裡,就是瞿家灣蘇區青龍坑烈士殉難處。

這裡紀念的是以萬濤、孫德清、潘家辰、胡慎己為代表的多位烈士。這些烈士,犧牲時平均年齡不到30歲。1984年11月,原湘鄂西省委宣傳部長莊東曉來到青龍坑邊,指認她的丈夫——原湘鄂西省委委員潘家辰,就是在這裡犧牲的。莊東曉在青龍坑前失聲痛哭,在場者無不潸然淚下。

④ 洪湖戴家場秋收暴動紀念碑

“洪湖戴家場秋收暴動紀念碑”,位於洪湖市戴家場鎮,興建於1985年,紀念碑通高13.7米,由碑身、碑座和台基三部分組成,占地面積850平方米。碑身正面是徐向前元帥手書碑名“洪湖戴家場秋收暴動紀念碑”。1992年,戴家場秋收暴動紀念地和紀念碑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公佈為第三批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戴家場鎮是一塊紅色的土地,1927年9月10日,共產黨人劉紹南率眾在這裡打響了鄂中地區秋收暴動第一槍,拉開了鄂中地區我黨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對派的序幕。

1928年夏,劉紹南與敵人激戰中,傷重被捕。被捕後,敵人許以高官厚祿收買,劉紹南不為所動,堅決鬥爭;面對敵人非人酷刑的折磨,他錚錚鐵骨,威武不屈。在審訊時作《答敵人審問》詩歌一首。

臨刑前,敵人企圖以他的妻子正懷有身孕、父母年過半百勸降劉紹南,被劉紹南嚴詞拒絕,並留下了“善撫吾兒,繼承吾志”的遺言。

1928年7月23日,劉紹南在刑場上高唱《壯烈歌》,慷慨就義,年僅25歲。

壯烈歌

壯,好漢!

鍘刀下,把話講:

土豪劣紳,一群狗黨,

萬惡滔天,刮民血汗。

休要太倡狂!

革命人,你殺不完。

有朝一日――

血要用血還。

刀放頭上不膽寒,

英勇就義――

壯!壯!壯!

烈,豪傑!

鍘刀下,不變節,

要殺就殺,要砍就砍,

要我說黨,我決不說。

殺死我一人,

革命殺不絕。

直到流盡了――

最後一滴血,

眼睛哪肯把敵瞥!

寧死不屈――

烈!烈!烈!

⑤ 新升隆輪遇難烈士紀念碑

“新升隆輪遇難烈士紀念碑”興建於1987年,鄧穎超同志題寫了“新升隆輪遇難烈士永垂不朽”的碑詞,原中宣部部長陸定一書寫了“洪湖市燕子窩新升隆殉難烈士公墓”墓碑詞。

碑身高8米,占地面積近3000平方米。1992年12月26日,紀念碑被確定為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8年,紀念碑從燕子窩電排站江堤外灘移建於新升隆小學內。

1938年10月22日下午4時,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駐武漢辦事處(即八路軍駐武漢辦事處,簡稱“八辦”)遵照周恩來副主席的指示,租用“新升隆”號輪船,在時任“八辦”處長李克農和“新華日報”社長潘梓年帶領下,最後一批工作人員撤離武漢,向重慶轉移。

第二天上午9時許,輪船航行到湖北嘉魚縣境內長江北岸的燕子窩(今屬洪湖市)時,為避免日機轟炸,新升隆輪停船靠岸,全部人員上岸疏散。到下午3時半,未見日軍飛機飛臨,乃陸續上船準備啟航。

突然,4架日軍飛機從長江對岸飛臨上空,對輪船瘋狂轟炸,李克農迅速指揮大家隱蔽轉移,除部分乘客成功逃生外,有近80人傷亡。

其中《新華日報》16位元記者、編輯、“八辦”9位同志計25人不幸遇難,25日,周恩來由武漢抵燕子窩,處理遇難人員後事,26日淩晨,到江邊祭奠殉難烈士。

同年12月,《新華日報》職工在重慶國泰電影院為“新升隆”號死難者舉行追悼會。國民政府的許多政要以及毛澤東、周恩來及許多中共領導人等撰寫挽聯,高度讚揚他們的愛國主義精神。

清明時節,莫忘逝者銘記歷史,緬懷英魂

點擊底部左下角“閱讀原文”,

為烈士獻花!

END

——喝水不忘挖井人——

文:劉洋

圖:徐暢

主編:崔巍

“湘鄂西蘇區瞿家灣革命烈士紀念碑”位於瞿家灣鎮列寧小學旁,興建於1977年。1984年實施改擴建,同時重建了烈士紀念碑,碑身正面的“湘鄂西蘇區瞿家灣革命烈士紀念碑”由王震同志親筆題寫。2014年9月,洪湖市人民政府劃撥專款對該紀念碑進行了維修改造。

瞿家灣是湘鄂西蘇區革命根據地首府,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三大革命根據地之一。

二次國內革命期間,賀龍、周逸群、段德昌等為代表的共產黨人,充分利用洪湖河湖港汊優勢和深厚的群眾基礎與國民黨反動派及地方反動武裝力量開展遊擊戰爭。

當年,瞿家灣的英雄兒女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拿著火銃、魚叉、大刀、梭鏢、長矛參加洪湖赤衛隊,浴血洪湖,血戰沙戰。通過艱苦卓絕的武裝鬥爭,在這裡開闢了湘鄂西革命根據地,建立了紅二軍。

數以萬計的革命先烈為建立和保衛紅色政權在此獻出了寶貴生命,無數革命先輩為革命葬身於此,他們鑄造了共和國的輝煌,建立了不朽功勳。

③ 瞿家灣蘇區青龍坑烈士殉難處

瞿家灣鎮東南方向,有一寺廟,名為青龍禪寺,寺後有一竹林,竹林深處,可見一涼亭和數個紀念碑。

這裡,就是瞿家灣蘇區青龍坑烈士殉難處。

這裡紀念的是以萬濤、孫德清、潘家辰、胡慎己為代表的多位烈士。這些烈士,犧牲時平均年齡不到30歲。1984年11月,原湘鄂西省委宣傳部長莊東曉來到青龍坑邊,指認她的丈夫——原湘鄂西省委委員潘家辰,就是在這裡犧牲的。莊東曉在青龍坑前失聲痛哭,在場者無不潸然淚下。

④ 洪湖戴家場秋收暴動紀念碑

“洪湖戴家場秋收暴動紀念碑”,位於洪湖市戴家場鎮,興建於1985年,紀念碑通高13.7米,由碑身、碑座和台基三部分組成,占地面積850平方米。碑身正面是徐向前元帥手書碑名“洪湖戴家場秋收暴動紀念碑”。1992年,戴家場秋收暴動紀念地和紀念碑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公佈為第三批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戴家場鎮是一塊紅色的土地,1927年9月10日,共產黨人劉紹南率眾在這裡打響了鄂中地區秋收暴動第一槍,拉開了鄂中地區我黨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對派的序幕。

1928年夏,劉紹南與敵人激戰中,傷重被捕。被捕後,敵人許以高官厚祿收買,劉紹南不為所動,堅決鬥爭;面對敵人非人酷刑的折磨,他錚錚鐵骨,威武不屈。在審訊時作《答敵人審問》詩歌一首。

臨刑前,敵人企圖以他的妻子正懷有身孕、父母年過半百勸降劉紹南,被劉紹南嚴詞拒絕,並留下了“善撫吾兒,繼承吾志”的遺言。

1928年7月23日,劉紹南在刑場上高唱《壯烈歌》,慷慨就義,年僅25歲。

壯烈歌

壯,好漢!

鍘刀下,把話講:

土豪劣紳,一群狗黨,

萬惡滔天,刮民血汗。

休要太倡狂!

革命人,你殺不完。

有朝一日――

血要用血還。

刀放頭上不膽寒,

英勇就義――

壯!壯!壯!

烈,豪傑!

鍘刀下,不變節,

要殺就殺,要砍就砍,

要我說黨,我決不說。

殺死我一人,

革命殺不絕。

直到流盡了――

最後一滴血,

眼睛哪肯把敵瞥!

寧死不屈――

烈!烈!烈!

⑤ 新升隆輪遇難烈士紀念碑

“新升隆輪遇難烈士紀念碑”興建於1987年,鄧穎超同志題寫了“新升隆輪遇難烈士永垂不朽”的碑詞,原中宣部部長陸定一書寫了“洪湖市燕子窩新升隆殉難烈士公墓”墓碑詞。

碑身高8米,占地面積近3000平方米。1992年12月26日,紀念碑被確定為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8年,紀念碑從燕子窩電排站江堤外灘移建於新升隆小學內。

1938年10月22日下午4時,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駐武漢辦事處(即八路軍駐武漢辦事處,簡稱“八辦”)遵照周恩來副主席的指示,租用“新升隆”號輪船,在時任“八辦”處長李克農和“新華日報”社長潘梓年帶領下,最後一批工作人員撤離武漢,向重慶轉移。

第二天上午9時許,輪船航行到湖北嘉魚縣境內長江北岸的燕子窩(今屬洪湖市)時,為避免日機轟炸,新升隆輪停船靠岸,全部人員上岸疏散。到下午3時半,未見日軍飛機飛臨,乃陸續上船準備啟航。

突然,4架日軍飛機從長江對岸飛臨上空,對輪船瘋狂轟炸,李克農迅速指揮大家隱蔽轉移,除部分乘客成功逃生外,有近80人傷亡。

其中《新華日報》16位元記者、編輯、“八辦”9位同志計25人不幸遇難,25日,周恩來由武漢抵燕子窩,處理遇難人員後事,26日淩晨,到江邊祭奠殉難烈士。

同年12月,《新華日報》職工在重慶國泰電影院為“新升隆”號死難者舉行追悼會。國民政府的許多政要以及毛澤東、周恩來及許多中共領導人等撰寫挽聯,高度讚揚他們的愛國主義精神。

清明時節,莫忘逝者銘記歷史,緬懷英魂

點擊底部左下角“閱讀原文”,

為烈士獻花!

END

——喝水不忘挖井人——

文:劉洋

圖:徐暢

主編:崔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