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三八婦女節,緬懷中國古代十大傑出婦女

許穆夫人

亂生不夷, 靡國不泯;巧笑之瑳, 佩玉之儺;有懷于衛, 載馳載驅。

許穆夫人, 姓姬, 春秋時期衛國人, 乃衛懿公之女, 嫁于許穆公,

故稱許穆夫人, 春秋女詩人, 是我國見於文字記載的第一位女詩人。 《詩經》中有《載馳》詩確認為其所作。

《毛詩序》:“《載馳》, 許穆夫人作也。 閔其宗國顛覆, 自傷不能救也。 衛懿公為狄人所滅, 國人分散, 露於漕邑。 許穆夫人閔衛之亡, 傷許之小, 力不能救。 思歸唁其兄, 又義不得。 故賦是詩也。 ”

《載馳》:

載馳載驅, 歸唁衛侯。 驅馬悠悠, 言至於漕。

大夫跋涉, 我心則憂。 既不我嘉, 不能旋反。

視爾不臧, 我思不遠。 既不我嘉, 不能旋濟。

視爾不臧, 我思不閟。 陟彼阿丘, 言采其蝱。

女子善懷, 亦各有行。 許人尤之, 眾稚且狂。

我行其野, 芃芃其麥。 控於大邦, 誰因誰極?

大夫君子, 無我有尤。 百爾所思, 不如我所之。

呂雉

字娥姁, 通稱呂後, 中國封建王朝第一個臨朝稱制的女性, 開漢代外戚專權的先河。 司馬遷在《史記·呂後本紀》中對她的評價是"政不出戶, 天下晏然;刑罰罕用, 罪人是希;民務稼穡, 衣食滋殖。 "劉邦評價呂後“呂後真而主矣。 ”

卓文君

漢代才女, 原名文後, 西漢人, 與漢代著名文人司馬相如的一段愛情佳話至今還被人津津樂道。 也有不少佳作流傳後世。

《白頭吟》

今日鬥酒會, 明旦溝水頭, 蹀躞禦溝止, 溝水東西流。

淒淒重淒淒, 嫁娶不須啼, 願得一心人, 白首不相離。

杆何嫋嫋, 魚兒何徙徙, 男兒重義氣, 何用錢刀為?

《數字詩》

一別之後, 二地相懸, 只說是三四月, 又誰知五六年,

七弦琴無心彈, 八行書無可傳, 九連環從中折斷, 十裡長亭望眼欲穿, 百思想, 千繫念, 萬般無奈把君怨

萬語千言說不完, 百無聊賴十依欄, 重九登高看孤雁, 八月中秋月圓人不圓, 七月半燒香秉燭問蒼天, 六月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陣陣冷雨澆花端, 四月枇杷未黃我欲對鏡心意亂, 忽匆匆, 三月桃花隨水轉, 飄零零, 二月風箏線兒斷, 唉!郎呀郎, 巴不得下世你為女來我為男。

班昭

芝蘭玉樹競秀芳, 東觀續史展素手。

漢宮女師曹大家, 女誡懿德傳千古。

班昭, 名姬, 字惠班, 班彪之女, 班固、班超之妹, 曹世叔之妻東漢史學家, “女人當中的孔夫子”, 二十四史中惟一的一位女作者。 博學多才, 繼班彪、班固之後整理並完成《漢書》。 有《女誡》七篇, 集三卷。

《漢書》後, 有很多人讀不通, 需要向班昭請教。 馬融還跪伏在東觀藏書閣外, 親耳聆聽班昭的講解, 受讀于班昭。 馬融是誰?東漢名將馬援的從孫, 是東漢儒家學者, 著名的經學家, 尤長於古文經學, 他的門生有遍注六經的經學家鄭玄, 還有被譽為東漢“儒宗”的大學者盧植等。因夫家姓“曹”,天下人莫不稱她“曹大家”,後世也多沿用這個稱呼。

蔡文姬

我生之初尚無為,天不仁兮降亂離;

胡笳動兮邊馬鳴,響有餘兮思無窮。

蔡文姬,名琰,字昭姬,東漢末年文學家、書法家蔡邕之女。博學有才辯,妙於音律,精通書法。

她的敘事長詩《悲憤詩》,激昂處裂帛驚魂,酸楚處動人情魄,成熟處又絕不遜於詩歌發展到鼎盛期的唐詩。其作品感染力之大,不僅有時人廣為傳誦,後人且多有仿作,“文姬歸漢”也因而成為音樂、文學乃至繪畫方面的一大題材。

蔡文姬一生三嫁,但是情勢所迫,本身並無過錯,不但未被本朝人唾棄,《後漢書》還鄭重其事把她收入《列女傳》。

曹操掃平北方群雄,慨歎蔡邕亂世折英才,惋惜她無有子嗣留下,又聽人說文姬流落於匈奴,便派遣使者,攜帶黃金千兩、白璧一雙,赴匈奴贖回文姬。從漢高祖劉邦白登解圍始,直到後來的唐朝,中原多是以送女和親結好於匈奴,而從匈奴手中解救回弱女子的只有曹操一個,這種做法和他詩裡所彰顯的人格也是一致的。

謝道韞

清逸才俊謝家樹,詠絮才高謝家女;林下之風動京城,大運飄颻度劫波。

謝道韞,名韜元,字道韞,謝安侄女,謝玄的姐姐,王凝之妻,王羲之兒媳,東晉女詩人。

一日,寒雪時節,謝安集齊眾子弟講論文義。俄而雪驟,灑灑然,飄飄然,謝安雅興大發,脫口道:“白雪紛紛何所似?”一邊用好聽的語調朗聲吟出,一邊靜靜看向謝氏子弟們,也就是說,這句話既是問句,也是唱韻,是聯詩的起句了。謝朗素以“文義豔發”出名,馬上應聲對道:“撒鹽空中差可擬。”謝道韞接的是“未若柳絮因風起”,此語一出,高下立見。僅此一句,無需更多,便足以睥睨文壇了。而“詠絮”也從此成為形容才女的典故。

薛濤

不是愛風塵,似被前緣誤;花落花開自有時,總賴東君主。

去也終須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滿頭,莫問奴歸處。

薛濤,字洪度,唐代女詩人。工詩,與當時名詩人多有唱和。工書,字無女子氣。自創深紅小箋,號“薛濤箋”。

薛濤是伎,然而又和別的伎不同。她不以風情事人,不因樂舞聞名。她的詩名在唐人口中流傳,她的書法頗得王羲之法,她的紅箋豔過浣花溪的桃花,詩人一寫相思便尋薛濤箋,詞人一誇才女便借薛濤名…

武則天

名武曌,中國歷史上唯一得到普遍承認和眾人皆知的女皇帝。

唐朝功臣武士彠次女,十四歲入後宮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賜號“武媚”,唐高宗時初為昭儀,後為皇后,尊號為天后,與唐高宗李治並稱二聖,後自立為武周皇帝,死後與高宗合葬乾陵,留無字碑。

武則天作為一個女皇在歷史上以知人善任著稱,武則天一朝號稱“君子滿朝”婁師德,狄仁傑等著名的賢臣均在其列,後來的“開元賢相”姚崇和宋璟也是武則天時期提拔起來的。《資治通鑒》評價武則天;“政由己出,明察善斷,故當時英賢亦竟為之用”。宋代洪邁在《容齋隨筆》說:“漢之武帝、唐之武后,不可謂不明”。

上官婉兒

自言才藝是天真,日邊紅杏倚雲栽;長長久久樂升平,紅消香斷難為情。

上官婉兒,唐中宗昭容,唐代女詩人,女官,唐中宗昭容。博涉經史,頗有詩名。其為文,文不加點,須臾而成,成同宿構。代朝廷品評天下詩文,一時詞臣多集其門。

其詩有齊梁餘風,好綺錯婉媚,時人多有仿效者,號為“上官體”。

上官婉兒將生之時,母親鄭氏做了一個奇特的夢,夢見一金甲巨人給她一杆大秤,說:“持此稱量天下。”占夢的人告訴鄭氏:“此為吉兆,當生貴子,而秉國權衡。”

武則天稱帝之後,放手讓婉兒處理百司奏表,參決朝廷政務,群臣奏章莫不經過她手批閱後上達天聽,政令、詔書、祭拜祝詞、官員任免等莫不經過她手下達,無丞相之名,卻有丞相之實,時人稱她“內丞相”,後人稱她“女中首相”。

李清照

李清照,宋代女詞人,自號易安居士,著名學者李格非之女,金石學家趙明誠之妻。少年便有詩名,才情驚人,直追當世前輩。一生詩、詞、文、書、畫俱工,以詞成就最高,注重協律,善用白描,創“易安體”。時人謂其當朝婦人中“文采第一”,清人推其為婉約詞宗主。

清人評價她:“易安在宋諸媛中,自卓然一家,不在秦七、黃九之下。詞無一首不工,其煉處可奪夢窗之席,其麗處直參《片玉》之班。蓋不徒俯視巾幗,直欲壓倒鬚眉。”是的,她是橫絕一時獨一無二的,是兩宋諸大家之外的天才作家,是中國文學史上一等一的女才子。

還有被譽為東漢“儒宗”的大學者盧植等。因夫家姓“曹”,天下人莫不稱她“曹大家”,後世也多沿用這個稱呼。

蔡文姬

我生之初尚無為,天不仁兮降亂離;

胡笳動兮邊馬鳴,響有餘兮思無窮。

蔡文姬,名琰,字昭姬,東漢末年文學家、書法家蔡邕之女。博學有才辯,妙於音律,精通書法。

她的敘事長詩《悲憤詩》,激昂處裂帛驚魂,酸楚處動人情魄,成熟處又絕不遜於詩歌發展到鼎盛期的唐詩。其作品感染力之大,不僅有時人廣為傳誦,後人且多有仿作,“文姬歸漢”也因而成為音樂、文學乃至繪畫方面的一大題材。

蔡文姬一生三嫁,但是情勢所迫,本身並無過錯,不但未被本朝人唾棄,《後漢書》還鄭重其事把她收入《列女傳》。

曹操掃平北方群雄,慨歎蔡邕亂世折英才,惋惜她無有子嗣留下,又聽人說文姬流落於匈奴,便派遣使者,攜帶黃金千兩、白璧一雙,赴匈奴贖回文姬。從漢高祖劉邦白登解圍始,直到後來的唐朝,中原多是以送女和親結好於匈奴,而從匈奴手中解救回弱女子的只有曹操一個,這種做法和他詩裡所彰顯的人格也是一致的。

謝道韞

清逸才俊謝家樹,詠絮才高謝家女;林下之風動京城,大運飄颻度劫波。

謝道韞,名韜元,字道韞,謝安侄女,謝玄的姐姐,王凝之妻,王羲之兒媳,東晉女詩人。

一日,寒雪時節,謝安集齊眾子弟講論文義。俄而雪驟,灑灑然,飄飄然,謝安雅興大發,脫口道:“白雪紛紛何所似?”一邊用好聽的語調朗聲吟出,一邊靜靜看向謝氏子弟們,也就是說,這句話既是問句,也是唱韻,是聯詩的起句了。謝朗素以“文義豔發”出名,馬上應聲對道:“撒鹽空中差可擬。”謝道韞接的是“未若柳絮因風起”,此語一出,高下立見。僅此一句,無需更多,便足以睥睨文壇了。而“詠絮”也從此成為形容才女的典故。

薛濤

不是愛風塵,似被前緣誤;花落花開自有時,總賴東君主。

去也終須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滿頭,莫問奴歸處。

薛濤,字洪度,唐代女詩人。工詩,與當時名詩人多有唱和。工書,字無女子氣。自創深紅小箋,號“薛濤箋”。

薛濤是伎,然而又和別的伎不同。她不以風情事人,不因樂舞聞名。她的詩名在唐人口中流傳,她的書法頗得王羲之法,她的紅箋豔過浣花溪的桃花,詩人一寫相思便尋薛濤箋,詞人一誇才女便借薛濤名…

武則天

名武曌,中國歷史上唯一得到普遍承認和眾人皆知的女皇帝。

唐朝功臣武士彠次女,十四歲入後宮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賜號“武媚”,唐高宗時初為昭儀,後為皇后,尊號為天后,與唐高宗李治並稱二聖,後自立為武周皇帝,死後與高宗合葬乾陵,留無字碑。

武則天作為一個女皇在歷史上以知人善任著稱,武則天一朝號稱“君子滿朝”婁師德,狄仁傑等著名的賢臣均在其列,後來的“開元賢相”姚崇和宋璟也是武則天時期提拔起來的。《資治通鑒》評價武則天;“政由己出,明察善斷,故當時英賢亦竟為之用”。宋代洪邁在《容齋隨筆》說:“漢之武帝、唐之武后,不可謂不明”。

上官婉兒

自言才藝是天真,日邊紅杏倚雲栽;長長久久樂升平,紅消香斷難為情。

上官婉兒,唐中宗昭容,唐代女詩人,女官,唐中宗昭容。博涉經史,頗有詩名。其為文,文不加點,須臾而成,成同宿構。代朝廷品評天下詩文,一時詞臣多集其門。

其詩有齊梁餘風,好綺錯婉媚,時人多有仿效者,號為“上官體”。

上官婉兒將生之時,母親鄭氏做了一個奇特的夢,夢見一金甲巨人給她一杆大秤,說:“持此稱量天下。”占夢的人告訴鄭氏:“此為吉兆,當生貴子,而秉國權衡。”

武則天稱帝之後,放手讓婉兒處理百司奏表,參決朝廷政務,群臣奏章莫不經過她手批閱後上達天聽,政令、詔書、祭拜祝詞、官員任免等莫不經過她手下達,無丞相之名,卻有丞相之實,時人稱她“內丞相”,後人稱她“女中首相”。

李清照

李清照,宋代女詞人,自號易安居士,著名學者李格非之女,金石學家趙明誠之妻。少年便有詩名,才情驚人,直追當世前輩。一生詩、詞、文、書、畫俱工,以詞成就最高,注重協律,善用白描,創“易安體”。時人謂其當朝婦人中“文采第一”,清人推其為婉約詞宗主。

清人評價她:“易安在宋諸媛中,自卓然一家,不在秦七、黃九之下。詞無一首不工,其煉處可奪夢窗之席,其麗處直參《片玉》之班。蓋不徒俯視巾幗,直欲壓倒鬚眉。”是的,她是橫絕一時獨一無二的,是兩宋諸大家之外的天才作家,是中國文學史上一等一的女才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