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都說自己最牛,那麼能稱最牛的國產手機到底是誰呢?

都說自己最牛, 那麼能稱最牛的國產手機到底是誰呢?

國產手機如果自己自己說牛的話, 那就不太牛了。 如果從海外市場來看,

或許我們可以做到真正的客觀。

說起國產手機廠商在海外的表現, 一些互聯網手機品牌反而更加生猛活潑。

如果說國內互聯網手機品牌佈局, 榮耀、小米絕對是目前的優勝者。 今年618, 銷售額第一是榮耀, 銷量第一在小米, 其他品牌打醬油比較多。

但講到海外, 大家可能不太清楚了。 答主耗盡洪荒之力, 為大家講一講海外各個互聯網國產手機品牌的佈局, 這是一場手機界的《權利的遊戲》。

先做出場介紹:

首先, 隆重介紹一下千元機的開山者——小米。 提到小米, 大家的第一印象應該是雷軍:Are You OK?

OK, 港真的, 成立於2010年4月6日的小米,

是8個小夥伴共同創辦的。 早在第一輪融資中, 小米就已經借助海外力量, 比如來自新加坡的淡馬錫控股公司, 還有華為在通信領域的美國死對頭高通。

最初的資本結構, 決定了小米之後看似奇詭的畫風。 比如, 小米的每一代手機用的都是高通的驍龍晶片, 小米正式邁出海外的第一步就是在新加坡。

再談與小米截然相反、主走線下的品牌——步步高, 旗下手機品牌OV在南太佔據有利地位。 獨立出來的品牌一加(OnePlus)由劉作虎同學帶隊, 工業風滿滿。 作虎同學單雙混合式眼皮顯示了他超凡絕倫的氣質~

而通信起家的大廠中興, 之後也做起了終端, 並開闢了子品牌努比亞(Nubia)。 某種程度上說, 努比亞算是“富二代”了。 嗯, 努比亞得過很多獎(老羅表示不服, 提錘來見~)。 放一張總經理倪飛的圖, 這是一位走禁欲風的老幹部。

同是富二代, 作為菊廠的子品牌, 與華為手機平行線上下, 榮耀也可以說是努力的“富二代”了。

喬治趙(奏是趙明哈哈哈~)是榮耀全球品牌總裁, Eva Wimmers是榮耀在歐洲的品牌總裁。 趙明是華為無線業務從0到世界第一的奠基人, 還有一點必須要講的是, 他應該是中國CEO屆英文詞彙量最大的, 據內部人士透露, 至今沒有趙明看一眼不認識的單詞。

Eva Wimmers,真人照片是不是很驚豔?這位女士的背景,真的是深不可測,在德國電信任職近20年,德信可是歐洲最大的電信運營商,全球第五大電信運營商,不知道榮耀是怎麼撬動了德信的牆角。

介紹完南北天團後,好戲要上演了。這裡我們劃一個時間線,講一講各個品牌的海外“權遊”,答主寫到幾集算幾集。大家不要催哈~

第一集:小米橫空出世 眾家品牌齊懟

這一切的恩怨纏綿,還是得從小米說起,從國內說起。

2010年,小米發佈了MIUI。2011年8月,小米發佈了基於MIUI系統的初代小米手機。

隨後一年一搞機,米2發佈11個月,賣出1000萬台,還賣到澳大利亞、歐洲、紐西蘭、英國和美國。

2013年,小米被評為中國第五大常用智慧手機品牌。當年,小米賣出了1870萬部智能手機。小米過得太滋潤,雷軍還宣佈要賣電視。(樂視:開什麼玩笑,在我的地盤搶我的生意?)

在小米日益茁壯之時,一直暗中觀察的老大哥中興坐不住了,生生造出了努比亞;還有段老闆的步步高,搞出了一加;最後是終於不用給運營商做貼牌機的華為,開闢獨立品牌榮耀。從此,各廠走上了‘認真懟小米’的不歸路。

第二集:不賺外國人錢的手機不愛國

2013年在中國跟小米互懟的同時,各廠紛紛‘造船’出海,揚起了懟死水果,懟死三喪的大旗。

看看各大愛國機如何套路全球的老百姓:

1. 小米,最窮是我,最有情懷是我,最受欺負是我,就我不會公關!!

2. OV:簽明星簽到你無明星可簽,包地鐵包到你無地鐵可包。

3. 一加:我有碼,我有碼,你需要我的碼!

4. 榮耀: 我是白富美,我是高富帥,但是我很努力!

5. 樂視: 這個PPT 10億!這個PPT 20億!

可是,你以為世界就這麼容易被套路麼?呵呵,沒錯。

小米雖然有海外資本撐腰,但由於專利和品質問題,海外佈局可謂緩慢。直到2014年,成立4年的小米才宣佈進軍海外,第一站是新加坡。2014年,小米在新加坡分別發佈了紅米手機和米3。

2015年6月30日,隨著紅米2的發佈,小米宣佈進軍巴西。這也是第一次小米在亞洲以外的地方賣智能手機。

2016年, 小米在國內發佈了一次米Max之後又在印度發佈了一遍。

直到今年,開始走線下的小米才在孟加拉、印度、諾克哈裡孟加拉開了小米之家。市場估值460億美元的黃金獨角獸小米,在國內膽子大到懟一切大小廠,到了國外顯得比較怯懦。

但是國內的套路在亞洲依然非常適用,印度人民就玩得很嗨,贊小米清純不做作,跟其他妖豔品牌很不一樣(捂臉)。

同是“富二代”,努比亞和榮耀的出海之路非常不同,國內傳來各種IFA、CES的獎項(老羅再次提錘來見),但是好像沒有看到什麼水花。2016年,努比亞簽了羅納爾多,每一次C羅得獎,努比亞都會狂歡呐喊加廣告,但是C羅對於努比亞在海外的品牌聲量似乎並沒有幫助。

跟小米一樣,努比亞也頻頻在印度發新機。(印度人民OS:你們來多少我們都能接著嗨!)

用光了國內所有一線小花小鮮肉後,OV一往無前地把國內的找代言、打廣告、包地鐵的套路用到了海外,沒有歐美娛樂界資源不要緊,韓流明星前來湊一波。Bigbang、宋慧喬來一波,OPPO用權志龍打菲律賓市場,Vivo用混血女星MAI打泰國市場。嗯,OV在南太玩得很6。

說說榮耀,童年最可怕的是,有錢人家的孩子還是傳說中別人家的孩子。榮耀一出世就國內海外兩條路一起走。2014年,榮耀在馬來西亞發佈了榮耀3C,隨後在柏林宣告進入歐洲市場。在歐洲,銷售第一部旗艦機榮耀6,以及姐妹產品榮耀6plus,借由6plus,榮耀算是打開了歐洲市場,頂著良心產品的稱號,秒殺各種自嗨的性價比產品。

2015年6月,榮耀拓展到74個國家,包括歐洲眾國、印度以及日本。2015年上半年,榮耀賣出了2000萬台手機,直追2014年上半年小米2610萬台的銷量。

也是在2015年,一加的第一次不爭氣爆發……OnePlus2跟榮耀7同期發佈上市,榮耀7金屬機身,指紋解鎖(當時指紋解鎖並不普遍),20MP大圖元。但是Oneplus2真的是爛爛爛爛爛到極致(我也不記得具體哪兒爛了)。天賜的機會啊,當時國內只有這兩款手機在歐洲發佈,榮耀在豬對手的襯托下,穩穩紮定歐洲市場。按照GFK的資料,榮耀法國的品牌知名度甚至到了40%+,可怕。

第三集:領了便當,才發現自己只是群演

經過國內外的大浪淘沙之後,榮耀、小米、一加、努比亞勝負已定,領便當回家的時候,才發現跑龍套的是誰。

小米手機目前主要市場在南太和中東,其中市場反響最好的是印度,次之是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伊朗,阿聯酋,沙特。

在這些市場,小米依然主打‘發燒’牌,以科技論壇低成本圈用戶,配合自營商城/亞馬遜合作賣貨,據說紅米note4X在印度出貨百萬,小米更是為此慶祝開倉放糧。

南太市場的話,實在不想提了,就是統一的很high,不論是小米,還是OV,亦或榮耀,都能讓印度人high得不行。你說說,一個每天上班4小時,畢生夢想是吃著咖喱手抓飯曬太陽的民族,除了被你撩,陪你high,還能幹嘛。所以即使紅米炸了一輪又一輪,印度人民依然愛得深沉。

對比之下,小米中東市場的局面似乎並不樂觀。除了受經濟制裁的伊朗之外,中東都是比較富庶的地方,到處都是披著黑袍子,拎著愛馬仕的女人,跟穿著白袍子,娶了4個拎著愛馬仕的老婆的男人,他們幾乎人手一台iphone7P+Samsung S8/ 華為MATE。中東市場是典型的十幾二十年前的中國,品牌忠誠度極高,況且他們真的不缺錢,小米和一加這種沒經過個5年以上的普及,沒有包過迪拜70%的billboard的品牌,說得不好聽一點,就是雜牌。

前面忘記說了,從OPPO剝離出來,風風火火再創業又被收編的一加(OnePlus)是我很尊重的品牌。

一加是劉作虎從OPPO帶出來的團隊,在東莞創建的土生土長的美國品牌。為什麼這麼說?這是因為劉作虎靠步步高影音設備起家於美國,又從全球知名的XDA, AC,AA這種科技論壇招攬了一堆美國本土科技玩家,從產品經理到基礎運營,一水兒的科技党,所以你看Oneplus1---3T 多是濃濃的美國工業風。

而工業風滿滿的一加在美國真的是集萬千寵愛在一身。Android官號為一加換過百年不變的封面,牛逼轟轟的Mashable在OnePlus 5尚未發佈之前就斷言,這一定是款很牛逼的產品。

可惜的是,不爭氣的一加再次作死,Oneplus5在跑分測試軟體上作假,深深傷害了媒體的信任。有興趣地去查下Oneplus5在發佈後的穀歌走勢,絕對是一個蹦極般的跨越。

一加跟小米完全是兩個極端,小米在歐美市場零零星星,一加在南太市場,除印度外,幾乎佔有率為0。

努比亞,嗯,得獎很多。(老羅又又又一次提錘來見)

榮耀如今穩穩佔據歐洲和中東的市場。2016年,榮耀8和榮耀8lite發佈,正對中東人胃口,長得好看的手機在中東真的很好賣,在中東賣不好的就是因為醜,因為中東的老百姓們,(借我們組埃及小哥哥的口頭禪)錢多人簡單,看啥都只看臉。

榮耀線上產品銷售管道不僅包括自己的VMall,還通過協力廠商線上零售商(亞馬遜、Flipkart等等)。在部分市場,部分榮耀產品也線上下銷售。

相對於一加、努比亞甚至小米,榮耀的發展真的是可怕的健康,不得不佩服華為榮耀毫無短板的商業佈局。

啊啊啊,漏掉了美國。 2013年的時候,華為借由美國運營商T-Mobile在美國火過一陣,然後突然銷聲匿跡了。大家當時都百思不得其解。

究其根本,是因為華為不僅做手機,還是運營商領域的巨頭。同樣是美國運營商巨頭的思科,客戶包括美國的大型運營商T-Mobile以及AT&T,思科怎麼可能允許競品旗下的手機進駐美國?

最後的結果是,華為手機退出美國,只留下配件和電腦業務逆境中求生存。當然很多人說是美國政府排華,這一定不是主要原因。

這裡重點來了,2016年的時候,美國運營商向同是中國品牌的樂視,拋來了橄欖枝。這裡就不說樂視獲得的訂單有多大了,為了這個訂單,樂視美國總部從華為,一加,騰訊美國都挖走了不少人,但是!!!樂視最後沒敢接這個單子。

樂視為啥把到嘴的鴨子放走呢?這是因為美國運營商對於手機的質檢,是極其嚴格的,樂視手機根本通過不了!!這就是為什麼多年以來,只有中興,華為,一加這三個品牌在歐美大規模開賣,其餘國貨都只能在KOL和媒體手裡稍微露露面。

後來在2015年的CES,榮耀在美國發了個新品----榮耀5X,你不是不讓我進運營商麼?你不是打壓我麼?我走unlock市場!榮耀手機就這樣用曲線救國的方式,打進了美國市場,打了一個漂亮的反擊戰。

結論:

對比多家,個人綜合認可榮耀的商業模式+產品,小米的商業模式很明確,到哪兒都是輕資產運作,但是產品品質真的只能在亞洲發展中國家玩一玩,到了歐美就怯了。一加則是基因的問題,註定了只能是個小眾品牌。努比亞,嗯,得。。。(老羅:WTF?)

Eva Wimmers,真人照片是不是很驚豔?這位女士的背景,真的是深不可測,在德國電信任職近20年,德信可是歐洲最大的電信運營商,全球第五大電信運營商,不知道榮耀是怎麼撬動了德信的牆角。

介紹完南北天團後,好戲要上演了。這裡我們劃一個時間線,講一講各個品牌的海外“權遊”,答主寫到幾集算幾集。大家不要催哈~

第一集:小米橫空出世 眾家品牌齊懟

這一切的恩怨纏綿,還是得從小米說起,從國內說起。

2010年,小米發佈了MIUI。2011年8月,小米發佈了基於MIUI系統的初代小米手機。

隨後一年一搞機,米2發佈11個月,賣出1000萬台,還賣到澳大利亞、歐洲、紐西蘭、英國和美國。

2013年,小米被評為中國第五大常用智慧手機品牌。當年,小米賣出了1870萬部智能手機。小米過得太滋潤,雷軍還宣佈要賣電視。(樂視:開什麼玩笑,在我的地盤搶我的生意?)

在小米日益茁壯之時,一直暗中觀察的老大哥中興坐不住了,生生造出了努比亞;還有段老闆的步步高,搞出了一加;最後是終於不用給運營商做貼牌機的華為,開闢獨立品牌榮耀。從此,各廠走上了‘認真懟小米’的不歸路。

第二集:不賺外國人錢的手機不愛國

2013年在中國跟小米互懟的同時,各廠紛紛‘造船’出海,揚起了懟死水果,懟死三喪的大旗。

看看各大愛國機如何套路全球的老百姓:

1. 小米,最窮是我,最有情懷是我,最受欺負是我,就我不會公關!!

2. OV:簽明星簽到你無明星可簽,包地鐵包到你無地鐵可包。

3. 一加:我有碼,我有碼,你需要我的碼!

4. 榮耀: 我是白富美,我是高富帥,但是我很努力!

5. 樂視: 這個PPT 10億!這個PPT 20億!

可是,你以為世界就這麼容易被套路麼?呵呵,沒錯。

小米雖然有海外資本撐腰,但由於專利和品質問題,海外佈局可謂緩慢。直到2014年,成立4年的小米才宣佈進軍海外,第一站是新加坡。2014年,小米在新加坡分別發佈了紅米手機和米3。

2015年6月30日,隨著紅米2的發佈,小米宣佈進軍巴西。這也是第一次小米在亞洲以外的地方賣智能手機。

2016年, 小米在國內發佈了一次米Max之後又在印度發佈了一遍。

直到今年,開始走線下的小米才在孟加拉、印度、諾克哈裡孟加拉開了小米之家。市場估值460億美元的黃金獨角獸小米,在國內膽子大到懟一切大小廠,到了國外顯得比較怯懦。

但是國內的套路在亞洲依然非常適用,印度人民就玩得很嗨,贊小米清純不做作,跟其他妖豔品牌很不一樣(捂臉)。

同是“富二代”,努比亞和榮耀的出海之路非常不同,國內傳來各種IFA、CES的獎項(老羅再次提錘來見),但是好像沒有看到什麼水花。2016年,努比亞簽了羅納爾多,每一次C羅得獎,努比亞都會狂歡呐喊加廣告,但是C羅對於努比亞在海外的品牌聲量似乎並沒有幫助。

跟小米一樣,努比亞也頻頻在印度發新機。(印度人民OS:你們來多少我們都能接著嗨!)

用光了國內所有一線小花小鮮肉後,OV一往無前地把國內的找代言、打廣告、包地鐵的套路用到了海外,沒有歐美娛樂界資源不要緊,韓流明星前來湊一波。Bigbang、宋慧喬來一波,OPPO用權志龍打菲律賓市場,Vivo用混血女星MAI打泰國市場。嗯,OV在南太玩得很6。

說說榮耀,童年最可怕的是,有錢人家的孩子還是傳說中別人家的孩子。榮耀一出世就國內海外兩條路一起走。2014年,榮耀在馬來西亞發佈了榮耀3C,隨後在柏林宣告進入歐洲市場。在歐洲,銷售第一部旗艦機榮耀6,以及姐妹產品榮耀6plus,借由6plus,榮耀算是打開了歐洲市場,頂著良心產品的稱號,秒殺各種自嗨的性價比產品。

2015年6月,榮耀拓展到74個國家,包括歐洲眾國、印度以及日本。2015年上半年,榮耀賣出了2000萬台手機,直追2014年上半年小米2610萬台的銷量。

也是在2015年,一加的第一次不爭氣爆發……OnePlus2跟榮耀7同期發佈上市,榮耀7金屬機身,指紋解鎖(當時指紋解鎖並不普遍),20MP大圖元。但是Oneplus2真的是爛爛爛爛爛到極致(我也不記得具體哪兒爛了)。天賜的機會啊,當時國內只有這兩款手機在歐洲發佈,榮耀在豬對手的襯托下,穩穩紮定歐洲市場。按照GFK的資料,榮耀法國的品牌知名度甚至到了40%+,可怕。

第三集:領了便當,才發現自己只是群演

經過國內外的大浪淘沙之後,榮耀、小米、一加、努比亞勝負已定,領便當回家的時候,才發現跑龍套的是誰。

小米手機目前主要市場在南太和中東,其中市場反響最好的是印度,次之是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伊朗,阿聯酋,沙特。

在這些市場,小米依然主打‘發燒’牌,以科技論壇低成本圈用戶,配合自營商城/亞馬遜合作賣貨,據說紅米note4X在印度出貨百萬,小米更是為此慶祝開倉放糧。

南太市場的話,實在不想提了,就是統一的很high,不論是小米,還是OV,亦或榮耀,都能讓印度人high得不行。你說說,一個每天上班4小時,畢生夢想是吃著咖喱手抓飯曬太陽的民族,除了被你撩,陪你high,還能幹嘛。所以即使紅米炸了一輪又一輪,印度人民依然愛得深沉。

對比之下,小米中東市場的局面似乎並不樂觀。除了受經濟制裁的伊朗之外,中東都是比較富庶的地方,到處都是披著黑袍子,拎著愛馬仕的女人,跟穿著白袍子,娶了4個拎著愛馬仕的老婆的男人,他們幾乎人手一台iphone7P+Samsung S8/ 華為MATE。中東市場是典型的十幾二十年前的中國,品牌忠誠度極高,況且他們真的不缺錢,小米和一加這種沒經過個5年以上的普及,沒有包過迪拜70%的billboard的品牌,說得不好聽一點,就是雜牌。

前面忘記說了,從OPPO剝離出來,風風火火再創業又被收編的一加(OnePlus)是我很尊重的品牌。

一加是劉作虎從OPPO帶出來的團隊,在東莞創建的土生土長的美國品牌。為什麼這麼說?這是因為劉作虎靠步步高影音設備起家於美國,又從全球知名的XDA, AC,AA這種科技論壇招攬了一堆美國本土科技玩家,從產品經理到基礎運營,一水兒的科技党,所以你看Oneplus1---3T 多是濃濃的美國工業風。

而工業風滿滿的一加在美國真的是集萬千寵愛在一身。Android官號為一加換過百年不變的封面,牛逼轟轟的Mashable在OnePlus 5尚未發佈之前就斷言,這一定是款很牛逼的產品。

可惜的是,不爭氣的一加再次作死,Oneplus5在跑分測試軟體上作假,深深傷害了媒體的信任。有興趣地去查下Oneplus5在發佈後的穀歌走勢,絕對是一個蹦極般的跨越。

一加跟小米完全是兩個極端,小米在歐美市場零零星星,一加在南太市場,除印度外,幾乎佔有率為0。

努比亞,嗯,得獎很多。(老羅又又又一次提錘來見)

榮耀如今穩穩佔據歐洲和中東的市場。2016年,榮耀8和榮耀8lite發佈,正對中東人胃口,長得好看的手機在中東真的很好賣,在中東賣不好的就是因為醜,因為中東的老百姓們,(借我們組埃及小哥哥的口頭禪)錢多人簡單,看啥都只看臉。

榮耀線上產品銷售管道不僅包括自己的VMall,還通過協力廠商線上零售商(亞馬遜、Flipkart等等)。在部分市場,部分榮耀產品也線上下銷售。

相對於一加、努比亞甚至小米,榮耀的發展真的是可怕的健康,不得不佩服華為榮耀毫無短板的商業佈局。

啊啊啊,漏掉了美國。 2013年的時候,華為借由美國運營商T-Mobile在美國火過一陣,然後突然銷聲匿跡了。大家當時都百思不得其解。

究其根本,是因為華為不僅做手機,還是運營商領域的巨頭。同樣是美國運營商巨頭的思科,客戶包括美國的大型運營商T-Mobile以及AT&T,思科怎麼可能允許競品旗下的手機進駐美國?

最後的結果是,華為手機退出美國,只留下配件和電腦業務逆境中求生存。當然很多人說是美國政府排華,這一定不是主要原因。

這裡重點來了,2016年的時候,美國運營商向同是中國品牌的樂視,拋來了橄欖枝。這裡就不說樂視獲得的訂單有多大了,為了這個訂單,樂視美國總部從華為,一加,騰訊美國都挖走了不少人,但是!!!樂視最後沒敢接這個單子。

樂視為啥把到嘴的鴨子放走呢?這是因為美國運營商對於手機的質檢,是極其嚴格的,樂視手機根本通過不了!!這就是為什麼多年以來,只有中興,華為,一加這三個品牌在歐美大規模開賣,其餘國貨都只能在KOL和媒體手裡稍微露露面。

後來在2015年的CES,榮耀在美國發了個新品----榮耀5X,你不是不讓我進運營商麼?你不是打壓我麼?我走unlock市場!榮耀手機就這樣用曲線救國的方式,打進了美國市場,打了一個漂亮的反擊戰。

結論:

對比多家,個人綜合認可榮耀的商業模式+產品,小米的商業模式很明確,到哪兒都是輕資產運作,但是產品品質真的只能在亞洲發展中國家玩一玩,到了歐美就怯了。一加則是基因的問題,註定了只能是個小眾品牌。努比亞,嗯,得。。。(老羅:WTF?)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